03.04 東莞多數工廠關門,還回得去往昔的輝煌嗎?

竹籬茆舍墨客


工廠的關閉,是優勝劣汱的結果!華為、中興等大品牌公司,照樣來設廠設點。不要停留在十幾年前的思想裡!工廠不進則退,留下的都是最強的,被迫關閉的,是有一定原因的!現在的東莞,從各方面來看,如便民服務、社會治安、應急救援等,好多了!


用戶1499448267844


東莞想恢復2013年前的輝煌肯定是不可能的了,畢竟現在全國到處都在開發,農民工都分散了,不像2000年的時候,全國的人都跑來東莞“淘金”。

東莞有很多地方的工廠確實已經關門了,主要原因是用工成本太高,還要給工人購買五險一金,很多企業確實無法承受日益增長的用工成本,只能關門大吉。但是東莞又崛起了很多小的加工廠,因為小的加工廠都是家庭試的,一般不包吃.住,不給工人買五險一金,這樣的小加工作坊用工成本比較低,主要針對大齡群體。

我在東莞樟木頭這邊,今年這邊的人比去年還要多一些,這邊今年從深圳搬來了幾個工廠,規模還比較大,這邊的出租房都住滿了,兩年前單間160元,今年單間都漲到280一間了。但是東莞還是打工者比較喜歡來的地方,這邊氣候比較舒適,冬天不冷,夏天也不是太熱,生活消費也不高。我在東莞也生活十多年了,對東莞也有了一定的感情,希望東莞慢慢能夠再次繁榮起來……


東莞光頭哥


九年前,東莞產業轉型,我跑去了建成區幾乎只是三環內的成都。昨天,我又回到了東莞。東莞,地處廣州與深圳兩個超級城市之間,未來的大灣區核心區,而深圳不久前又被中央確定為建成兩個示範型城市,質疑東莞未來發展的人,眼光怎麼樣,自己給自己作評價吧。松山湖高新產業園區已基本成型,地處長安的濱海新區三年前則已經開始平土填海。東莞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減少是大勢所趨,一如成都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尤其是汙染產業被趕到了二繞周邊(以後還得趕),從而導致了人口的減少。但這並不代表東莞發展的勢頭會停止,而是經歷了多年的發展速度減緩之後,即將快速上揚。當然,東莞已不適合一些行業和從業者,對他們來說,看衰東莞不奇怪。附張剛在待建的濱海新區海邊空地拍的照片。



星歌看球


如今的東莞已經不一樣了,現在年青一代不喜歡進廠工作了,由於之前的東莞掃黃,導致很多人失業,能夠存活下來的工廠並不多了,過完年來,我看大朗這邊好多路邊都擺滿招工的牌子,但還是招不到人,主要原因還是工資太低,工作太累,東莞底薪兩千不到,深圳高一點,好多人都想找最好的工作,最好的工廠,現在拿個三四千還累死累活的哪有人幹哦,像我們廠也在東莞,一般人都能拿個七八千一個月,工作也和其他廠一樣,也不累,除了要上夜班,沒毛病,待遇也很好,不照樣有很多人辭工,要麼就是出去創業,要麼回老家發展,東莞屬於外來人口比較大的城市,打工者一撤離,就會成為一座空城,這邊的房價幾萬一平米,也不是誰都買得起。

總結:如果東莞想恢復以前的繁華,必須提高待遇工資水平,城市基本建設必須搞好,地鐵通深圳通廣州,多出吸引企業吸引人才的政策,或許還會有機會。

感謝這次提問,謝謝。


獨食難肥的二狗子


東莞確實沒有什麼人氣了,前個去了二天,一路從石龍,石排,常平,樟木頭都未看到幾個人,只看到大街小巷停滿了小車,尤其常平火車站九十年代去的時候那是多麼的繁榮,那時候人山人海,這次去早上七點多鐘就看到二十幾個人和我一起坐車。晚上坐車轉了幾十公里街上也見不到幾個行人,早上也冷冷清清的,路邊的早餐店都沒有生意,有種悲涼的感覺。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歲月如歌41791


很多人認為東莞最輝煌的時候已經過去。他們給出的理由就是,東莞有大量的企業關門,大量以前在東莞務工的年輕人去別的地方了。我的觀點恰好相反,它處在歷史上最好的時候。有很簡單,和幾年前相比東莞的產業升級效果非常明顯。是非常明顯,不是一般的明顯。
(你對東莞的印象還停留在這個畫面上嗎?)



10年前東莞純粹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聚集地。當地的主導產業是以出口導向型為特徵的服裝、玩具、電子、塑料、五金等。這些產業的特徵是產品附加值不高,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勞動力和原材料。那個時候的東莞需要大量的帶來勞動力,但是一年創造的GDP並不是很高。
(勞動密集型產業佔東莞的比重在逐步下滑)

2008年開始,廣東在全省推動騰籠換鳥戰略。功能這個戰略的主要實施地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東莞是重要的區域之一。在推動這個戰略中,東莞將大量的低端製造業轉移到了其他地方。騰出來的資源,主要是土地資源用來發展產品附加值更高的產業。現在松山湖全國已經有了很不錯的名氣了,其實他的真正崛起就是在騰籠換鳥戰略之後的事情。

