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魏武卒到底有多厲害,為何後期不能重建一支魏武卒呢?

55162337069


魏武卒的崛起與出名,本身是一個歷史發展到特定年代的符號想象。這批人並不是什麼一蹴而就的頂層設計發明,而是一個漫長演化過程中的中間產物。可以說,魏武卒並不是無法重建,而是後來重建了也沒有剛剛出現時那麼凸出了。

魏武卒的出現,其實就是先秦國家從舊的征服者轉化為古代軍國主義的標準性現象。過去的西周封建體系下的軍事貴族,以國君-諸侯-大夫-士人的結果,層層受封,並提供相應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義務。


其中,軍事義務是這些封建領主的最重要職能。在當時的制度下,只有這些諸侯與生活在領地核心區域的國人,是有戰爭義務和需求的。大多數在周禮制度下,被安置的被征服民眾,其實被剝奪了參與戰爭的權力。這些先秦時期的野人,僅僅有納糧和勞務輸出的工作可以從事。

但在春秋時期,這種制度已經開始出現崩潰跡象。首先就是國人與野人區別的模糊化,讓更多野人也可以加入軍隊,為國君或大夫作戰。軍隊規模的擴大,直接造成了戰爭慘烈程度的增加。這又迫使國家改變體質,適應這種高強度戰爭的挑戰。魏國作為一個開發程度較高的中原區域強國,身處四戰之地,第一個開啟了大規模軍國主義建設。


魏武卒就是非常典型的早期軍國主義軍隊。在理論上已經開始要求全民皆兵的時代,國君的權勢本身,就是動員力強弱的代表。魏武卒就是第一代脫離了封建體系,成為國君直屬軍事力量的精銳。他們在經過一定的嚴格挑選後,脫離了地方貴族的束縛,在國君給予的土地上耕作。自然,在戰爭中他們也是直接聽命於國君本人,可以迅速動員的。作為要求,他們平時還要在農閒時進行訓練,以便有旅行義務的能力。

但在戰國中期開始,魏國的這套軍國制度,本身就已經不是稀罕之物。魏國在將自己變為一個軍國主義國家後,很多原本為地方大夫服務的士人,其實也就是失去了生存機會。有限的國君王庭,不能提供給大部分有識之士以機會。所以也就有了商鞅去秦國,吳起去楚國的事情。隨著他們一起去的,還有這些國家的軍國主義改革。至於同屬三晉的趙國和韓國,都有著和魏國類似的底子,學習照搬非常方便。


現在,當每個國家都至少有一部分類似魏武卒的國君直屬動員力量後,魏武卒本身在歷史上的重要性就被稀釋了。歷史上的魏國不是沒有重建魏武卒樣式的部隊,而是重建出來的新軍沒有了當年那批人的特殊歷史地位。更何況國君勢力的擴張本身,也會引起國內的大夫們和士人的反對,他們一起的抵制也限制了新一代魏武卒擴充規模。

在戰國的後期,魏國人其實是在面對數量是自己幾倍之多的秦國“武卒”的進攻。和他們一起面對秦軍的趙國、韓國主力,以及相當部分的楚國軍隊,也是各自國家的武卒。放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魏武卒就不在顯眼了。


米南德王問道


這一招被後來的軍事天才戚繼光得到了真傳,戚家軍就幾千人,但從來都是壓倒性的勝利,敵方都是被全殲,己方几乎麼有傷亡,戚家軍軍紀森嚴,違反軍法的內容幾乎都是砍頭。但獎勵也是極為豐厚,打完仗就用大稱分銀子,人人有份,就是負責後勤的伙伕都有大把的銀子,所以戚家軍的戰績真是幾千年都找不到第二家,恐怖極了!

魏武卒是世界上第一支職業軍隊,是劃時代的存在。吳起因為創建了第一支職業軍隊,也必定在軍事史上數一數二。說他是天下第一也不為過~孫子兵法據傳就是他整理出來的。魏武卒是人家吳起一手帶起來的,換句話說,地位榮譽都是吳起帶來的,最主要的是同吃同住,將兵一體,士兵肯定感激,結果你把人家主帥逼走了,後來人又比不上吳起,好不容易來了個龐涓,結果碰到個孫臏[摳鼻]說到底還是魏文侯死的太早了,晚死幾年估計吳起就把秦滅了。

就是組建最一流的武卒也是必敗,因為商鞅是最根本的草根變法,徹底改變奴隸農奴農民的命運,因力耕而生產力大增物質充足,又單層家庭並嚴法環境使疾病大減,強壯了人民。在沒有魏武卒的時候,魏國就已經攻陷秦國河西地區,設立西河郡,由吳起擔任郡守,魏武卒就是在擔任郡守期間改革兵制編練的,帶50萬反攻的是秦惠公,5萬對50萬,那叫陰晉之戰。

