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銳視角丨踏入“無人區”,深圳如何七十二變?

銳視角丨踏入“無人區”,深圳如何七十二變?

他們回望伊甸園,

片刻前還是他們的樂園,

如今烈焰熊熊,火劍沖天。

他們的眼淚奪眶而出,又隨即擦去,

廣袤的世界展現在他們面前。

——彌爾頓《失樂園》

作為深圳人,你有沒有在片刻思考過,“先行先試”意味著什麼?

我左思右想,只有兩句話,一是離開舒適區,二是進入“無人區”。

01、離開舒適區

深圳主動離開舒適區,已經不是第一次。改革放開初期,“三來一補”加工貿易,為深圳經濟迅速騰飛,也為深圳的製造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4年,深圳人均收入還只有600元,到1992年就增長到2000元。

所謂“三來一補”,指的是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1979年至1985年階段,主要採用“三來一補”形式辦工業,即由深圳出地、出廠房,外商出設備、資金。

但“三來一補”企業很多都存在高汙染、高消耗的問題。到1993年,深圳果斷離開“三來一補”的舒適區,停止登記註冊新的“三來一補”企業。特區內已辦的“三來一補”加工業,屬於汙染環境的,堅決遷走。

锐视角丨踏入“无人区”,深圳如何七十二变?

(1984年4月的深圳特區)

1995年7月,深圳實施“科技興市”戰略,明確了信息產業、新材料、生物技術為今後發展的三大支柱產業。提前其他城市將近10年的前瞻佈局,使得深圳成為上世紀90年代發達國家電子產業向外轉移的主要承接地。

這是改革開放後,深圳第一次離開舒適區。靠著這一步棋,深圳又保持了超過15年的經濟高速增長。

1979年,深圳GDP為1.9億元人民幣,2009年則增長到8.2億,年均增長率25.8%,常住人口從30萬人,2009年增加到接近900萬人。

但無論是“三來一補”,還是之後的全球電子工業產業鏈的重新佈局,深圳的產業始終處於產業鏈的低端環節,無法進入高附加值的產業鏈頂端。

而隨著全國水平的全面開放,以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深圳原本享受的特區開放政策的邊際效應已經越來越小。在與內地以及沿海其他城市的競爭當中,深圳面臨著土地面積不足、人工成本上漲的劣勢。

2002年,一篇《深圳,你被誰拋棄》的長文引起廣泛共鳴,包括廣東省在內的各級政府都在思索,“特區不特”之後,深圳的發展之路該如何走?隨後而來的2008年經濟危機,讓深圳的危機感更加強烈。

正是在這一年,廣東省政府提出“騰籠換鳥”戰略,下大力氣改變包括深圳在內的廣東珠三角地區的產業結構,向粵東北、粵西北以及內裡疏解珠三角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引進高新技術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形態。

在廣東省“騰籠換鳥”戰略出臺之前,深圳已經積累了良好的產業基礎。2006年,深圳人申請了12712件發明專利和超過1000件的PCT國際專利,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而作為經濟特區,深圳吸引了一大批的人才入駐,其中就包括現在知名的任正非、馬化騰等。

離開舒適區,是痛苦的。無論是被逼的,還是主動的。

深圳“騰龍換鳥”戰略從一開始就面臨陣痛,而且深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缺乏深厚的科教資源,如同特區開始之前一樣,備受質疑。但是深圳抵擋住了這些質疑,堅持了產業升級的戰略。

到 2018年,深圳GDP已達2.42萬億元,同比增長7.6%,首次超越香港;深圳第一、二、三產業機構為0.1:41.1:58.8;第三產業佔比持續提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7.2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109.5億元,增長9.5%;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為6564.8和6141.2億元,分別增長12.0%和13.3%。

锐视角丨踏入“无人区”,深圳如何七十二变?

2018年、2019年,深圳市南山區連續兩年獲評“中國百強區”之首。(圖片來源:南山區政府網站)

根據羅斯托經濟增長理論,城市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主導產業。第二次離開舒適區,深圳選擇的是互聯網服務、電子科技、文化創意和金融服務等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到2019年上半年,深圳一直保持著7%以上的高速增長。

但未來呢?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佈,明確提出深圳要“先行先試”,標誌著深圳將又一次離開舒適區,並進入前所未有的“無人區”。

02、踏入“無人區”

“無人區”,意味著前面可以模仿的榜樣越來越少,直至一人獨行。前面絕不會再有“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的瀟灑,也不會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退路。

前面有的,只是長時間不遇一人。深圳該怎麼辦?

