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國際觀察|英法德啟動爭端解決機制,伊核協議還有救嗎?

新華社柏林1月14日電(記者張遠)英國、法國、德國三國外長14日在巴黎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伊朗遵守在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伊核協議)中的承諾,同時宣佈三國按協議第36條訴諸爭端解決機制。

分析人士認為,歐洲三國決定啟動爭端解決機制意在對伊朗施壓,迫使伊朗恢復履行協議。此舉可能是三國為挽救伊核協議的最後一搏,但能否取得預期效果很難預料。

機制“步步驚心”

按照伊核協議爭端解決機制,如果伊朗或者協議其他締約方中任一方認定對方或者對方中任一方沒有履行協議承諾,可申請由伊核協議聯合委員會處理糾紛。現階段,美國已退出伊核協議,聯合委員會成員包括伊朗、俄羅斯、中國、德國、法國、英國和歐盟。這一委員會協商解決問題的期限為15天。一些外交消息人士說,聯合委員會本月將在維也納開會。

国际观察|英法德启动争端解决机制,伊核协议还有救吗?

這是2019年12月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拍攝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政治總司長級會議現場。(新華社記者郭晨攝)

糾紛如一直不能解決,在經歷締約各方外長討論、三人諮詢委員會商討提出解決意見以及聯合委員會審議這一意見等程序後,將被提交至聯合國安理會,並可能最終導致聯合國對伊朗制裁自動恢復。

一些外交官認為,啟動爭端解決機制給解決問題保留了政治途徑,可以開啟更多協商渠道,增加建設性對話。但也有分析指出,這一機制最初是為了解決協議中的技術性議題,對解決現階段的政治性僵局作用有限。

英法德三國領導人近期頻繁就伊核問題溝通,三國已在三天中對伊朗發佈兩次聯合聲明,其中14日的聲明用較大篇幅敘述了三國及歐盟兩年來如何試圖挽救伊核協議。

聲明說,自伊朗2019年宣佈停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內容以來,英法德三國一直積極回應伊朗關切,試圖說服其改變立場。三國支持通過外交努力促使伊朗和美國重回談判桌尋找全面解決問題的方案。

美國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後,重啟並新增了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伊朗則自去年5月起分五個階段中止履行協議部分條款。

国际观察|英法德启动争端解决机制,伊核协议还有救吗?

2018年5月11日,伊朗民眾在首都德黑蘭抗議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新華社發,哈拉比薩茲攝)

對此,上述聲明強調,訴諸爭端解決機制是為了保留伊核協議,三國不會加入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我們的希望是重新讓伊朗遵守在伊核協議中的承諾。”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三國聲稱不會追隨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但啟動爭端解決機制本身就包含了施壓的成分。不過正如聲明所言,其目的主要還是儘可能挽救伊核協議。

法國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蒂埃裡·科維爾指出,挽救伊核協議對於歐盟的信譽及經濟來說都很重要,歐盟需要讓伊朗留下來。他同時批評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沒有正當理由,不符合國際法,因為協議內容得到了聯合國決議的批准。

伊朗“只認善意”

作為對三國聲明的回應,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穆薩維14日表示,伊朗時刻準備接受任何“善意且具有建設性”的舉措以挽救伊核協議。但他同時警告,如英法德三國有任何違約、動機不純或非建設性舉動,伊朗將嚴肅應對。

国际观察|英法德启动争端解决机制,伊核协议还有救吗?

1月12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伊朗總統魯哈尼(右)和到訪的卡塔爾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出席新聞發佈會。(新華社/美聯)

有分析認為,伊朗在聲明中強調“善意”或有所指。英國首相約翰遜當天早些時候曾對媒體表示,英國希望與美國及其他盟友合作,以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方案替代伊核協議,不過在美國的替代方案出現前,英國仍將支持伊核協議。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對伊朗“極限施壓”的目的就是要推翻伊核協議,逼迫伊朗與美國談判並達成能令他滿意的新協議,但這是伊朗所不能接受的。因此伊朗目前的策略是,一方面通過分階段中止履行伊核協議對美國和歐洲國家施壓,另一方面表現出願意挽救伊核協議的姿態以爭取國際社會同情和支持,同時對美國要求的新協議保持高度警惕。

分析人士認為,由於歐洲三國無法說服美國停止對伊制裁,在保障伊朗應得利益方面又拿不出實際辦法,因此伊朗能歡迎它們的“善意”,但恐怕很難接受它們以啟動爭端解決機制來施壓。歐洲三國此舉使挽救伊核協議的努力進入“高風險階段”。(參與記者:桂濤、唐霽、張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