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30年前,咱衡水《平原槍聲》是如何搬上熒屏的

揭秘 | 30年前,咱衡水《平原槍聲》是如何搬上熒屏的

“距離電視劇《平原槍聲》在中央電視臺首次播出,已經過去整整30年了。每次想起來,仍然記憶猶新。”近日,1989年電視劇《平原槍聲》編劇、82歲高齡的馬志凱老人接受記者採訪,回憶起當年的創作、拍攝過程,講述了電視劇背後的故事。

有幸閱讀了小說手寫稿

揭秘 | 30年前,咱衡水《平原槍聲》是如何搬上熒屏的

馬志凱出生於1937年,河北省南宮市人。他從事文化藝術工作40餘年,曾擔任棗強縣文化館館長、河北省河北梆子劇團指導員、河北省圖書館辦公室主任、河北省話劇院院長等職務,還曾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多年來,經他創作、整理、改編的劇目有現代戲《湖畔漁歌》《母女倆》、傳統戲《伐東吳》《法門寺》《感天動地竇娥冤》、電視劇《平原槍聲》等。

說起電視劇《平原槍聲》的劇本創作,馬志凱老人自豪地說:“我可以算得上是棗強縣閱讀小說《平原槍聲》的第一人,我讀的還是作者李曉明的手寫稿!”


揭秘 | 30年前,咱衡水《平原槍聲》是如何搬上熒屏的

1988年,拍攝電視劇期間,馬志凱(左)與小說作者李曉明合影留念。(資料圖片)

李曉明是棗強人,於1938年在棗強參加革命工作。1956年起,他開始進行業餘文藝創作,1959年,他與韓安慶合著的長篇小說《平原槍聲》出版。

上世紀50年代的一天,時任武漢市委宣傳部部長李曉明,帶著《平原槍聲》手稿來棗強找戰友張靜徵求意見,當時,馬志凱在張靜屬下做文秘工作,由他負責李曉明的接待事務。“來到棗強的第二天,李曉明要去拜訪幾個老戰友,臨走前把手稿交給我保管。他跟我說,‘小馬,你愛看書,你先看吧!不要轉借給別人,別弄壞了!’有了這簡單幾句話,我就先睹為快啦。小說的情節動人,讓我一生難忘!”

小說《平原槍聲》講述了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軍隊不戰而退,日軍很快佔領了冀南地區,面對殘酷的鬥爭現實,共產黨領導冀南人民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與敵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在鬥爭中不斷壯大發展自己的隊伍,並取得了最後勝利的故事。《平原槍聲》一出版就受到讀者的喜愛,在全國幾乎家喻戶曉。

揭秘 | 30年前,咱衡水《平原槍聲》是如何搬上熒屏的

將小說搬上熒屏

小說中鮮活的戰鬥場景和動人的故事情節,在馬志凱心裡烙下了深深的痕跡。“《野火春風斗古城》《地道戰》《地雷戰》等文藝作品,描寫的都是冀中平原我黨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和鬥爭故事,描寫冀南地區革命歷史的卻不多。”於是,他萌發了將小說《平原槍聲》改編,搬上舞臺或熒屏的想法。

由於工作繁忙,馬志凱遲遲沒有動筆,直到上世紀80年代,他調至省戲劇家協會工作,才利用業餘時間將其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在改編過程中,馬志凱堅持尊重原著,突出冀南根據地的風土人情,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歷時3年5易其稿,終於在1988年將劇本創作完成。他的劇本,受到當時衡水地委相關領導的重視,決定將其拍成電視劇。

1988年9月,電視劇《平原槍聲》開機儀式在原衡水地區招待處舉行,時任中共衡水地委副書記解玉琦主持了開機儀式並講話。小說《平原槍聲》作者李曉明、北京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郭維、原河北省文聯秘書長劉春風,都在開機儀式上發言祝賀。

