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小米當初依靠性價比打敗三星,但為什麼沒能打敗華為?

環球科技最前線


小米並沒有打敗三星,準確來講,小米應該是打敗了當年中國多如牛毛的山寨機;小米和華為在銷售路線和準則上存在不小的差異。

小米的成功,和當時的環境有很大關係

2010-2014年間,那個時候國內的智能機市場還比較混亂,是三星和蘋果的天下。一眾如ov,金立,華為等國內品牌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同時市場還存在被大量的山寨機和雜牌子。高端機價格太貴,價格低的買了又不放心。小米因為性價比奇高,再加上雷軍本人的知名度,所小米很快在手機領域殺出一條血路,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由5%急升至14%,三星則由第一位將至第二,共計銷售1320萬臺。但並不能說小米打敗了三星,甚至連打擊都算不上。因為三星面向的是高端機市場,對中低端機並不感冒。所以小米恰實際上是清理了大批“水貨”。

所以多年以來,小米給人們留下的影響一直是性價比高,以至於2015年小米Note試圖衝擊高端機,結果慘淡。如果不是雷老闆堅持,估計小米也要步諾基亞的後塵了。

華為的成功,重在常年的精心雕琢

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華為並不是一家單純的手機廠。它原本家通信設備製造商,底子雖然比不上三星,但要比小米雄厚的多。華為的手機一開始做的並不好,都是辦業務免費送的,但華為財大氣粗,有充足的時間把手機做好做精。

轉折點在2015年,而高通810作為高通史上最爛的芯片,也讓國內小米,OV等企業叫苦不迭,華為則推出了搭載自研麒麟的榮耀系列,穩穩的收割了市場,但那時的華為還是比不上小米。而2016年,三星由於Note7電池爆炸事件,口碑降到了極點。趁著這樣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華為憑藉著榮耀8設計優秀,外觀出眾,直接把小米摁在地上摩擦。這一年的華為高歌猛進,成為全球手機銷量第三名。


所以,從二者發家的故事出發,小米是依靠中低端機型切入手機市場,再憑藉著網絡營銷的模式,用較低的手機價格快速的搶佔市場,也就是雷軍引以為傲的“用互聯網的方式做手機”,但劣勢也很明顯——沒有自己的技術,嚴重受制於人,這也是不少國產手機品牌面臨的問題;反觀華為,反觀華為,依靠科技研發作為支撐,每年10%的研發投入也為其源源不斷的提供著動力,後勁明顯的要強於小米。這樣的差距下,小米自然“幹不倒”華為。

(最後,看的這麼開心,麻煩點個贊或者關注吧,謝謝~)


愛思考的奧特曼


三星是被小米打敗的?我去,宇宙第一的三星被小米打敗了,那小米豈不是銀河第一了?提問的人腦子發育不良還是得過小兒麻痺症?


只若初見18691470


三星是敗了,可不是敗在小米手裡的,三星敗給自己的爆炸門和政府的薩德門的。


摹雲筆


沒有華為這樣的企業大量核心技術做護城河,美國的那幫流氓企業收專利費都收死你,還真以為小米拉低了價格,抬高了性價比?只有踏踏實實搞研發,掌握核心技術才是王道,靠偷工減料換來的所謂“性價比”走不遠


Tony勇往直前


你真能扯!說小米拉低了智能手機價格國人才能用的起手機就極其可笑,還要說是小米打敗了三星?還能在搞笑點嗎?搞得好像沒有小米全國人民都在用傳呼機+公用電話似的,也不問問原來用三星的誰現在用小米?三星用戶要麼轉向蘋果,要麼買華為,再不濟也是OV,轉向小米的也有,可以忽略不計。


鏡像邏輯思維


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看小米公司的起家史。那一年,雷軍拉了幾個兄弟在北京喝了碗小米酒,小米公司就此成立。

