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讓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寫在澳門迴歸祖國20週年之際


讓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寫在澳門迴歸祖國20週年之際

20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驚鴻一瞥,卻也能折射出滄海桑田。

1999年12月20日零時準時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升國旗,國旗護旗手帶著中國的五星紅旗進入了交接儀式會場,在兩千五百位中外來賓的見證下,葡萄牙國旗及澳門市政廳旗(當時對外代表澳門的旗幟)緩緩降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在凌晨零時零分零秒徐徐上升,政權移交順利完成。從此,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主權。

回首,70年前燦爛輝煌的午夜開闢了中國的另一個新紀元;再回首,20年前那一聲激情澎湃的宣告聲牽動了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心。當五星蓮花綠旗在浩瀚夜空下冉冉升起的時候,十三億顆心臟的脈動奏成了同樣的旋律;當義勇軍進行曲縈繞在月光下的時候,十三億雙眼睛又是如此的專注,如此的感動。

迴歸20年來,澳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本地生產總值從1999年的519億澳門元大幅增至2018年的4447億澳門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人均GDP也由1999年的12萬澳門元躍升至2018年的67萬澳門元,位列世界前茅;人類發展指數0.909,屬於極高範疇;2018年居民平均壽命達到83.7歲,處於世界前列;至2018年底,累計財政盈餘達5056億澳門元,較1999年增長193倍;本地居民充分就業,失業率從迴歸之初的6.3%下降到2018年的1.8%……

澳門的成功,得益於祖國的強力支持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2019年國慶酒會上說,迴歸20年來,澳門跟隨國家發展的步伐,搭乘國家發展的快車,實現了自身更快更好的發展。澳門當前穩定發展的局面,離不開中央政府的關心支持。

特區成立之初,亞洲金融危機餘波未平,隨後非典疫情接踵而來,澳門經濟一時陷入困頓。危急時刻,中央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簽署《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開放內地部分城市居民赴澳門“自由行”等,迅速幫助澳門經濟扭轉頹勢,走向恢復、發展。

2008年9月,國際金融危機給澳門經濟再次帶來巨大挑戰。中央政府又一次及時伸出援手,宣佈了支持澳門經濟穩定發展的9項具體措施,幫助特區應對危機。

2009年,國家進一步推出一系列支持澳門的重要舉措——頒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簽署《CEPA補充協議六》,通過《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批准港珠澳大橋建設工程,為澳門發展帶來更大空間。

空間,一直是澳門人最強烈的渴求。迴歸之初,澳門土地面積只有21.45平方公里。“太小”,已成為澳門發展最大的瓶頸。迴歸以來,中央政府先後幾次批准特區政府填海造地,使澳門土地面積增長到目前的約32.8平方公里。

迴歸20年,背靠祖國,澳門得以一次次從容應對危機和考驗,在曲折坎坷中一次次華麗變身,不斷前行,成為世界上最活躍的微型經濟體之一。

澳門的成功,得益於特區政府民生優先的施政理念

迴歸以前,澳門社會治安問題重重:本地生產總值連續4年負增長,失業率高企,導致治安嚴重惡化,各種社會弊病如搶劫、謀殺、自殺、吸毒等問題日益嚴重。

迴歸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依法施政,始終以廣大居民為重。無論面臨自然災害襲擊還是國際金融危機波及,特區政府都堅持把居民的安全保障作為優先議題。澳門警隊不斷提升執法效率和能力,加強打擊犯罪力度,嚴密防範各種罪案發生,總體治安穩定良好,贏得澳門居民的充分肯定。

迴歸以來,澳門著力打基礎、搞建設,固本培元,振興經濟。近十年,在中央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特區政府走出經濟低谷,不斷提高社會福利和保障,澳門居民普遍受惠。特區政府財政用於社會保障基金、社會援助及社會福利方面的開支,逐步從2009年的57.8億澳門元,增至2018年的180.5億澳門元。澳門居民充分享受各項發展所帶來的“紅利”,滿意度和幸福感逐年攀升。

民生穩,社會穩。澳門特區政府始終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為民、民生優先貫穿施政的全過程,無論遭遇什麼困難,都首先考慮保障居民生活安定。20年來,以保基礎、提質量、多元化、惠當下、謀長遠為目標,澳門特區政府統籌規劃社會保障、住房、教育、醫療、人才培養、防災減災等六大民生長效機制,全力構建制度先行、資源投入、短中長期措施結合、多個環節相互補充銜接、良性循環的制度系統,全力推進經濟發展成果共建共享。

澳門的成功,得益於“愛國愛澳”的主流價值

澳門人歷來有愛國愛澳、反抗侵略的優良傳統。從1849年葡萄牙人侵奪澳門的管理主權以來,澳門居民一直不屈從殖民統治,堅持不懈地與殖民者進行鬥爭。

澳門自1999年12月20日迴歸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依據澳門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特色會予以保留並得以延續。

澳門迴歸20年來,中央政府始終堅持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不干預特區政府自治範圍內的事務;堅決支持澳門特區政府嚴格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依法行政;堅決支持澳門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特區政府有效施政提供了根本保證。

2019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澳門特區候任行政長官賀一誠時指出,澳門 “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歲月為證。20年的歷史已經證明,澳門迴歸祖國後取得了巨大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積累了豐富治理經驗。歷史還將繼續證明,澳門一定會創造讓世人更為驚奇的新的更大成就。

歲月流轉,人世代謝。城市在變,世界在變,但澳門人的“愛國愛澳”情懷始終不變。廣大市民對國家的認同感日益提高,“愛國愛澳”已從民間的個人情懷成為全社會的核心價值。這是澳門“人心迴歸”的重要標誌,是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條件,是澳門社會得以團結發展、推進“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的民意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