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有核潛艇沒有核艦艇呢?

我有我的烏托邦


如果你深入瞭解一下世界海軍艦隻發展歷史的話,你就會發現不只是有核潛艇,核艦艇也有!最好的證明就是俄羅斯目前現役的基洛夫級巡洋艦,採用的就是核動力,是除了核動力航母之外,採用核動力最大的一款水面作戰艦隻。

當然這並不是唯一的核艦艇,核動力由於無與倫比的續航能力,一誕生,就註定要被應用到軍艦上。美國首開記錄,在1961年首先服役了一艘“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它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巡洋艦,從此美國開始核動力水面艦只的研製和建造之路,先後有“班布里奇”號和“阿肯色”號等在內的約8艘核動力巡洋艦服役,那麼為什麼現在只有俄羅斯保留了核動力巡洋艦呢?

因為排水量為中小規模的水面艦只,採用核動力成本太大了,很不划算,導致美國隨後停止了核動力作戰艦隻(核艦艇)的研製,後來核動力導彈驅逐艦項目也被取消!相比較水下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水面艦只的需求量龐大,並且執行的任務沒有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重要,導致隱形成本提高。

雖然核動力續航不錯,但是也需要考慮成本問題,對於俄羅斯來說,保留基洛夫級巡洋艦還是因為它的排水量巨大,滿載排水量超過了25000噸,且作戰能力強大,攜帶超過400枚各種類型反艦和防空等導彈,被稱為“導彈武庫艦”,所以它具有強大的威懾作用,這樣算起來成本不高,值得俄羅斯海軍繼續保留,否則國防預算拮据的俄羅斯,根本無力支撐它的使用費用。

另外除了作戰類型的核動力艦隻,還有非戰鬥艦只也採用了核動力,當然也是特殊用途的水面艦只,比如核動力破冰船,比如蘇聯就研製和建造了“北極”(Arktika)級破冰船。此外今年8月,俄羅斯公開展示世界首座浮動核電站,也是屬於水面核艦艇。

所以核艦艇存在,並且還存在不同類型的核艦艇,目前全球還有多艘核艦艇正在服役或者被使用。


資訊所長



核能特別適用於需要長時間在海上而不加油的船隻,而不僅僅用於潛艇推進。 世界上有160多艘艦船和潛艇由200多臺核反應堆提供動力。 其中大多數是潛艇,但核動力使用的範圍從破冰船到航空母艦。 未來,對大噸位運輸或化石燃料使用的限制可能會使海洋核動力推進得到更廣泛的使用。到目前為止,對安全的過度擔憂已經導致了對港口准入的政治限制。



核動力船舶推進工作始於20世紀40年代,第一個試驗反應堆於1953年在美國啟動。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美國海軍鸚鵡螺號,1955年下水。 這標誌著潛艇從緩慢的水下航行轉變為能夠連續數週保持20-25海里/小時水下航行速度。 鸚鵡螺號導致了進一步的平行發展,1960年服役由八臺西屋壓水反應堆提供動力的美國企業號航空母艦。隨後在1961年兩臺核反應堆提供動力的長灘號巡洋艦服役。值得注意的是企業號一直服役到2012年底,服役了52年。到1962年,美國海軍已經有26艘核潛艇投入使用,30艘正在建造中。



核能徹底改變了美國海軍。 美國核動力技術是與英國共享的,而法國、蘇俄和中國的開發是分開獨自進行的。 這些艦船服役之後,反應堆的開發繼續進行,在美國,西屋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都建造了一系列標準化設計,每艘軍艦配備一臺反應堆。羅爾斯·羅伊斯為英國皇家海軍潛艇製造了類似的核動力裝置,然後進一步發展了下一代壓水堆。 蘇俄發展了壓水堆和鉛鉍冷卻反應堆設計,後者並未持續採用。最終設計了四代潛艇壓水堆,最後一次服役是在1995年斯德爾文斯克級。



