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未來A股會變成什麼樣?你怎麼看?

hongse12304


未來,這還真是一個神奇的詞語。無論是對於具體的人還是對於資本市場亦或是國家發展而言,未來都意味著更大的不確定性。單就現在來說,誰能想到全球前兩大經濟體的貿易關係會如此緊張,在2017年被普遍看好的2018年市場會走的如此坎坷。而未來的不確定性只會比現在更多,但唯一能確定的一點是,隨著我國金融制度的逐漸完善,A股大概率會變的越來越好,A股市場上的非專業投資者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

一、2018年A股難言樂觀

1、存量資金緊張

在去槓桿的大背景下,公私募、機構甚至是銀行資金都是來之不易,這就導致了市場上主力資金這塊兒會出現抱團取暖的現象,體現在盤面上就是一小部分板塊被炒的熱火朝天,但是大部分板塊卻頻頻遇冷,市場整體賺錢效應很差,這就進一步打擊了市場人氣,導致存量資金也面臨這縮減的窘境,這種情況下,主力會更謹慎操作,抱團取暖會更加明顯,從而也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即使到了5月份A股正式入MSCI一攬子指數,在如今貿易關係緊張等難言樂觀的經濟大環境下,這種存量資金博弈為主的市場局勢恐怕也不會出現太大改變。

2、創業板牛市與否尚且難言

今年年初隨著芯片等創新品種的走強,市場上出現不少認為創業板牛市將來的言論,但是目前來看創業板業績不如預期是牛市的一大攔路虎。此前以樂視網為首的創業板個股頻頻出現業績爆累的現象,導致市場對創業板的做多情緒偏於謹慎,加之創新品種經過前期炒作之後,股價處於高位,持股風險較高,也加重了市場謹慎情緒。

整體來說,創業板今年想要走出牛市初期行情並不容易。

3、價值投資一言難盡

從2017年所謂的價值投資元年,到如今藍籌白馬股價高企到無人敢長期持有,價值投資彷彿在經過去年的炒作之後已經夭折。重點是,2018年股市想要走強,藍籌發力領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直持續目前這種“一日遊”的藍籌炒作上的話,那基本上股市走強就會很難。

二、未來的A股

1、專業投資者遍佈

隨著金融市場逐漸趨於成熟,以公私募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會逐漸成為一個成熟的投資主體,而散戶則因為專業知識的不足導致經常性虧損,從而逐漸退出股市,更多的人會選擇通過購買基金等方式間接參與股市,和目前歐美股市的現狀很是相似。

這種情況下,A股就會變成一個專業投資者遍佈的市場,非理性的弱勢群體,比如說現在的小散,則會慢慢地退出市場。

2、A股走勢會越來越理性

目前A股中散戶在數量上佔據大半壁江山,而散戶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感性”,容易被市場上的一些消息弄得人心惶惶,從而導致股價的大跌大漲,當市場留下來的大都是專業投資者的時候,業績較差的個股將會很難融資成功,這個時候就真的成為了一個價值投資的理性市場,可預測性會更強。

以上就是我對於該問題的看法,個人觀點不代表君銀投顧官方觀點,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議,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交流。


民眾投顧


  • 當前的A股非常低迷,成交量也是不斷萎縮。彷彿A股成了無人關注的市場了。據說,幣市要比A股好多了。成交量非常活躍。期貨市場也比A股好多了,成交量比A股要好一些。說起A股,大家只有傷心和淚水。根本不值一提啊。

  • 在當前低迷的情況下,未來A股會變成什麼樣?我認為未來的A股肯定會比現在好多了。未來A股會是港股化、美股化的走勢。只要在這個低迷的情況過去了,新股發行出現了破發的情況,象港股一樣。退市制度也完善的話,那麼A股真正的牛市也就來了。只不過,現在在沒有什麼可以炒作的情況下,炒小、炒新、炒差雖然比過去要少很多了,還是存在的。

  • 就拿獨角獸來說,港股的投資者認為獨角獸貴了,不值得投資。即使萬眾矚目的小米到了港股也是一樣遇冷。有些分析師甚至於在眾多大佬不斷呼喊買入的時候調低了小米的估值。可以想象,這是非常理性的市場。獨角獸在港股上市就破發是家常便飯。到了大A股就完全另外一個樣。只要是獨角獸,先炒起來再說,管你什麼估值呢。估值是後話。由於沒有多少機構和基金進場,有的只是遊資的自導自演,炒作過後基本是一地雞毛。

