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每日园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管理更“智慧”


每日园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管理更“智慧”

[中经云端·园区头条]

1·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管理更“智慧”

据山西日报消息,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自揭牌成立以来,推进实施了上百项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改革创新举措。两年多来,共引进新兴产业项目138个,计划总投资约2300亿元。如何实现服务更便捷、治理更高效?2019年以来,示范区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合应用为手段,以建设全省最优、全国一流的智慧园区示范样板和全省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为目标,启动实施了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建设项目。这一平台建设的总体架构为“123N”,即建设1个综合运营管理中心,实现对园区的一张图态势感知、运行监测、决策分析、综合治理和联动指挥;构建泛在、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和统一协同的数据支撑体系2大数字基础;推进政府治理、兴业发展、园区建设管理3大领域N个智慧项目工程建设。目前,示范区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建设覆盖近200平方公里建成区,覆盖园区建设和管理各个环节的二级平台不仅实现物联网前端设备共享,减少重复投资,而且后端形成的数据实现共享,打破了部门壁垒。据悉,随着二期工程的推进,5G网络的全面建成,到2021年,示范区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可实现高效精细的政府治理、精准服务的兴业发展、集约可视的园区建设、智能协同的园区管理。

2· 深哈科技创新产业园入驻企业达298家

据黑龙江日报消息,在2019年12月6日举行的“互动·共享·多赢——深圳(龙岗)——哈尔滨(松北)产业服务交流会”上,国网黑龙江华源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管理平台项目、深圳市环海供应键管理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宜兴通云科技有限公司生态数字蜂业项目等5个项目,签订入驻哈尔滨松北(深圳龙岗)科技创新产业园(简称深哈科技创新产业园)协议,至此,坐落于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的该园区入驻企业达到298家。哈尔滨松北(深圳龙岗)科技创新产业园是哈尔滨市松北区政府与深圳市龙岗区政府战略合作落地项目,由龙岗区产服集团负责招商运营服务,园区定位为高新技术产业,包括软件开发设计、电子商务、互联网、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通过短短一年多时间的运营,目前园区入驻企业有298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为园区企业举办了15场创新服务交流活动,协助入驻企业办理商事登记事项共60项,协助松北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数量增至219家。

[中经云端·国家级园区]

1·兰州新区:打造现代羊产业“硅谷”

据兰州新闻网消息,“项目签约以来,兰州新区相关部门在产业贷款政策方面给予企业很大支持,一期项目资金已经到位1亿元,保证了一期项目的正常运营。目前首批3000只湖羊种羊已于2019年11月15日正式入栏。项目二期主要是生产加工,目前融资工作正在进行,我们有信心把中天羊业打造成全国羊产业的‘硅谷’,助力全省、全市羊产业的发展。”近日,兰州新区陇原中天羊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石岩这样说。兰州新区经合局副局长汪来红介绍说:“兰州新区在项目引进工作中,创新举措,采取全程代办、全覆盖服务,从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到项目建设运营方面的服务,以推动企业在新区顺利落地、开工,使项目质量不断提高,提质增效工作成效明显。同时,注重项目的落地服务,做到零干扰、零阻工、零收费的‘三个零’服务,有效推动了新区产业项目的数量、质量、建设速度,以及效益等方面都创历史新高。” 预计2020年,中天羊业项目全部投产运营,可实现销售收入17.8亿元,实现利税1.8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00个。目前,42栋标准化智能羊舍已建成,有机肥加工中心、围栏育肥羊舍建设工程已完成约90%。2019年11月15日引进湖羊种羊3000只。

2·天津滨海新区2019年前10月招商引资稳定增长

据滨海时报消息,2019年前10月,新区内资到位资金772亿元,同比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同时,新区新增落地外资项目208个,投资额87亿美元,到位资金15.1亿美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现在越来越多的北京企业来新区落户。仅2019年前三季度,新区即引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1050个,投资额1220亿元。2019年1-10月,新区引进6个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外资项目,投资额1亿美元。2019年以来,新区招商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12月3日记者从区商务和投促局获悉,2019年前10月,新区内资到位资金772亿元,同比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同时,新区新增落地外资项目208个,投资额87亿美元,到位资金15.1亿美元,在全市稳外资工作方面起到了“压舱石”作用。