10年前,東莞沒有非常知名的企業,這裡指的是非常知名。但是現在,在電子行業,東莞就匯聚了華為終端、OPPO和vivo這三家智能手機供應商。這三個品牌在國內的出貨率位居前3,合計超過了70%。換一句話說全國70%以上的智能手機,它們的總部就是位於東莞。今天的東莞,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電子製造業基地。
(東莞松山湖)

單位面積產值是衡量一個地區土地效率的重要指標。計算方法很簡單,就是GDP/土地面積。深圳是我國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GDP產出超過了10億元。全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大概是5.2億元。2018年東莞市每平方公里的產出已經達到了3.3億元,已經接近上海2/3的水平了。

工廠數量固然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只看重數量未免會走偏。100家中小作坊企業,在產值、稅收的貢獻遠遠不如1家大型企業。1家華為終端的遷入,給東莞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拿1家華為終端換50家玩具廠,東莞肯定會換。
(華為終端總部已經入駐東莞)

綜上所述,東莞早已超越了昔日輝煌,並且正在創造新的輝煌。


財經知識局


  大江東去不復返,有些輝煌,一旦消逝,很難重現。

  東莞當年繁榮的主要業務有兩個,其一為“製造之都”,東莞承載了“中國製造”的半壁江山,可以說是中國製造的代名詞,其二為“美女之都”,圍繞美女而衍生的第三產業,相信沒有那個地方可以比得過東莞。可是,近十年來,這兩個主要業務都在歷史的河流中越走越遠。

  首先是“美女之都”,這個承接肩負著建立行業標準的地方,一次次挑戰政策的底線,最終走向了覆滅。隨著國家的法制化深入,決不允許任何以政策違逆的行為存在。東莞依靠這個灰色業務而繁華,也因為這個業務而走向衰退,可以說是搬石砸腳的一種做法。

  不過,也許並非東莞情之所願,因為東莞人口扎堆,而不加管制,才催生了這種灰色空間。

  其次,製造之都,這個本是東莞看家本領的業務,卻因為世界性的製造業升級,而東莞一直沉積在過往的成績,未能夠邁開步伐,追向新技術轉型的道路,導致跟不上時代,製造業也逐步衰退。很多當年為了夢想,來到這個城市的年輕人,為了吃飽飯,選擇了離開。

  當然,餓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過往的榮光不在,但是底蘊猶存,憑著當年製造的實力,也不不至於留下太大的差距,在廣東境內,除掉廣州、深圳兩個超級城市,也算是排名靠前的實力城市。

  想要在兩個大城市的夾擊之下突圍,困難重重,但是並不是沒有機會,倘若能夠用好策略,打一場翻身仗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華為這種超級大鱷,都選擇了與東莞合作。


櫻花如歌


我在東莞清溪鎮,就自己見到的說幾點吧。

1.可能更高價值的公司增多了,這個我也不知道從那查。

2.周邊的空置廠房越來越多,但聽說即使空著,租金也不便宜。

3.週末出街人叫明顯比08年前少,冷清不少。

4.店鋪轉讓增多,很多便利店,小飯館,服裝店都貼上了轉讓,即使在不錯的區域。

5.周邊大型工廠倒了走了不少(永成,歐姆龍,翊凱,晶達都沒了)。


空白130230190


東莞的確是關閉並廢棄了許多工廠,比如高步那邊的裕元鞋廠什麼的,這是鞋業轉移東南亞。但是東莞承接了絕大多數的深圳製造業外遷啊!

各位!深圳定位於金融、互聯網、設計、創業,這是最近10年的事情,深圳可是國內第一流的製造業強市,98-08年的十年光景是深圳製造業從關內外遷到關外,08-18年這十年就是關外的工廠繼續北遷到東莞。其實深圳製造業外遷到惠州河源中山的是極少數,最主要的搬遷目的地還是東莞。因為東莞的優勢太明顯,配套供應鏈強大,員工跟隨搬遷的牴觸力量最弱,廣深、南光、龍大、莞深、丹坪-鳳深,深圳作為一個南北窄東西長的地緣形勢,其天然的對外輻射對象主要就是東莞。而且東莞地域開闊縱深很大,東莞的莞城市中心遠離廣州深圳,東莞是由二三十個散佈各個區域的工業強鎮組成,互相之間道路通暢交通發達。外國人說中國是世界工廠,其實這個世界工廠起碼有1/4的比重是在東莞。整個珠三角,製造業最強大的就是東莞,這一點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根本沒法比。

隨著深圳每十年一個週期的產業升級的成功,東莞是深圳最強的地緣經濟縱深腹地。掃黃打擊的僅僅是酒店娛樂業,拿掃黃說事兒的我懷疑根本就沒來過珠三角。人云亦云的跟風調侃。搬走的都是勞動力密集型的製衣製鞋等技術含量低的領域。2019年的東莞是40年來最強大的東莞!無論臺商或者港商在製造業領域如何衰退這都無法影響東莞的強勢遞增效應,因為國內民營企業前所未有的強大。

你們覺得南山科技園的幾個程序員在星巴克裡面吹牛逼融資設計的無人機最終是靠誰在成千上萬的大規模生產交付?你們覺得二十年來華強北的商業潮流,從U盤、MP3、山寨機、智能手機、無人機這一波又一波的科技造富浪潮,是誰在背後支撐半個星球的供應能力?

是東莞!


Vanni2019


別蠢了,東莞多數工廠倒閉?GDP可能造假,但看看東莞每年的稅收和財政收入吧,這是假不了的,沒有人造假造到自己拿錢出來頂稅收增長。蠢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