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這次,阿里雲真的飄了

這次,阿里雲真的飄了

  用字節丈量土地、感知晴雨,阿里雲這次飄向了外太空!

  日前,在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的見證下,阿里雲聯合長光衛星、Maxar 技術、四維測繪、超圖軟件等頂級衛星影像產業鏈公司發佈數字地球引擎,匯聚全球數百顆衛星影像的數據集,向社會提供集智能分析及可視化為一體的能力。

  用通俗的話說,這是一個可以承載各種頂級衛星影像的平臺,它為人類搭建了一條直通衛星影像的橋樑。

  任何用戶都可以在平臺上搜索、瀏覽衛星拍攝的地球圖片,並且用 AI 技術來幫助人類對這些複雜且神秘的衛星影像進行智能分析。

  通過與生態夥伴的合作,該平臺可以提升政府和企業在自然資源監管、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效率。

這次,阿里雲真的飄了

  阿里雲合作伙伴長光衛星旗下“吉林一號” 但是,衛星遙感技術都誕生近 50 年了,阿里雲現在為何要做這樣一件事?

  自 1972 年第一顆遙感衛星 Landsat-1 的發射後,人類就可以從太空跟蹤土地、雲層、颱風的變化,預測天氣、預防災害。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現在已有數百顆衛星在地球上空,這些衛星記錄了地球每一寸土地的變化,也為地球拍下了有史以來最多的“寫真”。

這次,阿里雲真的飄了

   如果把這些數據彙集起來,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每年的數據規模就達到數十 PB。

  在過去,衛星遙感、天文領域的研究人員不得不把這些數據保存到線下,然後再進行研究分析。

  例如,今年年初的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其背後是全球 8 個天文臺觀測產生的 7PB 數據,為了收集這些數據,科學家們不得不用上 1000-2000 塊硬盤(重達半噸),再通過飛機運輸到機房進行分析。

這次,阿里雲真的飄了

  現在,衛星遙感領域的研究已經向前邁進了一步。

  數字地球引擎基於阿里雲自研的時空數據庫技術,可以對多維空間數據按照標準有序在雲上存儲、調用和計算,在大規模遙感空間數據讀寫訪問操作上,性能可提升5-27 倍。

  目前,平臺上已經聚集了最豐富的遙感影像,分辨率覆蓋 0.5m、1m、2m、5m…… 當然,數字地球引擎的價值不僅僅為長光衛星、Maxar 技術、四維測繪這些衛星影像公司提供一個彈性伸縮的存儲空間。

  它還可以替代肉眼實現影像的智能化分析、處理,大到湖泊水體面積變化、小到農作物生長情況,都能快速、精準分析。

這次,阿里雲真的飄了

  長白山脈針葉林植被蓋率約 82.4% 阿爾卑斯山冰川厚度減少 70 釐米;亞馬遜河流域土壤鬆動 ......

  這些肉眼幾乎無法感知的細微變化,數字地球引擎都可以及時反饋給人類。

這次,阿里雲真的飄了

   事實上,這背後的阿里遙感 AI 早已在實際場景中服役。

  例如,在土地資源監管領域,阿里與山東省淄博市國土資源局合作,用遙感 AI 技術替代人眼對淄博 5965 平方公里面積的遙感影像進行分析通過對比海量新舊照片,最終通過創新的算法模型精準定位到違章建築、亂佔耕地等信息,耗時從原來的幾個月縮短至一分鐘。

  不妨把眼光放長遠,未來全球幾百顆衛星影像都可能在阿里雲數字地球引擎上展現,讓遨遊在數百萬米外太空的遙感衛星變得更加智能。

  我們希望用雲計算、AI 等前沿科技,幫助人類加速對地球和太空的探索進程。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