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人類發展走到盡頭也飛不出自己母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liwei2004


這裡的“母星”當然不是地球,也不是“太陽”,而是整個浩瀚的“太陽系”。


確定這個問題後,我們再來看看:

人類發展到盡頭,飛出太陽系的概率有多大?

答案是100%。

(條件是,有幾個人飛到最近的某顆系外行星上,這種情況也算,而不是整個人類集體遷出)


太陽系當然很大很大,但人類的盡頭也很長很長。

先說第一點:怎樣才能飛到距離地球最近的某顆行星上?

比鄰星b是一顆行星,位於南門二恆星系統。根據觀測,發現其與母星的距離恰當,位於宜居帶內。

系外行星比鄰星b想象圖,圖片作者:ESO/M. Kornmesser

這顆行星距離我們4.224光年,這個距離相當於是:

地球到太陽距離的270000倍。

顯然,以現在的化學推進技術,人類最多最多也就能載人到達木星或土星什麼的。

但由於提問說的“人類發展的盡頭”,那麼遙遠的未來,我們使用的,種種先進的推進技術中,恐怕核聚變發動機都只能算是最土的那一種。


2011年3月9日,旅行者1號的速度為17.062公里/秒,這個速度下每年飛過3.599個AU(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旅行者1號在這樣的速度下得花上73600年的時間,才能飛出地球到半人馬座比鄰星的距離。(數據來自wiki“旅行者1號”的相關數據)

假設,核聚變發動機可讓飛船的速度在旅行者1號的基礎上提高100倍。那麼,飛到最近系外行星的時間就是736年。

也許還能提高得更多,比如300倍,那麼到達系外行星的時間就是245年。

考慮到剎車等因素,就算300年左右。

300年你以為很長,但在星際航行中,這屬於最短最短的那一種。


圖片作者:Antonio Justamante Jacobs

現在,我們就以“核聚變發動機”技術極其普及和成熟的條件下展開說。

推進技術解決後,人類到達系外行星比鄰星b有多種可能的方式。

一、發展人體冬眠技術

當移民飛船飛出太陽系後,集體冬眠,只留下一個AI機器人值班。

二、人體胚胎的方式

幾男幾女帶著5000個人類胚胎,還有幾個AI機器人上路,300年前行的漫漫路上,不斷有人逝去,但由於有新的胚胎孵化成人,所以,飛船上一直有人。

三、人工自然繁殖的方式

在冬眠技術未成熟之前,就是數男數女上路,一路上進行生殖,大夥兒“一家親”。

…………


相對來說,第二種方式最靠譜,因為人體冬眠技術不知道最終能不能發展出來。

有人會反駁:照你這麼說,那核聚變發動機能不能發展出來也是一回事。

這裡有本質的不同,因為人類已經利用上了核聚變,比如氫彈。現在也正在花著數十億美元對聚變電站進行研究,比如ITER。但人體冬眠,現在未見成功的例子。

第三種方式的風險是,未來的系外行星,由於近親繁殖等問題,人種上沒有地球上的優越。


如上,根據目前(2018年)的技術推測,人類終究能搞出核聚變發動機,並能在300年的時間裡到達最近的系外行星上。

所以:

人類發展到盡頭,飛出太陽系的概率幾乎是100%。

因為,這裡的“人類的盡頭”,可以是20億年後。

你說不對!可能1億年後人類就是盡頭了!!

好吧,那你說,在未來的1億年裡,人類搞不出核聚變發動機??

別忘了,我們研究核聚變發電站已經很多年了。

建造中的ITER。


寒木釣萌


人類發展走到盡頭也飛不出自己母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按正常發展來看,未來100-300年內地球文明必定走出太陽系,即使無法跨越銀河系,但去到離太陽最近的半人馬座南門三星系或者巴納德星系,是一件大概率的事件!

