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藥交會,一致性評價霸屏

通過一致性評價,成了藥企在藥交會宣傳的“利器”。

12月4日,第82屆全國藥品交易會在重慶盛大開幕。賽柏藍在現場瞭解到,“通過一致性評價”“醫保目錄”“基藥目錄”等,是眾多藥企吸睛的關鍵詞。

药交会,一致性评价霸屏
药交会,一致性评价霸屏
药交会,一致性评价霸屏药交会,一致性评价霸屏

(賽柏藍攝於重慶藥交會現場)

一致性評價,市場準入重要條件

現場的藥企人士向賽柏藍表示,這主要是為市場準入做好準備。

對於國內醫藥行業來說,到底什麼是市場準入?我們可以狹義地理解為:招標,進醫保,現在這兩項工作都由國家醫保局執行,負責藥品“招標、醫保、藥價”,掌控著藥企產品市場準入的重要命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國家集採是針對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而醫保目錄、基藥目錄的藥品,也是進入醫院較有利的品種。若藥企的產品不能通過一致性評價,連參與國家集採的資格都沒有,將面臨喪失絕大部分醫院市場。再者,若藥企的產品進不了醫保目錄或者從醫保目錄剔除,對其市場的放量也將有非常巨大的影響。

有業內人士對賽柏藍表示,從國家帶量採購的要求來看,未來,通過一致性評價將會成為藥品質量合格的標準,過了一致性評價,才能證明你是合格的藥品。

可能有些藥企還在幻想,沒過一致性評價,大不了不賣醫院只賣零售終端。但是,請注意,若通過一致性評價已成為藥品合格的底線的時候,零售終端能否繼續賣?這還是個未知數。

一致性評價藥品,未來危機並存

對於仿製藥來說,通過了一致性評價,意味著與原研藥藥品質量和療效已經保持了一致性,再加上國產價格優勢,在帶量採購中更具優勢,專利過期的原研藥或首仿,如果不大幅降價,在招標中並不佔優勢。

從4+7試點的中標結果看,25個品種中只有阿斯利康和施貴寶兩家外資企業中標;

但是從此次4+7擴圍的中標結果來看,外資企業也加入了降價的隊伍,賽諾菲、禮來、諾華、默沙東、BMS和阿斯利康等均在其中,一些過專利期的原研藥的中標價甚至比國產仿製藥的更低,這也給國內仿製藥企業帶來了一定壓力。

有專家認為,通過一致性評價政策,勢必將帶動仿製藥和原研藥的價格趨於下行。但無論對跨國藥企還是本土藥企而言,一致性評價政策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危也有機,企業應重新審視公司產品的競爭格局,未雨綢繆,才能

逆流而上。

本文版權歸賽柏藍(ID:Mic366)所有

其他媒體欲轉載稿件,請通過文末留言等方式提出申請,經許可後方可轉載

賽柏藍更多服務等你來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