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生態養殖是什麼概念呢?在農村如何發展這樣的產業模式呢?

農人可歌


生態養殖應是養殖業、種植業、能源開發利用、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綜合開發的系統工程。通俗地講,生態養殖是在一定的生態環境中,或者運用生態技術措施,按照特定的養殖模式進行養殖,目標是生產出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

該如何發展綠色生態養殖業呢?

發展綠色養殖,首先要求產地環境必須符合綠色養殖的質量要求,一旦產地受到汙染,就失去了綠色養殖產品生產的基本條件。因此,要創建和保持綠色養殖基地,就必須保護和改善農業環境。其次,就是要推廣綠色養殖生產技術,樹立環境保護的觀念,形成綠色養殖產業體系。且必須對綠色養殖實行制度化管理,使綠色養殖得以制度化、系統化、標準化操作。

 養殖模式

1、放養模式

放養模式也可以理解為“林下經濟”。

通過山林、果園、作物等植物種植與畜禽養殖結合,保持山林、果園良好的生態平衡,形成優質綠色農產品的種養結合模式

2、立體養殖模式

立體養殖模式被形象的比喻為“水陸空模式”。

較早出現的一種養殖模式是“桑―蠶―魚塘”,在這種養殖模式中,蠶的糞便、殘渣等排洩物可以為魚提供餌料,魚塘最底部的塘泥為桑樹供應有機肥料,桑樹上生長的桑葉作為食料供給給家蠶,以此來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此外,還有通過用飼料餵雞,雞糞餵豬,豬糞發酵後餵魚,或畜禽糞便入池肥水,轉化成浮游生物,為水產養殖提供天然餌料。另有塘泥用作農作物肥料,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的生物鏈,如雞-豬-魚、鴨(鵝)-魚-果-草、魚-蛙-畜-禽等。

3、生物發酵模式

此模式以沼氣為紐帶,通過微生物發酵技術將畜禽糞便中的有機物轉化成可利用的再生資源。

除了以畜禽糞便發酵生產沼氣、沼渣和沼液還田外,近年來以“發酵床”為特徵的養殖模式正在國內外興起,其原理是利用鋸末、秸稈、稻殼等配以微生物菌劑形成一定厚度的墊料(床),家畜在墊料上生活,墊料裡的特殊有益微生物能夠迅速降解糞尿排洩物。

生態養殖的好處:

1.養殖原料來源豐富。每家每戶人、畜、禽的一些有機垃圾就是最好最廉價的原料。通過生態養殖,能不斷地循環利用這些原料,整個過程無廢物生產。

2.能生產出大量供各類養殖利用的優質的活體蛋白產品蚯蚓富含蛋白質,若把蚯蚓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經濟動物的詞料中,經濟動物的生長就會加快,肉質也好。

3.養殖成本大大降低。可以建起一座佔地106畝的生態蒼蠅農場,該農場利用豬、雞、鴨、牛、馬等的排洩物先養殖蠅,生產沼氣,用沼氣加溫四季生產蠅蛆,得到大量蠅蛆後,再把養過蠅蛆的糞用來生產蚯蚓,生產完蚯蚓後,把變成了蚯蚓糞的糞土再用來種植莊稼,用鮮蛆詞養5000只雞和30畝魚等。這樣就能把1噸價值幾十元的東西轉變成價值幾百甚至上千元的蠅蛆、蚯蚓、蚯蚓糞、雞、生態蛋、生態魚等10多個產品,經濟效益提高10倍以上。這是一項生物鏈式的生態農業養殖模式。這種模式不但投資少,且大大降低了各種風險。不但能生產出純綠色的動物食品,且生產成本也大幅降低。

生態養殖的環境效益:

1.有效進行物質循環利用,提高能量轉換和資源利用率

相比傳統養殖模式,生態養殖以節約成本、增加收入為出發點,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熱量等自然資源的潛力,提高養殖過程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有限資源在養殖過程中的浪費,緩解糧食與經濟作物、蔬菜、果樹、飼料等相互爭地的矛盾。

2.減少養殖廢棄物、汙染物排放,保護和改善生態及人居環境

生態養殖模式是一種集節能、環保為一體的廢棄物處理再利用模式,生態養殖依照的3R原則――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能夠有效減少養殖廢棄物、汙染物的產生,減少農藥和化肥的投入,緩解殘留農藥、化肥等對土壤環境、水環境的壓力,遏制農業汙染的擴大趨勢,切實保護生態環境,改善農村養殖環境和生活環境衛生,堅持環境與發展“雙贏”。

