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前幾日火箭少女、R1SE、UNINE等組合齊聚湖南衛視跨年晚會,一時間,沒看過《創造營》、《青春有你》等成團選秀節目的觀眾集體臉盲了,這個組合是哪檔節目出來的?那個組合又是什麼選秀選出來的?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18年《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的爆紅開啟“選秀元年”,帶來了新一批選秀節目的前赴後繼,而19年成團的R1SE和UNINE似乎分走了全網300追星女孩的最後一塊蛋糕。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在人們以為選秀紅利早已過去的時候,騰訊與愛奇藝又雙雙確定將會在2020製作第三季節目。

既然101系選秀的巔峰已經過去,也再無可能打造出下一個蔡徐坤,在大眾已產生審美疲勞的當下,為何還要繼續重複一成不變的模式呢?在同樣的套路下,還會有人看節目、心甘情願被一批批的新面孔割韭菜嗎?



為此,我們採訪了四位資深選秀粉,

讓她們來作答——


小深 24歲 在讀研究生

間歇性上頭的選秀粉

從韓版的《Produce 101》一、二、三、四季,到國內的《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創造營》、《青春有你》,近幾年101系的偶像選秀節目小深無一錯過,無論說起哪個選手都能分析得頭頭是道,在她看來,選秀節目的殘忍,從結束開始——

那些沒出道的小偶像,

後來只能接些微商代言了。

在上一個節目選秀時激情打投,又在下一檔節目開播後火速跳坑,在小深看來,選秀節目最大的魔力,就是很容易讓觀眾在那段時間裡特別“上頭”,因為相比常規綜藝節目,

它能夠通過剪輯打造完整的故事線,就像電視劇劇情,而它又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所以格外抓人。但可能那三個月或半年過了之後,就會慢慢從這種間歇性的極度狂熱中冷卻下來,開始覺得沒什麼意思了。

節目結束的那一瞬間,選秀藝人的粉絲流失期就開始了,即使人氣再高的選手,也要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愛豆、新流量的衝擊。但成功出道的藝人也已算是幸運中的幸運,更多沒能出道的男孩女孩,就像石子砸進湖裡濺起的水花,頃刻之後再無人知曉他們曾經的存在——

“那些參加選秀但沒有出道的小偶像,節目結束後的後續資源都跟不上,比如當年《偶練》出來的那些人,除了前九名,往後的那些人現在都沒什麼活動和關注度了,只能接一些微商代言,跑一些線下活動。如果你不是每場都追,每場都保持關注,後來就會慢慢淡了。”

說起這些已經“查無此人”的選秀藝人,除了惋惜外,她更多的是習以為常。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追CP最上頭的時候,

其實會比追單人更上頭。

與選秀節目受眾中佔據絕大多數的唯粉不同,小深追選秀,最大的樂趣在於“磕CP”。看《偶練》時,她同時磕著裡面好幾對選手的CP,會給他們認真投票、寫文案、剪視頻,那段時間裡,唯粉做的事她一件沒落下。“追CP最上頭的時候其實會比追單人更上頭。”她篤定道。

但節目結束後,這些曾經互動頻繁的選手各自分飛,鮮少有在一起的活動,鏡頭前也不再提起對方,這讓她覺得很沒意思,CP營業終止,磕糖動力消失,那股子上頭勁兒也就沒了。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愛豆和工作人員談戀愛,

就像自家房子塌了。

其實她也不光當過CP粉,《偶練》時期,她還曾喜歡過裡面一位人氣不算高的選手,甚至為他開了粉絲站,為他做這做那,沒多久就花了好幾萬,沒想到後來這位小偶像卻被曝出和工作人員談戀愛。

“自家房子塌了嘛,”她用了個網上流行的比喻,“這讓我覺得很噁心。”

這也是101系選秀偶像最大的特點——入坑快,脫坑也快。節目中,比起單純的實力,對於人設的塑造和展示佔據了更大的篇幅,而這些鮮活的人設會讓觀眾覺得新鮮,輕而易舉就能圈粉。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在小深看來,和日韓甚至國內的其他明星相比,這些小偶像更沒有距離感,從一開始的小小練習生或“糊穿地心”的180線藝人,一夜之間突然有了人氣,有了粉絲,對他們自己來說也是種新奇且興奮的體驗,也正因為這樣,他們對粉絲的要求往往都能夠滿足。

