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現在的孩子太聰明瞭是好事還是壞事?

鬼市老王


感覺您的邀請

孩子的聰明具體是哪方面呢?

是學習聰明、情商高、懂事還是各方便都很聰明呢?並且還是多大呢? 可以具體說的明白一些。

如果還只是個小孩子,那他(她)的聰明不用過於擔心,現在很多現在因為在這個時代,思想各方便都便成熟,而且智商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個人覺得不太過於擔心,你看看姑媽發的那篇《5歲男孩上央視背古詩背後的推動是什麼》5歲的孩子古詩出口成章,難道這不聰明嘛?可以說是非常聰明瞭。

如果說情商高的聰明,我也的也不用擔心、畢竟如果爸媽都聰明、情商都高,生出來的孩子肯定不會太差的。還有就是家庭氛圍養成的。

第三就是懂事的聰明瞭,如果您的孩子只是在約定好的時間內,或偶爾的乖巧都是正常的,但過分懂事可能要觀察下孩子是否在害怕什麼。

記得之前看過節目說道:馬伊琍曾坦然後悔曾經對女兒愛馬管教太嚴格,使女兒過分“懂事”。雖然成為了人人稱讚的乖孩子,卻連自己的心裡話都不敢表達。

愛馬在幼兒園裡跟同學一起玩過家家,一些孩子扮演媽媽,一些孩子扮演寶寶。

可是有的孩子總是要當媽媽,逼著愛馬當寶寶,其實愛馬也想試試當媽媽,可是她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後來馬伊琍告訴女兒“你完全可以拒絕”時,愛馬仍然說“我不敢”。馬伊琍終於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過於“懂事”的愛馬,已經“懂事”到連“不”都不敢表達。

不僅如此,馬伊琍發現女兒在外人眼裡:特別聽話,特別好管,可是她內心非常膽小,而且動不動就認錯。 只要自己聲音大一點,愛馬立刻會認錯:媽媽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她非常痛心,女兒在自己面前竟然變成了小心翼翼的樣子。為了讓媽媽喜歡她,她把自己逼成了一個“懂事”的孩子,內心的想法都不敢說出來,就因為怕媽媽不高興。

後來為了鼓勵愛馬,馬伊琍花了整整個兩個月時間與女兒溝通疏導,總算讓愛馬說出了內心的那句“我不願意”。

我們大人總是想要一個“懂事”的孩子,因為懂事的孩子很省心,懂事的孩子讓大人喜歡。

可是懂事真的是他們的內心想法嗎?還是單純為了迎合大人,取悅大人而壓制自己的內心?

毋庸置疑,有很大一部分“懂事”的孩子,內心絕對是不快樂的!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說過: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因為他們習慣了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求,長期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有時候,“懂事”就是一張無形的網,它束縛著人的手腳,讓人畏手畏腳,止步不前。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懂事,不是孩子成長了,是孩子絕望了。

有人說,孩子就像有兩面,乖巧的時候怎麼疼都不夠,搗亂的時候怎麼看怎麼煩。

但正是這些乖巧的、淘氣的、任性的樣子才是孩子最真實的自我。

只有充滿安全感的孩子才能肆無忌憚地釋放所有的情緒。不要再讓孩子被“懂事”這兩個字捆綁,不要再讓他因為這兩個字而負重前行。

請允許孩子犯錯,允許孩子調皮,允許他做自己。

任何事物發展都有一定的規律,孩子的成長肯定也需要一定的過程。適當領先或者適當表現出優勢,那確實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