3.促進養殖業可持續循環發展,提供天然、無汙染、高品質的綠色食品

生態養殖通過生態鏈的作用來循環利用資源,統籌生產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再生利用資源、提高經濟效益之間的協調統一,促進了養殖業的可持續循環發展,給果蔬和肉製品類在經濟效益和食品安全上提供更多的增值空間,併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天然、無汙染、高品質的綠色健康食品。

生態養殖有利於養殖業可持續循環發展,提高養殖過程的物質能量循環和資源利用率,減少養殖廢棄物的排放,實現環境與發展的雙贏。






三餐豆秀


如今隨著國家推動反鄉創業的優惠政策,越來越多的人從城市回到農村,從而發展農村各種的生態養殖經濟,生態養殖是大家熟系的群體養殖方法,不同的是利用農村廣泛的土地資源來進行自然化的養殖方法,讓養殖的物種更加的自然,讓口感更加的健康。下面來分享一下生態養殖的一些特點吧!

生態養殖的特點是什麼?

生態養殖的特點是指運用生態學原理,保護水域生物多樣性與穩定性,合理利用多種資源,以取得最佳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生態養殖基地採取放養的模式,養殖的物種基本上以自然植物、動物為食,它們有廣闊的天地釋放自己的天性,因此比一般的家禽更健康。還可以讓遊客身臨其境,體驗了自然的不易與樂趣,也會更深地瞭解真實的農業、農村、農民。

生態養殖是在我國農村大力提倡的一種生產模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有限的空間範圍內,人為地將不同種的動物群體以飼料為紐帶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循環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減少浪費,降低成本。利用無汙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庫、江河及天然餌料,或者運用生態技術措施,改善養殖水質和生態環境,按照特定的養殖模式進行增殖、養殖,投放無公害飼料,也不施肥、灑藥,目標是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相對於集約化、工廠化養殖方式來說,生態養殖是讓畜禽在自然生態環境中按照自身原有的生長髮育規律自然地生長,而不是人為地製造生長環境和用促生長劑讓其違反自身原有的生長髮育規律快速生長。如農村一家一戶少量飼養的不喂全價配合飼料的散養畜禽,即為生態養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用集約化、工廠化養殖方式生產出來的產品,品質、口感均較差的畜禽產品已不能滿足廣大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而農村一家一戶少量飼養的不喂全價配合飼料的散養生態畜禽因其產量低、數量少也滿足不了消費者的對生態畜禽產品的消費需求,因而現代生態養殖應運而生。

如何在農村進行生態養殖?

農村地域寬闊、農產品豐富,是養殖業發展的有利環境,而且農村靠養殖發家的不在少數,但是在農村發展養殖業要找準適合自己發展的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種養殖技術,確保產業的效益,才能達到增收的效果,

在進行生態養殖的期初需要準備苛刻的,要做到真正的生態養殖基礎條件就是:

1、 環境無汙染;

2、 飲食無添加;

3、 防病無抗生素;

4、 品種原始自然;

5、 週期自然足月;

6、 密度符合環境自身生態調節能力範圍以內;

以上條件相互關聯、相互制約,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生態自然功效和生態養殖的功效!

當然從上表也可以得知生態養殖物種價格高的原因:

1、 品種原始,資源稀少;

2、 環境要求高,佔地面積廣;

3、 飼養週期長,產量少;

4、 無抗無激,死淘率高!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其自身營養價值、食用價值、保健價值了,少數品種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不僅是珍禽美味,還是藥膳佳餚!

而且還採用集約化、工廠化養殖方式可以充分利用養殖空間,在較短的時間內飼養出欄大量的畜禽,以滿足市場對畜禽產品的量的需求,從而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但由於這些畜禽是生活在人造的環境中,採食添加有促生長素在內的配合飼料,因此,儘管生長快,產量高,但其產品品質、口感均較差。


而農村一家一戶少量飼養的不喂全價配合飼料的散養畜禽,因為是在自然的生態環境下自然地生長,生長慢,產量底,因而其經濟效益也相對較低,但其產品品質與口感均優於集約化、工廠化養殖方式飼養出來的畜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用集約化、工廠化養殖方式生產出來的產品品質、口感均較差的畜禽產品已不能滿足廣大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幾乎在農村每家每戶都會多多少少養一些雞鴨的家禽,這樣在節假日期間可以不用在到集市上去購買了,而且自家養殖的家禽吃著也很放心,相信對於經常生活在城鎮裡的人來說,他們吃到的雞鴨魚都是來自工業養殖的,很少吃到自然的生態家禽,所以這個項目的市場份額在農村中還是非常巨大哦。


