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即將到來的2020年,全球股市又將何去何從?

淡淡禪風


2020年是全球股市面臨較大風險的一年。

我們觀察到目前已經接近全球經濟週期的增長階段末端,也就是說未來步入衰退的概率正在逐漸增大,這一點從今年的歐美市場表現都可以清晰的看得出來。

先說歐洲,今年年初開始,歐洲的各種數據就持續下滑,通脹和PMI數據是下滑的最領先指標。再說美國,美國雖然由於17年的稅改刺激是整體的經濟增長在慣性之下繼續延續,但是從8月開始,美國經濟增長的動能嚴重不足,PMI數值出現連續4個月的低於50,榮枯線的位置,並且還在持續的下滑,最近公佈的各種製造業數據都有下滑的傾向,可以認為整體的經濟下行趨勢仍將延續。

不過在2019年歐美市場的股市卻創造了非常好的表現,這裡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基本面驅動的,而是金融層面的操作。以美股為例,美股市值上漲的100%來自於估值擴張的支撐,而不是盈利支撐。所以可以說今年上漲的所有部分都來自於金融層面的推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泡沫。

目前預測2020年歐美市場遭遇下行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因為經濟很可能在明年一二季度之間出現拐點,從而帶來股市的下滑,央行降息支撐之後,股市等資產泡沫增加因而下跌也會帶來更大的衝擊。

不過這個判斷與國內股市的情況並不完全一致,雖然全球整體的股市情況風險正在增加,但是國內的股市基本上不屬於開放金融市場更多與國內的情況掛鉤,我們看到在整體的文字政策支撐之下,央行的寬鬆傾向非常明顯,這再加上經濟的復甦苗頭,可以認為國內股市會在2020年有較好的表現。


諮詢師天生


A股存在某種“七年週期”效應,即每七年迎來一次兩年半左右的上行週期,2019年恰是本輪上行週期的起點,市場已經逐步開放外資的進入,而外資這幾年的抄底資金也達到了萬億水平。2020年上半年市場更多以結構性行情為主,下半年伴隨著通脹回落以及貨幣政策空間打開,市場在更加寬鬆的環境下有望繼續上漲。從歷史情況看,一旦漲幅超過20%,會觸發更多資金加速入市,推動市場進一步上行。

以美國股市為例,今天股市屢創出新高,寬貨松貨幣+回購,2019年標普500指數成分公司回購股票的總價值將超4800億美元,今年的股票回購總額有望創造史上第二高紀錄,達到7100億美元,這成為美股牛市重要的支撐力。其實從2014年開始,美股回購一直是支撐美股上漲的動力三大股指的市盈率均已經突破了22倍的高位,但是到達2020年情況似乎要改變了,油價的上漲帶動通脹走高,與此同時GDP增速並沒有回暖,並在持續並且在美國經濟即將衰退的條件下,回購已經接近100%,很難保持繼續強勢上漲的勢頭,顯而易見是一個牛市尾聲的徵兆。因此,美股可能會迎來熊市下跌的趨勢。

因此,綜合來看的話,全球市場在新的一年,將會出現兩極分化,高低進行切換,更多的資金會進入跌出來的價值,而遠離漲出來的風險。新興市場股市將成為投資者2020年的新選擇。


股票板王


站在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個角度來看,2020年全球股市依舊艱難,因為世界經濟並沒有明顯復甦的跡象。

2019 年,全球製造業景氣度受國際環境因素影響大幅下滑,其中,印度與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直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增長。回顧歷史,21世界以來,世界經濟的增長靠的就是新興市場的帶動,其中“金磚五國”的貢獻是巨大的,可以稱得上是過去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但隨著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速回落,經濟增速將進入到一個相對趨弱的週期中。

世界經濟的弱勢會讓國際之間的外貿環境變差,這將是另一個繼續存在的風險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全球股市難有表現。

警惕美股泡沫化和美國企業債務風險

歷史經驗表明,美聯儲在經濟後周期階段的降息往往導致美股融漲,增加金融風險。當前美國企業債率已升至歷史最高水平,外生衝擊超預期,疊加債務到期量不斷增加,將會影響對美股的穩定,要是美股爆出“黑天鵝”將影響全球股市。另外,2020年總統在即,政治不確定性增加公共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或加劇資產價格、尤其是美股波動。

不過,隨著全球央行相繼進入降息週期,金融條件逐漸寬鬆,全球資本市場的壓力很變小,從而對宏觀經濟活動以及股市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這也是2020年股市的唯一支撐所在。

打造完美交易體系,歡迎進入懿財經專欄!

懿財經


時光飛逝,20世紀的10開頭的年號也就還剩幾天了。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刻,我大膽的對2020年的全球股市做個簡單的預測,也就是簡單的總結,溫故知新吧。




這一年匆匆而過,你的這即將過去的一年是覺得是快,是慢,還是夾雜其中呢?