魏國要不是國王不行,拿天下是沒問題的,雖然是四站之地,當經濟和軍事都碾壓各國,而且進攻哪國都方便,人才和經濟的中心,要是後期國王還是像魏文侯和魏武侯一樣,其他六國在出來什麼國王都沒用,時間長了,魏統一天下肯定沒問題。

吳起確實厲害他練兵極有一套!使得魏國稱霸一時!可是一時一勢!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剛開始趙國戰鬥力也是驚人的尤其是騎兵!再後來秦國崛起,一個變態的強敵!不為勝利不為搶東西,只是為了殺死敵人割下他們的腦袋,因為他們的腦袋比搶到的戰利品,比勝利獲得的獎賞更值錢,殺一個敵人晉爵一級,殺三個敵人,一輩子國家包了!多大的誘惑!六國裡誰家能有這麼高的獎賞!!


歷史深度揭秘


魏武卒,是吳起訓練的精銳步兵。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三十年來,吳起率領魏武卒攻下函谷關,大大小小歷經六十四戰,奪取了秦國黃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將秦國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根據《吳子·勵士》裡的記載,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 創造了步卒五萬人,車百乘,騎三千,而破秦五十萬眾的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使魏武卒名動天下,魏武卒鼎盛時期達五到七萬之多。魏武卒也是當時軍隊最為精銳和彪悍的代表。


在三家分晉後,魏國國力僅為原晉國的三分之一,且疆域甚散漫。稍不認真就會面臨亡國的危險,在這憂患的環境下,魏文侯是戰國時期第一批試圖通過變法圖強的君主。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當時吳起任河西守將並進行軍事改革,訓練了令天下談之色變的魏武卒。

再加上魏生產力先進,土地豐腴,物資豐富,人口眾多,並且交通便利,商業發達,在戰國時,鐵器的應用已經逐步得到推廣,並且當時的制金中心在韓魏,魏國的士兵幾乎都可以用上鐵質兵器,而其他國家的士兵還大多都在使用青銅兵器。


我們先看一看魏武卒建立初期的戰績,就知道他們有多厲害了。公元前409年,吳起率領魏武卒進攻秦國,一路上勢如破竹,直接攻克了秦國的函谷關。在大大小小的72戰中,全勝64場,其餘為平局,奪取了秦國500多里的土地。公元前405年的陰晉之戰,吳起以5萬魏武卒,戰車百乘,騎兵三千,大敗50萬秦軍,創造了以少勝多的戰爭神話。總之,魏武卒前期在吳起的帶領下天下無敵。

後來,隨著魏武卒士兵年齡的增長,戰鬥力開始下降地厲害,還有就是他們都成了地主階級,沒有奮鬥的動力,打仗惜力怕死,再加上吳起的離開,魏國戰略錯誤,導致魏武卒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等戰役損失慘重。由於魏武卒要求高,訓練時間長,無法及時地補充兵員,最後魏武卒在戰爭中消耗殆盡。魏國進入魏惠王時期,魏惠王能力不足又好大喜功,內政外交頻頻失策,導致四處樹敵。結果敗於齊、楚、秦三國。魏武卒的核心主要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但由於指揮失誤導致大批的老兵戰死。魏武卒作為歷史上的第一支重步兵,它的強大戰鬥力一直被後世借鑑。但若是君王昏庸,主將無能,再好的部隊也無法發揮出強悍的戰鬥力,正所謂“統帥無能,累死三軍”。


至於為何後期沒有魏武卒,應該是魏國已經沒有實力來支撐這樣一支強悍部隊的給養了。魏國在惠王后期開始喪失大片土地,地廣人稀的河西,上郡先後被秦國奪取,剩餘土地人口過於稠密,已經沒有多餘的土地分給魏武卒了。

隨著馬陵之戰魏國的戰敗,當時的魏國,早已不是當年那般風光。東部更面臨新興強國齊國的威脅。處於東西兩強夾擊下的魏國,國土經濟損失都極其嚴重,短期之內,根本沒有力量重建魏武卒。 而且更重要的一條是,當年魏文侯改革時,還是“三家分晉”的伊始,作為“四戰之地”的魏國,其東部的齊國與西部的秦國,這兩個強敵正陷入到內耗中。南方國土廣闊的楚國,也正是國力困頓時。此時的魏國,正好可以大展拳腳,踐行變法強國的大業。而馬陵之戰後,戰國爭霸戰爭已經空前加劇,秦齊楚各大國征戰不休,夾在中間的魏國,應對列國的攻伐,已是氣喘吁吁。重建?強國?那都不是短期內,甚至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事。 可以說,倘若當時的魏國,真有決心重建魏武卒,他們也需要拿出臥薪嚐膽的勇氣來,歷經一兩代的忍辱負重。方有可能成功。 但這一條,卻恰是魏國更大的短板:如果說魏惠王時代,是魏國興衰的轉折點,那麼魏惠王之後,魏國更沒有了這樣的統治者。 馬陵之戰後,徹底喪失強國地位的魏國,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破罐子破摔。面對強秦的威脅,基本都靠割地來應對。土地越割越少,國力越來越弱。圖強?那是很遙遠的事情。