我印象很深,小米在發佈第一款小米手機的時候,雷軍在穿者上模仿了喬布斯,雷軍的“雷布斯”稱號就是這麼來的。

小米崛起

小米趕上了移動互聯網的春風,再加上“性價比”的打法。短短几年內便成為了國內銷量第一的廠商。那時候雷軍豪言:小米本來是一個顛覆者形象,沒曾想現在被成了防禦者。

三星沒有敗給小米

小米手機崛起,三星手機開始在中國市場萎靡。但三星手機敗退中國市場不是因為小米手機,因為兩個品牌的定位都不一樣。三星手機主要還是因為“爆炸門”和“薩德”的影響失去了中國市場!所以,小米手機並沒有打敗三星手機。

華為崛起

在小米手機成為國內銷量冠軍的時候,那時候華為手機開始啟動。華為做手機有著天然的優勢,因為華為本就是通信行業的領軍者。

果然,華為手機背靠華為集團的技術與資金支持,再有餘承東的帶領下,現在華為手機已經成為全球銷量第二的廠商,旗下的麒麟系列芯片也成為高端芯片之一!

小米為什麼不能打敗華為?

就這麼說吧,單從銷量上來看,現在小米手機連榮耀都比不過!談什麼打敗華為呢?小米衰落,華為崛起,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以技術創新為驅動,華為手機一直堅持這條主線。而小米手機呢?網友們眼中的組裝機。

從價格上來看,現在華為手機是越賣越貴,可銷量卻越來越高。這說明消費者願意為品質買單。而小米手機還在堅持性價比,但我相信,堅持不了多久了,因為雷軍之前已經說了,小米手機是該漲價了!

結論:性價比不是萬年藥方,唯有堅持技術輸出,才能成為一個領域裡的王者!


春公子


別做夢了,小米靠什麼打敗的三星?小米只不過是一統了山寨江湖,做了山寨之王。


一路微笑26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是機不離手的“鋅氪紀”,有共同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關注我,我們互相交流!

事實上,小米並沒有打敗三星;只能說,在國內市的場表現,小米有那麼一段時間的確很出眾,當時做到了國內第一。如果說小米打敗過三星,那麼也可以說曾打敗過華為。

軟實力終究不如硬功夫

早期的小米靠著較強的整合和營銷能力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短短几年時間就越據國內第一。眾觀整個手機界,目前還沒有第二個品牌能有此成就;因此,個人一直覺得小米已是科技界的一個奇蹟。

但是,小米的短板也非常明顯,就是科研乏力。所以,持久戰表現不是很行,第一的位置並沒有坐穩。而華為則是一家一直都注重核心技術研發的公司,都知道做芯片成本高,華為還是勇於做了,雖然前期不行,但是後勁卻非常足。所以,沒有核心技術的小米最終還是不如華為。

為什麼沒能打敗華為

掌握核心技術才是一個公司長久發展的重中之重,華為在這方面是做得最好的,而且目前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華為能把研發做好是因為公司結構允許它這麼做(未上市資金自由),而且華為通信領域一直在賺錢,所以對於研發有足夠的資金支撐。

反觀小米,從創立至今,一直都在走性價比路線,所以產品利潤本來就有限,沒有第二產業在資金方面給予支持。即使小米想大力投資研發也是有心無力,研發是要錢的,並且要很多,一家創業的新公司哪裡有那麼多多餘的資金。

其實小米的策略本身沒錯,只是條件受限,起初澎湃S1就能看出小米超高的眼界。但是這顆不成功的芯卻讓小米嚐到了苦頭,可能資金方面不太充裕,第二代芯片更是不敢輕易下手,畢竟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你有不同的觀點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們互相交流學習!


