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新一輪“合資潮”背後是汽車大變革時代

原標題:新一輪“合資潮”背後是汽車大變革時代

新一輪“合資潮”背後是汽車大變革時代

許亞傑

新一轮“合资潮”背后是汽车大变革时代

11月29日,寶馬集團和長城汽車合資的光束汽車項目在江蘇省張家港市正式啟動。資料圖片

如果以新車數量和投產的新工廠規模作為標準,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無疑是這兩年各大跨國車企最重視的市場之一。

在不久前落幕的2019廣州國際車展上,無論是大眾、豐田、福特這樣的大眾化品牌,還是奧迪、寶馬、奔馳、特斯拉等豪華車品牌,均高調推出各自的新能源車產品和電動化攻略。此前,無論是江淮與大眾合作推出思皓品牌,還是豐田牽手比亞迪、寧德時代,都將目標鎖定在了純電動車上。

11月29日,重磅消息再次傳來,寶馬集團和長城汽車合資的光束汽車項目在江蘇省張家港市正式啟動。據瞭解,該項目總投資為51億元人民幣,年標準產能為16萬輛,預計將擁有約3000名員工。此外,光束汽車的產品將按品牌分別進入寶馬集團和長城汽車各自的銷售和服務網絡。

“光束汽車項目將會是中國汽車發展史上質量最高、最具創新和影響力的中外合作之一。”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啟動儀式現場表示,新工廠的建設是長城汽車與寶馬集團之間創新合作的又一個里程碑。

事實上,作為國內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民營車企整車合資項目,光束汽車項目的啟動不僅對股東雙方意義非凡,對中國乃至全球汽車市場也有深遠影響。

三大不同打破“潛規則”新合資項目拒絕走老路

2018年7月,經過漫長的談判,長城汽車與寶馬集團在中德兩國領導人見證下籤署了合資協議,雙方各持股50%。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4月,國家發改委就已經表示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並在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這意味著,通過5年過渡期,實施了近30年的汽車企業合資股比限制政策將完全退出歷史舞臺。

在此背景下,長城汽車與寶馬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光束汽車有何考慮?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否會迎來新一輪“合資潮”?

“首先,與大多數人所熟知的合資車企不同,這次長城與寶馬的合資企業沒有叫‘長城寶馬’或者‘長城MINI’,而是另取了一個新名字——光束汽車。其次,中外股東雙方均強調要‘共同研發’新車,而不是簡單地把外資品牌車型拿來國產。最後,光速汽車也不會單獨建立銷售渠道,而是在現有渠道中銷售。”汽車行業分析師白德告訴記者,從企業命名到產品研發,從產品佈局到銷售渠道,光束汽車都與20多年前國內第一批合資企業大不相同。

“獨特的新合資企業模式不僅在生產層面,還包括雙方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上進行純電動汽車的聯合研發。”有業內專家分析稱,預計未來的MINI純電動汽車以及長城汽車旗下新產品均將在光束汽車投入生產。

“我們採用50:50的方式進行合資和合作,最重要的是可以實現互補,通過雙方優勢資源開發和製造產品,同時通過雙方各自既有的渠道來進行銷售。”在回答“為何選擇與長城汽車合資而非成立獨資公司”時,寶馬集團財務董事彼得博士坦言,此次寶馬與長城的合資採用的是一種創新的合作方式,“在全球汽車行業內,我們還未看到哪家合資企業採取了類似的架構。”

“中國是當今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而與長城汽車成立合資企業再次凸顯了中國市場對寶馬集團的重要意義,以及寶馬對中國汽車行業蓬勃發展的堅定信心。光束汽車將開始‘在中國,為中國,為全球’生產MINI汽車。”據透露,未來純電動MINI將在光束汽車生產,而且不僅僅只面向中國客戶銷售。在他看來,純電動車的屬性能夠與MINI車型專注於城市出行的特點完美契合。

事實上,早在2011年,寶馬集團就通過發佈“BMWi”品牌開始佈局新能源車市場,作為德系豪華品牌純電動車型的開山之作,寶馬i3銷量已突破15萬輛。近年來,隨著純電動MINI在英國牛津工廠啟動生產、純電動iX3國產提上日程,寶馬集團加快了自己的電動化步伐。彼得博士表示,到今年年底,寶馬計劃實現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突破50萬輛,兩年內將達到100萬輛。按照計劃,寶馬集團將在2023年前推出25款電動化產品,涵蓋旗下BMW、MINI和勞斯萊斯三大品牌,其中近一半是純電動車型。

