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沒去廬山之前,它對我來說總有一種很神秘的感覺,從3500多位文人留下的16000多首詩詞,再到“美廬”別墅的故事,還有那部40年前紅遍全國,成為一代人永不磨滅的紀憶經典《廬山戀》,廬山自古以來似乎都不缺“網紅”的機會。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當我真正站上了廬山的那一刻,發現原來它的美,還有更多的歷史魅力,人文的藝術和說不完的故事。從古建成群,古樹遍佈,到詩人、名仕、名人、明皇三代的敕封、宗教和如今的人們。這裡的山山水水、詩歌,圖畫,及東西方文明交融、積澱產生的沉甸甸多元深厚文化,令人從心裡又多了幾分敬意。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上廬山,是因為現在恰好是旅遊淡季,但沒想到的是廬山最著名的三疊泉、五老峰也正處在關閉期,所以來的團隊不多,一些遊客看起來大多數是自由行,不過這樣剛好適合在這裡慢遊細品,享受閒暇,感覺非常舒適。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廬山不僅僅是一座山,它是一個很大的景區,面積達到302平方公里,光大的景區涵蓋有12個、37個景點、小的景點達230個,佛寺道觀達361個,90座高峰綿延不斷,各有千秋,常年雲煙霞瀰漫、風光無限的廬山,榮譽稱號實在是太多,擁有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華最美十大名山、中國四大避暑勝地等等,是江西最著名的旅遊風景區。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廬山的自然、地質景觀,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它與眾多名山所不同的是,從晉朝開始,就已然是頂尖文人薈萃的名山,比如大家最熟悉的陶淵明生於此,長於此,寫於此,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等等,都為廬山留下了千古傳唱,宋代朱熹在這裡創辦了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學府——“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培養了不知多少科舉高材生,名篇佳作更可謂燦若珠璣。甲天下的廬山,可謂是開創了詩歌的盛世,也是被後人公認的中國田園、山水詩的搖籃。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初冬的廬山,“淹沒”在濃密的森林中,空氣清新,百鳥鳴啾,色彩還如秋天般的相當出眾。據說上廬山要繞399道彎,但不論是走在寬的道路上,還是狹窄的山間小道,廬山松總是與之交相輝映,非常醒目,散發出詩一樣的意境,顯得幽靜清新。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去過很多名山,但像廬山這般山上有城鎮的實在罕見。1861年,隨著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失敗,九江海關被迫正式開埠,西方洋人及商人、傳家士為避暑開始在廬山租借土地,於是山頂別墅群開始誕生,民居、花園、教堂、學校、醫院等各種設施也進一步齊全,標誌著廬山的人文歷史翻開新的一頁。如今整個廬山1600多棟百年左右的老別墅,現存完好的尚有600多棟,且有不同的故事,成為真正的“萬國建築博覽館”同時,也使廬山山頂成了特有的“雲中”小鎮 。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喜歡這座安靜的牯嶺小鎮,這裡人口不足2萬,道路乾淨整潔,空氣清爽宜人,沒有匆忙的身影,除了景區的觀光和一些私家小車,沒有其它的打擾,也沒有喧囂的商業氛圍,一切以慢為主,慢行,慢生活,顯得那麼獨具魄力。小鎮的房子沿山而建,生活在這裡的人站在自家窗臺上就可以一覽廬山的秀色,恍如在秘境一般,真是令人羨慕。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在欣賞大好風景的同時,還參觀了廬山抗戰紀念館。原來廬山不僅是中國抗戰拉開帷幕的地方,還有一段中國抗戰史上孤軍抵抗日軍的奇蹟。據記載,廬山保衛戰經歷了近9個月,200多場戰鬥中,原有守軍官兵1653人,到撤退時犧牲過半,僅剩下840人,抗日壯士們慷慨赴難,用生命踐行了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壯舉。至今在廬山仙人洞附近還遺留著當年守軍修建的碉堡和“保衛廬山誓死抗日”的標語,去玩的朋友不妨留意看看。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來廬山旅遊的人們,都會一睹如琴湖之美,這座隱在山上的公園小湖,是廬山最受遊客歡迎的景點之一,它與花徑組合一體,頗具深意,幽靜,碧藍,湖面如鏡,倒映著山林秋色,恍如整個世界都靜止了,雖比不上山下的湖來得震撼,但恬靜的美讓人流連。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回朔千年以前,白居易在這裡與好友一起欣賞桃花興致大發,當即賦詩那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隨後又提筆留下了“花徑”二字,後來這裡也被人們稱為“白司馬花徑”。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但你知道嗎,白居易筆下的山寺,它的“真身”是在如琴湖的水底下。據悉,1961年為興修水利開挖如琴湖時,由於大林寺就在水庫的蓄水區內,因此被淹沒於湖中。如今這裡彷彿依稀令人聽到了它與湖水共鳴的梵音,雖沒有體驗到祥雲繚繞桃花灼灼的那般詩意,但有種質樸幽深、韻味悠長的沉醉令我站在湖畔久久不肯離去。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從九江前往廬山很方便,可以選擇景交車或者包車,也可乘坐覽車,一般選擇乘車前往。廬山的氣候變化也大,氣溫較山下低幾度,登山時,最好多備一件厚外套。

被譽“匡廬奇秀甲天下”,是江西旅遊的標誌,中國田園山水詩搖籃

我是心語視畫,用心看世界,分享身邊美好。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贊,多收藏哦。

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