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古代元宵節也是一種“情人節”——聊聊元宵節的發展和影響

古代元宵節也是一種“情人節”——聊聊元宵節的發展和影響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人們歡度元宵,熱鬧觀燈,烘托出一種熱鬧非凡的節日氛圍。元宵節,又稱為元夕、上元節等,從古代開始,就一直是中國民眾十分重視的一個節日,無論是仕宦官僚,還是平民百姓,元宵節都是古代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元宵節也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和影響,許多節俗也是中國傳統習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 古代元宵節的起源

元宵節的形成過程,其實有著比較悠長的歷史,受到古代中國人和現代中國人的普遍重視。從起源方面來看,元宵節作為歷史悠長的一個傳統節日,關於其起源也有著些許神秘感。

1.源於遠古人類火把驅邪

據傳,元宵節起源於遠古人類祭祀天神、驅邪避禍的一種活動。

在上古時期,因為保障措施不到位,當時的人們深受鳥蛇蟲獸的侵害,苦不堪言,田地收成也因此變得十分薄弱,後來人們開始利用“火把”這一工具,驅趕那些鳥蛇蟲獸,以獲得生存所需。因此,在田間點燃火把,也成為當時的主要民俗之一。

後來,這一民俗漸漸演變成元宵節的“點燈”“賞燈”習俗,在正月十五那天,人們“猜燈謎”、“放煙花”,開發出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動和民俗表演。

2.西漢時期開始受到重視

但元宵節,開始成為古代中國人普遍接受的的傳統節日,是在西漢時期,這主要是受到統治者和道教、佛教等因素的影響。

古代元宵節也是一種“情人節”——聊聊元宵節的發展和影響

從統治者方面來說,西漢時期,統治者十分重視祭祀活動一是為了彰顯統治者自身威儀,二也是為了祈禱社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當時的漢武帝祭祀“太一”的活動,也是統治者對元宵節的重視的開端,據《史記·樂書》當中記載:“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因此從那以後,元宵節也成為各地百姓崇拜的節日之一。

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引入,也對元宵節的推廣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一,佛教的傳入,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於是漢朝統治者下令在正月十五當天晚上舉行“燃燈表演”,以示對佛教文化的尊敬;其二,道教文化中,祭祀也是重要習俗之一,所以元宵節祭祀活動,也因道教文化的推廣而得到推廣。

二、 古代元宵節的發展和演變

雖說,元宵節的起源有著多種傳說,但元宵節的形成與發展,是有脈絡可尋的。成型於西漢時期的元宵節,經歷了東漢、隋唐、宋元、明清時期的發揚光大之後,成為中國的傳統佳節之一。

1.元宵節的演變發展

從西漢開始,“元宵節”便受到各階層的歡迎,得到大眾的普遍承認。

而元宵節的真正發揚光大,便是在商品經濟、夜市十分發達的唐宋時期了。在當時,由於商品經濟的繁榮,人口的密佈和稠密,使得元宵節的熱鬧氛圍又增長了一個度。在《隋書·柳彧傳》中也曾有記載:“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遊。鳴鼓聒天,燎炬照地。”可以預見當時元宵節的熱鬧場景,從宮廷到民間,無一不在慶祝著當時的“元宵佳節”。

古代元宵節也是一種“情人節”——聊聊元宵節的發展和影響

在明清時期,隨著當時市民社會的發展和興旺,元宵節日的遊樂項目不斷增多,歡度元宵的習俗也不斷增多。在當時,除了賞燈會之外,各種活動,諸如猜燈謎、耍龍燈、舞獅子、踩高蹺等活動,也開始逐漸出現並形成發展。而且當時的燈節時間也延長了許多,明朝的元宵燈節持續高達十天之久,為了就是顯示當時的國力強盛的熱鬧情景。

直到現代,元宵節仍然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之一,經歷了歷史的洗禮之後,元宵節的內涵也不斷豐富起來,各種習俗活動也延續了下來。

2.節日習俗的發展

歷史悠久的元宵節習俗非常多,而比較受民眾歡迎的,主要有以下幾種習俗,如“吃元宵”、“賞燈會”、“猜燈謎”和“耍龍燈”等等。

“吃元宵”,這一習俗起源於宋代,宋代元宵節流行吃一種叫為“元宵”的產品,即“湯圓”