寶馬集團研發董事傅樂希向記者直言,寶馬集團之所以選擇和長城汽車合資合作,是因為看到了雙方能力互補的光輝前景,“尤其是長城汽車對整個汽車價值鏈有深入的瞭解,同時也有非常高效的生產、製造流程。它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

他表示,中國不僅是規模最大、潛力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時也是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市場,因此,MINI品牌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要想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本地化和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前提。結合我們雙方的國際客戶資源以及在電動化、數字化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將更容易實現發展願景。”

在中國這個最大、最重要的單一市場,寶馬集團此前提出“2+4”戰略佈局未來出行市場。其中,“2”指BMW和MINI兩個核心業務品牌,“4”則代表汽車工業“新四化”的四個技術領域。因此,事關MINI品牌、電動化的光束汽車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在電動出行領域,寶馬集團是先行者。現在因為成本結構優化,已經進入第二波的發展期。”彼得博士預測稱,明年電動車銷量增幅將達到30%甚至是更多。

請進來、走出去能否叩開“換道超車”大門

儘管新生的光束汽車打破了國內合資企業不少“潛規則”,但從市場表現來看,人們正清晰地感受到新能源汽車市場“失速”的危機感。

統計數據顯示,繼今年7-9月迎來三連降後,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7.5萬輛,同比下降高達45.6%,成為今年銷量同比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個月。

“新能源車市場是一個漫長的賽道。在看清方向的前提下,我們並不是後來者,也不會為前途感到擔憂。”魏建軍向記者強調,不僅寶馬集團有很好的電動車技術基礎,長城汽車也在該領域深度耕耘了近5年時間。“光束汽車將本著創新的模式共同研發,而不是直接拿對方的產品生產。股東雙方在新能源方面都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因此我們相信,一定可以為市場和消費者提供更具競爭力、更具性價比的產品。”

“整體來看,新能源車市場還處於發展初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我們不僅要推出一款全新MINI純電產品,而且要讓產品價格更加親民,能夠讓用戶用得上、用得好。”傅樂希表示,自己對光束汽車和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未來“非常有信心”。“無論何時,好的產品、好的品牌總是能夠勝出。寶馬今年在中國市場取得逆勢上揚,就是一個明證。”

“當今中國已成為創新的驅動力量,並在電動化和數字化領域引領全球市場。”他表示,寶馬與長城將充分發揮各自的專長,共同推進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產品面向全球市場銷售、共同研發和生產,是本項目的重點。”據長城汽車高級副總裁、光束汽車董事長趙國慶介紹,光束汽車將實現“聯合研發,中國製造,服務全球顧客”的新業態模式。

據瞭解,光束汽車採用管理委員會的形式,對重大事項和需要決策的事情通過管理委員會來進行方案的決策。“管理委員會的成員也具有平等的建議權和決策權,光束汽車將由6人組成董事會來管理。董事長是由長城汽車任命,副董事長由寶馬集團來任命,管理團隊也會由董事會來任命。”趙國慶表示,光束汽車會充分地整合雙方優勢資源,例如光束汽車的首席技術官來自於寶馬集團,負責合資公司的研發事務;而負責生產技術和生產流程的首席運營官則由長城汽車提名。

事實上,作為國內頭部自主品牌車企掌門人,魏建軍心中一直有“中國汽車走出去”的使命感。

依託逐漸成熟、完善的零部件供應體系和銷售渠道,憑藉產品在性價比方面的優勢,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在過去數十年間快速成長。但是,如何跳出低價、低利潤的束縛,“出海”進軍國際市場,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難題。

在眾多跨國車企聚焦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今天,除了加快推出新產品的步伐,也有不少自主品牌車企、電池企業等零部件供應商“合縱連橫”,積極謀求合作,進軍海外新能源車市場。

“長城汽車和寶馬集團的合資,對長城汽車的全球化戰略是強有力的支撐,是實力派的強強聯合。”魏建軍在談到合作初衷時坦言,長城汽車雖然已經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但依然是“汽車行業新兵”。“可以說,寶馬是我們的前輩和老師。通過與寶馬集團的合作,長城汽車可以學習在技術、國際市場運營以及對全球法規理解方面的經驗。”

有人說,自主品牌在國內新能源車市場取得初步成功只是一次“泛舟”,全球新能源車市場才是真正的星辰大海。在魏建軍看來,光束汽車項目的最大意義在於全球化。“光束汽車未來的產品不僅要提供中國市場,還要出口到全球市場。”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許亞傑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9年12月05日T01版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