劉國宏,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所長,多銳利之言。

劉國宏直言,進入“無人區”,深圳既要謹慎,要把過往成功的經驗運用到未來,一定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不放鬆;更要大膽,激活“微觀主體”的力量,激活每個深圳人的創新活力——“無人區”,更需要多元試錯,這樣才能在無數路徑中找到正確的那條。

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科認為,深圳經濟特區是在市場經濟的規則下,每一個人的活力迸發出來以後,野蠻生長髮展起來的,這才是特區成功最重要的經驗。

劉科說,示範區的建設,重點是在市場規則制定以後,把深圳2000萬人的活力激發出來,就像改革開放初期,把深圳80萬人每個人的活力激發出來,每個企業家的活力激發出來,示範區就自然而成。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實現明年預期目標,要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必須要增強微觀主體活力”。

會議更明確指出,必須善於通過改革破除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讓各類市場主體在科技創新和國內國際市場競爭的第一線奮勇拼搏。

這是對劉國宏和劉科兩位學者的觀點最好的肯定和支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指出,“必須科學穩健把握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重要的逆週期調節行為就是政府重大投資項目。

劉國宏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一指示,非常重要,非常及時。因為在“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很容易犯盲目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拉動GDP增長的錯誤。

今年11月4日,深圳市統計局發佈統計報告,前三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8689.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6%。這個數據,相比深圳上半年7.4%的增速有0.8個百分點的下滑。這一消息曾被外界解讀為“深圳經濟失速”。

劉國宏說,深圳的財政相對充裕,更要充分認識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即“必須科學穩健把握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不要盲目,一定要把財政用到刀刃上,用到對整個城市未來可以產生長期影響的重大交通和科研項目上,並把握好“逆週期調節行為”的節奏,做好投資項目的績效管理。

無論是中央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意見》,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要指示和精神,國家和中央都只是給深圳前行指明瞭方向,確立了方法論,腳下的路還要自己走!

要向前,再謹慎,錯也可能犯,但一定要知錯糾錯。

深圳市人大代表吳濱感慨,“先行先試”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如果做不好,也有可能會傷到我們自己。

這一聲感嘆,是吳濱12月11日參加完深圳市教育局“綜評”座談會之後發出的。

2018年10月,深圳市教育局發佈《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表現評價方案(試行)》,根據《方案》,綜評等級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用於劃定招生學校錄取標準。學業考試成績同等情況下,綜評等級高者優先錄取。

自此,深圳關於“綜評”的話題從未降溫。因為綜評“深標”,比上海、廣州的標準都高,而且綜評標準設置和填報系統出現無數被網友吐槽的Bug。這些吐槽,最終被深圳網友雪媽的一篇網文引爆。

12月11日,直面輿論壓力的深圳市教育局,召開了“綜評”工作座談會,與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家長代表、教師代表面對面坦誠溝通,並在溝通會後的當天下午,決定暫停2019年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填報工作,以及儘快完善“綜評”方案。

這場被“逼停”的試行教育改革實踐,就是在提醒我們,進入改革的“無人區”,無論我們如何七十二變,一定要“實事求是”,這是改革的“定海神針”。只有抱定這根定海神針不放鬆,深圳才能“行穩致遠”。

锐视角丨踏入“无人区”,深圳如何七十二变?

(鄧小平的題詞,圖片源於人民網)

END

文章指導 |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所長劉國宏

參閱引用資料:

1、鳳凰網《雙城記丨小漁村變形記》,鳳凰網政務觀察員柯錦雄撰。

2、新華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舉行 習近平李克強作重要講話》

锐视角丨踏入“无人区”,深圳如何七十二变?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金融發展 深圳金融如何先行示範?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三次強調“六穩” 深圳如何穩外資?

  • 2019深馬來了 週末出行注意事項看這裡!

  • 德國市場選擇華為5G 美國的封堵不靈了?

锐视角丨踏入“无人区”,深圳如何七十二变?
锐视角丨踏入“无人区”,深圳如何七十二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