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入口即化、口感甜蜜的粵繫馬蹄糕,此馬蹄非彼“馬蹄”

說起馬蹄糕,人們往往會對它產生一種疑問,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呢,難道因為它與馬蹄有關?非也非也。實際上小吃

“馬蹄糕”與動物“馬”毫不相干,馬蹄糕的名字也可以稱作荸薺糕,由於創作它的當地人講粵語荸薺別名為馬蹄,所以就給它起了這個名字。擁有容易讓人誤會的名字的它不僅名字特別,而且獨具特色,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這道小吃——馬蹄糕。

入口即化、口感甜蜜的粵繫馬蹄糕,此馬蹄非彼“馬蹄”

從泮塘畫中獲得靈感

馬蹄糕歷史悠久,它的產生與一幅唐朝古畫頗有淵源。傳說在唐朝貞觀年間,嶺南道的地方節度使早就聽說這裡的“五物”最為出名,分別為馬蹄、蓮藕、茨菇、茭筍和菱角,於是初到此處就派人找來技術精湛的畫匠作畫。

不久大功告成,這幅畫被命名為“泮塘五秀圖”。這幅圖絕美至極,每個看過它的人都不禁連聲讚歎,有如此寶物,這位節度使便想著獻給國家。於是他派官吏謹慎拿著這圖,順帶著圖中的“五物”去了朝廷。

不巧的是,當時正逢時局動盪,調露二年,唐朝章懷太子李賢雖然有著過人的才能,能召集文官為《後漢書》作釋,在朝堂上有著自己的勢力,但這份優勢使他權勢過盛,讓武后心存猜疑。最終被母親武后安上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失去尊貴的身份

淪為為庶民

這還不夠,據《舊唐書》記載,李賢在酷吏丘神勣的迫令之下無奈自殺。李賢去世時年僅二十九歲,不過好在他還留下了血脈。李賢有三個兒子,分別是光順、守禮、守義。這三個孩子因早前李賢位高權重得以封王,但仍然命運多舛。

起初由“泮塘五秀圖”傳到了守義那裡,不久後守義得了重病,去世前將這圖傳給長子承敖。承敖的後代李訖最終尋找到了“泮塘五秀”,之後,去往它們的故鄉泮塘村。他到達之時,恰逢“馬蹄”收穫,隆坤覺得它清香甘甜,於是入鄉隨俗,按照當地習慣,就採取了新鮮的馬蹄想等曬乾之後分著吃。

入口即化、口感甜蜜的粵繫馬蹄糕,此馬蹄非彼“馬蹄”

但沒過多久,馬蹄開始腐爛,隆坤犯了難。最終靈機一動,把馬蹄去了皮,搗漿放在容器裡,慢火焙乾成粉。把得到的粉加水,煮成糊。將糊拿給村民們一同品嚐,村民們都叫好,覺得這種糊和吃新鮮的馬蹄味道差距不大。由於取材於“泮塘馬蹄”,所以這種“糊”被當地人命名為“泮塘馬蹄粉”。

之後隆坤開了一家“泮塘五秀”店,將這種“泮塘馬蹄粉”作為商品出售,而“泮塘馬蹄粉”就是馬蹄糕。小小的馬蹄糕身為傳統小吃,身上擁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曲折故事,它不僅濃縮了“馬蹄”的鮮香,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特徵。“泮塘五秀圖”是馬蹄糕產生的源泉,馬蹄糕是由一幅畫派生出來的小吃,故其精緻內秀。

馬蹄糕的製作與特色

由於多年來馬蹄糕製作工藝不斷髮展,衍生出了許多新

門類。今天要說的馬蹄糕製作方法是最為簡單的一種。首先要做的是準備好材料,基本的馬蹄粉是必不可少的,還有紅糖、白糖、清水、秈米、糯米和油

接下來就進入到製作當中,第一步是製漿粉。把洗淨後的秈米、糯米清水浸泡一天之後磨成米漿,裝進布袋裡把水放幹就得到了漿粉。第二步是制糕坯。先把紅糖切成碎末,然後把準備好的漿粉放進蒸籠,蒸熟之後將其倒在案板上,加入適量紅糖、白糖搓揉,直至均勻。

要製成直徑在七釐米左右的半圓形長條,橫切成一釐米厚左右的塊,這樣以後,馬蹄糕的坯就做好了。那麼最後一步就是把糕坯煎熟,進入到煎制的過程。選擇的器具是平鍋,平坦的鍋面也能夠保證馬蹄糕

的外觀平直精緻,然後開小火,在鍋周圍刷上一層熟油,再把糕坯放進鍋裡煎。

入口即化、口感甜蜜的粵繫馬蹄糕,此馬蹄非彼“馬蹄”

要把握好煎制的時間,一面熟了之後及時煎另一面,以免糕坯煎毀。等到糕坯的兩面都煎成焦黃色,就表明馬蹄糕製作完成。將做好的馬蹄糕放進盤中,一道傳統小吃的製作就大功告成了。它

焦黃色的外表、淡淡的清香讓人忍不住拿一個咬上它一口。誠然,馬蹄糕也有屬於它自己的特色。

馬蹄糕不像其他的普通糕點那樣,雖然口感軟糯但仍需動嘴嚼上幾下。馬蹄糕的特色是入口即化,並且口感甜蜜。食客剛一放進嘴裡,馬蹄糕就將它的甜蜜化在食客嘴中,使人頓覺香甜,產生一種幸福的感覺。

馬蹄糕色澤茶黃,呈半透明狀,像極了一塊內有花紋的美玉。並且略有韌性,用手摺不能夠輕易掰開它。馬蹄糕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軟、滑、爽、韌兼備,實在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它的獨特性也使得它在粵菜裡獨放異彩。

馬蹄糕的價值與意義

馬蹄糕中的主要成分“馬蹄”又名為荸薺。

荸薺雖然有點生僻,但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植物,有“江南人參”的美稱。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荸薺還有清熱、去溼解毒的功效,還能促進人體糖、脂肪、蛋白質代謝,調節體內酸鹼平衡,所以馬蹄糕有著很好的保健作用。

入口即化、口感甜蜜的粵繫馬蹄糕,此馬蹄非彼“馬蹄”

馬蹄糕是兩廣、閩南地區的特色小吃,凝聚了千百年來人民的勞動結晶。小小馬蹄糕,味道甘甜,是人們茶餘飯後必不可少的一道小吃。飯後吃上一兩塊桂花糕也成了人們的習慣,哪頓要是少了它,就會心生空缺之感。

因此,馬蹄糕作為一種傳統小吃,不僅是時代歷史的見證者,更融進了人們的生活,成為人們生活中無形的陪伴。它甜美的口感是小孩子的最愛,入口即化的特點也讓它備受老年人的歡迎,所以馬蹄糕既成了很多人的童年回憶的一部分,也成為人至老年後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後漢書》

《舊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