所以,在戰國後期,魏國由於發展後勁不足,國力甚至不增反退,導致軍事方面必然衰弱,所以魏武卒就很難再現。即使扔在維持,戰力也必然縮水,已然和普通軍中無異。


大老二爺


在戰國中前期群雄爭霸的戰場上,魏國的“魏武卒”,是一支令列國震撼的力量。

魏武卒,魏文侯時代由戰國軍事家吳起親手創建的軍事力量。以《荀子》與《漢書》的記載,這支部隊的每一個步兵,必須具備穿重甲背重弩,半天內奔跑一百里的強大實力。外加軍事家吳起極度嚴格的訓練,終於令這支部隊百鍊成鋼。早在吳起鎮守西河的時候,魏武卒就迸發出強大的戰力,多次以少勝多,將驍勇善戰的秦軍一步步“碾”出西河要地,精彩撐起魏國的霸業。

僅僅就是在吳起統帥期間,這支魏武卒部隊,就與戰國列強經歷了七十六次大戰,其中六十四次大勝,其他十二次戰平,真正的不敗虎師。哪怕吳起因為魏國內部朝堂的傾軋,不得不含恨出走楚國。但他親手打造的這支魏武卒,依然長期保持著旺盛的戰鬥力。在魏武侯至魏惠王時代,多次打出精彩的戰役,特別是令商鞅變法前的秦國,長期被堵在西河以西,幾乎無力東進。

雖說在魏惠王時代,隨著魏惠王的多次用人與戰略失誤,魏國在各條戰線上遭受慘敗,終於一蹶不振。曾經名震天下的魏武卒也徹底損失殆盡,再不復當年之勇。但這支部隊曾經強悍的戰鬥力,依然令後世很多歷史票友們生出暢想:倘若戰國中後期,魏國能夠再次重建一支魏武卒部隊。
馬陵之戰後長期積弱的魏國,能不能幡然重振?呼嘯東出的秦國大軍,會不會再次被堵回函谷關裡?甚至,戰國的歷史會不會改寫?
馬陵之戰

但如果仔細看看戰國的形勢,這個話題,恐怕就是一個讓人沮喪的答案:重建魏武卒,對於戰國中後期的魏國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經濟問題。

魏武卒為什麼強悍?除了創建者吳起本人的卓越才能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獨特的制度:當時的魏國,廢除了舊有的制度,採取郡縣徵兵的新制度。士兵們的待遇十分優厚。特別是能夠入選魏武卒,對於士兵們來說,不止意味著莫大的榮譽,更意味著實實在在的利益——每個魏武卒都能分到田宅,且能免除全部的徭役。有如此巨大的利益,這些優中選優的“兵王”們當然士氣爆棚,每次打仗都嗷嗷叫。

但這樣的優厚制度,卻是建立在魏國當時強大的經濟實力上的。經過魏文侯變法的魏國,農業與冶鐵業的發展突飛猛進,今天出土的戰國時期魏國的各類鐵器,無不展現了強大的技術。其農業水平更是長足進步,鄴城等地的水利興修紅紅火火,魏國河東的鹽稅也是財源滾滾,糧食儲備更無比雄厚。
這強大的本錢,才讓魏國能夠豪氣砸錢,不惜重金打造這樣一支王牌勁旅。

可是,隨著馬陵之戰魏國的戰敗,當時的魏國,早已不是當年那般風光。物產豐富的西河,這片當年魏武卒疾風驟雨般打下的土地,早已被秦國收入囊中。東部更面臨新興強國齊國的威脅。處於東西兩強夾擊下的魏國,國土經濟損失都極其嚴重,短期之內,根本沒有力量重建魏武卒。

而且更重要的一條是,當年魏文侯改革時,還是“三家分晉”的伊始,作為“四戰之地”的魏國,其東部的齊國與西部的秦國,這兩個強敵正陷入到內耗中。南方國土廣闊的楚國,也正是國力困頓時。此時的魏國,正好可以大展拳腳,踐行變法強國的大業。而馬陵之戰後,戰國爭霸戰爭已經空前加劇,秦齊楚各大國征戰不休,夾在中間的魏國,應對列國的攻伐,已是氣喘吁吁。重建?強國?那都不是短期內,甚至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事。