這種親近感和豐富的粉絲福利讓粉絲很容易短暫地入坑、沉迷。

但光靠人設是很難持續固粉的,尤其是對這些爬遍牆頭、眼光極刁的資深追星女孩來說。國內照搬101系的選秀模式,卻又沒有韓國早已完備的練習生體系,來參加選秀的藝人們實力整體遠遠不如韓國版,有些訓練了兩三個月便來參加,有些甚至是公司培養走影視路線的演員,來參加節目只為“刷臉”。

“國內的小偶像有實力的太少了,大部分就只能看看臉,看看人設,那個感覺淡了之後就感覺追不下去。”雖然是資深選秀粉,小深仍然忍不住吐槽,而像她這樣在節目結束後“清醒”繼而脫粉的人不在少數。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對很多站姐來說,

選秀就是“買股”。

而類似的節目多了,還產生了更有意思的選秀圈現象——“買股”。

小深向我們介紹,很多站姐會在新選秀節目開始前,就像炒股那樣先選幾支潛力股,給這些目前沒名氣沒人氣的藝人開個粉絲站,率先搶佔大粉席位,如果他們中有人像蔡徐坤、周震南那樣爆紅,她們就可以通過這些看似“一輪陪伴愛豆走來”的站子賺得盆滿缽滿。

學員們剛開始封閉式訓練,她們就從早到晚地蹲在節目錄制場地外,只為了等待他們早晚從棚內到生活區的那短短几分鐘時間。而在這幾分鐘裡,她們要做的就是拍照片錄視頻,目標不是某個人,而是全面撒網。

她們會同時拍很多人,拍的圖可以一直不曝出來,如果後面有誰突然火了,就像王一博肖戰這種,她們之前拍的這些遠古圖都是可以賣很多錢的。如果藝人真的爆不了,就當‘扶貧’了。”她總結,“這是一種投資。”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選秀團再糊,

銷量也比其他新團高几倍。
採訪的最後,我們向她提出了一直以來的疑問——打造出頂流的選秀元年已過,而選秀次年層出不窮的101系選秀節目也早已讓大眾產生審美疲勞,也再沒有重複前一年的熱度,為什麼明年還要繼續製作《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等節目呢?

“我舉個例子吧,韓國三大社的新男團的首張專輯首周銷量一般最高也就幾萬張,小公司的話可能只有幾千張。但哪怕人氣遠遠不如前幾季、播出時一直被嘲又糊又沒意思的《Produce101》第四季,出道的男團第一張專輯首周就賣了五十萬張。”小深用一個例子回答了我們的疑問。

她分析道,對於製作方來說,與其用一種全新的、不知效果如何的模式去試水冒險,不如繼續沿用已經成功的、體系完善的成熟模式。而這種在大眾看來已經沒有新鮮感的節目類型,其實依舊能夠吸引到相當一部分的關注度。

“所以這種模式固然慢慢地沒有吸引力了,讓人審美疲勞了,但它還是一條捷徑。”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茶茶 23歲 媒體人

R1SE趙磊真愛粉

和絕大部分看《創造營》的人不一樣,茶茶之所以來看節目,一開始就是因為裡面的選手趙磊。15年底,浙江衛視的《燃燒吧少年》開播,本身就很喜歡選秀的茶茶碰巧去看了節目,就此喜歡上參加選秀的趙磊。後來他在節目中被選進X玖少年團,又在19年參加《創造營》並以第十名的成績進入R1SE,這整個過程,茶茶一直都有參與。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哪怕大火過的藝人,

也心甘情願“回爐重造”。

看著愛豆兩次參加選秀,也為他兩次在投票中“廝殺”的茶茶自然無法對節目組成的男團產生感情,她很明確地將自己排除在糰粉這個群體外,以一種極為冷靜的姿態分析著這個組合。

在她看來,儘管後面的每個選秀節目都想往《偶練》的方向發展,每個選手都渴望成為蔡徐坤、範丞丞,但也無法再重現《偶練》那樣現象級的人氣了,即使《偶練》自己的第二季即《青春有你》也無法做到。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但就算R1SE和UNINE的人氣比不過Nine Percent,也遠遠好過許多選手們原來所在的“糊團”,《創造營》等節目給了他們第二次發展的機會,就像重生一樣,這也是為何連張遠這樣屬於曾經大火過的男團藝人也心甘情願“回爐重造”的原因。

而對於練習生們來說,哪怕知道幾乎不可能再達到蔡徐坤等人的高度,他們仍然前赴後繼地去碰這個機會,去爭取那一線希望。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靠沙雕出圈的組合少見,