。人們在元宵節當天吃下“元宵”這一產品,之後的一年便會紅紅火火,團團圓圓,生活中的一切都會得以圓滿。從宋代的“元宵”演變至今的“湯圓”,這“元宵”的口味和風味也有著非常大的差別,而且各地吃法也不盡相同,體現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

“賞燈會”,自產生之日之起,這就成為了最重要的元宵習俗。燈會是一種官方舉辦的大型的展覽娛樂遊玩活動,在正月十五那天,是許多民眾最期待的傳統民俗之一。據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元宵燈會產生於南北朝時期,原本開辦燈會,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和國泰明安,後來便演變成為了一種獨特的節日風俗。

古代元宵節也是一種“情人節”——聊聊元宵節的發展和影響

“猜燈謎”,是伴隨著“燈會”產生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元宵節”的節日活動。在燈會掛起彩燈,彩燈上貼著紙條,上面寫著謎語,供人娛樂,十分受人們的歡迎,也能迎合節日氣氛,所以後來這也成為元宵節的必備習俗之一。在《武林舊事》一書中,曾有記載:“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戲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

“耍龍燈”,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種“元宵節”活動。“耍龍燈”,其實也被稱作為“舞龍”,這源於古代人們對於龍的迷信,在元宵節那天,當時人們用“耍龍燈”這一方式,來祈求龍的保佑,這也是一種燈會十分常見的一種表演形式。

三、 元宵節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

習俗豐富、歷史悠久的元宵佳節,不僅蘊含了十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內涵,也對中國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1.文化影響:促進了節日文化的形成

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當中蘊含的文化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元宵節的各種習俗文化,是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

“猜燈謎”、“賞燈會”、“耍龍燈”、“吃元宵”等各種元宵習俗,是元宵節文化價值的重要體現。特別是作為一個全民狂歡節日,元宵節的“燈會”,十分熱鬧,對於豐富當時市民階層的業餘生活和形成開放的社會觀念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古代的愛情傳奇故事當中,在“賞燈會”當中相遇的男女主角,在“猜燈謎”之時相遇的男女主角,都是十分浪漫的場景。而且古代男女約會的主要場景,就是在這“元宵燈會”之上,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元宵節”其實也是一種“情人節”。

古代元宵節也是一種“情人節”——聊聊元宵節的發展和影響

“元宵節”的節日文化十分豐富,不僅包含著團團圓圓的家庭文化,也有“猜燈謎”“賞燈會”這種愛情文化的存在,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元宵節的節日文化意義十分重要。

2.歷史影響: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

其次,從傳承歷史方面來說,元宵節的眾多過節習俗,都被流傳下來,並且承載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統。

從西漢開始,元宵節延續的古老傳統習俗,仍然沒有改變,是構成傳統文化的主要元素。也許彩燈形式有所改變,也許增添了許多新習俗,但“耍龍燈”、“猜燈謎”、“賞燈會”等歷史習俗,連帶著每個朝代的歷史特點,都隨著元宵節的發揚光大而流傳下來了。

舉例來說,歷史上的許多“燈謎”,其實也是由於“元宵節”的存在,而得以流傳下來的。因此,從這個方面來看,元宵節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

3.經濟影響:“元宵”經濟助力商品經濟

不管是從古代來看,還是現代來看,“元宵”經濟,都是商品經濟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


古代元宵節也是一種“情人節”——聊聊元宵節的發展和影響

宋代是一個商品經濟十分繁榮的朝代,而宋代的“元宵”經濟,實際上也是商品經濟的主要助力元素。《東京夢華錄》當中曾有記載:當時燈市長達五天之久,由十五到十九。而且會搭建一座高達數丈的“鰲山燈棚”,上面佈置各種燈綵,燃燈數萬盞。從這一方面來看,我們便可以得知“元宵節”的熱鬧場景,但正是因為熱鬧,才能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助力,張燈結綵的用料,燃燈的用料,都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助推了一把。

四、總結

作為中國古代的主要傳統節日之一,元宵佳節的許多習俗都流傳了下來,並且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歷史的傳承、文化的繁榮,以及經濟的發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吃元宵”、“耍龍燈”、“賞燈會”、“猜燈謎”等習俗,也體現了元宵佳節到熱鬧非凡,又因為這一浪漫的場景,元宵節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參考文獻:

1.《史記·樂書》

2.《隋書·柳彧傳》

3.《武林舊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