  • 如果未來A股你看到這樣的情況和港股一樣,獨角獸上市了,人們也不再瘋狂了。上市就破發了。那麼,A股就是真正的成熟了。A股有可能就會開啟一波難以想象的牛市。這個牛市和之前所有的牛市不一樣。也是和美股港股一樣,隨著經濟的發展,慢慢漲。不會象之前那樣暴漲暴跌。只不過這一天的到來感覺還是需要時間。起碼2018年不會發生。2019年估計也不會發生。到了2020年之後,在把2015年那波大跌給消化完之後,市場的估值也到了一個平均水平,那時有可能就會出現港股化的真正進程。在大盤走牛時,並不代表所有的個股都會上漲。有些個股會因為沒有業績支撐變成仙股。大盤再好也沒有多少成交量。港股是這樣,美股也是這樣。A股未來也是這樣的。只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不要象現在這麼痛苦與無奈啊!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大家好我是投資觀,是一個研究股票投資十多年的老股民。A股開始到現在也有28年的歷史了,馬上就30年了。人三十而立,A股不知三十能否立。近幾年A股的走勢已經讓很多投資者失望透頂了,甚至絕望離場的也不少。15年三次下跌從5178跌到2638跌幅接近50%,今年又是三次下跌從3587跌到2691跌幅超過20%。A股這樣的跌跌不休未來會怎樣呢?很多股民都很好奇,A股會這樣一直跌下去嗎?

MSCI。A股今年最值得慶祝的就是入摩成功吧!A股經過多次的努力終於在今年成功納入明晟指數。A股入摩成功意味著A股開始逐漸的國際化,會有更多的投資者關注甚至投資。但是A股入摩成功後並沒有給A股帶來上漲,反而是因為中美的貿易摩擦不斷的下跌。入摩成功後的下跌不見得是壞事,下跌是釋放風險的過程,跌到一定程度肯定會引起國外投資者的注意。經濟全球化是勢不可擋的趨勢,金融市場也是一樣,隨著A股入摩成功今後的A股國際化會越來越明顯,和全球的金融市場緊密度會再次提高。入摩對於A股來說長遠意義上來看是有利的,眼前的下跌也阻擋不了全球化的進程。

註冊制。目前A股市場實行的是審核制,國外股票市場大部分都是實行的註冊制。兩種制度各有優劣,就目前看註冊制貌似更勝一籌,因為註冊制下的歐美市場一片繁榮。註冊制的改革迫在眉睫,從15年開始就一直再推遲,今年又再次推遲,推遲到2020年。不管怎麼推遲,註冊制的實施是早晚的事情,隨著註冊制的實施A股市場的上市退市制度會逐漸完善。優勝略汰的市場規則會起到更大的作用,A股市場的成熟度也會更接近歐美髮達國家的股票市場。

入摩和註冊製為A股掃清了障礙,歐美成熟的金融市場都有幾百年的歷史才發展到現在的樣子,相信A股也會逐漸走向成熟,成為更完善的投資市場。慢牛行情在將來也可能會出現在A股市場上。

我是投資觀,看完關注點贊股票大漲不斷,個股分析私信探討。


投資觀


未來的中國股市就是現在的房地產市場。連續十幾年上漲的房地產市場。7月31日的最高會議明確,未來的任務就是堅決遏制房價的上漲,提出了六個穩定。2018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和中國股市的拐點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連續十幾年上揚,和中國股票十年零漲幅的局面要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了。現在的股票市場就是十年前的房地產市場 ,現在上證指數的2750點,就是2007年烏魯木齊房子的價錢 2750元每平方左右,當時股票市場是5000點左右,十年過去了,烏魯木齊房價變成了1萬每平方左右,股票市場變成了2750點。今天大膽的預測一下,未來十年後烏魯木齊房價還是1萬元多每平方,變成十年零漲幅。股票市場連續上漲十年到1萬點左右。美國股市最近十年漲幅是三倍。印度股市最近十年漲幅是四倍。中國股市的牛市只會遲到,不會缺席的,中國股市未來十年也會漲幅在3-4倍的。



