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俄萬噸戰艦趴窩6年,無力維修提前退役,為何不向盟友求助?


俄萬噸戰艦趴窩6年,無力維修提前退役,為何不向盟友求助?

在無力建造大型軍艦的情況下,俄羅斯海軍又一艘繼承自蘇聯紅海軍的萬噸級巡洋艦要因故提前退役?據外媒報道稱,俄羅斯的大型水面艦艇部隊近年來規模不斷萎縮,許多性能強大的軍艦被迫提前退役甚至是被拆解,而斥巨資升級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也出現了多次延期,而在2019年先是正在升級的波什尼科夫元帥號”反潛艦發生火災,到了年底俄羅斯海軍現役的唯一一艘航母的庫茲涅佐夫號也發生意外大火,這讓外界擔憂這艘航母很可能因此放棄升級,最終退出現役。

俄萬噸戰艦趴窩6年,無力維修提前退役,為何不向盟友求助?

進入2020年後,俄海軍的雖然宣佈在核潛艇領域獲得了良好的勢頭,但在水面艦隊方面,萎縮仍然在繼續。據多方消息稱,俄海軍唯一一艘卡拉級巡洋艦“刻赤”號將在本月除役。專家介紹稱,這艘巡洋艦目前是俄海軍黑海艦隊的旗艦,在上世紀80年代進行過一次改裝,滿載排水量在1萬噸左右,曾經在俄海軍現役大型軍艦中的艦況屬於中上水平。但在2014年的一次維護中,“刻赤”號遭遇了意外大火,隨後俄方雖然曾試圖將這艘軍艦修復,但最終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擱置,這也導致了在美軍伯克級驅逐艦進入黑海艦隊的防區耀武揚威時,黑海艦隊要麼依靠其他艦隊派來的援兵,要麼只能派遣千噸出頭的護衛艦,或其他非武裝軍艦機型跟蹤監視的尷尬情況。

俄萬噸戰艦趴窩6年,無力維修提前退役,為何不向盟友求助?

最近幾年,由於經濟問題以及國防戰略的轉變,俄羅斯海軍水面艦隊可以說正在泥潭中掙扎,雖然服役了2艘4000噸級別的22350大型護衛艦,以及一批數百噸到2000噸之間的輕型護衛艦,但繼承自蘇聯紅海軍的大型水面艦艇卻在接近最後的服役年限,甚至有些艦艇已經超過了服役壽命。軍事專家介紹稱,雖然俄海軍十分強勢的表示護衛艦部隊已經足夠使用,俄海軍的未來要依靠水下的先進核潛艇,但無疑在大國常規的較量中,核潛艇不能衝鋒在第一線,即使在過去的幾次美俄近距離較量中,俄羅斯的護衛艦或非武裝軍艦面對美軍萬噸級的驅逐艦、巡洋艦時態度十分強硬,但毫無疑問的是,一旦爆發衝突,這些俄方軍艦可能無法從美軍艦艇手中佔到便宜。

俄萬噸戰艦趴窩6年,無力維修提前退役,為何不向盟友求助?

專家表示,俄羅斯海軍大型艦艇目前的尷尬問題,一方面是軍方缺乏資金採購大型軍艦,另一方面也跟俄軍工企業在失去了烏克蘭的支持後,基本失去了建造大型水面作戰艦艇能力有關。而在對老舊軍艦的升級維護工作中,頻繁出現的嚴重事故也反映出俄造船業的老態。此前曾有俄媒建議,可以從東方鄰國採購一批大型水面艦艇應急,甚至有網友笑稱可以把4艘現代級買回來撐場面,但這些提議都被忽視,這背後可能存在俄軍的戰略考量,存在俄方不希望在當年學生面前丟掉大國面子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