比鄰星有一顆宜居行星,因此這個目的地的對於地球的吸引力極大。

當然地球文明的發展也並非一番風順,人類歷史上也有過不少滅絕性的大事件發生,比如中世紀的黑死病、十字軍東征、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當然也不能說天災或者人禍一無是處,當然在某一些角度上看也許是文明發展史上的必經之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科技的發展。未來如果發生戰爭的話越來越趨向於毀天滅地,因為武器越來越先進,我們只有祈禱不要讓如此事件發生。

另外來自與天際的威脅-小行星也不可小覷,對於現代文明,小行星的威脅儘管能在某些程度上減輕一些威脅,但並不能完全解除威脅,因此對於未來科技的走向,宇航科技要優先發展,因為在地球上的事件有主導權,但來自於宇宙的威脅我們只有被動接受,只有當威脅來臨的時候我們已經準好了應對措施才是王道。

來自宇宙的威脅我們現在尚無法有效應對

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後,人類社會與科技將趨向於大一統,畢竟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擠擠也就過了,只有一條心殖民星際才是未來的發展之路,永遠呆在地球上是沒有出息的。

現在最先進的空間發動機是離子或者霍爾電推進,但要跨出太陽系還是有一些難度,因為即使加速到300KM/S(光速的0.1%),達到比鄰星仍然需要4220年,這是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另一種尚未實現但呼之欲出的技術是核聚變發動機,理論上可以加速到1%-10%的光速,那麼未來也許能在40-100年到達比鄰星,這個時間儘管漫長,但對於現在的技術來講仍然可以接受的。

再比較久遠的未來,這種曲速驅動的飛行器也是比較可期的,當然這樣的技術就不用年來記時了,也許就是幾天或者一兩個星期即可來回。

當然這是我們地球文明一帆風順的基礎上做出的推測,我們的科技發展與100年前比較起來,確實有突飛猛進的感覺,但在燃料的利用以及推進技術的革新上,並沒有達到質變的程度,仍然以化學燃料為主,而且在推進技術上還是作用與反作用力,這個已經被相對論所框死在光速內,宇宙動輒數萬光年,我們如果還在地球唧唧歪歪的話,也許留給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人類的母星,太陽,我們到了滅亡都飛不出去的可能性有多大?個人的感覺是非常大,而且是接近於無望的那種。

我們都知道有句話叫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我們也知道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當你認清的現實,你就不會再有夢想了。

要知道飛出我們的母星太陽,從我個人的角度,或者是在某種大眾所程度上說,就是要飛出受太陽引力掌控的奧爾特,因為只有飛出了那個引力的受控範圍,我們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擺脫太陽的引力束縛,才算是真正地飛出了自己的母星。

很多人都知道,美國的旅行者1號在這40年間飛過了140個天文單位,但是奧爾特星雲距離太陽足足有50000至100000個天文單位,差不多1光年的距離,不用折算,僅靠感覺就知道旅行者1號要穿越這個星雲區到底需要多少年了。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雖然未來的科技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可能,但無限的可能的背後也會隱藏著無數能毀滅人類存在的炸彈,比如核戰爭,超級細菌,人工智能,以及天外之難等。在人類文明等級還沒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這些不定時的定時炸彈可能早就將人類給炸沒了。

可能有人會說,這太悲觀了,把災難想得太容易爆發了,也太小看人類的發展潛力了,以一個幾十年前的飛行器來丈量現在,甚至是未來的宇宙飛船,這完全是不靠譜的。這話說的有理,但是科技的發展的根本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的。以我們當前對物理規律,對宇宙天體距離的認知來看,人類能在自己很有可能的滅亡之前能造出接近光速幾千分之一倍的飛船都非常渺茫。

別看流浪地球裡面所說的五分之一光速,要飛兩千多年才能抵達4.2光年之外的比鄰星,其實,這五分之一的光速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所以說,要說人類飛出自己的母星的可能性有沒有,答案肯定是有的,只是,這個夢非常不好做而已。


小民科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先不草率地回答概率是多少了。給大家分享這樣一個思路:

現在的智人是第一代智人麼?(亞特蘭蒂斯和利莫里亞文明)

為什麼地球的霸主換了一波又一波。這就是因為,霸主們在發展的過程中,會經歷緩慢發展/高速發展/發展放緩/各種問題集中爆發等問題啊!

