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戰疫進行時】構築“神經網絡”~楊浦這個只有73戶的袖珍小區疫情防控如何答卷?

【戰疫進行時】構築“神經網絡”~楊浦這個只有73戶的袖珍小區疫情防控如何答卷?

【戰疫進行時】構築“神經網絡”~楊浦這個只有73戶的袖珍小區疫情防控如何答卷?

長白新村街道松花江路205弄

是一個只有73戶的袖珍型小區。

疫情防控中,

雖然在人員排摸管理上並不吃力,

但即便是袖珍小區,

依然是社區防控中不可放鬆的關鍵一環。

【戰疫進行時】構築“神經網絡”~楊浦這個只有73戶的袖珍小區疫情防控如何答卷?

既要有足夠的志願者力量守住小區大門,

又要抽調居委幹部做好群眾工作,

說服居民服從大局,

自覺配合小區實施封閉管理。

“人員力量不足”曾一度困擾著

小區所在的街道95弄居民區黨總支。

通過充分發揮“三駕馬車”合力作用,

松花江路205弄有效實施起

聯防聯控、群防群治,

守住了小區安全這道防線。

【戰疫進行時】構築“神經網絡”~楊浦這個只有73戶的袖珍小區疫情防控如何答卷?

網格化管理協同作戰

在松花江路205弄,有一張由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民警、塊長、樓組長、黨員、志願者構築起的疫情“神經網絡”。在這張網絡下,205弄克服硬件條件不足的現實困難,築起小區安全防控牆。

【戰疫進行時】構築“神經網絡”~楊浦這個只有73戶的袖珍小區疫情防控如何答卷?

居家隔離人員基本生活需要難以滿足,原來的業主微信群就升級為他們代購生活用品、快遞上門的預約平臺。沒有科技設備輔助人臉識別,志願者隊伍的“火眼金睛”就構築起回滬人員信息登記的人工動態數據網,挨家挨戶瞭解春節期間返鄉、回滬情況,做好登記、後續跟進和後勤保障,做到情況明、底數清。袖珍小區的消殺衛生工作同樣不能輕視,業委會協同物業,嚴格實施小區每日消毒、居家隔離垃圾清運工作,網格化管理激活小區“末梢神經”,將疫情防控工作做細做實。

【戰疫進行時】構築“神經網絡”~楊浦這個只有73戶的袖珍小區疫情防控如何答卷?

志願者奉獻鄰里守望

他們是“守門員”。“您好,請出示您的出入證”、“您好,請配合測量體溫。”在松花江路205弄小區裡,守門的志願者們每天不厭其煩地重複一套程序。他們是“巡邏隊”。小喇叭發揮大作用,“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小區的安全靠大家一起來守護……”小區志願者楊昌平每天扯開嗓子,用最原始的方式引導小區居民提高防範意識,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他們是“店小二”。為居家隔離觀察家庭日常採購、快遞、外賣、發送口罩,實現志願服務零距離。

【戰疫進行時】構築“神經網絡”~楊浦這個只有73戶的袖珍小區疫情防控如何答卷?

【戰疫進行時】構築“神經網絡”~楊浦這個只有73戶的袖珍小區疫情防控如何答卷?

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責任。“我們可以報名參加志願者嗎?” 面對小區志願者力量不足的情況,老黨員當仁不讓要求加入,在職黨員、年輕志願者也接踵報名。79歲的老黨員李開榮主動報名,市勞動模範黃小兵主動報名,社區居民黃志芳主動報名……志願者隊伍在不斷壯大,疫情也讓這群幾十年的老鄰居們把心貼得更近了。從早晨8點到晚上8點半,因為這群志願者的默默奉獻,小區搭建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戰疫進行時】構築“神經網絡”~楊浦這個只有73戶的袖珍小區疫情防控如何答卷?

不久前,支部書記龔秀偉和黨員張國華、楊昌平還對居家隔離和實施小區健康管理的外地回滬居民,主動點對點微信送去關愛和慰問,讓他們覺得戰“疫”路上不孤單。


記者:成佳佳

【戰疫進行時】構築“神經網絡”~楊浦這個只有73戶的袖珍小區疫情防控如何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