蘇聯最大的潛艇是26500噸(水下34000噸)的颱風級,由兩臺190兆瓦壓水堆反應堆提供動力,這些反應堆已被奧斯卡二級所使用的240兆瓦核反應堆取代。 美國核動力的使用安全記錄是很好的,這歸功於核反應堆及其維護的高度標準化,以及美國海軍高質量的訓練計劃。然而,蘇聯早期的努力導致了許多嚴重事故——其中五起是反應堆無法修復的損壞,更多的是輻射洩漏。有20多人死於輻射。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蘇聯的第三代艦用壓水堆,安全和可靠性已成為高度優先事項。(除了反應堆事故之外,火災和事故已經導致兩艘美國潛艇和大約四艘蘇聯潛艇的損失,其中另外四艘發生火災導致人員傷亡。)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大約有700座反應堆已經在海上使用。2019年美國海軍艦艇上服役著108臺反應堆。已經積累了超過12000年的海上運行時間,俄羅斯擁有7000年海上運行時間。 俄羅斯在1950年至2003年間建造了248艘核潛艇和5艘水面艦艇(外加9艘破冰船),由468臺反應堆提供動力,當時服役著大約60艘核動力海軍艦艇。(在1958-1995年間提供了247艘潛艇和456臺反應堆。 冷戰結束時,即1989年,有400多艘核動力潛艇正在服役或建造。由於武器削減計劃,這些潛艇中至少有300艘現已報廢,一些訂單被取消。


俄羅斯和美國各有100多艘,英國和法國各不到20艘,中國6艘。據瞭解,今天的總數約為150艘,大部分或全部燃料都是高濃縮鈾。 2007年,俄羅斯僅太平洋艦隊就有大約40艘退役潛艇等待報廢。2008年11月,據報道,俄羅斯打算在2012年前報廢所有退役核潛艇,迄今為止已建造的250艘核潛艇中有200多艘。大多數北方艦隊潛艇已經被拆除,太平洋艦隊大部分潛艇有待報廢。 2019年末各國核潛艇數量:美國70艘、俄羅斯40艘、中國19艘、英國10艘、法國9艘、印度3艘。


美國和法國海軍擁有核動力航空母艦,美國和俄羅斯都擁有核動力巡洋艦(美國9艘,俄羅斯4艘)。截至2010年年中,美國已經建造了219艘核動力艦艇。所有美國航空母艦和潛艇都是核動力的。 美國海軍在超過50年的時間裡積累了超過6200年的無事故經驗,涉及更換航行2.4億公里的526臺核反應堆堆芯,沒有一次放射性事故。2017年,它服役了81艘核動力艦艇(11艘航空母艦,70艘潛艇——18艘SSBN/SSGN,52艘SSN),有92臺反應堆。有10艘尼米茲級航母(CVN 68-77),航母的使用壽命為50年,兩臺A4W西屋反應堆有一次中期換料和複雜的大修。傑拉德·福特級(CVN 78 )有兩臺更強大的A1B反應堆驅動四個驅動軸以及電磁彈射系統,預期使用壽命為90年。


截至2015年,俄羅斯海軍核動力使用經驗超過6500年。有八艘戰略潛艇(SSBN/SSGN)在服役,13艘核動力攻擊潛艇,外加一些柴油潛艇。俄羅斯宣佈將在2015年之前的計劃中建造八艘新的SSBN核潛艇。它唯一的核動力航母項目於1992年被取消。俄羅斯有一艘核動力巡洋艦在服役,另外三艘正在大修。2012年,俄羅斯宣佈其第三代戰略潛艇的服役壽命將從25年延長至35年。 2012年,俄羅斯宣佈建造核動力深海潛水器。基於奧斯卡級潛艇,顯然是為研究和救援任務而設計的。它將由紅星造船廠建造,該造船廠專門為俄羅斯海軍建造潛艇。 法國擁有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和十艘核潛艇(4艘SSBN凱旋級,6艘SSN級紅寶石級),自2017年起,六艘SSN梭魚級核潛艇將服役。英國有12艘潛艇,都是核動力的(4艘SSBN,8艘SSN)。


在北極地區,核推進已被證明在技術和經濟上是必不可少的,那裡的運行條件超出了常規破冰船的能力。破冰至3米厚所需的功率水平,加上其他類型船隻的加油困難,是重要因素。擁有六艘核破冰船和一艘核貨船的核艦隊已經將北極的航行時間從每年2個月增加到10個月,而在北極西部,航行時間則延長到了全年。 破冰船列寧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水面艦艇(20000噸),於1959年服役。到1989年為止,它已經服役了30年,由於冰的磨損船體變薄而退役。它最初有三個90兆瓦的OK-150反應堆,但在1965年和1967年的換料過程中嚴重受損。1970年,它們被兩個171兆瓦的OK-900反應堆取代,為渦輪機提供蒸汽,渦輪機發電,輸送34兆瓦的蒸汽驅動螺旋槳。列寧1989年退役現在是一個博物館。


