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在線教育低成本獲客,只需用好這5種策略

在線教育低成本獲客,只需用好這5種策略

姚金剛老師從2011年開始從事在線教育行業,是在線教育行業的一位老兵了,在近九年的在線教育從業經歷中,對多種在線教育營銷策略進行過充分的探索與實踐,對在線教育獲客頗有心得,這九年時間,主要服務過兩家在線教育機構,其中一家大家可能現在比較熟悉,就是學而思網校,姚金剛老師負責過學而思網校近五年的營銷管理工作。

各位教育的同仁,大家好!

給大家做一個關於在線教育獲客的主題分享,先簡單介紹下自己,我來自獵河科技,是這家初創公司的創始人,也寫過幾本營銷方向的書籍,去年的時候,我還在學而思網校任職,負責學而思網校的在線營銷工作,這是一段非常難忘的經歷,學而思網校的成長速度非常快,從好未來這幾年的財報也能看到學而思網校的增長數據,增速十分的亮眼,在好未來集團的學員及營收佔比也越來越高,同時也快速成為了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的頭部企業。

對於學而思網校,有一個關鍵的轉型,就是在2015年開始從錄播轉直播,網校收穫了屬於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增速進一步提速,我本人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也十分的收益。

從事在線教育行業近九年的時間,我主要負責的工作都是圍繞營銷這個方向進行展開,所以今天分享的主題也仍然是這個方向相關,主題名叫“在線教育獲客”,這個話題非常的大,我會圍繞兩個點去聚焦,然後給大家談談自己的思考,第一個是K12在線教育機構的增長四板斧,第二個點是我近期觀察到的低成本獲客的五個策略的落地,每一個策略我會結合一個真實的案例來講,希望能夠給各位帶來一些思考。

01

在線教育增長四板斧

首先,分享一下我通過這些年的K12在線教育從業經歷總結出的增長四板斧。

在分享之前,我想給大家看一個增長模型,這是我結合目前K12在線教育機構情況畫的一個通用增長模型。

在線教育低成本獲客,只需用好這5種策略

從這個增長模型我們可以看到,以單個用戶為例,一個用戶為一個機構創造持續的收益,會有這樣幾個重要的過程,分別是瞭解、註冊、體驗、分享、轉化、續報,這些關鍵的過程行為決定了一個機構是否能健康持續的增長。實際在執行的過程中,難度會遠遠比這個模型要複雜,比如這個增長模型的體驗課環節,又有免費錄播體驗課、低價專題課、低價長期班、公開直播課等體驗策略,不同的策略對企業的要求差別很大,比如低價長期班,今年的暑期戰役幾家一線在線教育機構都採取了這個策略,賣幾百元或超過一千元的暑期正價課,都變成了49元或50元,這種策略就要求機構有很強的運營能力和供應鏈管理能力,小機構很難真正實施這樣的方式。

這些過程行為又可以再進一步提煉總結,最後就是流量、轉化、裂變和復購這四個核心增長指標,我把它總結為在線教育增長四板斧,就是下面這個圖。

在線教育低成本獲客,只需用好這5種策略

一個K12在線教育機構要獲得一個長期、穩定、持續、高速的增長,需要機構一直保持流量效率、轉化效率、裂變效率和復購效率這四個指標的綜合效率一直處在高水準的水平,行業裡符合這個要求的機構其實不多,如果要脫穎而出,除了四個指標的綜合效率要高,同時在至少一個關鍵指標上,需要做到遙遙領先,這樣就有希望在同樣的水平下獲得更快的增長加速。

以復購效率中的續報率這個指標為例,我曾經算過一個數據,假設A機構的續報率為80%,B機構的續報率為70%,看似相差不大,似乎都很優秀,但是由於K12機構的特殊性,一個用戶買了課後,如果有效果,每年都會續報,目前學科輔導,一般是按春暑秋寒進行分班,一年可以續報四次,最後算了一下,這兩個K12在線教育機構的平均LTV(用戶生命週期總價值)會相差近50%,也就是說,在其它都差不多的情況下,A機構會比B機構的營收多出50%,這50%的差異,就可以讓A機構在其它方面做得更加的激進,比如投放,可以花比B機構多50%的成本去獲客,這是很嚇人的事情。

當然,

這四個效率指標的背後,本質是代表了機構的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代表了機構能否真正的在為用戶持續創造價值,這是我希望通過這幾個指標能帶給各位的,重點關注背後的本質,也是這個增長四板斧的真正核心所在。

