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收好這份“葵花寶典”,2020一定會“賺錢無憂”

投資就像做大餐,葷素搭配才能營養全面。錢包一直很癟,可能不是你的智商、財商有問題,只是賺錢姿勢不對。

趕緊看看,最適合你的賺大錢方法是啥?

川菜、粵菜,淮揚菜……

如何樣樣得心應手?

又到一年年終,在這一年裡,有人炒幣血本無歸,有人投資P2P成了接盤俠,但有更多人選擇了傳統的投資渠道,雖不能投機暴富,卻也能獲得可觀收益。

韓同學,大學在校生,餘額寶投入資金1萬元左右,年末收益245元。

羅經理,財富公司職員,10萬元買固定收益理財產品,2萬元投資股市,年末累計收益1萬元左右。

朱女士,家庭主婦,5萬元投銀行定存,30萬元買銀行理財產品,年末收益1.3萬元左右。

潘先生,企事業單位人員,資金投資股市,年初投入資金990萬元,年中多次出金入金,年末資金1560萬元,累計收益90萬元。

所謂“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新的一年想要穩妥賺錢,首先還得摸清各類理財渠道的具體收益情況。

銀行定期存款

優點:風險小 技術要求低

缺點:收益率低 流動性差

風險最小的莫過於銀行定存。2019年上半年,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持續走高,年中時達到階段性高峰,不過自7月份開始,存款利率開始回落。從整體上來看,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仍然偏低,2019年以來,1年期定存的平均利率為2.00%,適合對資金流動性要求不高的儲戶。

收好这份“葵花宝典”,2020一定会“赚钱无忧”

小提示:不同銀行之間的定存利率有一定的差別,一般來說,農村商業銀行存款利率相對較高,城市商業銀行和國有銀行處在中間水平,股份制銀行墊底。

另外,地方性小型銀行由於網點少、客戶少、業務範圍侷限於當地,攬儲難度大,所以通常以高利息來吸引儲戶。部分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也相對更高,不過大部分民營銀行幾乎沒有實體網點,存款業務只能在網上辦理。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銀行辦理定存。

銀行理財產品

優點:風險較小 收益率相對較高

缺點:流動性差 一般有起投門檻

相對於銀行定存,銀行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就相對較高,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達到了4.16%。

不過,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呈連續走低的趨勢,截至11月,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已連跌21個月,平均收益率更是降到了4.00%。

收好这份“葵花宝典”,2020一定会“赚钱无忧”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根據2018年12月2日出臺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不設具體購買門檻,但大部分產品仍有門檻。

以11月份發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為例,有6023只產品披露了購買門檻,其中1元起購的理財產品31只,1000元起購的理財產品1只,5000元起購的理財產品1只,10000元起購的理財產品2097只。起購金額在1萬元及以內的理財產品佔比僅35.36%。

小提示:銀行還有結構性理財產品,收益率更高,11月的平均收益率就達到了5.6%。不過,結構性理財產品引入了金融衍生產品,掛鉤股指、股票、黃金、外匯、利率等,收益規則較為複雜,不太適合投資理財能力偏弱,且風險承受能力不高的投資者。

互聯網“寶寶”

優點:流動性好 投資便利

缺點:收益率低 且不穩定

近年來,已有不少人習慣於通過互聯網“寶寶”打理流動資金,最典型的“寶寶”就是餘額寶,不僅相對於銀行活期存款利率更高,而且投資門檻低、收益安全性高。

收好这份“葵花宝典”,2020一定会“赚钱无忧”

小提示:隨著收益率的持續縮水,互聯網“寶寶”曾經的“風光”正在逐漸消失。今年以來,“寶寶”類的平均收益率為2.49%,普遍低於其他活期理財產品。

股票

優點:流動性強 變現性高

缺點:風險高 收益難確定

今年以來,股民交易熱情有所增加,根據中登公司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投資者數量為1.57億,以A股9月末總市值54.58萬億元來粗略計算,年初至9月末,投資者戶均要賺7.06萬。如果按照持倉投資者數量計算的話,人均收益將會更多。

收好这份“葵花宝典”,2020一定会“赚钱无忧”

小提示:這樣的平均數據顯然不具備太大的參考性,因為股市投資風險高、收益難確定,並非每一位投資者都能取得正收益。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最近的一個調查就顯示,今年以來,在股市盈利的投資者僅佔32%。

基金

優點:專業性強 踩雷率低

缺點:賺錢效應較股票弱

受益於基礎市場走好,今年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前11月的平均漲幅達到了36.99%和35.36%,而同期上證指數漲幅只有15.16%,再現“炒股不如買基金”。

中國基金報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達到了23.12%,相當於每年都賺7%左右,較直接投資股市的收益更加穩定。

收好这份“葵花宝典”,2020一定会“赚钱无忧”

小提示:雖然投資基金可以降低風險,但並不能完全消除風險,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一樣會虧錢。因此相較於銀行理財等渠道,基金更適合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

同時,當市場行情看淡時,投資基金的收益可能會比股市差,因而基金也更為適合長期持有的投資者。

2020怎麼投資?

穩健型:做好收益縮水準備

風險型:配置權益資產 控制倉位

今年以來,受流動性寬鬆的影響,以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為代表的固收類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跌。股市在經過一季度的大漲之後,也持續處於震盪狀態,因此二季度之後的各類投資收益並不理想。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向財富君分析,當前經濟增長面臨壓力,央行或會繼續引導利率下行,預計2020年固收類產品的收益率會延續下跌趨勢,不過跌幅會有所收窄。建議保守型、穩健型的投資者要做好理財收益會繼續縮水的心理預期。

劉銀平指出,如果想要提高理財收益率,有兩種方法:一是提高投資者自身的風險偏好,適當配置風險更高的理財產品,不過需要注意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二是犧牲流動性,購買期限更長的理財產品。對於平衡型、進取型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適當配置股票、基金等權益資產,但也應合理控制倉位,且配置比例不宜過高,以防市場大跌給個人及家庭財富造成巨大沖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