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錢學森,中國航天之父,岳父是上將,遺憾沒有享受降半旗國葬待遇


錢學森,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1935年9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1936年9月獲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成為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的學生,並很快成為馮·卡門最重視的學生。

他先後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和航空、數學博士學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錢學森在美國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等領域研究,並與導師共同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問題研究課題和建立“卡門-錢學森”公式,在28歲時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

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回國願望終於得以實現了,這一天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1955年10月1日清晨,錢學森一家終於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

歸國之後,周總理在各方面都給予了錢學森親切細緻的關懷,晚年的錢學森還激動地回憶起一件往事: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發射前夕,周恩來總理召集相關的科研人員在人民大會堂開會,臨別之際,周總理特意叫住了錢學森:錢學森,你不要太累著了。


錢學森生前常對人說,對他一生影響最深和幫助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開國總理周恩來,一個是自己的岳父蔣百里。

1956年參加中國第一次5年科學規劃的確定,錢學森與錢偉長、錢三強一起,被周恩來稱為中國科技界的“三錢”,錢學森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

1979年,在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的當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但錢學森沒有到美國接受這份榮譽。

在錢學森的努力帶領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2009年10月31日北京時間上午8時6分,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