可以說,倘若當時的魏國,真有決心重建魏武卒,他們也需要拿出臥薪嚐膽的勇氣來,歷經一兩代的忍辱負重。方有可能成功。

但這一條,卻恰是魏國更大的短板:如果說魏惠王時代,是魏國興衰的轉折點,那麼魏惠王之後,魏國更沒有了這樣的統治者。

馬陵之戰後,徹底喪失強國地位的魏國,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破罐子破摔。面對強秦的威脅,基本都靠割地來應對。土地越割越少,國力越來越弱。圖強?那是很遙遠的事情。

而且,以魏國國王的格局,如果魏國真有人重建了魏武卒,他們恐怕更不安心。不信就看魏安釐王,他在位時期,魏國擁有信陵君這樣的頂級人才,能夠上演竊符救趙的經典妙筆。可這樣一個卓越人物,也依然在魏安釐王的猜忌下鬱鬱而終。

可以想象,倘若信陵君能夠訓練一支魏武卒,此時的魏國國王,又怎麼會安心,又怎麼會容得下?

於是,無力重建魏武卒的魏國,其衰落和亡國的命運,自然也不可避免——乍一看,是因為魏國缺少了那樣精銳的軍隊。但即使戰國時代,這個軍事問題,也不止是軍事問題。

參考資料:扆曉紅《試論戰國前期魏國強大的原因》 範海剛《略論戰國時期魏國興衰的原因》


我們愛歷史


魏武卒是戰國時期一支有著赫赫威名的軍隊,戰國初期,魏國就是靠著這支強軍,攻秦,敗齊,破趙,滅中山,成為戰國第一個稱雄的國家。

那麼,這到底是一支怎樣的軍隊呢?

其實,魏武卒最早的起源不是兵家亞聖吳起,而是李悝。戰國初期,魏國弱小,雄心勃勃的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大膽實行改革,魏國也成為戰國時期第一個進行改革的國家。李悝的改革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就包括在魏國軍隊中創立的武卒制。

真正將魏武卒發揚光大,名震天下的,則是名將吳起。吳起在擔任西河郡守時,便開始組建精銳武卒,從全軍中挑選,挑選條件十分嚴格。《荀子.議兵篇》記載:

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䩜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

意思就是,魏武卒的選拔制度是,在身負全套甲冑(頭戴鐵盔,身穿三層甲)的情況下,還要帶拉力為12石(約為今天的720斤)的弩,背上50支箭,同時還要裝備長兵器戈和短劍,帶上三天的口糧,半天要行軍100裡。

這種要求,怕是放在現在也是特種兵的選拔要求了吧。

武卒選出了之後,吳起還對士兵進行了精心編組。通過對士兵進行選拔、編組,在不增加人數的情況下,能大大提高部隊戰鬥力,這是己被無數戰爭實踐證明的管用方法。而早在兩千多年前,吳起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5人為一伍,設伍長一名;2伍為一什,設什長一名;5什為一屯,設屯長一名;2屯為一百,設百將一名;五個百設五百將一名;2個五百為一千,設千人將一名。千人將是基層將軍,由統帥直接指揮。在軍陣上,設立前、後、左、右四個方陣,另加一個前置方陣,作為衝擊敵陣、誘敵之用。這樣的軍事系統,各個作戰單位像人的血管一樣,由上到下,纖毫可見,脈弱非常清晰。作戰時,將領的作戰意圖可以輕易傳達到最底層的軍事單位,相互呼應,如臂使指。

巔峰時期的魏武卒戰鬥力有多強悍呢,秦魏陰晉之戰,吳起帥五萬魏武卒,狂揍五十萬秦軍,打的秦軍屍骨堆積如山,從此以後“天下卑秦”。

在魏武卒的軍事歷程中,創造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

但是,在龐涓與孫臏的較量中,連續遭遇桂陵、馬陵兩次大敗後,魏武卒基本損失殆盡,魏國後來也一直沒有重建魏武卒。為什麼呢,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

一 創建魏武卒成本太高,魏國後期已經養不起這麼支軍隊

其實,荀子在議兵篇裡對於魏武卒,還有一段評價:

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是數年而衰,而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是故地雖大,其稅必寡。是危國之兵也。

就是說,軍人一旦選上成為武卒,那麼就免除他們全家的徭役,政府給他們家提供大宅子。就算以後老了,從部隊退休了,他們的名額被新人佔了,這些福利也不會剝奪。這樣,就算一個國家再大,它的稅收一定很少,所以,這種軍制,會把國家陷於危險的境地。

這樣看來,魏武卒其實和後來日本的武士階層很像,屬於是軍事貴族了。吳起作為一個將軍,追求軍隊戰鬥力的最大化,這是沒錯的,但是對於君王來說,他要考慮的要更全面,而不僅僅是軍事這一塊。況且,魏武卒挑選極為嚴格,要恢復成軍,少說要個十年。而當時的情況是,魏國經過桂陵,馬陵兩次大敗後,實力大損,周圍的這些國家,個個都有覬覦之心,誰會讓魏國安安心心的重新訓練出一支魏武卒。

