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100萬億大資管“再造”:資管科技崛起

金融業入門進階的必讀筆記,超級乾貨,大神筆記,內容涉及金融幾乎所有領域,每一頁都是乾貨:《金融行業乾貨彙總稿(370頁)》關注、轉發、點贊文本,查看置頂頭條文章,並添加好友免費領取(備註頭條+資料名稱)7天有效

100萬億大資管“再造”:資管科技崛起

自從2018年開始,新加入摩根大通(JPMorgan)的資產管理分析師,都必須學習一項新技能——編程語言Python。編程語言為什麼會在華爾街炙手可熱?

“現代資產管理的唯一語言是編程語言。”摩根大通資產管理負責人的這句話背後,是資管科技日益改變著傳統的資管行業,除了編程,他們的必備學習技能還包括了機器學習培訓等。

實際上,不止摩根大通,其他大投行也加入了編程學習的行列。因為通過開發分析工具和數量分析模型,編程能為客戶創造更好的理財產品和解決方案。資管科技正在“再造”資產管理行業,難怪高盛、摩根大通等都將自己定位成“科技公司”。

放眼國內,各類資管機構開足馬力加大投入,科技正在改變著100萬億大資管行業的方方面面,新興的“資管科技”也成為國內資產管理機構數字化突圍的必經之路。


資管X科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曾幾何時,主動管理能力是資產管理機構最核心的競爭力 ,在線下渠道為王的銷售環境下,營銷見長的公司也能取得一席之地。那時候,科技的力量無足輕重,客服、IT等中後臺的潛力和地位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

如今,無論是產品、投研、風控、交易、營銷、客服、戰略、甚至監管,資產管理行業的每一個環節,都在被科技深度影響、改變甚至顛覆著。普華永道一份調查顯示,有51%的資產管理公司認為,金融科技會打破資管行業的現有格局。


在國際資管機構的視野裡,資管科技不僅僅是針對個人投資者的線上獲客和運營,而是涵蓋上述環節的全方位提升。

全球知名的投資管理公司Invesco

為例,該公司於2019年3月11日在倫敦證券交易所(LSEG)推出區塊鏈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這支全球區塊鏈ETF最初將覆蓋涉及區塊鏈技術的48家公司。蘋果公司、芯片製造商英特爾、圖形處理單元製造商Advanced Micro Devices、採礦硬件製造商臺積電,均成為ETF的一部分。其中46%為信息技術公司,23%為金融行業公司;

另一科技轉型力度最大的機構之一——摩根大通的資產管理部門,於2018年底設立了數據實驗室,並於近日率先在資產管理部門採用全新的全球股票自動化交易平臺,計劃在3年內完成全部部署,加速公司內部的自動化變革。

科技轉型需要真金白銀。2017年摩根大通的技術投入總額達95億美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接近10%,淨利潤近40%,這些巨頭的科技轉型力度可見一斑。

反觀國內,資產管理行業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資管新規後破剛兌,提升主動投資管理能力成為必然選擇;行業競爭日趨激烈,銀行理財子公司紛紛成立,多家外資資管巨頭成立在華私募基金;投資產品日趨多元化,投資者更加個性化。

可以說,科技創新正驅動著100萬億資管行業全面智能化。

一方面,資管新規的落地,使資管行業各個業務環節、系統都需要重塑;另一方面,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蓬勃發展,資產管理機構迫切需要藉助技術全方位提升產品設計、投研、交易、客戶獲取、服務方式、盈利模式、客戶體驗、風險管理等能力。

與實力強大的科技公司深度合作,成為資產管理機構的捷徑。在金融科技、監管科技等之後,“資管科技”成為又一個新的爆發機會。

最先搶佔“資管科技”制高點的巨頭,是京東數字科技。2019年2月,京東數字科技推出“JT²智管有方”,這是國內首個一站式、全方位、智能化的資管科技系統,為機構投資者提供產品設計能力、銷售交易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和風險評估能力等四大能力。


資管機構的數字化突圍


100萬億大資管“再造”:資管科技崛起

“如果說過往的金融科技主要是圍繞信貸業務進行佈局,現在進入深水區之後,資管科技將成為金融科技的新趨勢。”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李尚榮曾表示。資管科技會不會成為金融科技又一爆發性的機會?