02

低成本流量五大招

分享完我對增長的思考,再分享點更加具體的,也就是增長模型中的其中一個指標流量話題,這次主要分享最近通過交流和觀察瞭解到的五個低成本流量策略,這些低成本獲客手段,可以結合我們的機構本身產品及資源情況,看是否有借鑑的價值,每一個低成本流量招式我會用一個案例來進行說明。

第一:SEO策略,用極低成本產生數億的營收

先看看這個案例,在百度上搜索一些“品牌詞+怎麼樣”,會發現有大量的頁面都指向同一家機構,除了這類詞,這個機構還挖掘了數十萬的精準關鍵詞,以長尾詞居多,然後通過SEO手段,長期獲得這些大量關鍵詞的霸屏,從而獲得了大量的內容。

在線教育低成本獲客,只需用好這5種策略

我一位百度的技術朋友,寫了一個腳本跑了下他們的SEO頁面,除了收錄數據龐大外,其預測出的流量數據也非常巨大,每天精準流量超過十萬,由於都是跟業務相關的長尾詞,所以其商業價值非常大,按這個流量價值計算,如果去做競價,每天的費用預計要在50萬到100萬。

舉例的這個機構所優化的一些詞是有很大的爭議,但除了這些競品相關的長尾詞,這個機構還做了大量的產品、行業相關的長尾詞,這些流量佔的比例也不小。

這種策略很多的機構都有佈局,但很少有真正做到這樣極致的,每年僅通過SEO流量就可以產生過億的營收。

最後,簡單總結下這個機構的落地策略,首先海量精準關鍵詞的挖掘,他們的詞庫非常多;其次再通過海量 SEO 軟文,一邊通過機器生成文章,一邊通過人工組合,做產生了大量的SEO內容,這些內容都跟關鍵詞相關;最後,再通過站群技術技術驅動排名的持續覆蓋。

第二:ASO策略,一個下沉教育產品的ASO邏輯

ASO很多朋友都瞭解,主要是基於App Store及安卓應用商店進行APP榜單優化來獲取精準流量的一種策略。

排名算法也不是很複雜,可以簡單的理解應用市場的邏輯就是,在搜索結果頁,誰的APP下載率高,下載量高,那麼就意味著誰的APP就更加受歡迎,因此就應該排名第一或靠前。所以,ASO最核心的策略就是積分牆,也就是通過人為的提升這個詞的下載量,從而獲得排名的提升,最終獲得真實的精準用戶。

很多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的品牌詞,第二名幾乎都已經被競品通過這樣的ASO策略佔領了,比如圖片的這些機構。

在線教育低成本獲客,只需用好這5種策略

另外,ASO與SEO非常的相似,對於大量的長尾詞,競爭是非常小的,所以有不少做ASO的朋友,通過大量的馬甲APP來覆蓋這些長尾詞,也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下面講的這個案例就是通過馬甲包的ASO策略,每年零成本獲得幾百萬用戶,創造千萬級的年收入水平。

這個機構,定位於下沉的教育市場,針對那些低收入的家庭,然後按年收極低的價格,每年199元就可以學習APP上所有的課程。這個APP,唯一的創新點就是,從小學到高中,把中國所有地方的教材版本都錄製了一遍,所以在這個APP上,有我見過的最全版本的錄播課,這也是它的核心賣點。

重點講講獲客,這個APP的獲客核心來自應用市場,通過H5加APP的殼,快速生成大量馬甲包,然後做微調,內容基本上都一樣,再為每一個馬甲APP申請或購買軟著,最後每一個APP去覆蓋每一類長尾關鍵詞,因為競爭小,所以一上傳就獲得了不錯的排名,隨著馬甲APP數量的增加,每天的日新增就達到了一萬以上的水準。

對於一個小機構來講,這個結果其實非常理想了,對我們來說,我們主要是瞭解這個思路,不少平臺其實還存在少量的流量窪地,因為競爭小,對應的獲客成本就會很低。

對ASO來說,排名只是第一步,提升下載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下面的這個圖是一個下載率影響因素分佈,可以看到,標題、圖片視頻物料及評論這三大因素對下載影響很大,尤其是圖片視頻物料,這就要求我們在這方面可以多下點功夫。

在線教育低成本獲客,只需用好這5種策略

第三:分銷策略,充分挖掘渠道的流量潛力

分銷策略其實一直都是很多公司的一個重要的流量策略,一般的做法就是讓出一部分的利潤給渠道,渠道按最終的成交獲得合理的收益。

這裡要分享的一個案例是我一個朋友的公司,他是這家成人在線教育機構的市場總監,這家機構目前的營收規模在大幾億的水平,朋友所管理的這個部門,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發展分銷商。其中最大的一個分銷商,是做圖書發行,推廣的邏輯也很簡單,就是在每一本書裡夾一本小冊子,掃描二維碼可以獲得資料及配套課程,這家圖書分銷商每年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獲取近百萬用戶,創造過億的銷售額。

