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如期播出,一开场就让人发现了一个大事件:这一期大佬康辉竟然不在。了解内情的小伙伴们也说了:“康主任出国了”。取而代之的是原本就在评委席中的鲁健。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康辉的缺席《主持人大赛》,想必是工作安排不开所致,毕竟对于一档相对高规格的选秀节目来说,还是事关家国大事的外出采访更为重要一些。因为不管你在不在,这些选手都会挤破脑袋往里冲,而国际随行团中如果少了康辉,则可能代表着“天塌了一半”,可能都不止。但康辉这次的不在家,却让一个人极其不淡定了起来,这个人不是首次当发言评委鲁健,而是站在台上的主持人撒贝宁。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因为通常来说,一个铁三角搭档的忽然缺失一角,势必会影响其稳定性,或者也预示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但撒贝宁在意的显然并不在此,而是怎么玩把“大的”。这不,开场前就开始了和鲁健的“互坑”模式。撒贝宁先发制人唱起了小曲:“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这是给鲁健敲响的警钟么?还是用调侃的方式给自己鼓了一股劲呢?这都不很重要,因为作为观众的我们,虽然喜欢看主持人和评委们的搞怪作妖,但主要关注的还是选手本人。毕竟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佩服节目组的原因之一是大家感念参赛选手的全能,要口才有口才,要心态有心态,要思想有思想,特别是90秒即兴表演环节,让不少人都看出了深沉的自卑感:“一节课都写不完800字作文的我们,在面对90秒内就能按图说话,还头头是道的他们面前怎么能抬起得头来呢?”因此,大家一致认为参加这档节目的选手简直不是人,而是神。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因为在我们的固有认知中,“即兴”的意思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根据所看所感进行创作、表演,是一种第一反应,也是一种信息的同步传递。显然,在《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所有选手的“即兴90秒”中表现都太过完美。在我们只看完题目大意的时间内,他们已经脱口而出了一篇完整的文章,因此,不免让人猜测,90秒的即兴表演是否也有提前“背稿”的嫌疑?除了身为观众的我们的这点疑问外,现场的鲁健也有一个疑问,他提问以为选手:你的三分钟稿件是自己写的吗?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这句话一出,显然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可能在台上的诸多选手中,所展示的稿件并非出自本人之手,只是单纯的借选手之口而出。正是因为在第五期《主持人大赛》中康辉的这位代位者鲁健的提问。才让大家都稍稍舒了一口气,《主持人大赛》并非神坛,也更加让人确信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道理。鲁健用他质朴有声的提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节目真实的样子:世界上本没有什么神,选手也是人,只是有的人比较优秀有所擅长而已。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作为《主持人大赛》第五期的点评嘉宾,鲁健一开口就引起了人们的质疑:他有资格当点评嘉宾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新闻类第一位选手展示结束后,好评瞬间爆屏,大家觉得在90秒的即兴发挥中思路独到,颇有少年老成的样子。而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对于这位选手的认同感不能比鲁健的表达的更多,过于圆熟。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这位选手除了语速的自带快进节奏外,让人感受最多的就是技巧运用太过娴熟,他所展现的是一个“新闻的​公式化”套用版本,看似有理有据有论点,实则过于生硬,酷似一个高科技的现代机器人,言之有理,甚至言之无物,却言多无味。他有着与自身年龄不匹配的纯熟,也有着与这个年龄所不该丢的“虎”劲,这大概也是拜他父亲所赐:毕竟从小的舞台上,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身为婚礼主持人的父亲钦点和斧正过的。而婚礼主持和标准主持人之间的风格迥异之大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目睹。而新闻主持人之所以能量巨大,还主要在于质朴,然后是自然而然的深入人心,它是产生广泛传播影响力的基础。显然,鲁健在几乎所有场次的点评中都始终遵循这一准则,他认为“有温度的新闻讲述者才是好的新闻人。所以一定要用有温度的眼光去看待人、情、事。”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对此,点评大神董卿也表示:“我同意鲁健老师刚才所说的。”而正因为有了鲁健对于新闻类的点评,在这一期中我们发现:一项滴水不漏的董卿似乎没有更多“知识点”能够补充。从鲁健的点评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层次化和专业化度,和点评的大众化,但相比较康辉,两人的段位显然并不在一个级别,鲁健更专注于人性表达的本身,更侧重于情绪化的感受。其出发点和董卿有得一拼,所以继鲁健的发言后,董卿的点评也只剩下了三个字:我同意。而鲜有他话。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而康辉作为行走的“标准申论”,虽然不那么接地气,却每句话都更加专业具体,仙气十足,深度有加。综合来看,鲁健和董卿在关注点上有过多的交集,而董卿和康辉作为点评嘉宾的组合才更显高级,全面互补。只有他们组合拳式的点评,才能让人看见更多不一样视角的高级和丰富。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除了发言评委外,《主持人大赛》一路追下来,要说打分的公道,还是最挺敬一丹,无论是高分低分都基本上符合观众的预期。但值得关注的是,自从敬一丹在某一期短暂消失过后,我们再也没有看到过敬一丹除了微笑之外的太过明显的表情,评分环节也基本不会出现故意的最高最低分,但这次又出了点意外,在新闻类的最后一个选手评分中,敬一丹给出了97分,按常理这分数只算得上偏高,但答案揭晓时显然敬一丹也吃了一惊,她竟然成为那一匹杀出来的黑马成了被去掉的最高分,两脸的匪夷所思有没有?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在《主持人大赛》第五期的所有选手中,新闻类的第四位上场选手齐靖文的出现,真真让人耳前一亮。特别是那句“道阻且长,好在前面有光”更是人人心之所向。但上帝是公平的,从来不会特别偏爱于谁,他总是在给人关上一扇门的同时,还会给人打开一扇窗,但我们经常忽略的是,在他所开的那些窗中从来没有一步到位的天窗。就像齐靖文,虽然声音让人爱了,好像也特别符合人们对于央视新闻主播传统音色的终极想象,但90秒的即兴真的是神仙也救不了你啊,毕竟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光有好的声音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过得了关的仪表,以及,能够影响更多人的独特思想和流畅的表达力。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闻类的第五位选手,虽然乡村味十足,但很好的将幽默感和思想融为一体,那句“一个时代为什么样的人点赞,往往反映着这个时代的底色。”更显大气。 这不正是一个社会新闻人该有的样子吗?他憧憬过生活,看见过生活,走进过生活,又感悟到生活,而且是形形色色的。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综上,火鱼认为,本期节目当然还是好看,但仅从点评的角度,可以说有血有肉,但少了康辉这个思想政治课的主任代表,也便显得钙质流失严重,骨架不够硬朗,就像董卿说的,好的布局是“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董卿和鲁健的组合出道,虽然综艺感十足,似乎琴瑟也更能和鸣,但因为少了康辉的“申论”立意,在无法硬上的价值中似乎还是少了一点叫“灵魂主旨”的东西。看了本期的《主持人大赛》,你更喜欢鲁健,还是怀念康辉呢?

《主持人大赛》第五期:康辉代位者鲁健,一句话将节目拉下神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