新疆老股民大雨


A股市場在2017年經歷了一場結構性牛市之後,現在基本可以斷定處於熊市之中。為啥會處於熊市中呢:一方面,市場的流動性不足,沒有外圍增量資金介入。另一方面,A股現在整體估值偏高了,需要有一個價值迴歸的過程。


所以,如果後續中美貿易摩擦沒有緩和,上市公司業績沒有大幅增長、資金面沒有較大改變的話。那麼,A股指數很可能處於逐級抵抗性下跌的趨勢中,何時能走出大熊市,還真的不好說。


未來A股會變成啥樣?註冊制會明後兩年內儘快推出,以後新股上市只要符合上市條件,交易所推薦的,都可以上市,屆時會有大量的企業上市融資。當然這些擬上市企業中有好的企業,也有不好的企業。所以這需要廣大中小投資者有一副銳利的目光。這可能會對投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一旦選錯了個股,得出的收益率結果是千差萬別。


將來趨勢是,當前的審核制轉為註冊制,新股上市的節奏將大幅加快。此時,會有一部分散戶會自感能力不足,就把資金去購買偏股型基金,交給機構投資者來打理,而機構投資者則要仔細鑑別出好的股票進行投資,每年力爭給投資者滿意的回報率。將來散戶的比重會比現在少一些,各類機構投資者佔的權重會越來越大。


不執著財經


未來的A股會成為“美國”道瓊斯、納斯達克那樣,指數長牛,大多數個股長牛。

未來A股肯定會往是港股化、美股化的走的。註冊制推行,退市制度完善,中小投資保護加強,信息披露完備,對於違法懲戒力度加強,市場炒小、炒新、炒差將成為過去。

將有更多的高科技公司IPO上市,國內外優秀的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製造公司在A股將不再稀缺,真正的獨角獸不再是專吃韭菜。

總的來說,A股的融資上市,買賣環境,買賣標的,保護機制,懲處機制將會越來越好,同時也將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投資一起參與到這個市場中來,最後像美股一樣,自08年金融危機後,走出10年的長牛,我們也能享受到“股市帶來的成長紅利”。

希望大家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大家覺得未來A股會是這樣子的嗎?


股海獵人


簡單說下本人的看法:


1.上市公司的家數會過萬;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當初設計股票代碼的時候,都是六位數,就是考慮到這點,這些年,新股發了很多,跡象明顯;


2.機構投資者增多;這個是大概率事件,私募,公募,機構資金,開放程度的提高,基本上在說明一切;散戶的素質越來越高,開始認可“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


3.T+1會變成T+0,漲跌停板制度會取消,會引進做空機制;這些制度和美國接軌的概率極大,只是美國股市歷史幾百年,咱才30年。其實之前,咱也搞過改革,但是步子不能邁的太大。


4.核准制向註冊制過度,最後是註冊制。


5.退市制度會完善,註冊制後,殼資源,垃圾股,ST股不值錢了,退市的會變多。


未來的A股大概率變成這樣,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都無法阻止時代的潮流,歷史的車輪和勞動人民的智慧!



螞蟻聊股市


未來A股大概會逐漸地呈現美股化趨勢。

曾在2017年年初時便有不少關於“A股美股化”的論調頻頻出現,2017年全年,A股整體呈現藍籌化。隨著新股發行加速,退市也逐漸成為常態。A股美股化的趨勢已是勢不可擋!

2017年藍籌股的估值修復正在發生,A股整體呈現藍籌化。

數據顯示,12月以來,各行業龍頭股的成交額位列前茅。其中,中國平安、京東方A、中興通訊、貴州茅臺和科大訊飛等5只個股的日均成交金額超30億元,其中中國平安達到72.63億元。這也導致市值越大的股票,今年表現越好。

事實上,A股成交額由“大票”帶起的情況是2017年的常見情況。回顧2017年的A股行情,整體呈現出藍籌化的特點, A股大市值板塊跑贏小市值,每個行業的龍頭標都受到追捧。