達人的生活


在我們農村雖然地廣資源豐富,對於農民來說養殖是第一首選的經濟來源,首先農民是想到我自己種地,自己收糧食,順便自己搞養殖。這算是循環利用價值,但是農民都是自家種,自己收,自家養殖,沒有規劃沒有目標,都是按照自家勞動力來定規模,也忽略了農業循環利用物質資源共享這一部分,農民普遍知識匱乏對於再利用再循環,高效利用技術都是零基礎,村裡的宣傳也是零宣傳,其實隨著中國農業的改革,國家大力發展農業循環利用,對於農村是一件極好的事情。對於農業經濟推動有高效率,同時對於可持續發展來說是一種保障,在農村根本聽不到說出門戴口罩😷廢氣說法,他們得天獨厚起床呼吸著最新鮮的空氣,聆聽到鳥叫,吃著原生態的食物,所以沒有什麼直接影響著他們!同時大腦對於循環利用也就會忽略,城裡人整天盼著有機食材,綠色食品,所以推動農業循環也是以綠色為根本,

對於農村養殖禽類.畜類;及農作物都可以很好的循環利用價值,以再生能源為首要推動力。

比如前幾年我們農村就推動沼氣建設,養殖業循環利用,最後沼氣渣變成農業的肥料,這樣一來循環利用價值大大提高。現代農業大大改革,都在規模化,集體化的種植收割銷售,農民已經告別過去牛耕地的時代,回到家變化大,都是機器種植,人也輕鬆了不少,農民的年齡也在更新,老一輩的都在老去,或者養老狀態中,種地也是個靠腦力的時代了,比如天氣乾燥了,都會人工澆灌農田,保證農作物的成活率!過去都是靠天收糧食!說到這我特別支持農村新型改革循環利用價值大大宣傳!力挺中國農村革新!





在滬阿榮


生態養殖就是在合適的自然生態環境中進行現代生態養殖,沒有合適的自然生態環境,也就不存在生態養殖。模式可分為林下養殖,立體養殖,山林散養,種養結合等。

發展生態養殖必須根據所飼養畜禽的天性選擇適合畜禽生長的無汙染的自然生態環境,有比較大的天然的活動場所,讓畜禽自由活動、自由採食、自由飲水,讓畜禽自然的生長。

林下養殖大多是在果園和樹林下進行養殖,但是對養殖品種有一定的限制,比如說果園養殖雞,鴨,鵝。要說明一下果林下養雞一定要選擇體態較笨的品種,以防上樹影響果樹生長。果園林下養殖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這些動物可以啟到除草的作用同時果樹下會有很多小蟲子供這些動物採食。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生態鏈。

如果想發展一個完整的產業模式,我的建議是動物→糞便轉化有機肥→種植相對作物→作物秸稈→飼餵動物。我給你舉個例子吧,因為我們當地是夏南牛的發源地,所以肉牛養殖規模比較大。

我的一個朋友就是採用這種方式,他養了三百頭左右的肉牛,然後把牛的糞便集中起來發酵有機肥。種植了二三百畝的玉米,他把自己發酵的有機肥料用到玉米地裡面,然後把玉米秸稈做為青貯飼料飼餵肉牛。經過了幾年的努力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成功的生態養殖產業鏈。

想要做好生態養殖產業鏈一定要根據當地的資源和實際情況來做規劃,就地取材本著方便實用的原則。要學會利用現代農業技術不斷創新學習。

三農開拓者


說的太複雜聽著費勁。我這麼跟你說吧,

生態養殖的目標就是,生產出綠色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就是說,生產養殖種植農產品使用無汙染的水,不打農藥,不施放有害飼料,出來原生態綠色的農產品。

生態養殖是利用不同養殖生物間的共生互補原理,利用自然界的循環系統,在一定的範圍內,通過技術手段,讓他們和平共處,生態平衡。

這樣你心裡大概就有個意境了吧。





豫宛果農


農村的生態養殖模式怎麼發展

生態養殖實際上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問題。這裡我們嘗試概要的討論一下。

生態養殖還是個尚未定論的問題

不知道現在這個定義算不算是“權威”,反正你現在查詢,基本上是這樣。

“生態養殖是利用無汙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庫、江河及天然餌料,或者運用生態技術措施,改善養殖水質和生態環境,按照特定的養殖模式進行增殖、養殖,投放無公害飼料,也不施肥、灑藥,目標是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態養殖的畜禽產品因其品質高、口感好而備受消費者歡迎,產品供不應求。”