資源/環境/戰爭/氣候/人口/老齡化/超級病毒or超級細菌/超人工智能。。。

問題越來越多。所以,人類在發展過程中會經歷越來越多的內耗和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除此之外,即使是現在,面對太陽系,人類竭盡所能,也就是飛到木星的樣子。途中對於資源的補充,對於模擬地球環境的維持等等,都很難想象,帶著大量人類,遠赴太陽系之外的旅程。

另外,全球化各個國家之間的相互合作是一方面,可是一家獨大,必然會逐漸面對掣肘和阻礙,所以星際航行,還需要面對全球合作的問題,人性擺在那裡,能通力合作麼。。。

盡其所有,最後還是無法飛出太陽系的可能,不大。

不過,要大幅度提高速度/克服各種困難/帶上大量人類/解決地球上的種種矛盾,這注定還是很遙遠很遙遠的事情啊。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人類一定能飛出太陽系,這是時空通訊堅定地看法。所以這個題目提出的問題:人類走到盡頭也飛不出自己母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認為可能性不大,這種可能應該不存在。

因為人類現在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飛天的時代,人類的足跡已經登臨了月球,人類的無人探測器已經光顧過太陽系所有的行星。如果題目所說的母星是地球的話,人類已經飛出了。

但如果題目說的母星是指我們的恆星太陽的話,這個就還需要進一步努力了。

據我所知,目前人類至少有4無人探測器已經完成了太陽系內的探測任務,向著太陽系邊緣飛去,它們是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先驅者10號、先驅者11號。

這幾個飛行器早就飛躍了冥王星,進入了更遠的星際空間。

原來有人認為冥王星是太陽系最遠的行星,是太陽系的邊界,那麼人類的無人飛行器就已經飛出太陽系了。但更多的人認為奧特爾雲才是太陽系的邊界。這裡距離太陽約有100個天文單位,即150億公里。這裡佈滿了太陽系形成初期的一些星雲殘骸,有許多不活躍的彗星冰塊。旅行者1號早就飛出了這個距離,現在確切的證據是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了230多億公里,早就過了這個區域。那麼也可以說是飛出了太陽系。

由於這些飛行器早就超過了設計執行任務年限,電力已經用完,無法再聯繫,它們已經成了孤膽英雄,孤獨的向太空深處飛去。

但科學界對太陽邊界一直沒有一個標準的認定,一些科學家認為要以太陽引力影響範圍來界定,這樣太陽系半徑至少就有1光年。按目前人類太空飛行器的速度,每秒鐘才十幾公里,飛出太陽系則需要幾萬年之久。

目前,人類正在設法解決太空飛行速度這個瓶頸。百年星艦計劃、突破射星計劃、曲速引擎方案等都在深入的研究之中。改造火星的計劃也已經開始啟動。所以,人類太空開發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人類到現在為止,文明史才有幾千年,而現代科學的進步才有幾百年。尤其在近代一百年,科學進步日新月異,發展之快連自己都難以想象。

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到電氣時代,到信息時代,每一個進步,都大大提高了人類飛向太空的能力,人類的文明升級的間隔越來越短。按照這種速率發展,時空通迅相信,人類在百年內就可以實現載人太陽系外探索,這樣總算實現了人類飛出自己母星吧?

我還相信人類幾百年內就可以做到太陽系外先遣殖民。如果能夠有幾千年時間,人類文明就可以升級到宇宙二級文明程度,就可以達到完全抵禦重大地災天災的能力,在地球變得不宜居時,有能力組織人類逃離地球移民遙遠的外恆星系。

時空通迅認為現在最重要的是人類自身的自律行為,只有團結和平發展,消滅核戰爭的威脅,並減少對自然生態的損害,才能避免自己作死毀滅自己。

只有這樣,才能發展科技,提升文明等級,實現人類自身的升級換代翱翔太空之夢。


時空通訊


母星指的是飛出地球的話,現在就實現了。題主應該指的是飛不出太陽系的可能性有多大吧?答案是一定能飛出太陽系。

最直接的例子是美國1977年發射旅行者一號,距今才40來年,已經飛離地球大約210億公里的距離之外,大約140個天文單位,而冥王星平均到太陽的距離才只有40個天文單位,有些報道說旅行者一號已經飛離太陽系了,實際上沒有,只是進入了星際空間。

旅行者一號:

旅行者一號發回的地球:但太陽系的真正引力影響半徑可能達到1光年左右,也就是9.4607萬億公里,按現在旅行者一號的速度(17公里/秒)估計還要2萬年才能真正飛離太陽系。不過,對於人類產生的時間計,還是可以接受的,在不產生特殊原因的情況下,人類繼續存在到旅行者一號真正飛離太陽系應該問題不大。更何況,我們現在科技日新月異,幾百年以後的將來,控核聚變一定已實現,而核聚變飛船理論上認為可將速度提高到光速的10%,即3萬公里/秒,實現核聚變飛船應該是現實,到那時,在一個人的有生之年可以離開太陽系,或許還能到達最近的恆星系--半人馬座的比領星。