對於我大A來說,2019年的A股必須先快後慢。上半場是快樂的,後半段是緩慢的。

在2018年全球股市前景和2019年全球股市中,我們期待上海指數從2018年開始進入三年下跌週期。2018年三年衰退週期的第一年是相當長的一年,無數的基金都清盤結束了。2019年的第二年是又快又慢的一年,有些人盆滿缽滿,有人沮喪地離開遊戲。三年衰退週期的第三年即將到2020年。它會怎麼樣?它將踩著七彩祥雲而來,或者滾下樓梯。我們還沒看到任何徵兆。

但我們知道,這是為了結束一個時代,開始另一個時代。與A股的底部鬥爭相比,美國股市在大洋彼岸可以說是一首勝利之歌。從2019年10月開始,它進入了新一輪的上升週期,充滿了力量,像火藥一樣引爆,。從12年開始的一輪牛市,在以後的兩年內很難看到盡頭。

美國收益的市場預期很可能是樂觀的(反映在更高的估值),利潤率可能會因成本上升而遭受到侵蝕,但在全球其他地區,收益可能會超出預期。價值投資在國際股市投資大行其道。

歐洲,印度,日本股市,節奏與美股一致。

因此筆者感覺即將到了的國際股市,將是樂觀的,穩定的。即使有有局部震盪,大趨勢仍是上升的趨勢。希望來年的國際市場對我國股市有積極的影響。願此文觀點能夠得到應驗!


捌六玖么武666


題主問題:即將到來的2020,全球股市將如何?

首先A股,我認為A股將走4-5年的慢牛行情,基於這個基礎觀點,2020年A股滬指將在2900點到3600點之間震盪,中小創板指在只剩下幾個交易日的情況下基本也是年線收陽包陰走勢,同樣易出上半年衝高震盪走勢,整體來說A股還不錯,會有賺錢效應,這是從技術分析上判斷,從國家經濟預期上講,認真看看現在的物價,新鈔更換很快,貨幣寬鬆,刺激經濟,明年也不會差。

其次美股,美股牛市都這麼多年了,也不用過於去關注甚至擔心美股是否到頂,那麼成熟的市場,退市比Ipo還猛,任何時代都會有好公司出現,差的退出,就算美股下跌也只是暫時調整。

日本剛出臺貨幣寬鬆政策刺激經濟,短期都應該向好。

英國是主動脫歐,難道能自我打臉?

綜合以上,我認為2020年機會還不錯,值得期待!



雲股經


看到這個問題就進來了,首先我是一個業餘愛好者,平時喜歡看一些金融週期相關的書籍,有關金融日常時間週期的書,有易經,螺歷,江恩,三角洲理論,等循環等等。所謂殊途同歸,因為不管什麼方法,他們遵循的基本法則是相同的。2020年2月之後,股市的整體走勢是震盪下行。所以最好的策略是持幣觀望,騎大牛的時間遠遠沒有來到。


遙遠的救世主99999


投行花旗預測到2020年底全球股市將會進一步上漲9%。但花旗同時也警告稱,經濟衰退的威脅是市場現在面臨的最大風險。

花旗週四發佈了題為“牛市:老而不死”(Bull Market: Old, But Not Dead)的報告,對市場前景進行了展望。

他們預計各國央行在2020年中將會繼續對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形勢做出反應,並預測美國股市將因此領漲。他們承認企業盈利預期面臨著被下調的風險,並指出有些分析師和策略師對企業盈利增長將達10%的預期過高。

根據花旗研究(Citi Research)的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羅伯特-巴克蘭(Robert Buckland)及其團隊作出的預測,如果全球經濟能夠避開衰退,那麼到2020年底時,標普500指數就可能會達到3300點,這與該指數週三的收盤點位相比代表著略高於14%的上行空間。

“盈利預期被下調對股市來說不是件好事,但也不會是致命的。”花旗的股票策略師說道,並補充稱歐洲和新興市場“最容易”受到盈利預期被下調的影響。

“自1989年以來,分析師對全球企業每股收益的初步預測總是過高……但在這21年(含2019年在內)的15年中,全球股市仍然上漲。”分析師說道。





覆盤寶典


我認為2020年的全球股市會有分化。

從2015-2019年的時間段來看,外圍的股市走出了長牛的盛世,但是卻是一個牛市尾聲的徵兆。

以美國股市為例,2019年雖然屢屢創出新高,但是三大股指的市盈率均已經突破了22倍的高位,並且在美國經濟即將衰退的條件下,其實很難保持繼續強勢上漲的勢頭。

所以,我認為2020年美股可能會迎來牛市的終結,並且出現熊市下跌的趨勢。

而對於國內的市場來說,也就是A股和港股來說,其實走了4年多的熊市擠泡泡週期,並且估值相對較低。

所以,對於A股和港股來說存在著很大的投資機會,相對的空間也較大。

我們可以發現,在2018-2019年裡,A股已經逐步開放外資的進入,而外資這幾年的抄底資金也達到了萬億水平,僅僅2019年就高達3000多億。

可以說,外資的流向很明顯告訴了我們哪裡是有風險的,哪裡是有機會的。

因此,綜合來看的話,2020年的全球市場,將會出現兩極分化,更多的資金會進入跌出來的價值,而遠離漲出來的風險。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專欄】有乾貨,歡迎“品嚐”。


琅琊榜首張大仙


關注新能源汽車帶動起來的鋰電池與電子原件產業,指數的風險,關注美元指數是否在預防性降息後持續走強,從而吸納全世界資金所帶來的崩盤風險,參考1998年的美聯儲預防性降息後美元依然走勢以致2000年開始的全球聯袂崩盤。


弗弗西斯投機者


晃悠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