個人理解:生態養殖是一個集多種生物技術集成的系統概念。

這樣說很繞口,我們分成幾點描述:

1、生態養殖需要形成多種技術集成系統。生態養殖要想搞好,必須是多種生物技術集成的集合。例如,生物飼料技術集成、生物安全技術集成(區別於傳統的“生物安全”概念)、環境協調與資源再利用生物技術集成等等。

在畜禽養殖品種、飼料、防疫、汙染等多方面的生物生態技術集成的運用,才能構成“現代生態養殖”的概念。




2、生態養殖也需要生產效率。

許多人將生態養殖理解為“迴歸自然”,認為現在應該是吃“糧食”(指吃諸如玉米粒、麩皮等)、吃“青綠飼料”(如菜葉、豬草等)。這是完全錯誤的認知。

本人在這裡不想給大家講複雜的營養學理論。我拿一個簡單的指標跟大家分享。

大家可能經常會聽說“飼料報酬”、或“料肉比”這樣一個詞彙。這實際上應該叫“料增重比”,說得是吃多少斤飼料長一斤體重。豬大概平均2.4、肉雞1.8、蝦可達到0.7。就是育肥豬平均吃2.4斤飼料長1斤體重。

如果吃“糧食”、“青綠飼料”的話,料增重比至少要達到8以上。




這種生產效率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如果大家說“吃糧食”、“青綠飼料”是發展方向,那我們要生產出現在同量的豬肉,按豬肉算,要多用將近兩倍的“飼料”;或者我們要習慣減少豬肉消費,因為我們用現在飼料相當的使用量,豬肉產量下降將近三分之二。

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減少豬肉食用,同時還要付更多的錢。那時候豬肉價格上漲到什麼價,可要仔細算一下了。

3、生態養殖不等同於“自由放養”

一般的人一聽說生態養殖的,腦袋裡的概念就是“走地雞”、“糧食雞”、“走地豬”之類的東西。

這裡面一大部分都是宣傳的“噱頭”。

就從一個簡單的“宣傳說法”分析一下。廣告宣傳中說“走地雞”是喝泉水、吃“糧食”、吃蟲子長大的。各位覺得很興奮,“原生態”啊。殊不知,就最簡單的一個“寄生蟲”,這種所謂“原生態”飼養的動物就存在食品安全風險。

所以不能簡單地理解“自由放養”就是“生態養殖”。

農村生態養殖應有模式

個人觀點,沒有統一的標準模式。下面想分享幾個原則,供參考。

1、農村生態養殖以環境友好而存在。

現在農村發展養殖業,環境友好是首先要求。而生物技術集成,正是可以充分發揮作用的技術。

因此,無論是養殖地址選擇、養殖環境管理,還是養殖技術選用、生物安全控制,都要以不造成環境汙染為原則。

2、農村生態養殖以優質穩定而發展。

生態養殖可以存在的兩個基本條件:

首先是產品數量要穩定,必須滿足人們對動物蛋白質的需要。如果生產量不足,則難以存在。

其次是產品質量要保證,必須保證人們基本的食品安全考慮。這是人類健康保證的需要,也是現在國家實施“健康中國”的關鍵因素之一。



3、農村生態養殖以食品安全而完善。

實施上,食品安全源於養殖。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人們談“添加劑”色變。這個“科學知識”真是這些無知媒體的報道給普及的。“食品不安全”不是來源於那些促進生長的添加劑,而主要是抗生素類藥物的濫用。

所以,所謂“生態養殖”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在飼料中禁止使用藥物。第二是降低某些微量元素的使用量,這一點工作一直在研發,並逐步在飼料配方設計中改善。這是從營養角度簡單的改善。

使用飼料、添加劑跟豬肉、雞肉等的風味有關係,但也可以說關係不大。在各位“過度強調”多蛋白質攝入、少脂肪攝入的“畸形營養需求觀”的驅使下,這個“風味問題”是堅決不了的。

就簡單告訴大家一句話,香物質一般都是脂溶性的,沒有脂肪就沒有香味!

