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電商下沉這場“盛宴”,究竟是蜜糖還是砒霜?

2019年11月末的冬日,中國北方大雪紛飛。很多通往鄉鎮的公路因為大雪而通行艱難。擱以前,縣鎮居民就“窩冬”了,但這會,卻沒有阻擋電商快遞員遞送包裹的安排——小鎮青年“雙11”採買的包裹還沒都送完,“雙12”的電商促銷轉眼降至。

經過幾大電商平臺近年來的醞釀和佈局,電商下沉這場勢在必行的“戰役”在2019年全面打響,又在這一年的“雙十一”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電商下沉這場“盛宴”,究竟是蜜糖還是砒霜?

對整個中國家電產業來說,“家電下鄉”之後,三級以下市場的低潮已經持續了太久,電商下沉所激發的市場需求,像擺在一群飢餓狼群面前的“盛宴”,充滿誘惑,而在這誘惑之下的危險卻也逐漸暴露得愈發明顯。

這場電商下沉的“盛宴”,真有那麼美好嗎?

一場“一邊倒”的歡慶

需要先明確一個概念,電商下沉中的“下沉”是指電商深入中國三級以下市場,通俗地說就是縣鎮市場,也有人含糊地稱之為“農村市場”。

這片市場對於中國家電業而言有過一段“深刻”的歷史——2018-2012年的“家電下鄉”,彼時中國鄉鎮市場消費力尚未爆發,這一政策收到了兩個明顯的成效——1,將冰箱和洗衣機普及率“填滿”;2,催生出無數低質偽劣的家電品牌。這樣的成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扼殺了這一層級市場的消費增量。

直到,農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移動互聯讓信息爆炸、電商下沉讓價格透明。

於是在近兩年來,中國家電產業各方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個十年前被寄予厚望的“下鄉市場”該爆發了,而且是在爆發中實現消費升級。

剛剛結束的2019年“雙11”似乎也印證了這樣的情形。肩負“電商下沉”使命的蘇寧零售雲、京東家電專賣店紛紛曬出了“史無前例”的下沉市場成績單。

但這樣的歡慶為什麼看起來有些奇怪?在所有的電商平臺都在曬出下沉市場戰績的同時,我們的家電企業卻只願意公佈全網銷售額的戰績。這個本該全產業都“彈冠相慶”的下沉市場,為什麼變成了電商渠道一邊倒的歡呼?

奧維雲網的一組數據十分耐人尋味:2019年1-10月,中國3級以下市場的空調、冰箱和洗衣機銷量分別同比下滑5.3%、6.4%和7.9%。請注意,是下滑,不是增長。雖然下滑的態勢在冰洗上有所減緩,但在空調上卻在擴大。

說好的蜜糖呢?

電商下沉這場“盛宴”,究竟是蜜糖還是砒霜?

一道複雜的數學題

按照中國家電產業傳統的零售渠道格局,幾年前已經形成一二級市場以KA大連鎖+電商為主、三級以下市場以傳統代理分銷為主的格局。電商集體“下沉”之前,在一二級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甚至已經讓很多一二級城市的消費者感覺電商已經成為消費主渠道。但事實上,即使是高速發展到邊際效應嚴重下滑、電商紅利消耗殆盡的時候,電商渠道的銷售份額在很多主流家電企業中也才剛剛超過30%——其核心原因正是廣大的三級以下市場仍然是傳統渠道的優勢區域。

電商集體下沉,正是看中了三級以下市場巨大的空間,它帶著低廉的價格和快遞網點的服務,強烈衝擊村鎮市場的消費觀和渠道結構。在移動互聯的信息爆炸時代,這一市場中的消費者迫切需要價格透明、服務迅速的新銷售模式,對相關各方來說,這應該是1+1>2的結果。

但傳統經銷渠道+電商下沉這道1+1的數學題,做起來卻十分複雜。我們需要從每個角度來理解這道問題。

從電商的角度來說,“下沉”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戰役,無論是京東、蘇寧還是天貓、拼多多,搶佔下沉市場的最大武器就是價格,那是三級以下市場相對敏感的消費觀,也是自家展現供應商資源和渠道優勢的最重砝碼。用某家電企業高管通俗的話來說:“電商他們互相之間往死裡幹,就是拼價格。”另一位高管則意味深長地說:“他們表面是在互相廝殺,實則是一起做大,真正的目標是滅絕傳統代理渠道。”

從傳統經銷商的角度來說,電商下沉真是“要了命”。按照傳統模式,經銷商拿到的貨是從代理商到分銷商到終端層層分銷而來,每個層級都有利潤,價格並不透明,但價格體系和壁壘相對固定,即使是相鄰的兩個鎮,有可能同一產品價格都不同。但電商來了,比狼來了還厲害,不僅價格都差不多,同款產品價格在“雙11”最狠的時候,電商下沉店可以比傳統經營店低15%以上。傳統經銷商有兩個選擇——關門,或者也去電商那裡下單提貨,但這樣一來整個價格體系面臨崩潰的局面。