3·山东东营:国家级稀土产业孵化基地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据大众日报消息,“希望研究院与产业孵化基地在助力新材料发展的长河里发挥光和热,打好‘国六保卫战’,让新材料产业在黄三角壮大,建设属于中国的新材料体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说。2019年12月7日上午,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研发与产业孵化基地开工奠基暨数据中心启用仪式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这家由天津大学牵头,联合云南贵金属、无锡威孚、潍柴动力等8家行业内领军企业和顶尖团队共同出资建设的市场化研究机构的落地,标志着我国新材料产业的“酵母”——稀土又迎来了一次阶段性的新生。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是国内稀土催化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计划总投资5亿元。相较于动则几十亿的投资来说,投资额并不起眼的研究院发挥的作用堪称“无限量”。干勇介绍,研究院将以稀土催化技术创新及高端应用为研究范围,一期将主攻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实现国六突围、国七布局,解决稀土催化材料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卡脖子”问题;后续还将针对工业废气治理等固定源催化和新能源催化进行项目建设和研究。“研究院的研发成果优先在东营转化,将为东营引进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与团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稀土催化关键材料企业,带动具有国际竞争力、300亿-500亿的稀土催化产业集群!”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浩说。目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接研发成果转化的平台已开始建设,新材料产业园正同步推进,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稀土功能材料项目也已开始施工。

4·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高质量发展

据呼和浩特日报消息,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自身实际,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以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为核心,强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聚焦项目审批服务的难点堵点,对标对表找差距,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多措并举,着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形成一系列项目落地便利化的创新举措,全力打造“营商环境示范区”。针对当前项目落地难、开工慢等一系列问题,开发区“破冰”固有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服务方式,成立了行政审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全力保障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和政策落地生效。作为“拿地即开工”改革试点地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出台“拿地即开工”审批实施规程,打破固有审批程序,通过预审批、调整审批时序、实行容缺受理、推行告知承诺制等方式,将项目开工手续提前办理,实现用地批准书核发后15个工作日内达到开工条件,明显压缩审批时限,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辖区内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项目正是得益于这一改革措施,从企业提出申请到取得建筑施工许可预审批意见,阶段流程时限较常规时限缩短一半以上,实现了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后,15个工作日内即开工,刷新了开发区项目建设的新纪录,为企业抢抓黄金建设期提供了极大便利。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开发区持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化。对开发区各园区、区直各部门、驻区各单位进行全面梳理,从开发区直属5个部门划转至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17项行政许可和其他权力事项集中行使;启动“行政审批专用章”,初步实现了开发区“一枚公章管审批”;在政务服务平台和开发区网站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制作带有二维码的各类审批服务指南手册,企业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服务指南和模板,进一步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化;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各项规章制度和程序标准,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标准化管理,通过规范一系列审批操作步骤和程序制度,确保工作有流程、流程有控制、控制有标准,全面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中经云端·经济新发展]

1·辽宁葫芦岛在黄金地段建“飞地经济”园区

据辽宁日报消息,通常都是土地资源紧张的经济发达地区到土地相对宽松的欠发达地区建“飞地经济”园,葫芦岛市却在全市最好的临港黄金地段辟建“飞地经济”园,助力建昌县脱贫攻坚和杨家杖子、南票两个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目前,葫芦岛市为这三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的“飞地经济”园面积累计约3平方公里,均位于当地人称之为“腰条”的寸土寸金沿海地块。位处山区的建昌县在葫芦岛市的黄金海岸拥有了占地1平方公里的“飞地经济”园后,招商引资激情空前高涨,目前已引进装备制造企业22家、总部经济企业30家,年底前可实现一期“满园”入驻,所有项目达产后每年将实现税收7357万元。同时,葫芦岛市还帮助建昌县“飞地经济”园区建设了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资助全市优质“飞地”项目;市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每年投入20亿元支持全市“飞地经济”和项目的信贷资金,目前已为多家企业提供或预约贷款9.4亿元;市财政每年对全市完成“飞地”任务好的乡镇给予10万元至100万元奖励。2019年以来,葫芦岛市共引进“飞地”项目130个,计划总投资110.5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94个,开工23个,投产4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

2· 山东青岛:打造“新金融”集聚区

据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消息,2019年12月8日,青岛新金融集聚区举行启动仪式,青岛市市北区将以“六个一”模式建立青岛新金融“集聚区”:打造一条新金融街,建设一个新金融产业园,引进一批新金融研究智库,配套一系列新金融产业政策,发起成立一支专项产业基金,目标是把市北建设成为青岛市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的核心,青岛金融创新资源的配置枢纽,青岛向世界展示新金融发展成功实践的典范。馆陶路34号,是青岛第一粮库旧址,也将成为市北率先打造的一个近2万平方米的新金融载体。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设计和产业招商,计划2020年5月1日前开园。分为国际金融商务区、基金运作区、资本运营区、金融研究培训区、金融生活服务区、供应链金融集中区、金融与科技分布融合区等七个区,实现各个区域的互联互通,有机共生。目前,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示范基地、对外经贸大学青岛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战略发展研究院青岛分院等一批与新金融相关的产业智库机构已经落户市北,市北还将联合有关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引入更多金融智库;在新金融产业扶持政策方面,市北将从机构落户、业务发展、产融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政策集成,在新金融产业专项发展和扶持方面做政策创新;此外,市北正在联合青岛市科创母基金,发起成立规模为10亿元的新金融产业专项基金,吸引社会资金集聚形成资本供应效应,为新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多层次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