二 魏武卒的打法在戰國時期已經不適用了

從吳起對魏武卒的編制來看,他還是沿襲了春秋時期的打法,即兩軍列陣,以堂堂之軍攻堂堂之陣。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宋襄公這個典型了,他非要等對面的楚軍全部渡過河,列好陣後,才開打。雖然我們現在都笑他迂腐,但也能看出當時春秋時代的軍事思想,可以說,這是一種貴族的打法。但是,進入戰國時代後,打法已經完全不同了。特別是春秋末期,《孫子兵法》一書橫空出世,裡面的表現出來的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給了當時軍事家很大的啟發。其中,孫臏就是一個將孫子兵法發揚光大的軍事家,在齊國與魏國的戰爭中,他使用了減灶計,圍魏救趙等奇謀,使龐涓率領的魏國精銳在疲於奔命的途中被齊軍埋伏,最後被全殲,從一開始人家根本就沒準備跟你堂堂對陣。這兩戰過後,世人都震驚不已,原來仗還可以這麼打。這以後,戰爭多以偷襲,迂迴,側翼攻擊等為主,優秀的將領追求的是軍隊的高機動性與靈活性,魏武卒那樣的,太依賴陣型,自然就被淘汰了。

三 戰國時期,戰爭已經由爭霸戰轉為殲滅戰,各國實行的是全民兵制,魏武卒的精兵路線行不通

魏武卒走的是精兵路線,這在春秋時期還行得通。春秋時期,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烈度並不高,大家打仗,也沒有說要往死裡打,只要分出個老大來就行,這就是所謂的爭霸戰爭。而到了戰國時期,打仗的首要目的是奪取對方土地城池,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甚至到了後期,各國之間直接是奔著滅國去的。在這種情況下,精兵路線顯然行不通。比如,後面的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分別動員了近50萬大軍,基本上國內的青壯都拉進軍隊了。而反觀魏武卒,吳起的軍事思想是“兵不在多,而在治”,魏武卒最鼎盛時期,總人數也不超過十萬,只要敗一次,基本就賠光了。

我是一卷青史,歡迎留言評論加關注,一起聊歷史!


歷史風暴


很多答主都給出了《荀子 議兵篇》中所介紹的魏武卒的選拔標準: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覆其戶,利其田宅。

於是我們就得出了一個誤會:

魏武卒是一個軍種,是魏國軍隊中的特殊部隊。但實質上,魏武卒並不是一個軍種,而是吳起治軍體系的反映。魏武卒是用一般士卒訓練出來而得來的,並非萬里挑一的挑選,也不是後世的募軍制。

魏武卒的存在與否,不在於裝備、人員這些條件,而在於是否是按照吳起治軍體系訓練出來。

魏武卒體系的核心,就在於反映吳起思想的兵書《吳子》中的“治軍”


吳起的治軍體系

吳起在《吳子》中談論了很多關於治軍的思想:

1、榮譽感。讓榮譽感成為軍隊的靈魂和指引。

“凡制國治軍,必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夫人有恥,在大足以戰,在小足以守矣。然戰勝易,守勝難。”

2、主將善於用人。將具有相同價值取向的士卒,編成同一個方陣,鑄造最強戰隊。

“民有膽勇氣力者,聚為一卒;樂於進戰效力以顯其忠勇者,聚為一卒;能逾高超遠、輕足善走者,聚為一卒;王臣失位而欲見功於上者,聚為一卒;棄城去守、欲除其醜者,聚為一卒。此五者,軍之練銳也。有此三千人,內出可以決圍,外入可以屠城矣。”

3、軍紀嚴肅,賞罰分明。

賞罰分明:

“進有重賞,退有重刑,行之以信。”

軍紀嚴肅:

“所謂治者,居則有禮,動則有威,進不可當,退不可追,前卻有節,左右應麾,雖絕成陳,雖散成行。”“任其上令,則治之所由生也。”

4、主將必須果決。

“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

5、主將善於利用有經驗士卒去訓練士卒。

“故用兵之法,教戒為先。一人學戰,教成十人;十人學戰,教成百人;百人學戰,教成千人;千人學戰,教成萬人;萬人學戰,教成三軍。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飢。圓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後之,分而合之,結而解之。每變皆習,乃授其兵。”

6、主將善於利用不同類型的人進行團隊組合。

“教戰之令: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廝養,智者為謀主。”

7、騎兵訓練方法。

“夫馬,必安其處所,適其水草,節其飢飽。冬則溫廄,夏則涼廡,刻剔毛鬣,謹落四下。戢其耳目,無令驚駭;習其馳逐,閒其進止。人馬相親,然後可使。車騎之具,鞍、勒、銜、轡,必令完堅。凡馬不傷於末,必傷於始;不傷於飢,必傷於飽;日暮道遠,必數上下,寧勞於人,慎無勞馬。常令有餘,備敵覆我。能明此者,橫行天下。”