蘇俄建造了一系列更大的破冰船,623500噸北極星級,從1975年開始。這些強大的船隻有兩個171兆瓦的“OK-900A”反應堆,螺旋槳功率為54兆瓦,用於北極深水區。北極星是1977年第一艘到達北極的水面船隻。 更強大的俄羅斯LK-120級破冰船,將由兩臺315兆瓦的RITM-400反應堆提供動力,通過四臺電動機和四個螺旋槳提供120兆瓦的推進力。它能夠以14節的速度衝破4.5米厚的冰或2米厚的冰。它用於北極東部的深海,長205米,寬50米,吃水13米,重55600噸,船員127名。由於它們對聖彼得堡造船廠來說太大了,預計將建在符拉迪沃斯託克附近遠東普里莫里地區的茲韋茲達造船廠。每艘船預計將耗資18-19.5億美元。預計將在2019年年底做出建造它們的決定。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潛艇與核動力幾乎是一套完美的搭配,因為常規動力潛艇本身是使用柴油機發電,將電能帶動電動機或者給電池充電。其在完全下潛,沒有氧氣的狀態下柴油機是無法工作產生動能的。所以一旦電能不足就必須上浮。這樣一來就會暴露目標,也就失去了潛艇本身優勢。核動力潛艇本身靠使用核燃料的反應堆產生熱能將水加熱,使用水蒸氣推動渦輪前進,或者通過發電機轉化為電能供艇內使用。反應堆由於利用的是原子能,不是化學能,所以不會消耗氧氣,也不會產生廢氣。一次核燃料補給會用很多年,甚至直到艦艇退役,而且動力強勁。所以其可以長期保持水下高速航行,大大增加其生存能力。

(英國前衛級戰略核潛艇)

那麼核動力有這麼多優點,除了核動力航母,有其他核動力船隻麼?

其實除核動力航母之外,其他核動力船隻並不是沒有,而且無論是民用還是軍用都有。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水面艦艇是1957年投入使用的列寧號破冰船,其為民用。在軍艦方面前蘇聯列裝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其計劃總共建造5艘,實際建造了4艘,分別是基洛夫號(更名為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伏龍芝號(拉扎耶夫號)、加里寧號(納西莫夫號)以及尤里·安德羅波夫號(彼得大帝)。在民用核動力水面艦艇方面,俄羅斯“烏拉爾”號、“北極”號和“西伯利亞”號等核動力破冰船。

(烏拉爾號破冰船,基洛夫級巡洋艦)

美國沒有核動力破冰船,不過美國曾經設計建造過核動力貨船NS-薩凡納號,這也是美國唯一的一艘民用在水面核動力船隻。不過美國軍艦方面起步要比前蘇聯早的多,在1961年服役的長灘級(CGN-9)核動力巡洋艦,這也是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水面軍艦。在這之後美國又相繼建造了班布里奇級班布里奇號(CGN-25),特拉斯頓級特拉斯頓號(CGN-35),加利福尼級兩艘,加利福尼亞號(CGN-36)和南卡羅萊納號(CGN-37)。最後就是也是最為成熟核動力巡洋艦,76年開始服役的弗吉尼亞級,總共四艘分別是弗吉尼亞號(CGN-38)、德克薩斯號(CGN-39)、密西西比號(CGN-39)、阿肯色號(CGN-40)。

(美國的全核編隊,自上到下班布里奇號、長灘號、企業號航母)

那麼為什麼核動力船隻會這麼少?