從很多本身擁有傳統渠道的家電企業來說,電商下沉是一個左右為難的事情。一方面電商下沉確實帶來了消費增量,甚至眼看著模式更加適合當今時代;另一方面,家電企業無法拋棄自建的傳統渠道,這裡不僅有人情,更有戰略平衡的考量,電商絕不能成為“獨大”的經銷渠道,格蘭仕對決天貓就是鮮活的案例。

因此,在這場電商下沉的大戰中,我們看到的景象可以總結為,電商野蠻大亂鬥、家電企業扛著“雷”搏殺下沉市場。一位家電企業董事長擰著眉頭抽著煙,對《電器》記者說:“沒法弄了,不知道怎麼辦。”

對家電企業來說,下沉市場消費力暴增和升級是顯而易見的,但1+1這道題怎麼做,到底是該改變“1”還是該改變“+”,才能讓結果>2?

電商下沉這場“盛宴”,究竟是蜜糖還是砒霜?

一些沒有結論的探索

《電器》記者就電商下沉的話題與多位家電企業高管溝通,從目前來看,改變“+”是眼下必須要做的事,而改變“1”則是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11月26日,格力宣佈重啟“雙11”大促銷,公告中明確“僅限格力商城‘董明珠的店’和線下格力專賣店”,與“雙11”當天大促銷相比,這次沒有截止時間的促銷嚴格區隔了渠道,將外部電商剝離。對格力來說,電商下沉對其親手創建的傳統渠道必然造成巨大的衝擊,但在短時間內無法革新龐大的傳統渠道商的情況下,格力需要嚴格隔絕電商與專賣店之間的通路,眼下的辦法就是將自有體系產品價格拉低實現引流,並且堅決不允許電商下沉店的產品出樣與專賣店相同。

事實上,大多數品牌目前無法實現如格力這樣嚴格的產品切割,在這一點上空調和彩電領域尤為嚴重。某黑白電全品類家電企業營銷負責人表示,電商下沉衝擊傳統價格體系,目前的做法是考核線下實體店KPI,而不考核電商出貨業績。在2020年,還要有意控制電商出貨的力度,否則自建渠道將毀於一旦。

美的在三四級市場,目前以旗艦店、專賣店、傳統渠道和電商渠道為作為立體架構,同時有安得物流在這一市場的深耕,實現全國區縣鄉鎮無盲點全程可視化直配,全國鄉鎮48小時配送覆蓋率可達87.6%。此外,2019年初,美的還上線華凌品牌,專做電商渠道。換言之,面對下沉的電商,美的並不完全依賴,但在價格上全面扶植,同時建立電商品牌進行有效區隔。但即使如此,美的多個事業部仍然面臨著電商與傳統渠道衝突的難題。

海爾的做法與美的類似,目前海爾在全國有8000 多家縣級專賣店、30000餘家鄉鎮網絡。海爾通過“鉅商匯”平臺、 “易理貨”平臺實現鄉鎮市場的信息一體化和渠道流程規範化,此外通過日日順實現物流自主。截止目前,日日順物流倉儲面積 540 萬平方米,車小微數量 10 萬輛。

電商下沉這場“盛宴”,究竟是蜜糖還是砒霜?

相比本身在下沉市場具有銷售網絡的企業,如方太、博西、松下等高端品牌以及奧克斯等在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品牌,電商下沉同樣有利有弊。方太等企業負責人表示,電商下沉帶動了企業在下沉市場的銷售增量,但同時也將眾多魚龍混雜的低級品牌帶到市場中,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市場低價競爭的態勢。同時,企業對電商平臺的依賴度將越來越大。

這也是奧克斯推出“互聯網直賣”的重要原因之一,自建渠道是必由之路。奧克斯請黃渤作為代言人,其目標正是發力下沉市場,其戰略戰術則並非完全依賴電商平臺,而是憑藉“工廠直賣”的特點,去掉代理分銷層級,吸引經銷商加盟,同時能夠得到價格與電商“一盤貨”的保證。但“互聯網直賣”模式由於利潤較低又沒有電商的採購優勢,能否在低價的廝殺中保持長久性是這一模式的重要挑戰。

在這些尚無定論的探索中,有一點是肯定的——電商下沉所帶來的渠道革命正在進行,傳統渠道商的轉型迫在眉睫,曾經依靠大量囤貨+價格保護+山寨橫行就能躺著賺錢的時代結束了,傳統渠道商優勝劣汰,自我煥新的過程艱辛而複雜,但通過渠道革新找到電商與自建渠道的平衡,則勢在必行。

很顯然,這一過程將帶來巨大的陣痛,考驗的是家電企業管理者的戰略智慧,稍有不慎將面臨滿盤皆輸的風險。

電商下沉,是誰的蜜糖,又是誰的砒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