總結

在吳起治軍體系下的魏武卒具有如下特點:具有榮譽感、軍紀嚴肅、賞罰分明、訓練有素、團隊配合作戰的騎步軍隊。

在吳起治軍體系下的魏武卒主將必須具備:善於識人用人、令行禁止、決策果決、重視士卒訓練、善於構建作戰團隊、懂得訓練騎兵。

即:魏武卒,不是對士兵有要求,對於主將要求更高。有兵無將、有將無兵,都不是完整的魏武卒。

魏國在早期有吳起、龐涓等名將在時,東齊西秦南楚北趙均不是敵手。尤其是圍魏救趙時期,魏國同時1VS5都不顯示敗績。魏惠王死後,魏國就徹底進入無名將時代。戰國末期,信陵君又能擊敗當時號稱天下無敵的秦軍。根源就在於能否有符合治軍的主將。

因此,對於題主問題的答案。魏國在晚期也出現過魏武卒的瞬間輝煌。但魏武卒的關鍵不是在於魏武卒士兵的選拔標準,而在是否擁有有能力的主將。


吳起在分析戰國各國軍隊特點時就提及:

齊軍:陳重而不堅。原因在於“齊性剛,其國富,君臣驕奢而簡於細民,其政寬而祿不均,一陳兩心,前重後輕,故重而不堅”。擊敗方法:“必三分之,獵其左右,脅而從之,其陳可壞”。

秦軍:陳散而自鬥。原因:“秦性強,其地險,其政嚴,其賞罰信,其人不讓,皆有鬥心,故散而自戰。”擊敗方法:“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士貪於得而離其將,乘乖獵散,設伏投機,其將可取。”

楚軍:陳整而不久。原因:“楚性弱,其地廣,其政騷,其民疲,故整而不久”。擊敗方法:“襲亂其屯,先奪其氣,輕進速退,弊而勞之,勿與爭戰,其軍可敗”

燕軍:陳守而不走。原因:“燕性愨,其民慎,好勇義,寡詐謀,故守而不走。”擊敗方法:“觸而迫之,凌而遠之,馳而後之,則上疑而下懼,謹我車騎必避之路,其將可虜”

三晉:陳治而不用。原因:“其性和,其政平,其民疲於戰,習於兵,輕其將,薄其祿,士無死志,故治而不用。”擊敗方法:“阻陳而壓之,眾來則拒之,去則追之,以倦其師。”

齊人重視氣節,秦人重視武力,楚人愛好文雅,燕人憨厚老實,三晉人待人和睦。


驗證:

齊軍:在五國伐齊濟西一戰之後,齊國幾乎被一個弱燕所滅;韓信滅齊,也是一戰即可。齊軍確實是重而不堅,一戰勝負之後就無再戰能力。

秦軍:商鞅變法前秦人是勇於私鬥而怯於公戰。這點大家都知道。吳起的分析還是準確的。而用利益去分化秦軍,符合秦人軍功爵的利益觀。

楚軍:吳起在楚國變法的其中一個措施就是加強楚國郢都的防禦能力,將原來的一版法改為三版法,加強城池的防禦能力,避免被“襲亂其屯,先奪其氣”。

韓魏趙三晉:治而不用。士兵都是訓練有素,有作戰經驗,但就是沒有能夠被有效組織、激勵而使用。韓國勁兵、魏國魏武卒、趙國騎射,三晉軍作戰素質很高,就是沒有得到激勵和組織。即吳起治軍體系中的主將所起的作用。因此韓、魏、趙都是名將在,國家強悍;名將無,國家弱。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武卒制”是戰國時期軍事大家吳起提出來的,吳起的這一改革,徹底改變了封建社會的募兵形式;用“職業士兵”替代“僱傭兵”,以前的“僱傭兵”是沒有工資的,家人也享受不到任何福利;所以吳起改革以後,凡是投軍投軍入伍的人,必須經過嚴格的篩選,一旦通過篩選正式入伍的士兵,不但可以領到自己的工資,並且可以享受到很多福利,免除全家徭役;吳起的“武卒制”是中國募兵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是中國兵學史上的一大進步;

吳起創建的“魏武卒”到底有多厲害,自吳起改革募兵制度以來,魏國成功從一個弱國翻身,成為一個軍事大國;“魏武卒”在吳起的領導下,多次擊敗秦軍,陰晉之戰中,更有五萬勝五十萬的經典戰役;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以吳起為大將,率軍攻打秦國,吳起一路連戰連捷,一口氣攻破五座城池;魏文公任命吳起擔任西河郡守,抵抗秦國反撲,在吳起的鎮守下,秦國多次大軍壓境,卻無功而返;公元前389年,秦國準備一雪前恥,調集大軍五十萬攻打西河郡,吳起率領五萬餘“魏武卒”前往迎敵,大破秦國五十萬大軍,譜寫了這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那麼?如此厲害的一支隊伍,到底是被誰剿滅的?為什麼不重新組建一支“魏武卒”呢?