這個案例,對書商來說,這種方式不僅不影響圖書的銷售,還可能促進銷售,另外,更大的收益在於來自機構的課程收入分成,隨著用戶數量的累計,每年獲得的增量收益甚至比賣書的利潤還高。

一個好的分銷策略有兩個重要的原則,一是產品不能太差,否則賣不動,二是渠道的分成機制要設計好,也就是核心就是要讓渠道賺到錢,才能讓渠道不流失,長期與機構陪跑。

分銷策略除了可以面向渠道外,也可以針對用戶,通過建立合理的分銷機制,讓每一個用戶成為推廣員,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分銷策略,VIPKID是把這種針對C端用戶把分銷機制做到極致的一個經典案例,在中國,有超過三億的寶媽用戶,潛力也非常大。

第四:社群策略,高效率轉化工具

社群策略這幾年在教育行業應用得非常多,越來越多的機構選擇通過微信社群來進行用戶的拉新、轉化和運營。

選擇微信群有這麼三點好處,首先,微信擁有了幾乎教育機構目標群體的全量用戶,幾乎全覆蓋,而且每天是高頻使用。其次,用戶進入微信群的門檻非常低,門檻低決定了群的獲客成本相比用戶要去一個網站去註冊要低得多。最後,微信群相當於是非常方便的一個小型CRM,可以非常方便管理用戶、觸達用戶,當用戶源源不斷的以極低的成本進入微信群后,運營人員就可以高效的引導用戶去領取課程,並通過大量經過優化的話術持續引導用戶領課、上課和參與其它互動。

有一家機構通過極致的社群策略,讓整個機構的正價課的獲客成本長期保持行業最低的水平,極高的獲客效率也成為這家機構快速上市的一個重要助推力。

通過我們的分析,它的基本邏輯很簡單,通過技術驅動,進群的用戶要麼購買,要麼退群,目標清楚不委婉,因此效率極高。

微信群基本有三天的生命週期,三天之後就會成為廣告群,但這個廣告群是僅供該機構自己“群發”使用,用戶原則上是不能發言的,一旦用戶發言,就需要立即被T出群。

另外一個策略就是高效管理,不斷重複,營造緊迫感,重複是提升轉化效果最好的一個策略。

第五:抱團策略,成本降低三倍的邏輯

我們先來看一個標題《北京7歲女孩兒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全副武裝,只為贏在起跑線上》,前段時間這個新聞很火,孩子很辛苦,家長也願意為孩子花錢。其實在北京有非常多的家庭,平均一年會買好多課,報好多輔導班,平均一個機構會報幾個班。

這個圖片的調研數據是從兩個不同的渠道獲取到的,一個是 3000 多人的樣本, 一個是 4700 人的樣本,這個調研問題都是調研“會給孩子報幾個輔導班”,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個基本上60%以上家長會報3個以上的輔導班,第二個也差不多是這樣。

在線教育低成本獲客,只需用好這5種策略

這個調研報告跟我們低成本獲客有什麼關係?

先看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做在線語文的培訓機構,關注他們的公眾號後,會彈出三個免費體驗課,分別推送了三個體驗課程,另外兩個課程是其它機構的,一個是數學,一個是藝術,通過這種互相抱團,獲客成本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降低,這也再次印證,前面我們說的增長模型裡講的案例,如果後端效率起不來,或規模很小,是拼不起流量戰役的。

為什麼可以這樣,是因為中國的家庭,給小孩報名的課程大都是好幾科,如果加上一些游泳、鋼琴等培訓,就更多。

所以互不衝突的機構之間聯合去獲取一個流量是可能的。比如這個圖,以朋友圈投放為例,五家機構獲取同樣的一個客戶,五個機構需要各支付一次費用給微信,實際的整體成本為750元。

目前已經開始出現這樣的策略和機制,五家機構通過某種形式的抱團,最終整體的成本就變成了150元,平均每家的成本就變成了30,降低了五倍,這種方式雖然後端轉化效率會有一些折損,但相比之下,最後的ROI仍然可以提升兩三倍。

在線教育低成本獲客,只需用好這5種策略

中國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任何一個點,執行到極致,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非常可觀的效益。這幾招低成本流量策略,通過極致的落地,也大概率可能為一個機構提供極大的增長助力。

作者:姚金剛 獵河科技創始人 前學而思營銷總監,多年營銷管理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