以上簡單地聊了一下農村生態養殖的模式原則,個人覺得這是設計項目、發展農村經濟必須遵循的原則。

另外附加一點,任何生產模式都應該有組織、有規模地搞,拋棄一家一戶單幹的做法。現代生產許多生產要素不是“包產到戶”那個初級時代了,需要配合、協作。生態養殖也是講究動物、環境、植物、人類等的生態平衡及物質循環的。

從形式上來說,集中飼養,分別管理;公司+農戶等都是可以考慮的模式。

從技術配置上來說,立體養殖、無害化飼養等,都是可以考慮的技術組合。

最後還要提醒,國外“生態養殖”很早就在研究,但還是沒有大面積推廣使用。為什麼?生物技術集成還不配套,或者有些技術集成成本很高。我們實際上距離“生態養殖”還很遠,仍需努力!

以上個人觀點,敬請指正。這裡是農牧生態循環實踐者,感謝關注。歡迎留言、討論、交流。


農牧生態循環實踐者


生太養殖,在農村生太養殖,這樣的養殖是值得推廣的,生太養殖就是利用無汙染的水域或湖泊,用生太的技術養殖,利用天然餌料,用無公害的五穀雜糧來養殖,按照特定的養殖技術進行增殖,馴養,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生產出綠色無公害的有機食品,為更多人生產出安全營養的食品,想要這樣做,首先要在生太良好的農村,比如養魚,可以考慮流水養殖,這樣產量高,品質好,無汙染,養雞,可以考慮土雞養殖,可以放養,雖然說土雞的生長週期長,但價格高,品質高五穀雜糧餵養,林下放養又可以節約養殖成本,放養的好處就是雞可以吃到野外的蟲子,草籽,野外的沙子又可以幫助雞消化,只要常常用生石灰消毒,用大蒜餵養,那是絕對的生態,











農人苗族小楊


你好,比如說養雞鴨鵝魚使你的養殖場沒有汙染,自然循環🔄給你帶來財富就是生態養殖。現在分享一下我的生態養殖經驗。1、我們農村人的優勢就是山廣、田多、水質好。2、我有土雞100多隻、鵝2000只、魚🐟無法計算(魚苗是3000多元)。3、雞吃蟲子🐛,鵝吃草,鵝吃飽了要洗澡玩水,拉出的糞便被魚🐟吃了,水還是清澈的水,要是有汙染政府不允許,國家注重環保♻️。做好了一年給你帶來大大的驚喜😊。最後總結、養殖有風險,新手需謹慎!





三財生態


生態養殖其實是一個概念而已,按照自然規律生長的,不過多人工干預的養殖都可以算是,就連我們在農村裡傳統的養殖方式都可以叫做生態養殖。

至於怎麼做,

1.首先要確定做什麼,當地適合什麼。選好了適宜的項目才能做下一個環節;

2.解決做多少的問題,要對現有的資源進行評估,對生態的承載量也要進行評估;一畝地養50頭豬肯定養不了,放50只雞那就沒問題;

3.解決怎麼做的問題,還是拿放養雞來為例,定下種類,定下了規模,我需要多少圍欄,需要配套種植多少青飼料,需要多少預苗,需要準備多少玉米,穀物,要多大的卷舍。

4.最後才是種苗採購的問題。

我們很多農民群眾在農村,就是把事情做反了,決定去養豬,才發現自己沒錢買那麼多飼料;決定生態養牛,才發現自己沒有那麼大的草場;先看自己有多大能力,再去決定做多大的事情。


基層工作思考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所謂生態養殖,是指運用生態學原理,保護水域生物多樣性與穩定性,合理利用多種資源,以取得最佳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生態養殖園區生態養殖是在我國農村大力提倡的一種生產模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有限的空間範圍內,人為地將不同種的動物群體以飼料為紐帶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循環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減少浪費,降低成本。

利用無汙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庫、江河及天然餌料,或者運用生態技術措施,改善養殖水質和生態環境,按照特定的養殖模式進行增殖、養殖,投放無公害飼料,也不施肥、灑藥,目標是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相對於集約化、工廠化養殖方式來說,生態養殖是讓畜禽在自然生態環境中按照自身原有的生長髮育規律自然地生長,而不是人為地製造生長環境和用促生長劑讓其違反自身原有的生長髮育規律快速生長。如農村一家一戶少量飼養的不喂全價配合飼料的散養畜禽,即為生態養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用集約化、工廠化養殖方式生產出來的產品,品質、口感均較差的畜禽產品已不能滿足廣大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而農村一家一戶少量飼養的不喂全價配合飼料的散養生態畜禽因其產量低、數量少也滿足不了消費者的對生態畜禽產品的消費需求,因而現代生態養殖應運而生。

前景很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