當然,“魏武卒”滅亡之時吳起早就不在了,吳起已經死了很多年了,可他的“魏武卒”卻遭遇了滅頂之災,他們遇到了中國歷史上最狂暴的男人,“殺神”白起;白起打仗從來不以破城為目的,而要殲滅所有敵軍,公元前293年,白起大破韓魏聯軍,將韓魏聯軍二十四萬全部斬首,其中就包括所有的“魏武卒”;從那以後,便再無“魏武卒”,之所以後來不再創建“魏武卒”,原因很簡單,吳起的“武卒制”早就流傳開了,吳起待過的國家有三個,所有國家募兵方式都採用了“武卒制”;甚至連後世募兵,都是沿用吳起的“武卒制”!







愛尚文史


魏國早期爭霸的重要軍事力量

  • 魏武卒,是吳起訓練的精銳步兵。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 創造了步卒五萬人,車百乘,騎三千,而破秦五十萬眾的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使魏武卒名動天下,魏武卒鼎盛時期達五到七萬之多。魏武卒也是當時軍隊最為精銳和彪悍的代表。魏武卒的產生得益於魏國早期的爭霸思想,剛從晉國分出來的魏國處於四戰之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其他國家圍攻甚至吞併。正是在這樣的處境下,魏文候以李悝變法,用吳起進行軍事改革,訓練了令天下談之色變的魏武卒,一舉奠定了魏國早期的霸主地位,甚至奪了西邊秦國的河西之地。
  • 魏國處於中原,商業、兵器製造業發達,為裝備魏武卒準備了殷實的物質基礎。魏武卒的選拔嚴格,待遇優厚,首先要保證"武卒"分得百畝的土地,在獲得土地之後"武卒"不僅要承擔兵役的責任,更需要自行負擔軍事裝備和服役期間後勤物資。"武卒"制設立之初,正是奴隸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制度過渡時期,所以獲得土地的"武卒"獲得較高的經濟地位,同時解除了與奴隸主的人身依附關係,"武卒"的社會地位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同時,國家對入選的武卒給予很高的物質待遇,免除武卒全戶的徭役和田宅稅。武卒憑軍功獲取更高的爵位,享受更好的待遇。通俗地講,魏武卒是一支具有優秀身體條件、精良軍事裝備、過硬軍事技能和巨大物質刺激的部隊,從實體到精神,其強悍的程度均是當時其他軍隊所不能比擬的。

後期難以重建的原因

1、魏國霸權的衰弱

魏武卒的維持需要物質財富的支持,需要國家實力的支持,魏國是戰國早期的霸主,國家實力強大,要選拔並維持魏武卒這樣的軍隊比之後的魏國要容易得多。因為魏國首先開始變法,所以它先強大起來,並取得了戰國早期的霸主地位。而後來,秦國、齊國也紛紛開始變法而使得這些國家也強大起來。魏國與秦國的河西之戰,與齊國的桂陵、馬陵之戰舉報均以慘敗告終,這些大戰損害了魏武卒的實力和魏國的實力。

2、魏國對人才的不重視

創立魏武卒的吳起遠走楚國,商鞅到秦國效力,創變法而強秦。孫臏、張儀、公孫衍這些名動天下的人物都出至魏國,而魏國卻沒有重用他們,魏國在戰國紛爭的時代怎能不走向衰敗,沒有國家實力的支撐,魏武卒又能走多遠。

3、魏武卒選拔、訓練週期長

形成戰鬥力的魏武卒真正的靈魂是那些富有戰鬥經驗的老兵,他們豐富的戰鬥經驗和作戰技巧是十分寶貴的財富,這隻能是通過真實的戰役積累下來,而無法進行硬性彌補。另外,重新訓練、培養的週期很長,也很艱難精銳的魏武卒的損失,是短期難以恢復的。戰爭需要實力,並非武力可決定完全,因此恢復實力已經是不可能!


趣味讀史


《荀子·議兵篇》說:“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意思是說士兵披上三層重甲(內外三層防護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別稱)和鐵盔,能開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每人背五十隻弩矢,拿著長戈或鐵戟,腰帶利劍,攜帶3天的作戰糧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魏武卒的人員選拔及其嚴格,能成為魏武卒一員,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是很優越的。故而,魏武卒都是強悍的精兵,戰鬥力可以說是首屈一指,成為當時世界上步兵最為精銳和彪悍的軍隊。