IPO難度加大,退市機制也在逐步完善,有進有出、優勝劣汰保持市場活力和健康發展。

自新一屆發審委上臺後,IPO審核變得更加嚴格,過會率大大降低,確保更優質的企業進入市場。2017年發審委共審核了479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其中380家過會,過會率79.33%;86家未通過審核,佔審核總量的17.95%,其餘13家為暫緩表決、取消審核等情形。這是自2014年IPO重啟以來過會率最低的一年。退市機制也在在不斷完善:加強信息披露監管、修改完善退市標準等,讓不符合市場要求、無法再創造更多價值的公司實現退市。

2017年以來A股市場上的行業龍頭標的受到追捧,同時A股波動率開始下行,A股美股化的趨勢或許已經逐漸明朗。


環球老虎財經


未來A股會變成什麼樣?題主提出的問題有點含混。未來到底是多久的時間?如果未來是指一個短期時間的話,比如一年左右的時間,那麼A股會是一個繼續向下探尋底部的熊市行情。目前雖然有很多人認為2700點左右已經是牛市的底部階段,但個人認為這只不過是一個某一級別的反彈或者下跌過程中的結構修復,市場總體的趨勢依然向下,而且這種趨勢目前看不到改變,市場跌穿2638,在2638到2000點之間尋找支撐是必然選擇。從時間週期的角度來看,未來的一年時間,都是A股市場尋找底部區域的時間。這段時間比較長,而且也比較折磨人,也可以定義為黎明前的黑暗。如果從這個時間段來看,未來A股市場是黑色的,需要廣大散戶交易者繼續忍耐和等待。


如果把未來這個時間拉長,看上十年,甚至幾十年,那麼未來A股市場的發展,我倒是想起李大霄的兒童底。雖然對於兒童底的判斷,我並不認同,但“兒童”這個提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未來A股市場一定會走向價值投資,A股市場也會有兒童走向成熟。

最近幾年來,A股市場雖然在價值投資的路上經歷了很多波折,但畢竟已經邁出了第一步,2016年2月份到2018年2月份的權重藍籌牛市,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一點,雖然結果並不好,但畢竟是一種有益的嘗試。未來A股市場會走向美股化或者港股化,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價值投資,但也會體現出一些A股市場的自有特點,比如散戶行為或者情緒交易等等。


未來有多遠,A股會怎樣?這既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無法預判的問題。對於我們散戶來講,更多的只是想知道明天會怎樣?您認為對嗎?

最近評論點贊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動動小手,您的評論點贊就是最大的理解與支持。


小散李大鵬


未來的A股一定是國際化、專業化的證券市場,只會越來越成熟、優質。現在絕大部分投資者都會去噴A股為“癌股”“阿斗股”“長久熊市論”等等。這也能夠理解,畢竟仍舊處於震盪下跌市中,更多的投資者是虧錢而不是盈利的,所以責任也就全部落到了股票市場的身上。

但是,從現階段股市做出的改變路徑來看,未來的股市,我是特別的憧憬。可能未來十年還是仍不能達到專業化水平的市場,但未來30年是可能達到的,也就是說我人生可能都在處於發展的狀態中。真希望那一天能夠早點到來。為什麼這麼認為?

2018年以來我國股市被正式的納入MSCI明晟指數中,實現了國家化證券、金融一大步,並且現在的持有因子擴大至5%,擴大至100%可能需要10年的時間。再就是今年年底滬倫通可能要開通,加上之前的港股通、滬股通,還有之後可能的“入富”。可以把這個整個過程稱之為我國股市國際化的過程。甚至更為開放的股市也能夠實現。這就存在投資者的轉變,我國股市佔比七成的是普通投資者,這也是我國股市市場情緒化十分嚴重的基礎。但是外資投資者則不同,更多的是專業投資者進行交易投資,他們並不會太情緒化交易。這就給我國股市帶來了更多的專業水平的投資資金。預計未來20年間能夠改變我國情緒化走勢,更多的投資於長線。從有規模這可能將我國普通投資者的佔比降低至五成。

隨著專業投資的豐富與優勢,會有更多的普通投資者投資於專業基金、機構中,那麼再有10年的發展時間,可能最後形成普通投資者的佔比僅僅只有3成,甚至更低。

那麼,那個時候我國股市就會變得與現在的美股一樣,可以達到十年長牛甚至更長時間的牛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