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姓氏爭奪戰:村莊因李鴻章改姓“李”現認祖歸宗改姓“許”

李崗村的李長明曾聽爺爺說,家裡人本來也姓許,後來因為李鴻章姓李,並且李鴻章的先人是從許家過繼給李家的,因此爺爺的爺爺就將姓改成了李。當然,那時由許姓改為李姓的,並非李長明的先人一個;此外,也有一些李姓人家把姓改成了許。

李長明說,改來改去有些亂。他爺爺在去世的時候囑咐他父親要認祖歸宗,以後的子孫要改回許姓。因此,李長明決定讓孩子姓許。

姓氏爭奪戰:村莊因李鴻章改姓“李”現認祖歸宗改姓“許”

村莊裡有座古祠堂

在合肥市新站區磨店社區有一個叫“許漕坊”的村莊,村子中央有一處古舊建築。

李長明的孩子為啥要姓許,還要從這座古建築說起。

在這棟古建築的門口,寫著肥東縣文物保護單位:報恩祠(由於區劃調整,目前這裡已屬於新站區)。“這個祠堂是我們的許氏宗祠,叫報恩祠。”有村民說。

在祠堂一個最高的樑上刻著許多字,上面記錄著這座祠堂修建的日期和修建人的姓名。站上去仔細辨認,能看到“兵部尚書、太子太傅”“李鴻章、李鶴章”等字樣。

不錯,這個古祠堂的出資者正是李鴻章和李鶴章。

“從合肥市來看,這是目前規格最高的一座祠堂。出資建設者是李鴻章。”肥東縣文物管理所負責人告訴記者,李鴻章將它命名為“報恩祠”,並親筆寫下祠堂名。他說,該祠堂原為三進七開間,現為兩進七開間。在清代,三開間或五開間是民間祠堂的規格,只有官至一定級別,才有資格修建七開間。

為何這倆姓李的要給姓許的建祠堂呢?姓許的又是何許高人?又有何恩要報?

幾個村的姓氏奧秘

和許漕坊村緊鄰的村莊是李崗村和許廟村。這三個村莊之間,有一個共同的秘密。

許漕坊和許廟村,自然是以許姓居多。而李崗村則是李姓居多。據許漕坊村的老人介紹,李家以前是磨豆腐的,而許家則是釀酒的,許與李經常一起趕集,賣酒、賣豆腐。散集後,兩人一起吃茶喝酒,雖不是兄弟,卻勝似兄弟。

李家的豆腐生意越做越好,許家的釀酒日子卻並不好過。

村裡老人說,李請許去家中吃飯,用四個元寶墊桌子;而許回請李時,由於家中貧寒,無法用金銀墊桌子,於是讓四個兒子抬桌子,另兩個兒子端菜。

然而李見此情此景卻哭著說:“我有錢又有何用,又無子嗣繼承。”許則大方地說:“我們倆是兄弟,我的兒子便是你的兒子。” 這個故事在今天的許漕坊、許廟和李崗村幾乎人人都知道。

當然這個故事怎麼看都像是杜撰出來的,但有一點是真的,那就是許家確實過繼了一個孩子給李家當兒子。這個孩子叫李慎所,而李慎所的第八代子嗣便是著名的晚清重臣——李鴻章。

李鴻章的七世祖許稹所過繼給李家後更名李慎所,侍奉李心莊夫婦至孝,後生有四子。之後,李氏家族人丁逐漸興旺,支派增多。

到了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一代,這支李姓仍然兼祧李、許兩姓。不過在李文安參加科舉考試時,因不能以雙姓報考,最終舍許從李。道光癸未年(1823年),李鴻章出生在合肥東鄉,也就是後來的磨店鄉。隨著李文安中舉,之後李鴻章大紫大紅,李姓家族開始了飛黃騰達。

隨著李鴻章的發達,在李鴻章出生地(現在的群治村)建起了“李氏宗祠”。而在現在的許漕坊和許廟村,為了報答許姓祖先,光緒二年(1876年)由李鴻章及兄弟們出錢修建“報恩祠”。三進七開間,整個祠堂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

曾引村民變換姓氏

曾任磨店鄉群治小學校長的許高海告訴記者,村裡有這樣一個傳說,說李鴻章母親死後,慈禧瞭解到李鴻章的母親也姓李,覺得奇怪,詢問李鴻章為何父母皆姓李?同姓結婚,這在封建社會的傳統觀念中是不能被接受的。於是,李鴻章告知慈禧,自己姓許。於是又有好事者說,李鴻章曾一度想把自己的姓改回本來的“許”姓,但最終由於名聲在外,就沒有改了。

但這之後發生的姓氏變化是李鴻章沒有料想的。

首先,許多許姓在李鴻章出名後皆改成了李姓,並且修改了家譜,這使得姓李的人口激增。而有一些姓李的人則開始改姓許,尤其是一些李崗村以外的李姓人,紛紛改姓許。因為李鴻章本姓許,這樣才能做真正的“李鴻章族人”,和李鴻章扯上關係。

“主要發生在李鴻章和李鴻章後面那一代人身上,李鴻章的家族輩份是‘文章經國,家道永昌’;而在許姓上,李鴻章又有許姓的輩份。所以整體上就比較混亂。”許高海介紹說,時人甚至對“李氏宗祠”和“許氏宗祠”都亂拜。

開始迴歸本源姓氏

對於許姓和李姓的故事,李長明當然耳熟能詳。“小時候就聽爺爺說過許多次。”李長明告訴記者,他聽爺爺說,家裡人本來也姓許,後來就是因為李鴻章姓李,爺爺的爺爺就將自己的許姓改為了李姓。

前些年,無論是許姓還是李姓都在重修家譜,而李長明告訴記者,由於家中是從許姓改為李姓的,所以從輩份上來說就比較混亂。“改革開放後,一位從香港來的李姓後人到村子裡來認祖歸宗,拜報恩祠。知道許多人改李姓後,這個老人家就對他父親說,一定要讓孩子改回來,不然真亂了。”李長明說,將孩子改為許姓,這也是家族裡的意思。李長明的爺爺臨死前,甚至對李長明的父親說,還是要認祖歸宗的,以後的子孫還是改回來吧。

“現在我們許多許姓、李姓的後代都在外面打拼,也陸續聽到有人把姓改回來的。所以這次上戶口,就想把姓改回來。”李長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