對於很多人來說,資管科技可能是個新名詞,不過,科技正在加速促使資管行業的數字化蛻變,已有先行者在資產管理業務數字化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這方面的代表機構是招行。招行曾說,“唯一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和顛覆銀行商業模式的只能是科技”,通過利用自身科技優勢進行資產管理業務轉型,招行資產管理線上化程度已經超過了一半。

目前,招商銀行APP的理財投資客戶數達507.50萬戶,其中線上理財投資銷售筆數佔全行理財投資銷售筆數的79.37%,線上理財投資銷售金額佔全行理財投資銷售金額的59.11%。

“資管業務對於金融科技實用價值的探索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機器學習;二是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三是機器人技術。”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老總曾表示。


在數字化基礎上,如何通過前沿技術讓風險管理和價值發掘更高效,是目前資管科技探索的主要方向。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京東數字科技推出的“JT²智管有方”正契合了市場的迫切需求,幫助機構客戶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

在風險管理方面,“JT²智管有方”利用區塊鏈技術,能幫投資人穿透看清底層資產風險狀況。目前,京東數字科技已經利用ABS區塊鏈技術率先實現數百億的京東白條資產上鍊。


另外,針對債券的信用風險,“JT²智管有方”運用大數據、AI等技術,綜合企業所屬行業週期、資產負債、財務造假、公司治理、股權關係、以及輿情變化等多維度建立了嚴謹的評分體系,通過對超過9000家發債公司過去10年的基本面指標進行量化分析,對發債主體的信用情況給出客觀評價,為投資者的投資管理提供專業意見。


目前,該信用風險管理模塊的試用合作伙伴覆蓋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基金與券商等各類金融機構20餘家,試用機構資產管理規模超過8萬億。

在發掘投資機會方面,“JT²智管有方”將傳統渠道和電商等新興渠道獲取的實體經濟數據相結合,並利用數據分析能力,實現大數據降維和可視化,輸出指數產品和指標體系、研究報告以及投資策略服務,幫助機構從數據中發掘實體經濟資產的價值,以及資本市場投資機會。


目前京東數科創設的消費大數據指數已服務於70餘家金融機構,以其為支持工具的東方紅京東大數據和前海開源裕源FOF兩支基金,同期業績表現均領先同類基金。


和而不同的資管新生態


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曾在致股東的信中寫道:“科技是有史以來發生在人類社會最偉大的事情”。

如今,資管行業正迎來巨大的發展機會,資管科技成為資管行業的歷史性機遇。不過,資管科技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

對此光大銀行資管部總經理潘東曾有系統分析,他認為,資管科技建設面臨多重問題:一是剛兌的路徑依賴抑制了淨值化運營體系建設;二是系統建設多由各個部門主導,造成信息孤島及業務瓶頸;三是低建設效率抑制了產品創新速度;四是同質化的建設思路,影響了業務創新性。

在他看來,資管科技需要戰略真投入,“要在人、財、物等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戰略性增加科技投入,戰略性削減其他投入”,以更大的投入聚焦智能科技。

但對於大部分中小資管機構來說,要在科技上投入強大的人力物力並不現實,“資管科技”平臺的價值凸顯出來。

得益於在數據分析能力、技術、人才三個方面的充足儲備,京東數字科技在資產管理行業不斷進行數字化創新:2015年成功發行業內首個互聯網消費金融ABS項目;2018年,京東數字科技正式成立資管事業部;2019年推出“JT²智管有方”,成為金融科技戰略的又一次重要落地。

與資管巨頭自己做數字資管不同,京東數字科技正在做的是“和而不同”:京東數字科技不同資管行業競爭,而是把自己的科技能力、客戶等全面開放出來,藉此提升資產管理行業整體的智能化運營水平,推動行業形成“智能資管’新生態,從而推動傳統的資管行業升級換代。

“JT²將以科技為驅動、客戶為中心,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科技服務,矢志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技術的創新開拓者、領跑人。我們樂於見到市場上有更多企業參與進來,共同以科技服務和科技能力推動資管行業的高效、健康發展。”李尚榮表示。

可以說,資產管理行業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前景廣闊,試想一下,假以時日,京東數字科技的資管科技會不會助力一個個數字化資管巨頭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