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會有“中國油茶看湖南,湖南油茶看衡陽,衡陽油茶看耒陽”這一說法?

龍形山生態


油茶作為衡陽的傳統產業,全市油茶麵積和茶油產量均居全國地州市之首,享有“湘南油海”和“全國油茶之鄉”的美譽。全市7個縣(市)均被確定為“全國油茶產業建設重點縣”,2013年衡陽市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全國油茶產業建設示範市”。

全國唯一的“國家油茶生物產業基地”落戶衡陽,常寧茶油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耒陽油茶,源遠流長。早在1800年前,耒陽人就開始栽培油茶樹,其油素以品質純正、營養豐富而香飄萬里,聞名於世。通過多年的墾、改造和更新,耒陽市已有油茶林120萬畝,常年產茶油400餘萬噸,其面積、產量均居全國首位,成為名副其實的油茶之鄉。

2018年全市完成油茶新造14.2萬畝,老油茶林低改墾複17.97萬畝,油茶體量、產量、質量三量提升,油茶麵積發展到392.7萬畝,年產油茶5.38萬噸,一產產值達到62.9億元,產量和產值分別較去年增長34.5%和25.8%,一、二、三產業產值達155.6億元。

目前,全市共有茶油加工企業12家,年加工能力7萬噸。已建成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2家,省級林業產業龍頭企業9家。打造了“大三湘”、“神農國油”、“衡星坊”等一批茶油品牌。

為什麼要問這樣的問題?這樣有利於衡陽各縣市區的團結嗎?看耒陽看常寧都沒關係,最終都是出自衡陽,有必要把這個落到這麼清楚嗎?那乾脆落到哪個山頭,哪個公司去?顯的就nb了?


今谷言茶


“中國油茶看湖南,湖南油茶看衡陽,衡陽油茶看耒陽。“這話在過去幾十年前講是對的!至於現在嗎?嘿嘿!——沒得看了!!

湖南的氣候,地理環境(多為小丘陵山區),自古以來就適宜油茶生長。因此在湖南的中南部從古至今油茶就生長茂盛,每到秋天茶籽摘收季節,油茶樹上就碩果累累。通過曬籽、烘焙、碾壓成粉末,烝熱後榨油,一氣呵成。那時油茶在鄉村到處香氣逼人,那個味呀,嘖嘖嘖……太好了!人們或多或少還經常能吃到用茶油烹飪出的美味佳餚。可惜這種油茶飄香卻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了……。作為平民百姓,現在要想吃到油茶那簡直就是一種奢望!

我記得在改革開放前,黨和國家對農村建設和發展是非常重視的。大興農田基本建設;大興水利渠道;在油茶之鄉,每到年冬都要組織社員翻山培土,施農家肥育油茶樹,那時候的丘嶺山坡到處是綠色蔥蔥的油茶樹,把冬季枯黃的鄉村點綴的格外耀眼,充滿了生氣。

油茶在湖南,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那可是一張響噹噹的名片!以至於世界糧農組織在80年代還派專員來耒陽、常寧、衡山等地作實地考查,準備大力發展綠色油茶,並定為油茶基地。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推動下,農民們紛紛走出鄉村,到城市打工,幾十年下來,大片土地荒蕪,雜草叢生,油茶山上雜木滿坡,荊棘縱橫,無人打理,再加上燒荒導致油茶樹一年比一年少,就算剩下的油茶籽也難以摘取。

不說了!雖然現在國家重視,也拔了專款治理,搞了一些油茶基地,但收效甚微,百姓們要想吃到香噴噴的茶油,一個字——難!!

至於說油茶看耒陽,(我記得以前衡陽地區各縣的油茶都很不錯!如:耒陽,常寧,衡東,衡山,還有衡南。)現在就看耒陽了!而耒陽和幾十年前比又何如呢?不好說。

希望我們湖南能重振旗鼓,油茶滿山,讓人們個個能享受到油茶的芳香!希望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漁友王政秋


小時候天天吃茶油,現在被資本壟斷了,就再也吃不起了,現在不光是吃不起了,就連你買都沒地方去買了,無所謂了,反正轉基因大豆油也非常好吃,希望常寧的茶油顆粒無收


有禮包


油茶之鄉應該是常寧市吧,至古以來常寧的茶油就是湖南之首、全國之冠,走進常寧就走進了茶樹的海洋。


用戶9632527773941


以前是,現在很多樹右這十年被燒了,現在重新種了樹,再等十年,又可能恢復了。


醉清風一一寂寞是毒


常寧市為中國油茶第一市


湘妹林林


常寧,衡東,衡南,衡陽四縣的茶油種植面積也大!


紛吾內美


說這個話的一定是衡陽人,也不知道中國有多大?


567瓷收藏者


衡陽油茶看常寧好不好!!!!


三葉青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