有團魂的組合更少見。

在茶茶看來,由於依託騰訊這個強大平臺所帶來的資源和曝光,R1SE已經算其他成團的組合中發展相對不錯的了。“我們也算是出圈了,而且是相對於其他團來說很少見的靠沙雕出圈。”她開玩笑道。

微博上,R1SE全員在舞臺表演中圍成一圈向後仰的搞笑截圖被做成各種沙雕表情包,連不是R1SE粉絲甚至不追星的路人網友也知道他們和粉絲的一些逗比事蹟,確確實實算是出圈了。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更少見的是R1SE的團魂,要知道,內娛的組合幾乎沒有什麼團魂可言,合體的時間往往少之又少,而一旦合體,就是燈牌battle的戰場。而R1SE則截然不同,今年第一場廣州演唱會時,不但粉絲自發提議全場不帶燈牌,進行整團的統一應援,連團內的部分藝人也親自發微博,認真地號召大家不帶燈牌,說希望給大家帶來一個最好的視覺效果。

“當時大家都覺得不太可能,結果到了現場還真的沒有一個燈牌。”這樣的團魂連茶茶這個唯粉都不免動容,“全場粉絲都在喊R1SE而不是個人的名字,就很容易把你帶入到那個氛圍中。”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即使是肖戰,

也得靠演戲才能火出圈。
這一點和趙磊之前所在的X玖少年團截然不同,按茶茶的話來說,X玖就是個“純battle團”,這也和《燃燒吧少年》當初被人詬病的成團結果有關。“當時的賽制是決賽當天分成紅白兩隊進行四對四對抗,勝出的四個人出道。結果比賽結束半年後莫名其妙變成九個人出道了,就感覺之前的整個比賽都沒意義了。”茶茶回憶道,

“把比賽時對立的兩邊硬融合成一個團,就是個鴛鴦鍋,粉絲沒有一個人滿意的。”

以至於在X玖成團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決賽兩隊的粉絲都在瘋狂battle,不管買專輯還是做應援都撕逼得很厲害。“大家都希望官方早日拆團,在對抗官方這件事上大家倒是挺有團魂的。”

今年大紅的肖戰也是X玖少年團的一員,轉戰演員路線之後逐漸被大眾熟知。“今年郭子凡靠《小歡喜》也正式轉型演員,谷嘉誠在《烈火英雄》也刷了下臉,想要唱歌想要做愛豆的反而沒什麼聲響了,在中國可能還是得靠演戲。”她分析道。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儘管類似選秀節目層出不窮,熱度一次不如一次,等下一次選秀開展,茶茶依舊會去看。通過她我們才知道,原來大眾所謂的選秀審美疲勞對於選秀粉來說其實並不存在。

“普通大眾所謂的審美疲勞,是指對選出來的人會有一些審美疲勞,但是對於在搞選秀的這一批人來說,他們是沉浸在這個類似養成系的遊戲模式中的,他們並不會疲勞。”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小藍 24歲 市場營銷

選秀節目編年史

說起對選秀節目的熱衷,小藍可以追溯到09年鬱可唯那屆的《快樂女聲》,之後每一年的快男快女她一次不落。隨著舊選秀的落幕,她又開始追起了《Produce101》、《明日之子》、《偶像練習生》等新一批選秀。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不過看完了這麼多選秀,她最喜歡的還要數《偶練》,她粗略算了算,光是從頭到尾認真看,她就已經看了八遍了。

選秀的過程固然精彩,

選秀前的爆料更精彩。

除去節目自身的魅力,小藍認為,節目播出期間引發的獨特粉圈文化也是吸引選秀粉的原因之一。“我們小時候追快女的時候還是在玩貼吧,貼吧有時候經常會有人出來爆料選手過去的事,觀眾也會對各個選手的過往經歷做一些剖析和回顧。”這些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網友窺私慾和好奇心。

在她看來,比賽時扣人心絃的緊張感固然重要,但這些私下討論的熱潮也很重要,這些節目引發的討論會讓節目的熱度上升,也會增加觀眾的好奇心和關注度。其實選秀節目就是一個把選手包裝出來的過程,選手展現在屏幕前的實力不是一時半會就有的,勢必經歷過一個積累的階段,觀眾也會不由自主地想要了解他的過去,而這個過去的經歷會對他現在的人設或者說形象有很大的加成。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他是什麼樣的人,

鏡頭前是不可能完全藏住的。

而對於哪些選手特質能吸引到自己,小藍心中也有一杆秤。既然是唱跳選秀節目,那麼唱跳綜合業務能力好自然是首要條件,第二點就是他的人設得相對真實。“雖然這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畢竟大家都離偶像挺遠的,也沒法去驗證。但很多東西,比如他說話做事的方法方式,在跟人交流的過程中透露出來的一些小細節,都會作為我評價他的標準,因為在生活中也是這樣。”

