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阿里影業2019關鍵詞:非主控、重宣發、持續虧損

2019年即將過去,這一年有哪些電影為你留下深刻印象呢?

是展現中國新風采的《我和我的祖國》,還是直面校園暴力的《少年的你》,亦或是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的《流浪地球》……這些風格各具不同的電影,也斬獲了不錯成績,票房動輒數十億甚至更高,再一次展現了中國電影票房的號召力!

但令人詫異的是,這些電影背後的聯合出品方——阿里影業並沒有因此賺得盤滿缽滿,反而營收下滑、虧損不斷加大。據阿里影業發佈的2019年中期財務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六個月內,該公司實現營收15.01億元,同比下降2%。歸屬於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從去年同期的1.26億元擴大至3.90億元,同比增加210%。

這不由得引發業界疑問:在一片向好的中國電影市場,阿里影業為何還會持續虧損?其未來發展,或許也令人堪憂。

阿里影业2019关键词:非主控、重宣发、持续亏损

非電影主控方:保守的阿里影業

按照常理來說,如果能押中多款熱門電影,無疑可為出品方帶來豐厚回報。

但阿里影業為何出品多款電影,卻還是出現虧損的情況?或許這與阿里影業的投資策略、非電影主控方等因素有一定關係。

首先,在經過多次換帥後,阿里影業的投資策略變得趨於保守。在此前,阿里影業兩次換帥,先後迎來三位“掌舵者”。或許是這樣的經歷,讓阿里影業的投資策略不再激進,反而變得頗為謹慎。甚至阿里影業的投資舉動有些滯後,這導致它失去了電影市場的掌控權。

尤其是今年樊路遠在正式成為阿里大文娛的“掌舵者”後,改變了阿里影業的投資方式。從投入巨資對電影進行主投主控的方式,轉變為以聯合出品為主。

從今年阿里影業的投資策略可以看出,它的投資變得較為保守。如阿里影業不再自己“全面當家”,而是選擇與華誼兄弟、博納、北京文化等電影公司合作,希望通過投那些有熱門潛質的電影來獲取回報。

如此一來,阿里影業對電影市場的掌控力變得薄弱,反而難以獲得高回報。

其次,阿里影業今年往往處於非熱門電影主控方的尷尬處境。對於一家影視公司來說,內容宣發及參投業務非常重要。如果能夠成為熱門電影的主控方,那麼影視公司就能分得高額回報。但如果只是採用合作、跟投的方式,固然能減少投資失敗的可能性,但也不會獲得太多的回報——只能分得一些“湯湯水水”。而恰恰是這樣,阿里影業才失去了更多利潤。

根據1905電影網公開資料統計,截止2019年11月27日,阿里影業參與出品、聯合出品的30部院線電影,內地累計票房達到210.83億。很明顯,阿里影業參與了2019年絕大部分熱門電影。但在這些熱門電影中,有很大一部分阿里影業只是作為聯合出品方參與,並未佔據主控方這一角色。

阿里影业2019关键词:非主控、重宣发、持续亏损

這意味著,熱門電影帶來的高額回報中,阿里影業並未得到太多。而阿里影業主控出品的電影,則多部遭遇“折戟沉沙”的挫敗。比如今年阿里影業主出品的兩部動畫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與《未來機器城》,只是取得1.24億、0.16億票房,後者甚至出現了爆虧的情況。由此,阿里影業今年中期財報出現虧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最後,從目前來看,阿里影業短期內還不會改變自己的投資策略。阿里影業數次主控出品沒有獲得高回報、剛剛換帥之後,還處於一個調整期。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阿里影業還會持續自身保守的投資策略。

由此,阿里影業的營收自然也會變化不大,更不可能出現一夜暴漲的情況。而這,也可能導致阿里影業在未來會再度出現虧損的情況。

依賴互聯網宣發,卻處下風

阿里影業目前所遇到的困難,還體現在更多方面。如除了在出品方面尚未斬獲更多成績外,阿里影業的支柱——互聯網宣發業務也沒有在今年煥然一新。

從今年中期財報可以看出,阿里影業的互聯網宣發業務營收為11.8億元。相對於15.01億元的總營收,互聯網宣發佔比近8成。這意味著,互聯網宣發已成為阿里影業最為重要的營收來源。

阿里影业2019关键词:非主控、重宣发、持续亏损

而令筆者感到更驚奇的是,在阿里影業的互聯網宣發中,最重要的則是票務業務。今年中期財報顯示,阿里影業的票務業務收入5.14億元!只不過,由淘票票為主的票務業務,正在受到對手的強力阻擊。這也讓依賴互聯網宣發的阿里影業,處在了下風。

一來,淘票票在與貓眼的直接對抗中,始終未能擊敗對手,甚至差距一直未能明顯縮小。在此前,樊路遠曾為淘票票定下一個“小目標”:2018年內成為中國電影行業最大的在線票務平臺。但直到現在,這一個“小目標”卻依舊未能實現。

據貓眼娛樂發佈的招股書顯示,其在線票務市場份額已經超過60%。同時,此前艾瑞數據也顯示,2018年貓眼市場份額達61%,淘票票僅為34%。而貓眼2019年上半年財報則顯示,其電影線上票務市場份額繼續保持第一,佔據了60%以上。

更讓阿里影業“羨慕”的是,貓眼2019上半年總營收達19.846億元,淨利潤為2.574億元人民幣——貓眼已實現上市後的首度盈利。

可以看到,淘票票想要拿下國內在線票務平臺的頭把交椅,道阻且長。

二來,太過依賴宣發這一支柱,讓阿里影業或許難以面對更多變化。從大環境來看,如今在線票務市場的競爭日趨白熱化。業界普遍認為,線上票務走弱已成不爭事實。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阿里影業、貓眼等都必須要做出積極的改變。

其中,貓眼2019年上半年的財報顯示,在公司整體收入中,在線票務業務佔比由2018年同期的60.6%下降至54.6%。這表明,貓眼已經在逐步削弱在線票務的比重,強化其他業務的發展。

但在線票務業務卻還是阿里影業的主力,這表明它還要不斷進行調整。如果包括在線票務在內的互聯網宣發業務,始終是阿里影業最依賴的業務,那麼它未來可能會面對更多困難。

寫在最後

2019年對阿里影業來說,是不順利的一年。持續的虧損,成為阿里影業身上的“包袱”。雖然阿里影業能夠背靠阿里的大生態,但最終能否獲得成功還是要靠自己的“真本事”。

筆者認為,阿里影業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投資策略上有更多變化。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守固然能夠讓阿里影業處於一個較好的防守位置,但傷害了它進攻的能力。阿里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才能與對手展開更為積極的對攻戰。

此外,阿里影業還要平衡自身的互聯網宣發業務。比如拓展更多的贏利點,以減少對在線票務的依賴。只有這樣,阿里影業才能實現多措並舉,為自己搏出一個更為美好的未來。

〖科技說說〗由資深媒體人,前和訊網、21世紀網科技頻道主編劉勇創辦。專注於文娛、金融、新零售、智能科技等領域。商務合作及內容轉載,請添加微信:liuyong-hexu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