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月是故鄉明——記岢嵐縣人大代表陳福慶

  陳福慶,中共黨員,岢嵐縣三井鎮焦山村人。岢嵐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趙家窪村第一書記。

  陳福慶是老百姓的代言人。作為一名縣人大代表,他深知責任重大,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為了儘快適應新工作,他熟讀代表履職手冊及各種法律書籍,始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積極參加代表履職培訓,積極履行代表使命。

  為了解決深度貧困,岢嵐縣實施了易地移民搬遷,為搬遷群眾代言,成為陳福慶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廣惠園移民新村,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常說,有些事說得多了,說的人多了,慢慢就解決了。

  陳福慶是貧困鄉親的貼心人。作為一名縣人大代表,他深知權力來自於人民,他把貧困鄉親當親人,深入現場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獲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2016 年3 月由縣委統一安排,陳福慶和人大其他3 名同志入駐趙家窪村。入駐第一天,他就遇到一件讓他至今難以忘懷的事。

  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大娘挑著一擔水在街上吃力地走著,他趕忙跑過去,幫老大娘把水擔回了家裡,順便和大娘拉起了家常。老大娘姓王,老伴去世9 年了,兒子也過世了,她一個人帶著兩個有些智力障礙的孫子過日子,耕種著近10 畝山樑薄地,居住的屋子破破爛爛,生活十分艱難。為此,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

  入駐村裡後,陳福慶帶領“兩委”一班人,在反覆考察論證的基礎上,針對村子裡坡地多、老人多、病殘人員多,上學難、就醫難、通訊難等實際情況,制定了針對性的幫扶計劃,明確了趙家窪村脫貧攻堅的總體規劃是易地搬遷。

  在入駐趙家窪村3 年多的時間裡,他帶領“兩委”一班人,不折不扣落實縣委的脫貧攻堅戰略部署。一是實施整村易地搬遷,目前已完成整村搬遷工作。二是落實兜底保障,目前已落實五保戶4 戶4 人、低保戶9 戶14 人,確保了13戶18 人的生活。三是實施生態扶貧,採取公司+集體+農戶的模式,以每畝300 元價格流轉土地109.5 畝。四是聘用了3名護林員,人均年增收1 萬元。五是落實光伏扶貧17 戶,戶均年增收3000 元。六是落實“五位一體”金融扶貧7 戶,戶均年增收4000 元。七是落實雨露計劃1 戶,年補助2000 元。八是認真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學習教育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宣講工作。九是抓就業,提升脫貧成效,目前20 戶貧困鄉親,每戶至少1 人有穩定的就業崗位,實現了戶戶有著落、家家有增收,趙家窪村脫貧攻堅成效明顯。

  駐村期間,陳福慶和他的同事們不忘初心,親力親為,幫助鄉親們解決了生產和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困難。王大娘家的生活問題也得到了妥善解決,陳福慶負責為王大娘擔水、劈柴,其他兩名同志負責幫忙鋤地,縣人大常委會賈主任幫助兩個孩子順利在忻府區特教學校入學,還為王大娘送去了一些糧食。每年春耕期間,他都會及時向單位反饋村子裡的困難,為鄉親們無償提供優良種子、化肥、地膜等物資。鄉親們的房子漏雨了,他便和同事們一起幫助鄉親們維修房屋。糧食豐收時,他就通過各種渠道幫助鄉親們銷售糧食。天冷時,他便和同事們把單位幫扶的愛心煤及時送到鄉親們家中。

  作為一名縣人大代表,多年來,他不忘群眾重託,積極履職,把所包村當成故鄉,求真務實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好評。(本報通訊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