看到上述的船隻,會發現一個規律,基本上都是萬噸以上的大型船隻,而且民用船隻明顯少於軍用船隻,並且還以特殊用途的破冰船為主,而貨輪或者是客輪都很少。核動力船隻在以前主要是因為技術原因,很不成熟,雖然動力強勁,但是反應堆體積較大,不僅如此造價也相比其他船隻要貴很多。比如美國NS-薩凡納號,其在當時的總造價為4690萬美元,摺合現在大概4億美元,其中核動力反應堆和動力裝置就高達2830萬美元。其滿載排水量為13599噸,船重9900噸,也就是說你只能運載不到4000噸的貨物。現在用4億美元可以造9艘20萬噸的貨輪,可想而知用核動力貨船運貨要虧死。

(NS-薩凡納號)

目前除了美國的NS-薩凡納號號外,只有德國奧托哈恩號、日本的Mustsu號,以及俄羅斯的Sevmorput號,這總共四艘核動力民用船隻投入商業運作,但是由於極其高昂的運營成本(很高)和造價,都已經停止運營。雖然現在核動力造船技術非常成熟,而且事故率很低,但是想要將其用於商用,噸位勢必要特別巨大,然而現在的商用港口是無法為其提供泊位的。還有就是一點,公眾很難接受核動力船隻,其用於運輸貨物尚且會遭到抵制,更不可能用作客輪。

(新加坡港)

介紹完民用核動力無法投入商用,也就可以理解其為何核大多用於軍事和特殊用途。潛艇和航母由於其特殊的戰略意義,所以用核動力會相對划算一些。普通水面艦艇不僅造價相對較高,運營成本也遠超普通軍艦。比如弗吉尼亞級的每年的運營成本為至少4000萬美元一年,而常規動力的提康德羅加級則為2800萬,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隻要2000萬。核反應堆雖然不用頻繁加油,然而保證其安全運行確實費用非常高,而且一旦出事就非常嚴重,可能會引發核洩漏。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為什麼世界上沒有核動力水面艦艇?全世界最最典型的核動力艦艇就是核動力航空母艦,難道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都被開除出核動力艦艇的行列了麼?

在核動力艦艇剛剛誕生的年代,核動力軍艦,核動力商船,核動力衛星核動力飛機,核動力導彈,核動力汽車。核家族欣欣向榮


(長灘號)

1969年伴隨企業號進行全球第一次無補給環球航行的長灘號,班布里奇號均為核動力水面戰鬥艦艇!


但是迴歸理性之後,核能家族僅剩,核電站,科研反應堆,核航母、核潛艇,核破冰船這幾種。



除航母以外的核動力艦艇凋零的原因主要是核動力成本過高,無法有效提高性能,成本的惡性膨脹已經壓過核動力的優點。

首先核能是一種清潔,能量密度大的能源(只要不漏)

隨便一個反應堆都可以數年不需要加註燃料,對後勤的依賴度低,續航長。


但是,核反應堆的核心畢竟是核燃料棒,也就是說,還是存在核洩漏幾率的,蘇聯核潛艇多次洩露,三里島,切爾諾貝利,福島等等的核洩漏時間更是讓所有於核相伴的人類聞風喪膽。

第二,成本過高,續航到是長了,但是一個反應堆的造價能造一打的常規發動機,所以核動力源成本過高,追求經濟型的民用核動力商船,因此而凋零,畢竟民用船隻追求的不是先進性,而是運行的經濟性,所以日本的核動力試驗船陸奧號核動力商船 在核反應堆屢次故障之後,忍無可忍的日本企業果斷把核反應堆拆了,換成了常規的鍋爐。

(陸奧號)

第3,維護難度大,也就是說需要一支高素質的維修團隊,才可能維修。這就極大的增加了核動力艦艇的運行成本。

根本原因在於,核動力水面戰鬥艦核動力商船確實是不需要頻繁靠港補給油水,但是照樣需要隔三差五的補充食物等基本物資。

核動力車輛,核動力坦克完全無法避免 或者是不可能避免故障以及事故,一旦核反應堆漏了,後患無窮。

核動力飛機確實是可以讓轟炸機精神十足的繞地球,但是一架轟炸機絕大多數的時間是停留在地面的,而且無限續航....飛行員不能無限續航。


核動力衛星確實是血賺,但是,伴隨著極大的洩露風險,但是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可以上高軌衛星,實際問題則是,核動力衛星實在是太太太太貴了。

核動力水面艦艇帶來的優勢,遠不如帶來的成本上漲,而且照樣需要日常補給,以及,打航母還需要考慮考慮,打戰鬥艦艇,考慮什麼?伴隨風險過大,所以水面艦艇家族僅剩核航母和核破冰船了。

