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資源枯竭型城市介紹6,內蒙古阿爾山市

阿爾山全稱哈倫 • 阿爾山,系蒙古語,意為“熱的聖水”,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是呼倫貝爾、科爾沁、錫林郭勒和蒙古四大草原交匯處,屬於森林和草原過渡地帶。

資源枯竭型城市介紹6,內蒙古阿爾山市

興安盟地圖

阿爾山於 1996 年建市,轄區面積 7408.7 平方公里,轄四個鎮和四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 6.8 萬。現轄白狼、五岔溝、天池、明水河4個鎮和溫泉、新城、林海、伊爾施4個街道辦事處,駐阿爾山、五岔溝、白狼林業局、66056部隊、武裝部、阿爾山海關、阿爾山檢驗檢疫局和阿爾山邊防檢查站8個縣處級單位。

資源枯竭型城市介紹6,內蒙古阿爾山市

阿爾山自然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達 80% 以上,綠色植被率達95%,是國家後備林木資源的綠色寶庫;阿爾山旅遊資源豐富,資源富集且組合度好,現有一個 5A 級旅遊景區、一個世界地質公園、兩個國家森林公園、三個國家溼地保護區和一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阿爾山區位優勢獨特,東鄰扎蘭屯市,西與錫盟及蒙古國接壤,北與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鄂溫克旗毗鄰,南與興安盟科右前旗相接,具有整合周邊地區旅遊資源,構建內蒙古旅遊黃金區域的戰略地位。

資源枯竭型城市介紹6,內蒙古阿爾山市

阿爾山還位於東北亞經濟圈腹地和我國東北經濟區的西出口,是內蒙古自治區繼滿洲里、二連浩特之後的第三個邊境口岸城市,與蒙古國有著 93.4 公里的邊界線。阿爾山市先後榮獲“全國森林旅遊城市示範區”“一帶一路國際健康旅遊目的地”、自治區級“雙擁”模範城等稱號。成功獲批“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和“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成功進入“城市雙修”試點城市、中芬低碳生態城示範市行列,發展潛力不斷釋放,正向著“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的目標闊步前進。

資源枯竭型城市介紹6,內蒙古阿爾山市


白狼鎮地處大興安嶺中段嶺脊南側,是洮兒河的發源地。具有“中國特色旅遊小鎮”的美譽。白狼鎮蒙古語意為“富饒”。位於阿爾山市東南部。這裡山巒起伏,千峰凝翠,有著融地文、水文、天文、人文於一體的阿爾山白狼峰景區。白狼峰海拔1511米,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地理類型多樣,生態系統完整,四季景觀獨特,原生態環境保持良好。這裡魏峨、秀麗、神奇、狀觀、高聳的懸崖突兀而起,山勢陡峭,重巒疊障,怪石嶙峋,曲徑通幽,為了便利人們的觀景,為景區搭建了一個天然觀景臺,人們可以在此俯瞰白狼全貌。每到春天,白狼峰草木繁茂、林崖相間、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涼爽宜人。每年五月,在白狼峰景區內組織杜鵑花觀賞活動,山峰與花海的結合,在感受祖國壯美山河的同時享受花的豔美與芳香,同時也豐富了白狼旅遊的多樣性。到了冬天,這裡白雪皚皚,白狼峰被厚厚的白雪所覆蓋,雖然寒冷,但是山峰與雪花的結合更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

資源枯竭型城市介紹6,內蒙古阿爾山市


白狼鎮為了遊客體驗當地林俗文化,更親密的感受到大自然的風光,特意建造了集娛樂與民宿於一體的桃源新村。這裡的民間建築、民間工藝品都自然流露著純真質樸之美,為旅遊者提供了體驗民俗審美文化的機會;為遊客表演林俗婚禮、林俗生活展示等這些特色傳統林俗活動,能夠滿足遊客求娛、求樂的心理需求,也讓遊客感受到白狼地區的特色文化。廣受大家好評的“親愛的客棧”這一欄目也被白狼地區秀美的自然風光所吸引,選擇白狼鎮鹿村作為拍攝場地,當地的風景也深受知名演員劉濤及全體劇組成員的好評,決定下一期也在白狼拍攝。

資源枯竭型城市介紹6,內蒙古阿爾山市


  美好的風光必然深受人民的青睞,熱情淳樸的白狼人民竭誠期待全國人民來到美麗富饒的白狼鎮參觀旅遊。

1949年11月22日,阿爾山劃入科右前旗;1952年10月1日,科右前旗設阿爾山努圖克;1954年4月30日,興安盟正式撤消,阿爾山鎮隨科右前旗歸呼倫貝爾盟;1969年8月1日阿爾山鎮隨科右前旗從呼倫貝爾盟劃出,歸吉林省白城地區;1979年8月,阿爾山鎮隨科右前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仍隸屬呼倫貝爾盟;1980年7月26日,恢復興安盟,阿爾山鎮隨科右前旗劃歸興安盟;1992年12月5日,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以阿爾山鎮轄區為行政區劃成立阿爾山經濟開發區,實行計劃單列,阿爾山鎮隸屬開發區領導;1996年6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阿爾山市(縣級)成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