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永城市侯嶺鄉:疫情防控中的“70”引領、“90”接力


永城市侯嶺鄉:疫情防控中的“70”引領、“90”接力

記者 楊哲洋 通訊員 趙杏梅

3月1日,永城市侯嶺鄉侯嶺管區書記溫勇、謝樓村村委會主任成先鋒帶領謝樓的青年代表分別到該鄉政府、派出所和衛生院慰問防疫工作人員,併為他們送去了慰問品。據瞭解,為表達對防疫工作人員的敬意,成先鋒拿出自己8個月的工資14000餘元購買慰問品,謝樓村青年知情後,積極參與其中,一同慰問。

永城市侯嶺鄉:疫情防控中的“70”引領、“90”接力


溫勇和成先鋒,侯嶺防疫一線的“70後”和“90後”,以對工作的高度負責和對群眾的盡心服務展現了侯嶺防疫工作的引領與接力。

侯嶺管區的“引路人”

永城市侯嶺鄉:疫情防控中的“70”引領、“90”接力


溫勇,1975年10月出生,1997年6月入黨,現任侯嶺鄉綜治辦副主任、侯嶺管區書記。

1月24日(大年三十),永城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給侯嶺鄉發來疫情通知,此時在鄉里帶班值守的正是溫勇。憑藉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敏感性感到形勢不容樂觀,他立即向鄉主要領導彙報,並親自通知全鄉28個行政村認真排查從湖北、武漢返鄉的人員,特別強調各村立即上報的同時安排他們在家自我隔離,彙總後及時上報市疫情辦。

大年初一,侯嶺鄉召開疫情防控動員會,要求各村立即進入戰時狀態,迅速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溫勇負責的侯嶺管區屬永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除未拆遷的村莊外,商業開發小區和安置社區就有10個,面積大、人員多。面對困難,他沒有退縮,向鄉黨委遞交請戰書後,當即趕往謝樓、侯嶺和十八里村,安排落實具體防控舉措,進行網格化分組、地毯式排查、人情化隔離、科學化宣傳引導。

永城市侯嶺鄉:疫情防控中的“70”引領、“90”接力


2月1日接到直系親屬病故的消息,電話中他含淚告訴家人:“我是一名班子成員,也是一名共產黨員,不能離開工作崗位。”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溫勇始終堅守疫情抗擊第一線,從未請過假,從未離過崗,以堅定的信心、務實的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在群眾都閉門不敢外出時,他衝鋒在前,始終在村組間“逆行”,每一次都是與湖北、武漢返鄉人員“最近距離的接觸”,但他從不畏懼,耐心給返鄉人員做工作,幫助解決生活困難,得到了群眾發自內心的信任與支持。

當前企業正在有序復工復產,溫勇作為侯嶺管區書記,也一併負責轄區內企業復工巡查工作。他認真記錄企業防疫注意事項和具體要求,實地查看防疫效果,確保企業有效防疫,有序復工。

謝樓防疫的“接力者”

在鄉黨委政府的科學部署下,在管區書記溫勇的合理安排下,謝樓村防疫大作戰正式吹響了號角。村委會主任成先鋒從溫勇手裡接下接力棒,繼續一往無前地堅決戰“疫”。成先鋒,1992年4月出生,2015年10月入黨,2018年5月當選謝樓村村委會主任,是侯嶺鄉唯一一個“90”後村主任,任職以來工作積極主動,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為全村做貢獻。

永城市侯嶺鄉:疫情防控中的“70”引領、“90”接力


按照責任分工,成先鋒除需要到全村巡查巡視外,主要負責謝樓村益民小區防疫工作。益民小區屬拆遷安置小區,所住居民老人和精神障礙者居多,隨意出入,較為難管。針對益民小區三面開放的情況,一同負責小區防疫的鄉民政所所長李俠請示鄉主要領導,採取挖溝的方式堵住出口。成先鋒知情後,便動用自己的挖掘機,找專人開車,挖出一道長150米深3.5米的深溝,並製作懸掛條幅,提醒群眾禁止翻越。隨後又在另一面加固防護欄,最終只留一個出口,有效勸返出入人員和車輛。

初心不改、年少有為,幹起工作來不怕苦不怕累。他走村入戶宣傳居家隔離知識,發放宣傳單;到武漢及外地返鄉人員家中落實隔離舉措,張貼返鄉人員信息表,提醒外人不得靠近不得串門;日夜堅守卡點,堅持原則毫不退讓,竭力勸返出入人員和不戴口罩出門人員;到各個卡點及小區巡查,確保無扎堆閒逛群眾;身穿防護服,參與小區消殺等。防疫期間,成先鋒作為村主任還與村“兩委”一同看望村裡的6戶貧困戶,囑託他們在家好好待著,做好居家防護,生活中有困難及時告知,由村裡幫助解決。真誠的慰問和關心給貧困戶心裡送來了溫暖和希望。

永城市侯嶺鄉:疫情防控中的“70”引領、“90”接力


盛興醫療復工在即,鄉黨委政府選派成先鋒駐廠監督防疫措施落實情況。成先鋒牢記自己肩負的職責,對員工負責、對企業負責、對鄉黨委負責,嚴格監督,高標準要求,將防疫的每一個細節都看作大事,確保營造健康衛生的復工環境。

溫勇和成先鋒,不僅是疫情防控中的“70”引領和“90”接力,更是侯嶺鄉鄉村兩級幹部密切配合、落實落細各項工作的具體體現。相信有堅定的“70”力量,加之“90”新力量的匯入,侯嶺防疫工作一定取得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