核動力航母需要核動力,是因為航母本身對續航要求極高,對巡航的依賴性極強,(畢竟除了航母,也沒什麼艦艇有事沒事滿航速了)而且使用核動力能夠讓航母本身騰出更多的空間用於裝載艦載機燃料,提升航母本身的持續戰鬥能力。再加上造航母本身就是10年大計系列的成本上漲就上漲了,反正國會那邊也不給批多的。要錢的時候,一個一艘頂兩艘的核動力航母,絕對要比兩艘常規動力航母要錢要容易的多。



核動力破冰船則是因為在南北兩級地區想要獲得補給的難度過大,所以需要擁有,儘可能長的續航能力。

核潛艇則是因為在水下執行任務的時間至關重要,就算有的人體本身作為制約,但是考慮到核潛艇所帶來的長續航能夠讓核潛艇長時間續航以及長時間滿航速前行,所以優點極度突出(畢竟所謂的aip,是典型的三秒真男人 持續戰鬥力茶几)


並且,彈道導彈核潛艇 對續航的依賴是世界最強的,在潛艇前往堡壘海域的時候,需要儘可能保持靜音航行,也就是說如果巡航能力不足的話。怕是還沒開到堡壘海域,就得返航了。

冷靜下來之後,沒有優勢的核動力水面戰鬥艦艇,核動力商船自然就是凋零了。
隨著七十年代服役的加利福尼亞級和弗吉尼亞級在九十年代紛紛退役的時候,美國的核動力水面艦艇已經畫上了一個不甚完滿的句號。

蘇聯的基洛夫則是苟延殘喘至今,這就是因為兜裡沒錢才讓俄羅斯如此正直了。


嘯鷹評


核潛艇與核艦艇是兩碼事,俄羅斯就搞了出了最新的22220型核動力破冰船,長170多米,排水量3.35萬噸,使用兩座核反應堆作為動力。從1990年開始俄羅斯一直在研究使用核動力破冰船,還打算建造205米長滿載排水量7.1萬噸的“領袖”號重型破冰船。蘇聯時代更搞出了核動力巡洋艦“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現在唯一在役的核艦艇,採用兩座KN-3型壓水反應堆。美國也搞出過核動力巡洋艦,最後全部退役。


核動力巡洋艦因為成本太高,技術不成熟,逐漸被淘汰。核動力破冰船在北極破冰還是很有效,但是對於軍用艦艇來說,不僅技術方面還不成熟,而且也沒有必要研製核動力艦艇。

首先,現在的艦艇科技更新很快,一般新型艦艇經過幾年的發展和使用就會慢慢變成落後的艦艇,有時候還沒有達到艦艇使用25年的年限,就面臨退役。這就很沒有必要使用核動力作為動力來研製艦艇了。



其次,現在研製的艦艇噸位都比較小,哪怕最新型的大噸位艦艇也就是超萬噸而已,要想在艦艇上安裝核動力,就必須小型化核裝置,坦率將,目前全球還沒有這個小型化核裝置的技術!這樣的情況下,核動力裝置達不到小型化,勉強使用就會犧牲掉艦艇傷許多設備以及武器的配載,這對於艦艇一味追求核動力來說顯得非常沒有必要。


再次,核動力艦艇在戰時,一旦被擊中就會面臨非常嚴重的核災難,在實戰方面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使用常規動力,經常性的靠岸補給,不僅人員,艦艇維護保養也會得到及時的保養修整,這對於艦艇的戰鬥力是有好處的。

再一個就是費用的問題,軍用艦艇在戰時絕對會是一個消耗品,核艦艇費用遠超常規動力艦艇,在既影響設備和武器配載,又沒有技術支撐的情況下,核動力艦艇就逐漸被全球武器研發者所放棄!