因此,飛離太陽系,在不太遙遠的時間,在現今理解掌握的科學和技術內是可以實現的。但如果將目光擴大的整個銀河系,銀河系直徑10~20萬光年,在這個尺度上,人類發展的盡頭能否在銀河系中遨遊甚至離開銀河系!就現在對科學的理解,還真是不好說,除非科學理論帶來質的飛躍。

上世紀50年代,意大利物理學家費米提出:“如果有外星人,他們在哪裡呢?”這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在宇宙138億年的歷史上,按理,應該在時間上,銀河系足夠允許產生出遠先進於人類上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多個文明,他們應該早可以來光顧地球了,為什麼不沒有看到呢?要麼他們沒找到我們,要麼他們也沒有發展出足夠的科技可以到達地球,但找不到我們的理由的概率又有多大?


人擇原理


這麼長的時間,人類還未發現外星文明,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我們可以觀測的宇宙空間真的是很窄很窄的,雖然我們會經常看到新聞說,我們發現了距離我們幾十或幾百光年外的行星或是恆星系,但是對於那裡的實際情況,一切都只是模擬結果或是猜測,我們無法確定上面是否存在生命。

宇宙有多大呢?宇宙直徑大約在920-930億光年,甚至更大!

我們銀河系的直徑為10萬光年,太陽系在其一個旋臂上,太陽全力的發出那一點點微弱的光芒。 所以說,我們僅僅用了幾十年而已,找不到外星文明根本不算什麼,因為宇宙真的太大了,誰知道外星人藏在哪裡?況且現在的人類還無法飛出太陽系,外星人難道就比我們先進嗎?我看不一定,即使它們比我們先進,好吧,它們可以飛出它們自己的星系,那又如何呢?

科學家估計宇宙中至少存在2萬億個星系,當然這是推測的數據,因為我們目前可以觀測到的星系在1000億個左右。這裡所說的星系可不是咱們太陽系哦,說的是與銀河系同級別的星系。

我們太陽系才多大一點兒,銀河系中含有2500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難道這麼多類似太陽系的小小星系裡面,真的沒有另一個“地球”嗎?如果有,那就說明生命遍佈宇宙空間!

人類會飛不出自己所屬的太陽系或者是銀河系嗎?在我看來,人類飛出太陽系難度不大,但飛出銀河系就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了,需要提升人類的科技水平,不僅要造出飛得更快的宇宙飛船,還要學會如何利用宇宙法則。

我認為,只有那些懂得運用宇宙法則的文明才稱得上是文明,不然,文明將永遠處於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裡,出不去!


科學船塢


有這種可能性,但是感覺走不出地球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從人類一百多年來的科技發展來看,還是有信心的。

人類走到盡頭要考慮排除以下兩類情況。

天災

一顆大質量的小行星迎面撞到了地球上,地球也就完了,人類發民也就走到了盡頭。

太陽系出了問題,太陽系在繞銀心旋轉時,衝進了一片恐怖的星雲地帶,隕石飛濺,軌道變動免不了,地球可能也就灰飛煙滅了。

一個黑洞突然闖進了太陽系,那我們就有機會到黑洞裡一探究竟了,不過脆弱的人類也因此徹底毀滅了。

太陽出了問題,突然變熱或者變冷,人類都無法生存,人類的發展也基本上就結束了。

再比如說,某一天,一顆超新星爆發,一束高能伽瑪射線擊中了地球。地球一發燒,人類也就完了。

地球自身出了問題,比如地殼活動異常,地磁偏轉,等等,導致大規模的災難發生。

大規模的外星人入侵。人類不要指望打過外星人。人家既然能找上門來,說明比我們強得多。美國大片是在賺人的眼球,所以每次抗擊外星人都能勝利。

人禍

大規模戰爭的爆發,比如核大戰爆發,地球很有可能被滅了。

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裡玩的病毒,基因什麼的,傳播到社會上一發不可收拾。

還有可能因為地球人的行為,而引發的其他重大災難,導致地球上人口滅絕。

以上這兩類事件,可以說人類根本沒有招架之力,這是人類文明的突然中止,是夭折。


拋開這類問題,只要人類文明沒有大的倒退,能夠持續發展上一千年,全體移民其他行星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人類目前使用的各類科學基礎理論已經逐步落後於應用的發展,基礎學科還需要新的突破。這個過程或許要幾百上千年,或許就在幾十年以後,難以預測。