對小藍來說,選秀節目或者說追星,其實就是自己生活的一種映射。她在生活中不喜歡的行為,或者不認可的一些東西,在追星的時候也同樣不會喜歡。同樣地,哪怕藝人們在鏡頭前再會偽裝,有些真實個性還是會不自覺地顯露出來。

“比如說他是一個在生活中很喜歡抱團的人,那麼他在選秀節目中也可能會抱團,甚至可能不是單純的抱團,還會因此對別人造成傷害。這些細節雖然不會明顯表現出來,但會有一條暗線在那裡,大家只要用力去感受體會,其實是能觀察到的。”她補充道。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最後一個吸引她的特質,就是有野心。在小藍看來,凡是來參加選秀節目的藝人,不可以覺得自己是來賺錢養家的,因為在哪兒工作都一樣可以賺錢,他一定要有著出道當明星的野心,並且明白自己成為明星可能會犧牲一些東西,也做好了相應的覺悟。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蔡徐坤其實是民意和資本battle的代表。

101系選秀節目中,小藍最喜歡的選手要數蔡徐坤。“最早對他的關注源於第一場公演,那個時候只覺得他颱風很好,甚至沒覺得他長得好看,一直到後面可能才慢慢覺得他是一個各方面都沒有什麼短板的人。”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當然,實力的強勁並不是蔡徐坤爆紅的最大原因,小藍認為,節目播出期間,他最大的吸粉點在於他個人練習生的身份。在一檔無法避免被資本干預的節目裡,有那麼一個人,他沒有大公司的背景,可以通過民選力壓其他背靠公司的人,這讓觀眾覺得非常熱血。

“我覺得有一句話說得很對,蔡徐坤幾乎是民意和資本battle的一個代表。其實這件事當時激發了一場比較大的討論,現在的人都有顆叛逆的心,或者說現在誰都不喜歡被資本操控,大家都會覺得資本是萬惡的,因為有一些人是純靠資本包裝出來的,業務能力不是那麼強,靠人設、靠營銷、靠各方面的東西就被捧紅。而可能正因為蔡徐坤沒有公司,大家才會覺得,他的夢想似乎更純粹一些。”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如果你想塑造個人英雄的形象,

它必然會對團魂有所打擊,

但是這樣是更容易出爆款的。

比起19年的《青你》和《創造營》,18年的《偶練》和《創造101》火藥味和矛盾衝突感顯然更足,前兩者的糰粉在18年的選秀節目中幾乎見不到。屏幕裡選手們競爭激烈甚至針鋒相對,屏幕前粉絲日日撕逼,但小藍認為這反而是好事:“我也不知道做選秀的那些資本爸爸有沒有想清楚這個事情——如果你想塑造一個個人英雄的形象,它必然會對團魂有所打擊。但是這樣是更容易出爆款的。”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小藍推測,19年的兩檔節目可能是吸取之前節目火藥味太重粉絲撕逼太嚴重的教訓,所以想努力打造團魂,但矯枉過正,導致節目太過和諧,反而少了很多選秀的獨有看點。“我認為選秀節目裡最大的核心,說難聽一點叫販賣夢想,說好聽點可能就是感染。那些能夠被你感染的人一起支持你的夢想,讓大家都認可你現在的努力是有一些成績的,這可能是我想看到的看點。”

從選手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和諧和團魂會讓他們每個人的個人特色被削弱,名次前列的人可能無所謂,但對於名次靠後的人來說,這是致命的。“講道理說,很多後面名次的人,他可能水平跟業務能力真的很不好,就是通過一些人設的塑造或者是營銷這樣起來了,然後成團必須要選滿11個人,就這樣捆綁著一起成團發展了。”小藍說,“但等到限定團結束後,這些自身特色沒有被凸顯出來的人就會慢慢銷聲匿跡了。”

儘管身為蔡徐坤的粉絲,小藍依舊認為,選秀模式下必然會再次能夠誕生蔡徐坤這樣的頂流藝人。“你看像《快男》、《快女》辦了這麼多屆,中間都很平庸,但到13年不是也還出了個華晨宇。”小藍最後總結道

,“只要他能出道,一定是有一個吸引點的,而只要這個吸引點能夠被無限放大,他就一定能成為下一個爆款。”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Rita 30歲 市場營銷