到最後只有民用的一些運輸船和破冰船在使用核動力,軍事方面也就剩下航空母艦了,目前還只有美國和法國研製成了了核動力航空母艦。所以核潛艇很受歡迎,除核動力航空母艦外,核艦艇慢慢無人研製,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退役後,就很有可能不再有核動力艦艇的出現。


科沁雜談


艦艇、潛艇用核反應堆驅動,是解決常時間航行不用補給的需要,潛艇是重要的威懾武器,為了能保持長時間在水下航行,採用核反應堆驅動是最好的選擇。因此,世界大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基本上都裝備了戰略核潛艇,印度以前是租用俄羅斯功擊型核潛艇,目前在建造核潛艇,據說已下水,性能如何暫時無報道。艦船使用核動力一是為了解決長時間不用補給的需要,二是為了解決動力強勁的需要。一般都運用在大型船隻上,如航母、極地科考破冰船等。




老連長15


核動力艦艇還是有的,前幾天還有關於俄羅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冒黑煙的新聞,按照常理說基洛夫級巡洋艦是核動力的,不像其庫茲列佐夫號航母燒鍋爐,應該是不會冒黑煙的,可它就是冒黑煙了,難不成其是個假的核動力艦艇,其實它也是燒鍋爐的?


沒錯,它還真的燒鍋爐,不過,它核動力巡洋艦的身份還是真的,這是因為當年蘇聯的水面艦艇核動力技術還不是太成熟,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基洛夫級巡洋艦除了安裝了2座KH-3型壓水反應堆外,還安裝了2臺KVG-2型燃油鍋爐來作為備份,這對於愛燒重油的戰鬥民族來說基洛夫級巡洋艦冒起了黑煙也就是正常的了。




而除了俄羅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外世界上曾經也還是有其他的核動力水面艦艇的,但這只是曾經,目前世界上唯一的非航母的核動力水面艦艇就只有上文的俄羅斯基洛夫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了;而當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巡洋艦是1960下水的美國“長灘”號。

● 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

使用核動力反應堆作為動力來源自然有其優勢,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實現長時間續航,但是除了在冷戰期間美蘇兩國建造核動力巡洋艦甚至是核動力驅逐艦,冷戰之後核動力水面艦艇就再也沒有被造過了。

這其中的原因是太燒錢效費比太低;不像核動力潛艇和核動力航母那樣優勢非常明顯,核動力潛艇使用核動力是為了解決常規潛艇需要上浮至水面進行充電且水下航行能力差的缺點以及滿足任務時期需要長時間水下潛伏的需要,核動力航母是也為了滿足長時間續航且相比於常規動力航母需要頻繁進行燃料補給的缺點,使用核動力的核動力航母只要幾年更換一次核燃料就行了。



而如果在巡洋艦甚至是驅逐艦上面使用核動力那效費比最低,錢花的大把大把的但效益卻沒多大提升。

比如上文中的美軍“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排水量為兩萬噸,但造價卻高達3.32億美元,而同時期的美軍“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排水量為8萬噸,造價只有2.6億美元,而企業級核動力航母排水量為9萬噸,造價卻也只多了1.18億美元。此外核動力艦艇隔個十幾年就要花上一兩年進行大修,而在這上面花的費用又是一筆巨資,另外還有平時的成本投入,再者核動力水面艦艇能做的常規動力的也能做,也一樣能配合核動力航母執行任務,但錢卻多出一大堆,所以核動力用在巡洋艦上面就太浪費錢了,更別說現在逐步替代巡洋艦功能的噸位更低的驅逐艦了。



而這也就是現在的世界上經常有關於核動力航母與核動力潛艇的新聞,卻就是沒有關於核動力巡洋艦和核動力驅逐艦新聞的原因了。


迷彩眼觀世界


其實,不止有核潛艇,水面艦艇核動力的也有。

首先我們要明確,潛艇也是艦艇的一種,就好比鸚鵡和孔雀都屬於鳥類一樣。艦艇可以分為水面艦艇和水下艦艇,水下艦艇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潛艇。

那麼核動力的水面艦艇有哪些呢?我自己能想起來的有,美國企業級航母,尼米茲級航母,福特級航母,長灘級巡洋艦;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法國戴高樂級航母;俄羅斯還有核動力破冰船。

核動力有什麼優勢呢?其實核動力最大的好處,就是近乎無限的續航能力和強大的電力輸出。

續航能力好,就可以不用考慮燃料問題,如此一來,就可以最快速度奔赴戰區,不必考慮停靠港口補給燃料。

電力輸出高,就可以把更多電老虎裝上去。舉個例子,電磁彈射,電磁炮,應用受到很大限制,為什麼?因為耗電量太大了,常規動力艦艇很難保證穩定的電力供應。

那核動力有什麼缺點呢?