揭秘 | 30年前,咱衡水《平原槍聲》是如何搬上熒屏的

馬志凱回憶:“在開機儀式中,李曉明第一個發言。他說,劇本我看了,對小說作了不少刪減和改動,又增加了不少動人的情節和細節,改得好。主要有三個優點:一是刪去了一些炮火連天的戰鬥場面,集中筆墨刻畫人物,增強了故事性;二是將故事發生地肖家鎮(今棗強縣肖張鎮)設為兵家必爭之地,提高了戰鬥的重要性;三是故事情節從始至終集中在男一號馬英和女一號蘇建梅身上,突出了人物個性和地方色彩,提高了故事的連貫性和觀賞性……”

在電視劇拍攝的一個多月中,李曉明非常重視,跟馬志凱一起在現場指導。李曉明還邀請戰友劉英、張靜一起到棗強、衡水、南宮等地,選取當年和日軍戰鬥過的地方,作為拍攝場地,再現了《平原槍聲》小說裡描寫的冀南地區抗日戰爭的場面。

揭秘 | 30年前,咱衡水《平原槍聲》是如何搬上熒屏的

揭秘 | 30年前,咱衡水《平原槍聲》是如何搬上熒屏的

揭秘 | 30年前,咱衡水《平原槍聲》是如何搬上熒屏的

電視劇拍攝精益求精

31年過去了,電視劇拍攝中的點滴小事,讓馬志凱難以忘卻。他說:“《平原槍聲》電視劇前期拍攝和後期製作,整體投資48萬元,男女主演的片酬每集才1000元,全體演職人員在拍攝中起早貪黑、不辭辛苦、不計報酬,沒有一個人因為酬勞鬧意見。他們這種奉獻精神讓我感動,應該發揚光大,並傳承下去。衡水各級政府和群眾的大力支持,也讓我心懷感恩。”

揭秘 | 30年前,咱衡水《平原槍聲》是如何搬上熒屏的

“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我發現李曉明對拍攝工作特別認真,經常在夜裡找我商量劇本的修改意見,拍攝戰鬥場面時他更是場場必到。”在拍攝中,導演和演員曾提出,可以借鑑電影《地道戰》中的一些鏡頭,李曉明就提出不同意見。他表示,地道戰是冀中地區抗日戰爭的特點,冀南地區打的是“溝壑戰”,就是在村與村、路與路之間挖出深溝,村路相連、村村相連,打起仗來可攻、可守、可退,與“地道戰”發揮的作用旗鼓相當。“這條意見,得到了大家的認同。第二天就在肖張鎮大李紙坊村挖出了深溝連深溝的拍攝場景。”

“每到一個地方,拍攝都得到當地政府和群眾的大力支持。在衡水高新區大麻森村拍攝日軍屠殺群眾的一場戲時,需要100多名群眾演員,村幹部很支持,很快就根據導演要求找齊了。”馬志凱介紹,那場戲要拍4個鏡頭:日軍放出狼狗撕咬馬英的母親、不滿1歲的嬰兒被當場摔死、婦救會主任振江媳婦慘死在刺刀下、戰委會主任馬寶堂被拖在馬後折磨致死。“這些場景激起了群眾演員真實的回憶,很多人在現場泣不成聲。散場時,一位老大爺還在擦淚,有人說,他爺爺就是讓鬼子打死的。”

在拍攝現場,回憶起當年和日軍戰鬥的故事,李曉明感慨地說:“經過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抗戰,總算把敵人趕出中國了……新中國成立啦,老百姓過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革命者的心願成真了……”

馬志凱說:“1989年,電視劇《平原槍聲》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後,轟動大江南北,各省市地方臺相繼播出,並多次重播。廣東省還將其翻譯成粵語,觀眾反映良好。”

距電視劇《平原槍聲》播出已經過去了30年,但《平原槍聲》所演繹的革命故事絃歌不絕、歷久彌新。故事中,對黨忠誠、矢志不渝、寧死不屈的革命鬥志,不僅融入到衡水人民的血液之中,也成為了激勵大家建設家鄉的精神動力。與《平原槍聲》結下的緣分,成為了馬志凱一生都難以忘卻的寶貴財富。

記者/崔玉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