UNINE夏瀚宇親媽粉

早在2002年,還是BBS天下的那個時代,Rita就開始擺脫白嫖,真金實銀地追星了。從BBS、天涯,到貼吧、論壇,從新華書店買正版CD,到數字專輯、打榜投票,從港星、日星,到歐美圈、內娛,Rita的追星史本身就是一部追星百科全書。

和小深等資深選秀粉不同,Rita原本很少關注內地娛樂圈,連《快樂大本營》都沒看過。某天她在家和朋友點了個外賣,又不知道看啥,偶然在搜索電影時看到了《青春有你》的封面圖,就點了進去,沒想到從此入坑。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留個花臂,身上有七處紋身,

他和傳統的愛豆不太一樣。

開始看節目時,Rita還覺得夏瀚宇長得不好看,沒想到節目中第一次公演就被他開口跪的vocal實力驚豔了,“只有在舞臺上,他的魅力才能夠顯露出來”。從比賽初期的76名,連一個鏡頭都沒有,一路靠著夠硬的演唱實力躥升到出道位第七名,這樣勵志的經歷也讓她被牢牢圈粉,用Rita的話來說,“他的每一個鏡頭都是高音唱出來的。”

在她看來,夏瀚宇和傳統的愛豆不太一樣,身上有七處紋身,留著個大花臂,話也很少,不愛在鏡頭前表現自己,所以在《青你》前參加的七八個選秀,他連海選都沒進。“有些人就是在這個時間點,這個事情上才能出來,”對於夏瀚宇這次成功出道,Rita用天時地利人和來總結,“選秀這東西和炒股一樣,觀眾就好比投資人,就看你眼光好不好,有風險但也很有趣。它既是一個娛樂性的東西但也是個優勝劣汰的比賽,就像競技體育一樣,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有些“初戀追星”的粉絲,

每個月光追星就花一兩萬。

光19年一年,遠在東北的Rita已經四次奔赴北上去現場看夏瀚宇了,粉絲見面會、生日會、芭莎慈善夜......也因此認識了很多粉絲。與我們所想的不同,哪怕在《青你》前已經有過很多檔類似選秀,依舊有許多《青你》粉是第一次真情實感追選秀,這意味著,哪怕舉辦了這麼多次,選秀節目依舊在吸引新觀眾。


“甚至有粉絲是初戀追星。”Rita為我們解釋,初戀追星就是指第一次追星,她認識的一位粉絲姐姐,孩子已經小學生四年級了,因為看了《青你》才開始追星,每次活動一定要去現場,去了就一定要找黃牛買第一排的位置,平均每個月光追星就要花費一兩萬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與Nine Percent相比,UNINE的粉絲不算多,但這也不是沒有好處,Rita認為,和大流量相比,粉絲基數少,所謂的“腦殘粉”也會少,粉絲群體也會穩固和團結一些。

她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名為“傻逼粉bot”的微博賬號,上面每天都會有人投稿一些堪稱招黑的粉絲行為,其中尤以流量較高的藝人粉居多。“實際上各種圈子都有這樣的粉絲,只是說頂流和流量大藝人這種粉絲就更多,會更招人煩,更容易讓人看到,我們圈子也有,不過也就小範圍打打鬧鬧掐一掐就完事了。”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能夠一直辦下去的選秀,

只有《星光大道》。

被問及之後的選秀節目還會不會去看,Rita毫不猶豫地回答會。“你看那些直男,那些體育比賽那麼多場,他為什麼都要去看,因為每一場每一次還是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東西。”對於Rita這些選秀粉來說,樂趣不光在於看節目的時刻,從選秀開始前,大家就會一起猜圈裡各大公司的練習生哪個會去《青》,哪個會去《營》,或者扒一扒選手的黑歷史,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節目還沒開始,每天新出的物料和爆料就已經讓她們獲得足夠的樂趣了。

但Rita認為,101系選秀也勢必不會一直長久:“最多再弄兩三年,之後也不會有了,包括韓國版也一樣,就像之前的快男快女,每過幾年,都會有一種新的選秀模式流行。”她笑著說:“能夠一直辦下去的選秀,只有《星光大道》。”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從四位“秀粉”的言語中,不難看出,並不會真正去看節目的大眾,與節目精準的受眾人群即追星女孩和選秀粉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認知壁壘。牆外的人們杞人憂天地替節目操心沒有收視,牆內的粉絲早就對下一檔節目翹首以待,誰又有資格宣判“選秀已死”呢?

選秀粉自白:別替我“審美疲勞”,我還能再看一百場選秀

C O N T R I B U T O R S

執行:wat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