第一個,裝上去容易,拆下來難!當艦艇服役結束,退役艦艇要麼拆解,要麼出售,要麼給自己家其他部門。核動力的玩意,哪個國家都不肯出售的,影響太大了!核反應堆正常用就是發動機,不正常用就可以把核燃料棒拿出來造髒彈!核動力技術也會洩密。既然不能賣,拆可以嗎?不好意思,拆解核動力裝置非常費勁,特別貴!我們就不說航空母艦的核動力裝置了,就算核潛艇,英國退役核潛艇還在水裡泡著呢!為啥,太費錢了!拆核動力艦艇,比造新的也便宜不了太多!給自己家其他部門呢?核動力艦艇,因為動力裝置本身就不小,採用核動力的艦艇也比較大,其他部門不一定需要那麼大的船。現役最小的核動力水面艦艇,就是俄羅斯的基洛夫級,那也有2萬多噸,其他部門,比如海警,要那麼大的船幹啥呀!

核動力也只是燃料不用經常補給,彈藥,食品還是要消耗的,該靠岸還是要靠岸,該配補給艦還得配。而且,機器受得了,人受不了啊!長時間不下船,人非得瘋了不可!

是否採用核動力,主要還是看艦艇作戰用途,有了用途,就有相對應技術指標,當常規動力滿足不了技術指標,尤其是續航能力,動力,電力需求要求時,才會考慮核動力。

事實證明,就目前核動力技術而言,不適合所有水面艦艇。


老霍家那小勇


核動力艦船Nuclear-powered.ships

核動力艦船出現過!

(俄羅斯建造的最大的“核動力”破冰船即將服役、代號22220/Arctⅰc“北極”號排水量:3.3萬噸、2臺渦淪發動機、2臺RITM-200核反應堆81000馬力)


(60年代美海軍擁
有“長灘”號等多達10餘艘核動力巡洋艦)
(60年代前蘇聯也擁有“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艦、現在唯一的一艘核動力巡洋艦是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50年代末美國在“薩拉娜”號客貨船試用了一套2萬馬力的核動力裝置獲得成功。

1960年前蘇聯“列寧”號核動力破冰船下水。
(我國獨立研發的一艘核動力破冰船正在按工程計劃正常進行中……)

核動力艦船利用“核能”技術可以為艦船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源、但是、核動力造價太貴、技術複雜、維修保養以及安全防護技術複雜、一般國家難以承受、中小型艦船配套核動力從經濟上講意義不大……

隨著巡洋艦退出江湖、核動力艦艇也失去存在感。

隨著科技進步、核動力小型化會不會出現?

新能源不斷出現、電動動力已經成為現代艦船的動力之源、中小型核動力艦船重出江湖的可能性更小了!


孔乙己亂彈


核潛艇確實很多見,但核艦艇也是有的。即便是在當下,依然有俄羅斯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和法國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也採用的核動力。核動力水面艦艇有很多好處,但是現代中小型水面艦艇並不提倡發展核動力。眾所周知,艦艇使用核動力可以獲得近乎無限的續航能力和更為穩定的動力輸出,比常規動力的蒸汽輪機等要強得多,美國在60年代發展的“長灘”級巡洋艦就採用了核動力,那為什麼美國後來的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俄羅斯後來的光榮級巡洋艦沒有繼續使用核動力呢?


歸根結底
還是核動力放在中小型艦艇上有些大材小用了,核動力的成本是很高的,而且具備相當的危險性,如何將核動力系統小型化也是一個難以攻克的問題,這方面法國海軍就不行,法國沒辦法只能把“凱旋”級核動力潛艇的動力直接搬到了戴高樂號上,結果馬力不足,戴高樂成了蹩腳鴨,成了一個教訓。像驅逐艦、護衛艦等都是伴隨航母運轉的,而編隊是有航速限制的,現在大多是在30節左右,航母那麼大的身軀使用核動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中小型艦艇採用核動力不是相當的浪費嗎?況且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難以剋制。

所以現在核艦艇還是比較少見的,美國除了核動力航母其他水面軍艦已經不採用核動力了,目前也只有俄羅斯的巡洋艦還維持著核動力,等到基洛夫級退役,俄羅斯未來的新式水面艦艇也不會採用核動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