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同樣是1080P,為什麼有些OLED屏幕顆粒感很強?

遺忘亦是回憶


同樣是1080P有的顆粒感很嚴重,主要取決於是哪家的,如果是三星,LG顆粒感會明顯減輕,如果是京東方屏肯定會超嚴重,因為京東方起步較晚,質量是相差甚遠的,華為就是吃了京東方屏大虧得,就像醫院樣同樣是醫院也分鎮縣市,效率絕對不一樣了,也像同樣是IP68防水,三星從未進過水而華為確頻頻進水導致消費者投訴不斷,沒辦法呀不是華為不用心以經盡力了


賽華佗10


感謝邀請

同樣是1080P,為什麼有些OLED屏幕顆粒感很強?

其實現在AMOELD屏幕,應該不算是真正意義上面的1080p,要比1080p的屏幕更好的,比如我們見到的基本上都是2340x1080像素的AMOELD屏幕,其實就是為了消除鋸齒感,帶來更好的色準還原,這樣做的原因就是因為如果真的是1920x1080p的AMOLED屏幕鋸齒感確實會更強,這也是無2K不A屏的原因。


像素排列的不同,導致的差距

OLED屏幕和LCD屏幕,兩者本來的成像方式不同,當然OLED屏幕包含AMOLED屏幕,但是不同的是LCD屏幕的發光是通過背光模組,而OLED屏幕我們通俗一點來說就是自發光原理,雖然可以帶來超薄的體驗,但是也是有缺點的。

比如我們常常見到的LCD屏幕顯示,比如下圖中,左邊是LCD屏幕採用的是RGB(紅綠藍)標準排列,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的RGB像素的大小是一樣的,而且你仔細數一下,個數也是一樣的,而右邊的OELD屏幕採用的是Pentile鑽石像素排列,綠色像素點的數量是紅藍像素點的2倍,也就是RGBG排列。單個紅藍像素點面積要比綠色像素點要大,所以你看起來是不均勻的。

再者就是OLED屏幕的Pentile排列的紅藍像素點是成45°角直線排列,不是橫平豎直,在屏幕像素密度PPI不高的情況下,在顯示橫平豎直的字體或者圖片時會有鋸齒感,就是由於紅藍像素點是成45°角直線排列的緣故。

我們單獨來看,其實你會發現他們子像素點排列方式是不一樣的,其中紅色和藍色的排列方式是一樣的,但是綠色就比較特殊了,是橫向的排列方式,而且綠色像素點要更多。

像素密度:本來一直PPI越高,屏幕的顯示效果就會越好,但是我們剛才也說過了綠色的像素點要更好,而不是像LCD屏幕個數都是一樣多,所以導致的實際的單獨像素密度摺合之後只有81.65%,而不是1000%,所以要想改善這一問題的話,那就是增加屏幕的分辨率,這樣其實可以讓紅綠藍三者的的像素點都增加,從而改善像素之間的關係。


總結:

我們其實有必要去糾結這個問題嗎?筆者覺得沒有必要,因為現在AMOELD屏幕和LCD屏幕相差不多了,再加上加入了DC調光設計的AMOELD屏幕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兩者的差距其實就是因為像素排列方式的不同造成的,但是這種方式沒有辦法改變,這是他的原理,因為自發光本來及時優勢和劣勢,你改變了本身的排列方式,OLED屏幕的優勢將會不復存在了,所以要想沒有顆粒感,只能說是 除非PPI達到比如450ppi之後,就像iPhone X和 XS系列一樣,我們為什麼說他們的屏幕顯示效果更好呢!就是因為屏幕尺寸在5.8英寸,分辨率更高了,ppi都在458左右。


回答完畢

歡迎留言發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科技數碼隨時答


你真的瞭解LCD和OLED嗎?

首先要明白,LCD在技術上並不比OLED落後,兩者各有優勢。

LCD和OLED兩者的差異也很明顯,OLED的響應速度更快,更薄,而且防震效果好,可彎曲,色彩也更加鮮豔,但是使用壽命比LCD的更短,對眼睛的傷害也更大,這也是之前iPhoneXR使用LCD屏幕,被戲說成護眼屏的原因。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些區別,要先去了解他們的原理。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機基本都是使用的LCD和OLED這兩種屏幕材質,TFT、IPS、AMOLED、PMOLED這些都是基於LCD和OLED的增強技術,現在的大部分手機都使用了不同的增強技術來提高屏幕效果,所以要記住,LCD和OLED並不只有一種,不同的它們有不同的效果,差距也很明顯。

說了這麼多,現在回到LCD和OLED上來。

簡單來說,LCD的光源層和顯示層分離,OLED顯示層和光源層合二為一。同時,LCD的光源是固定的,不能實現單獨發光,如果要顯示黑色的,液晶是不能完全遮擋住光源的,視覺觀感較OLED顯得泛白。

但是這並不代表OLED比LCD好,OLED這樣設計雖然色彩非常出眾,但是在頻閃和像素表現上有很大的缺點,這也是同樣1080分辨率,OLED比LCD想的顆粒感強的原因。

