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做好“三種人”建好“三個機關”

做好“三種人” 建好“三個機關”

把初心使命銘刻在人民代表大制度的基層實踐中

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題教育的根本任務和鮮明主線,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心、走實,做好“三種人”,建設好“三個機關”,主動服務全市工作大局,真發現問題、真解決問題、真推動工作,以高質量立法、高質量監督、高質量建議,助推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做政治上的“老實人”,把人大常委會機關建設成讓黨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範機關

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做政治上的老實人,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大政治原則體現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市委各項決策部署上作表率。一是對標對錶抓學習,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黨組班子、機關黨組班子帶頭真學、真查、真改、真幹,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建立領導幹部和普通黨員學習清單,常委會黨組班子已參加市委中心組學習和集體學習7次,舉行常委會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3次;機關黨組進行5次集體學習,舉行常委會機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3次,組織讀書班3期,開展形勢政策教育3場次、先進典型教育6場次、警示教育5場次,通過學習,自覺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和對雲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補鈣強身”,築牢對黨忠誠這根“定海神針”。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檢視問題,大力整治機關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用楊善洲精神踐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將基層人大及其常委會推進依法治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針對查擺出來的少部分黨員幹部存在船到碼頭車到站的二線思想、在選擇監督議題時掂輕怕重、在開展調研、視察、執法檢查中督查督促到底的韌勁不足、機關幹部沒有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等問題,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刀刃向內,立行立改,從具體表現形式入手,從問題根源著手,確保逐條整改到位。以建章立製為突破口,制定《保山市人大常委會機關整治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具體措施》。在精文減會方面,精準統籌會議,調查研究不充分、文件材料不成熟、前期準備不到位的會議不召開,2019年工作會議比上年減少42%。專題會、座談會等只安排相關的部門參加,邀請列席部門不超過3個。上常委會會議的專項報告時間不超過15分鐘,上主任會議的報告時間不超過5分鐘;專項工作書面報告一般不超過5000字,地方性法規、條例等草案書面說明一般不超過3000字。在改進文風方面,發揚“短實新”文風,對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一律不發文,規範性文件不超過10頁,信息簡報不超過500字。發文數量比上年減少37%。在規範調研方面,防止走過場,提倡隨機調研,突出實效性和針對性。由辦公室計劃統籌代表視察、執法檢查和調研等活動,避免集中扎堆,給基層增加工作負擔。專題調研組一般不超過6人,陪同人員市級部門不超過2人,縣(市、區)人大常委會1—2人。開展執法檢查每年不超過5項。通過主題教育,人大工作更接地氣、更貼民生,切實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更好助力我市高質量發展,永葆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全心全意為人民的本色。

二、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使人大及其常委會成為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繫的代表機關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根本政治制度,它深深植根於人民群眾之中,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始終堅守的初心和使命。圍繞開展人大工作的“金點子”不多、“好招數”不夠、開拓創新不夠、回應群眾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上敢於動真碰硬的精神不足、聯繫代表不緊密、鄉鎮人大建設薄弱、基層人大代表履職能力不足、建議質量不高、活動室活動難開展等問題迅速整改,邊查邊改、立行立改、早見成效。一是俯下身子察民情,扛起責任促發展。常委會領導緊扣“縣鄉人大工作建設、經濟社會發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課題開展調研,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11份。紮實整改“最不滿意的三項工作”,明確35項整改任務,並將整改成效轉化改進人大工作的制度措施,固化成長效機制。通過主題教育,工作效能得到提升,築牢了人民群眾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制度根基。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認真落實市委的統一部署,督導隆陽區和施甸縣脫貧攻堅工作,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幫助縣區逐鄉逐村逐戶查找問題助整改,補短板強弱項促攻堅,有力推動全市打贏脫貧攻堅戰。常委會班子成員堅持掛產業、掛企業、掛重大項目、掛扶貧攻堅聯繫點、掛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協調資金400餘萬元,隨機走訪調研84次,解決困難問題17項。積極穩妥地督導督察河長制、穩增長和民營企業發展等工作,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二是實現基層人大代表活動室標準化建設。爭取到省、市資金689萬元,全市75個鄉(鎮、街道)935個村(社區)全部按照省人大代表活動陣地建設“七有”標準建設了代表活動室和聯絡工作站(室),使代表之家成為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眾訴求,宣傳黨和國家政策法規的重要陣地。三是加強基層人大工作者學習培訓。2020年,加強縣鄉人大工作者的學習培訓,著力提高依法履職能力。加強立法幹部的培訓,不斷提高立法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建立常委會領導聯繫縣(市、區)人大工作的機制,進一步密切縣鄉人大工作協調和溝通。

三、做人大工作的“明白人”,使人大及其常委會成為全面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

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大力加強自身能力建設,不斷提高人大幹部的綜合素質和依法履職能力,努力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人大常委會幹部隊伍,推動中央、省、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依法履行好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圍繞立法工作機制不夠健全完善、立法聯動機制尚未形成、立法隊伍建設薄弱、專業人員不足、社會立法願望強烈但提不出有針對性的立法建議項目等問題,認真研究找差距,從嚴從實抓整改,對整改任務不僅看數量,更體現在推進高質量立法、加強法規實施的監督上。《保山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於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為加強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創建整潔衛生、文明和諧、宜居宜業的生態園林城市和現代化大城市提供法治保障。重新制定《保山市和順古鎮保護條例(草案)》,已通過市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保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條例(草案)》通過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將為地方治理方式轉變和治理能力提升打牢法治基礎。2020年,爭取出臺《保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條例》。對《保山市昌寧田園城市保護條例》貫徹落實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對《保山市龍陵松山戰役戰場遺址保護條例》貫徹落實情況進行評估,確保我市自立法規正確實施、有效實施。

市人大常委會將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穩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人大黨員幹部的辛苦指數增強老百姓的幸福指數,用人大黨員幹部的初心和使命,推進人民代表大制度在基層枝繁葉茂,積極投身到保山高質量發展的滾滾洪流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