魏武卒的編制讓各諸侯國幾乎無法模仿,因為除了魏武卒之外,再也沒有什麼地方,再也沒有別的諸侯國使用完全由步兵組建的兵團,不是沒有條件,不是沒有能人,主要是在以戰車為王的時代,誰也沒有這個膽量。武卒的編制,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稱“千人”,也就是以一千人為基本的作戰單位,類似的一個團。需要打戰的時候再靈活編制,設將軍一人指揮。這種編制,充分體現了魏武卒的指揮系統在作戰中的靈活性,能達到如腦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一樣。即便是戰敗了,也是可以迅速的組建軍陣——不管各軍隊士兵是否相識,在這種各級將官存在的情況下,都是可以迅速的組合起來。

魏武卒最厲害的時候莫過於以五萬步兵,三千騎兵擊敗秦國五十萬部隊的戰鬥。個人感覺這並不是胡說,因為秦國打仗的時候基本上是個男的都要上,而且在公子卬被俘之前秦國幾乎每年都會進攻河西地區。獻公時期也能舉兵二十萬攻河西。秦國人打仗甚至不需要鎧甲和頭盔,只要有個傢伙甚至石頭都能衝上去。

至於為何後期沒有魏武卒,我認為是魏國已經沒有實力來支撐這樣一支強悍部隊的給養了。魏國在惠王后期開始喪失大片土地,地廣人稀的河西,上郡先後被秦國奪取,剩餘土地人口過於稠密,已經沒有多餘的土地分給魏武卒了。


看球人


寫了《孫子兵法》的孫武是我國曆史上的著名軍事家,但有一個人常被用來與孫子並稱,比如“用兵如孫吳”,這個“吳”字指的就是吳起了,吳起一生打過很多場戰鬥,基本上沒有敗績,而他指揮的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就是戰國時期大名鼎鼎的魏武卒了。


吳起的軍事才能不只體現在行軍打仗上,更體現了他的治軍方法上,魏武卒就是他訓練出來的職業化脫產部隊,其以步兵為主,戰鬥力相當強悍,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三十年,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軍事奇蹟。

晉國分解成韓趙魏三國之後,魏國在戰國列強中實力較弱。但魏國的魏文侯勵精圖治實行了變法,他用翟璜為相改革弊政,以李悝變法依法治國,使得魏國成為戰國時代最先強盛並稱雄的國家,而在軍事方面帶領魏國首先崛起的就是吳起了。

吳起曾任魏國河西守將,正是在這一時期,他在魏文侯的支持下進行了軍事改革,訓練了令天下聞之色變的魏武卒。吳起認為,兵不在多而在"治",精兵最有戰鬥力,武卒的編制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也稱"千人"),打仗的時候,基本以千人為一個作戰單位,但是戰鬥的時候可以靈活編制,這樣的編制和指揮系統在作戰中靈活性很高,戰鬥力也很強,而且他們聘請善戰者進行教練,既注重單兵技能,又注重配合作戰,戰鬥力相當強悍。


魏國金屬冶煉業在當時相當發達,其兵器已經可以做到以鐵器為主,史稱魏軍甲兵犀利,為吾族基本上都是重裝步兵,披重鎧、持戈配劍、背弓弩、跨矢囊,裝備很精良。

吳起還建議魏文侯用他的新標準考選士兵,《荀子.議兵篇》記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魏武卒宅。"也就是說,士兵身上必須能披上三重甲(內外三層防護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別稱),手執長戟,腰懸鐵利劍,後負犀面大櫓,50弩矢和強弩,同時攜帶三天軍糧,半天內能連續急行軍一百里的士兵,才可以成為武卒,不過這個記載貌似有誇大之嫌,因為度量一下人的體力極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怎樣,身材強壯者才是魏武卒的首選。



當然,沒有好的獎勵措施,不會有人願意上戰場去拼命,魏文侯在這方面很配合吳起,能入選武卒的士兵,其生活條件好,待遇也高,國家不但免除其全家的徭賦租稅,還獎田宅房產,有軍功的話還會另行獎勵,所以魏國人都很願意加入魏武卒。

吳起治軍十分嚴格,一切行動必須堅決聽從指揮,否則嚴懲不貸,加上吳起的軍事指揮才能非常出色,所以雖然魏國面積不大人口不多,但是吳起領導的魏武卒卻讓天下諸侯聞之膽寒,在與秦國的幾十次戰鬥中,吳起率領魏武卒幾乎每戰必勝,攻下秦函谷關,奪取了秦國黃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比如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吳起以五萬魏武卒大破秦國五十萬眾的軍事奇蹟,成為戰國早期最著名的軍事家,魏武卒也是這一時期最厲害的軍隊。


不過魏武卒的強大,也讓戰國時各國紛紛效仿,比如秦國的“銳士”,趙國的胡刀騎士,齊國的技擊騎士等,後來列國進過軍事改革,武力也強大起來,魏國的魏武卒逐漸走向沒落,後來被孫臏在馬陵之戰中所滅,但隨著後期魏國國力的減弱,再也沒能實現前期魏武卒的榮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