黑碼科技


小米,應該不悔當初,卻應當悔再當初。

我答題前,看了《那些勻速奔跑的人你永遠都追不上》這篇文章,作者把其原因歸結為"不努力″,所以才追不上。我讀後,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並附上了讀後感:

因為是奔跑、長跑,所以,"勻速″是最快的速度,便在賽跑中反覆以至接連地超過了他人,甚或成為不再被他人超越的領跑。

小米是不是有些像"不努力″的人?華為以及三星,肯定是"勻速奔跑的人″,不僅僅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節奏——奔跑,還長期地按照這個節奏掌控自己。

以1個怎樣的節奏掌控自己,很重要。

小米,當初——2015年前後——在中國市場上,對三星手機被"打敗″實有助力,對之前打敗山寨手機的助力更大,都是依靠性價比,當時小米手機屬異軍突起的真香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令人驚喜,後來,還逼迫華為分離出了主打性價比的榮耀,當時,小米真的跑得猛、追得快,一時無兩,榮耀加身,錢也沒少賺。

再後來,三星手機突然不行了,在中國市場上相當於戛然而止,純屬自己胡作的,這,仍舊與小米手機有關係嗎?不能說一點點都沒有,客觀上有一點點,中國消費者厭棄三星手機的時候,正趕上包括小米手機在內的中國產手機已經成群崛起,手機選擇已經空前多了,何況蘋果手機仍在。

小米手機在三星手機賣不動的同時,自己怎麼樣了?仍然賣得動,但當初的威猛勁兒已經大為減弱,整個地被華為手機給壓制住了,當然也被蘋果手機壓制著,為什麼?只因為同當初一樣,仍舊主打性價比,已經是武器單一,特別是低端而且又不新鮮、獨特了!華為則不僅也有性價比武器,還有高端高價機,蘋果手機也高端,儘管也單一,還儘管創新趨向於停滯。

小米手機也被三星手機壓制著,其實,一直都是,在那個當初之前、之際和之後,直至今日,全過程。

透過現象看本質,小米衝了一陣子後慢下了許多、落後了挺遠,即反而被華為打敗,差在哪兒?就是在技術研發上沒有加速、在科技自立上沒有努力,這些,已是中國人的共識,已經是很不新鮮的觀點了。

下面的觀點算不算新鮮?

在手機賽場上,廠商之間的競爭是1場長期或長矩的競賽,華為以及三星、蘋果是勻速向前,更是都奔跑著,小米呢?總體上則是走,偏激地說是原地不動,也往前猛衝過幾次,比如推出全面屏、環繞屏,然而,總體上卻不是跑,倒也是勻速,還偶然變速,卻終歸是偶爾往前挪一步,主要是在營銷,宣傳自己的速度快、產品好,還頻頻向超過自己的賽手喊出你不如我的話,盧偉冰上了賽道後,連諷刺挖苦帶打擊都有了,大大超過前邊的賽手回懟的,加上,沒有持續發展力特別是沒有步步高昇力這個小米為自己設定的節奏,怎麼可能會追上前面的賽手?只會是,一個也追不上。

小米反倒搞得自己越來越落後於人,現在的輿論場上已經開始說"華為、O、V三足鼎立″了,不說"國產手機四強″了。

華為由於科技高而致體力好、耐力強、速度快,性格堅強,於是在長跑中始終良好地掌控了自己設定的奔跑節奏,還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即默默地努力、認真地奔跑,而且在營銷上也做得良好,怎麼會被小米打敗?!





肇俊武


三星是在國內敗了,但也不是敗給小米。小米充其量接收了部分三星低端機市場,還是以超高配置碾壓得來,然後就成了廉價代名詞了。第一代小米1999,打著超高性價比為發燒而生註定了客戶群來的快,走的也快。當一批批用戶都有了一定經濟基礎,拋開性價比都開始進軍品質生活了,可以用蘋果,三星,其他只為了甩掉這個廉價代名詞。小米就尷尬了,你可以說我見過身價上億的還在用小米,畢竟太少,有點追求可以不年年換新機至少也得拿的出手吧。有錢的可能開過緊湊型車,但不會一輩子開緊湊型。當人的收入高過一定位置,都知道對自己好點。(當然還有部分人沒換是打造自己小米之家智能家居,這種算是科技控或者套裝控,什麼都喜歡湊整套。不在討論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