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以理服人:把話說進對方心裡,讓對方從內心裡對你產生佩服

導讀:不管是在職場中還是生活中,都需要會說話,這樣對方才會喜歡你,願意與你交流。但是,怎麼才能把話說到對方的心裡去呢?

很多時候,你覺得自己說話條理清晰,可不管你說了多少遍,自己都覺得累了,結果對方一個字也沒有聽進去。你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是因為你只顧自己的感受,卻沒有把話說到對方心裡去。

以理服人:把話說進對方心裡,讓對方從內心裡對你產生佩服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有效的溝通技巧:以理服人。

謝雨是個典型的拖延症患者,每天早上鬧鐘響了十幾遍,她還賴在床上起不來,結果經常上班遲到。

這天下午,經理把謝雨叫到辦公室,對她說:“拖延症,是我們每個職場人都必須要克服的,只要嚴格要求自己,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你就能改掉遲到的毛病。”

謝雨本以為經理會狠狠地批評她,沒想到經理卻跟她講道理。她很感激經理,並下定決心改掉拖延症。後來,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上班再也沒有遲到過。

眾所周知,有道理的話通常比那些好聽的話更值得人們思考。這提醒我們,要想把話說到對方心裡去,要跟對方講道理,讓對方從內心裡對你產生佩服。


以理服人:把話說進對方心裡,讓對方從內心裡對你產生佩服

不過,人們往往會因為自己的個性、經歷及文化素養等方面的不同,而對不同的話有著不同的反應。比如,你苦口婆心地跟對方講道理,對方非但不領情,還說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多半是因為你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

前段時間,魯可的奶茶店因經營不善,倒閉了。她向好友小薇傾訴,小薇勸道:“哎,事情都已經這樣了,你還是趕快振作起來吧!”

魯可悶悶不樂地說:“敢情賠錢的人不是你,說得那麼輕鬆。”

小薇頓時啞口無言,她原本是想安慰魯可,沒想到反而讓她更加不開心了。

可見,在與他人溝通時,要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即使你是為對方好,話說不到點子上,對方也不會領情。

以理服人:把話說進對方心裡,讓對方從內心裡對你產生佩服

想要以理服人,請參照以下幾個說話技巧。

一、用準確的事實做鋪墊

人們常說:“事實勝於雄辯。”事實是溝通的基礎,不管你說什麼,最重要的是,你說的話要符合現實情況。比如,大家都知道太陽是東昇西落,可你偏偏說太陽是西升東落,那即使你說得再多別人也不會信服,還覺得你謊話連篇,從而打消與你交流的念頭。

二、有選擇性地說理

講道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抓住重點,否則對方就會覺得你的邏輯思維不清晰,說話沒有頭緒,對你產生不好的印象。

三、學會精簡語言

話不在多而在精,話說得越簡短精妙,越能夠吸引別人的注意。所以,在說話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否有更好的表達方式。要記住,如果一句話就能把事情講清楚,就不要太囉嗦——你講得太多,別人只會厭煩。

四、不偏離說話的目的

與他人交流時,不管你們談了多少話題,都要把握住說話的中心,不能被別人的思維牽著走,到最後自己都忘了自己說過什麼。只有時刻記住說話的主題,你才能說出讓對方信服的話。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覺得自己說話有問題,可以嘗試以理服人的溝通技巧,那樣你會驚喜地發現,原來溝通這麼簡單,再難溝通的人都願意聽你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