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保亭扶貧故事|保亭加茂鎮半弓村駐村第一書記黃宏娟:享受為群眾辦實事的感覺

【編者按】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中,眾多扶貧幹部鬥志昂揚奮戰在一線,不遺餘力地踐行著初心使命。同樣,在脫貧路上,許多貧困群眾自強不息,彰顯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為充分發揮榜樣力量,激勵廣大幹部群眾不斷前行,續寫脫貧攻堅新篇章,即日起,南海網將報道保亭脫貧攻堅一線湧現出來的30位先進典型,敬請關注。

1992年畢業之後,黃宏娟選擇留在基層工作,把二十多年的最美青春留在了基層。責任使命在肩頭,脫貧致富在路上。從第一天參加扶貧工作起,黃宏娟一直牢牢地把責任二字記在心中,把村當家,將村民作家人,視村事為己事,對村裡一切都瞭然於心。

對於扶貧工作,黃宏娟有兩大法寶,一個是能與村民談天論地的“嘴”,一個是將村民大事小事記得清清楚楚的“腦”。黃宏娟對每一個貧困戶的信息數據都瞭如指掌,每一戶貧困戶的家庭情況她都熟記於心,對此,她笑著說,“成為幫扶幹部必須要有責任心,群眾事無小事,我很享受為群眾踏踏實實辦實事的感覺。”

保亭扶贫故事|保亭加茂镇半弓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宏娟:享受为群众办实事的感觉

工作中的黃宏娟。 南海網記者 劉子榕攝

扶貧之路 不落下一個人

2018年6月,黃宏娟擔任加茂鎮半弓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開始了自己的幫扶工作,她始終以迎難而上和“不拋棄一戶貧困戶,不放棄一個貧困村”的要求為工作準繩。現在,黃宏娟所負責的幫扶對象5戶16人已全部脫貧。

當初在挨家挨戶地上門對接幫扶對象時,黃宏娟瞭解到王永勝一家的情況後心中尤為感觸。加茂鎮半弓村委會大田下二村的王永勝一家4口人,2015年其妻子為治療腦瘤動了手術。原本以為妻子手術後,這個家庭能重煥新生。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妻子的手術嚴重影響了視力,造成了四級殘疾,讓這個本就悽苦的家庭雪上加霜。

“雖然生活非常艱苦,但他們一家不論是行動還是心態都很積極。”談起王永勝一家,黃宏娟滿是心疼。由於王永勝長期外出務工,視力不好的妻子只好拿著砍刀去砍檳榔草,黃宏娟提醒這樣存在安全隱患後,王永勝的妻子卻說:“我有手有腳,如果多做一些活可以為家裡減輕一些負擔。”夫妻倆積極的生活態度令黃宏娟深受感動,便為其一家申請了危房改造、農業面源管理員的公益崗位和種養業扶貧補貼等。看著王永勝一家壓力慢慢減輕,生活越來越好,黃宏娟心中的石頭也落了下來。

保亭扶贫故事|保亭加茂镇半弓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宏娟:享受为群众办实事的感觉

工作中的黃宏娟。 南海網記者 劉子榕 攝

找準途徑 發展特色產業

黃宏娟認為,要想幫助貧困戶脫貧,首先要找到合適的產業才能充分調動農戶們的內生動力。經過深入調研和實地考察,在充分尊重貧困戶意見的基礎上,確立了半弓村以芒果為主打、結合火龍果、百香果等多種熱帶水果的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發展之路,採用“企業+黨員+貧困戶”的模式奔向脫貧致富。

經過多年的發展,芒果種植已經發展成為半弓村乃至整個鎮的特色產業,全村種植面積共有4124畝,人均年收入可達數萬元,嚐到甜頭的農戶們對於芒果種植管理和技術培訓也更加用心了。現在,走進半弓村可以看到一棟棟“芒果樓”拔地而起,走上脫貧致富路的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對比著今昔半弓村所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村民們在衣食住行上的改變,黃宏娟覺得像是做夢一般。她表示,接下來要繼續抓好芒果等特色產業發展,擴大種植規模,增加農戶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完善村文化室等基礎設施建設,讓村民們過上富足健康的生活。

“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就是我最大的動力,看著鄉村變得越來越好,我覺得紮根基層很值得。”黃宏娟為了半弓村付出了心血,並將繼續為之奮鬥。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保亭12月9日訊 南海網記者 劉子榕 實習生 陳瑞燕 通訊員 黃立明 楊後平)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