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二戰最經典戰役之一,衛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又稱斯大林格勒戰役,這場戰役開始於1942年7月17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對爭奪蘇聯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進行的戰役。

一、巴巴羅薩計劃啟動

斯大林格勒是蘇聯中央地區通往南方重要經濟區域的主要交通要道,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蘇聯糧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產區大多分佈在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廣闊富饒的頓河下游流域、庫班河流域以及高加索地區。

繼1941年德軍佔領烏克蘭之後,如果德軍再佔領這一地區,蘇聯就會失去戰爭所需要的重要資源。這個地方的重要性程度希特勒不會不知道,因為在即將發動攻勢之前,希特勒曾對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說:“如果不能迅速拿下邁科普和格羅茲尼的石油,那麼就必須結束這場戰爭。”

二戰最經典戰役之一,衛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發動了“巴巴羅薩計劃”,《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約束蕩然無存,德國直徑入侵蘇聯,蘇德戰爭由此爆發,德軍迅速佔領了蘇聯西部大片領土。1941年12月莫斯科保衛戰爆發,在同年夏秋季遭受了一連串打擊的蘇聯紅軍在保衛戰中取得了首次勝利。

德軍由於前幾場戰役中消耗過度,再加上夜間天氣驟然下降,缺乏應付冬季的戰爭裝備和穩定的供應線,導致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完全無法使用,因此莫斯科城下德軍遭受了嚴重打擊,並遭到反攻。

二戰最經典戰役之一,衛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

1942年初,漫長的蘇德戰線穩定了下來,但其實雙方都在養精蓄銳準備更大規模的戰役,以爭奪戰略主動權。德軍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將軍建議,德軍已無力發動全線進攻,如果再要發動攻勢,就應針對蘇聯首都莫斯科。可希特勒認為把莫斯科作為目標去攻擊過於明顯,況且中央集團軍群已經受到了重創,德軍應放棄再次進攻莫斯科的計劃。

隨後,德國開始計劃集中兵力在北部和南部戰線發動新一輪局部攻勢。與此同時,由於美國在遭到珍珠港偷襲之後對日本宣戰。他的同盟國日本開始受到美軍反擊,德國認識到時間緊迫,德軍希望能夠在美軍加入歐洲戰場之前結束東線戰爭。

二、大戰序幕拉開

一場戰役的開始總會有些許端倪,正如哈爾科夫戰役拉開了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序幕一樣。

哈爾科夫戰役分為四個階段:第一次是德意志國防軍在巴巴羅薩行動最後階段的其中一場戰役,目標是攻佔哈爾科夫城。

第二次發生於1942年5月12日至29日,蘇方將其稱之為第一次哈爾科夫進攻戰役。

第三次為1943年2月2日—3月3日,戰役目的是粉碎哈爾科夫城中德軍“B”集團基本兵力,收復哈爾科夫工業區,第三次戰役代號為“星”。

第四次是由蘇聯草原方面軍向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地區進攻,蘇軍取得了勝利,並收復了別爾哥羅德及哈爾科夫。

二戰最經典戰役之一,衛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

最終德軍在哈爾科夫和哈里木取得了勝利,這場戰役使蘇聯來之不易的預備隊消耗殆盡,南翼部隊受到德軍嚴重削弱,德軍重新奪回部分戰略主動權,一時間反超蘇聯處於優勢地位。德軍奪取了巴爾文科沃突出部,為即將發動的斯大林格勒攻勢佔據了有利的進攻陣地。

1942年6月30日,德軍右翼保盧斯第6集團軍把斯大林格勒作為目標向東南挺進,他們從哈爾科夫東北發起了進攻。同年7月17日,蘇德雙方在斯大林格勒近距離展開了激烈的交戰,雙方會戰正式開始。

蘇聯方面,為了激發斯大林格勒守軍的戰鬥意志,1942年7月28日斯大林發佈了第227號命令,凡是不服從命令而離開戰鬥崗位或者撤退的軍人都將被槍斃,並嚴厲要求蘇聯紅軍部隊絕對不許後退一步。

二戰最經典戰役之一,衛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

1942年9月16日,蘇軍第13師——蘇近衛,渡過伏爾加河進入斯大林格勒,向德軍發起突然的反擊,蘇軍又奪回了該高地。1942年9月15日,德軍決定對馬馬耶夫高地實施重點突擊,之所以德軍進攻這裡,是因為該高地是斯大林格勒城中的制高點,在地勢上處於有利地位,如果拿下這裡對德軍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三、三個月的浴血奮戰

蘇德雙方經過3個月血腥的戰鬥,直到1942年11月初,德軍終於向伏爾加河岸推進,並且將城中80%地區佔領,蘇聯留守軍隊為了防止德軍繼續瓜分,他們將軍隊分割成兩個狹長的口袋狀,因此德軍始終未能完全佔領斯大林格勒。

1942年11月11日,德軍以5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和2個工兵營從正面上發起強攻,進行密集的戰鬥狀態。一天之內,蘇德兩軍為爭奪每寸土地進行了異常激烈的戰鬥,雙方傷亡慘重。德軍在街壘工廠以南衝到了伏爾加河岸,可代價是慘重的,部隊已疲憊不堪。德軍被迫於停止進攻,修整部隊。

不僅是德軍如此,蘇聯紅軍的損失同樣嚴重,第62集團軍中的兩個師損失了75%的兵力。

據蘇方統計,從1942年7月到1942年11月的大大小小戰鬥中,德軍損失近70萬人,1000餘輛坦克,2000多門大炮和迫擊炮,1400架飛機。

二戰最經典戰役之一,衛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

1943年1月,蘇聯紅軍發起了代號為“木星行動”的進攻,這也是前面說到的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這次戰役蘇軍試圖突破頓河地區的意大利軍防線,攻取羅斯托夫。因為一旦這次行動成功,德軍南部集團軍部分部隊被完全圍困在高加索地區。

蘇聯紅軍雖然始終未能接近羅斯托夫,但是這次行動將德軍與斯大林格勒包圍圈內的德軍間隔了250公里,德軍第6集團軍已經完全失去了增援。

1943年1月31日,德軍陸軍元帥保盧斯向希特勒發出最後一份電報:“第6集團軍將為了元首和祖國,堅守自己的崗位,打到最後一兵一卒。”但是,當蘇聯紅軍攻下德軍司令部時,德國陸軍元帥保盧斯選擇了投降。最終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在蘇德雙方數月的浴血奮戰中以蘇聯的勝利宣告結束。

二戰最經典戰役之一,衛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

結語

這場戰役無論在規模還是在戰略意義上,都是其它戰役不可比擬的。這場戰爭對雙方來說都是殘酷的,是用鮮血堆積出來的勝利。雖然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果是好的,但它的過程確實鮮血淋漓。任何一場戰爭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築造的。

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果取得勝利的雖是蘇聯紅軍,可蘇聯的損失卻仍要高於德軍。戰爭挑起者的德軍,在這場戰役的末端一步步走向毀滅,而蘇聯人民為了守護家園也被永遠載入了史冊,這座城如今也被世人稱為英雄城。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保衛斯大林格勒》【英】安東尼比弗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