至於為什麼OLED在頻閃和像素表現上有缺點,要從它們的像素排列說起,總所周知,畫面是由像素點構成的,通過不同的排列方式獲得不同的效果。而每個像素都由三個子像素組合而成,通過改變亮度來構成不同的顏色。

三個子像素簡稱RGB,分別為紅色(Red)、綠色(Green)、藍色(Blue),你們應該知道這是三基色,可以變成任意的顏色。他們各自有256級亮度(0—255)。LCD像素的排列方式固定,而OLED有好幾種排列方式,因為OLED的每個像素都自行發光,由於材質不同,像素點的壽命也不同,其中藍色的像素點壽麵最短,這也是OLED出現燒屏,屏幕發紅的原因。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研發人員想出了兩種解決辦法,一是使用PWN調光技術,用來取代DC調光;而是將單個藍色像素的面積增大。

但是PWN調光技術的本質是將屏幕不停的閃爍,利用人的視覺慣性,讓屏幕看起來彷彿一直亮著,這就造成了頻閃問題。

而將藍色像素面積增大就只能降低其他像素點的面積,常見的OLED一般有Pentile排列和鑽石排列兩種排列方式,他們都只有兩個像素點,需要藉助臨近的像素點才能成像。這樣做雖然能夠保持成像,但是邊緣的細節會出現彩邊和鋸齒問題,顯得粗糙很多。

所以,OLED本身的設計就會讓圖像看起來顆粒感更重。

總的來說,LCD和OLED都有自身的優缺點,不應該由是否使用OLED屏幕衡量手機的好壞,這是一種誤解。目前旗艦機主要使用OLED屏幕的主要原因是它的應用方位更廣,屏幕指紋、屏下攝像頭和摺疊屏手機都是使用的OLED屏幕,但這不代表LCD落後,反而它還有自身的優點,未嘗不能更進一步。

 


ITBEAR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您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同為1080P的屏幕,OLED屏幕較LCD屏幕顆粒感較為嚴重的主要原因是像素排列的問題導致。

近期的兩款機型比較具有代表性,一款是小米9使用了三星的1080P AMOLED屏幕,一款是華為的P30使用的是1080P的LCD屏幕。兩款手機排除屏幕色彩素質外,無疑華為Mate20的屏幕精細度更高。

那麼,一起開看看為何會導致這種原因的吧。


LCD與OLED的像素排列方式不同

大家可以對比下圖,左邊為LCD的像素排列方式,右邊為OLED的像素排列方式。

最明顯的莫過於紅(R)、綠(G)、藍(B)這三原色的排列方式與組成大小。LCD使用的是標準排列方式,紅、綠、藍無論是大小、數量均相等。OLED使用的是Pentile鑽石像素排列,綠像素是紅、藍像素的兩倍,並且體積也要小很多,並且綠像素的形狀與紅、藍像素也不相同。

好吧,我們把OLED像素排列進行放大,可以得到下圖。大家能夠看出,紅、藍像素的排列與綠像素明顯不同,分別呈現45°排序,綠像素則為橫平豎直,並且像素點更加密集。這也是導致同等條件下,OLED屏幕顆粒感較強的真正原因。當然,屏幕分辨率越高,人員對於該顆粒感的感受也就越低。


LCD與OLED的優缺點對比

既然LCD像素分佈更加均勻,為何OLED出現了取代LCD的趨向,OLED究竟有哪些優勢呢?

1、色彩優勢

LCD屏無法完全避免黑色的漏光問題,OLED屏的黑色則可以完全不發光。除此之外,OLED還具有廣色域、高對比度等優勢。OLED屏的色彩調校更加討喜,當然也有人評論色彩過假。

2、較為省電

省電的問題就不必過多闡述了,LCD發光靠的是背板,OLED是那裡需要發光才顯示。將會給您最深邃的黑,對比要省電很多。

3、屏幕輕薄,擴展性較強

這點將會是未來屏幕的發展主流方向,例如現在比較流行的曲面屏,摺疊屏等,均需要使用柔性屏幕才能夠實現,也就是OLED屏幕。


那麼,問題來了,同為1080P的屏幕,您會選擇LCD還是OLED屏幕的手機呢?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極客談科技


同樣是1080P,5寸和7寸當然會不一樣,還是要看ppi的,這個指標更具可比性。


少生娃子多種樹


我也有這種感覺,沒有LCD精細,不知道網上為啥把OLED吹上天了。


js端端


目前像素排列大致分為lcd的rgb,rgbw和oled的pentile,delta。換算來說rgb排列為100%那麼rgbw排列為87%,pentile排列為80%,delta排列為70%。pentile排列三星獨佔,所以國產led排列為delta


onepiecelf


有好幾種像素排列方式。總的來說,三星屏按官方標ppi x 0.8;國產屏會在低點,所以說能上2k最好。


小單174597570


OLED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理想,播放普通信號源就算1080的顏色也像一陀💩


沒事吧你是我的唯一


是的、1080p要看多大屏幕了、其實就是看像素密度、比如蘋果4的3.5英寸ppi328、每平方釐米328個像素點、

比如平板電腦、7英寸也可以支持1080p.但是像素點每平方釐米只有200的時候、就粗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