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12歲兒子吃醋跟媽媽爭寵,爸爸的改變,卻讓孩子的笑容漸漸凝固

在全職媽媽越來越多的今天,許多暖心的寶爸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關心自己的媳婦,畢竟全職帶娃並不是在外工作輕鬆。

有一位丈夫就很好做到了這一點,他回家開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叫喚自己的妻子,但他的做法卻迎來了兒子的吐槽。

這天爸爸照常回家就溫柔地喊了一聲“媳婦”,但迎接他的卻不是溫柔的妻子,而是準備好要調侃自己父親的兒子。聽到爸爸的聲音,兒子興沖沖地跑了出來:“喲,爸回來了”

12歲兒子吃醋跟媽媽爭寵,爸爸的改變,卻讓孩子的笑容漸漸凝固

接著兒子開啟了吐槽模式,埋怨自己的父親每天回家都先喊媽媽,把他給忽略了。爸爸當即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理解了孩子的委屈,隨即就向孩子保證,下次回家先喊兒子。

對此孩子迫不及待地提議道:“你趕緊出去再進來一次,讓我體驗體驗”,而爸爸顯然也是個大頑童,立馬就轉身出門再進來一次。並且一進門就大聲喊道:“兒子”,就在兒子樂呵樂呵地出來迎接父親的時候,父親的下一句話讓孩子懷疑人生了……

12歲兒子吃醋跟媽媽爭寵,爸爸的改變,卻讓孩子的笑容漸漸凝固

爸爸開門第一句是喊“兒子”沒錯,但第二句話是:“你媽呢?”

12歲兒子吃醋跟媽媽爭寵,爸爸的改變,卻讓孩子的笑容漸漸凝固

當聽到爸爸的話時,原本興高采烈的兒子,本來綻放的笑容漸漸凝固了,彷彿受到了一萬點傷害。喪氣地道:“算了,你還是先喊你媳婦吧”

12歲兒子吃醋跟媽媽爭寵,爸爸的改變,卻讓孩子的笑容漸漸凝固

雖然兒子看起來是鬱悶的,但實際上楞了一下之後,臉上卻充滿著幸福的笑容。自己的父母相親相愛,孩子才有健康穩定的成長環境。父母的相處幸福,傳遞給孩子的,也必然是幸福。

12歲兒子吃醋跟媽媽爭寵,爸爸的改變,卻讓孩子的笑容漸漸凝固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理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三點,看完要記住了

1. 夫妻關係為第一位

國內心理學專家,暢銷書作家武志紅說過:“健康的家庭,夫妻關係是第一位”。這是因為孩子天生會有維護父母關係的責任心,如果父母的關係不穩定時,孩子就會犧牲自己,以平衡父母的關係。

例如有些孩子會裝病甚至故意把自己弄生病,讓父母轉而關心自己、停下爭吵。

2. 跟孩子明確關係順位

父母要明確地孩子說,爸爸最愛的人是媽媽,媽媽最愛的人是爸爸,他是爸爸媽媽的愛情結晶。

而孩子,只需要開開心心做好一個孩子,健康、無憂無慮地成長就好,不需要和父母爭寵,因為父母同時也愛著他。

3. 不要在孩子面前過分親密

雖然說父母關係親密而穩定對孩子好處多多,但情意綿綿的事情還是在孩子面前有所避忌,一些親暱地動作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做。

這是因為孩子的模仿學習能力很強,會模仿父母的身上學會種種行為,進而投射到自己與他人的相處中去。


今日互動話題:不知道大家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孩子和父母爭寵的情況呢?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我們一起來進行更多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