或許反引力技術、反物質應用技術、空間技術、強互作用力應用技術、新物質合成等高端技術中有一到兩項實現突破,超高速宇宙飛行就會水到渠成,這才是人類質的飛躍。


人類的足跡至少可以隨意踏遍太陽系,那時的人類根本不會侷限於地球上的煤或石油。很可能會向太陽索取能源。這應當是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第二次能源更新換代,是真正的一次跳出地球引力的飛躍。

只要踏出這一步,人類移民星際將不是神話。如今能夠消滅人類的天災那時都不存在了,消滅人類只能是星系大碰撞。

宇宙變化無窮,各種科技都有可能。一千年對於個人來說是漫長的,對於整個人類來說,並不遙遠。只要人類不被毀滅,相信這一切能夠實現的。

沒有發現外星人,並不等於沒有。也許我們能達到卡爾達肖夫的II型文明時,能夠利用太陽的能量,能夠改造星球,實現太陽系內自由航行,外星人就會被發現。

也許我們到那時,會竊喜人類沒有提早發現外星人,只有到這時,人類才有能力與之一戰。


史海探奇


我想說的是離開地球就應該算進入宇宙了!所以人類早就進入宇宙了。至於真正意義上的火星殖民或是人類離開太陽系,那個可能還有再等50年左右吧!

至於外星人,我覺得有兩個可能性。

1.宇宙實在是太大了,然而適合發展生命的星球其實非常少。如果這個星球的環境不夠穩定,那麼發展出高度文明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小。畢竟自然進化的話,沒有個幾十萬年的穩定期,文明要發展起來真心不現實。以目前人類的理解,產生高度文明的前置條件必須有群聚、社會化分工。對穩定期的要求應該是很高的。所以高端文明肯定不會太多。那麼即使有幾個能夠自由航行的宇宙生命,那它最近5000年到訪過地球的概率也低的可怕,而最近200年到訪過地球的概率是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2.我們會關心公園裡的一窩螞蟻嗎?相對於哪些可以自由穿梭於宇宙的神級文明,我們現在的文明比螞蟻高端不了多少!人家沒必要關心我們,或者人家正在觀察我們,只是我們感覺不到而已。

500年前,誰要是說他可以千里傳音或者說自己能日行千里。那麼一定會被人為是仙家神通。同理如果某個人覺得自己能夠看到科學的盡頭,而且把這個盡頭設置在太陽系之內確實就太小家子氣了!


梓汐丟丟


問題中所說的母星應該不是地球而是太陽(太陽系),因為人類早已經離開地球登陸過月球!而人類的發展走到盡頭應該不是指人類滅亡,而是人類永遠都無法離開太陽系(原諒我這樣猜測,題目本身就不太嚴謹)!那麼接下來就聊聊人類離開太陽系的可能性有多大!

比較樂觀也是比較現實的觀點是,人類會有一天離開太陽系的!沒有誰能肯定百分百,只是一種遙遠的預期!但離開太陽系不會在近期,至少還需要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發展!需要人類科技再有一次質的變革和提高!

太陽系的範圍非常廣,可以延伸至少1光年之外,1光年的距離聽起來並不遙遠,但你要知道旅行者2號飛行了40多年如今仍舊沒有飛出太陽系,甚至還需要上萬年時間才能真正離開太陽系!

這也能看出我們的宇宙有多麼地浩瀚!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人類文明需要達到宇宙二級文明(卡爾達肖夫對宇宙文明的等級劃分,目前人類文明只有0.7級),也就是說幾乎掌控了太陽系裡的全部能量來源,包括太陽本身。

但無論如何,飛出太陽系是非常困難的,同時,即使飛出太陽系,想要到達下一個恆星系統更困難,因為有更浩瀚的宇宙距離等著人類。某種程度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至今人類沒有發現外星文明,因為已經不單單是科技的問題了,地球只是宇宙浩瀚星空中的一粒塵埃(事實上連塵埃都算不上),外星人想要找到我們談何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