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航空母艦怎樣攔截導彈?

沁水老隋


航空母艦憑藉強大的海空控制能力,長期以來一直是名副其實的海上霸主。不過,航空母艦雖然作戰能力強大,但它實際上就是一座海上移動的機場,自身防禦能力格外的弱。一旦遭到反艦導彈的打擊,就極有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既然航母本身如此脆弱,那它又是如何對付反艦導彈的呢?

(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本身的防禦能力的確很脆弱,在面對反艦導彈攻擊時,幾乎沒什麼抵抗能力。不過,反艦導彈雖然能夠一擊必殺,但是它想要擊中航母卻沒有那麼容易。因為航母在執行作戰任務時,從不會“裸奔”出動,它往往會帶著一群“保鏢”,組成航母戰鬥群,而航母戰鬥群通常有著遠、中、近三層防禦網來保證航母的安全。

航母的遠程防空攔截網絡主要由艦載機組成。航母上部署的艦載預警機不僅可以克服地球曲率的影響,將探測距離拓展到幾百公里以外,同時它還可以引導並指揮己方戰鬥機對導彈等空中目標進行攔截。通常情況下,航母艦載機可以有效控制600-800公里範圍內的海空區域。其範圍遠遠大於現役主流反艦導彈的射程,所以艦載戰鬥機完全有充足的反應時間,在預警機的指揮下對目標進行攔截。

(航母的艦載機和預警機組成了航母的遠程防空攔截體系)

航母的中程防空攔截由艦載機和護航艦艇負責。航母戰鬥群中會部署專職區域防空艦艇。以美國海軍為例,其航母戰鬥群中會有1-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2-3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這兩型艦艇都裝備有先進的宙斯盾防空系統,具備抵抗反艦導彈飽和打擊的能力。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肩負著航母戰鬥群防衛中樞的角色,它負責指揮戰鬥群的防空、反艦和反潛等多種作戰任務。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則承擔著戰鬥群防空核心的角色,主要負責進行攔截作戰。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除此之外,航母自身也會裝備一些近防系統,例如近程防空導彈和近防炮等,這些系統會與其他護衛艦艇組成近程防禦網絡。近防系統主要針對那些漏網的導彈,作為航母最後的防禦手段。

(美國海軍裝備的密集陣近防系統)

因為航母三層防禦網絡的存在,單枚反艦導彈攻擊、突防的效率非常低,幾乎無法突破航母的防禦網。目前主流作戰方式還是得依靠超音速反艦導彈的飽和打擊,或者依靠速度更快的反艦彈道導彈來進行打擊。總體來說,航母戰鬥群的三層防空攔截網絡,對於保障航母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戰情解碼


航母自身的自衛武器有限,比如某型航母裝備三座八聯裝海麻雀(中近程防空導彈,還不是垂髮)。四座密集陣(可以改成海拉姆)。航母攻防兼備主要是依靠艦載機,首先是預警機和空中警戒的艦載戰鬥機在數百海里範圍構成外層防禦。然後是各神盾艦構成中層防禦,主要是依賴編隊裡神盾艦上的標準系列防空導彈。以及部分戰艦上的改進型海麻雀。最內層是各艦的近程防禦系統,主要是密集陣和海拉姆。











薺菜糰子


航母外圍有許多職能不一的戰艦,水下有潛艇伴隨,這種編制叫做航母戰鬥群,


防禦機制

當敵方導彈迫近時,外圍艦隻會最先攔截,導彈來襲的信息會共享整支艦隊,也就是當有導彈飛向艦隊時,整個戰鬥群都會戒備,會迅速做出反應。當然了,真實的戰場風雲莫測,導彈往往不會一個一個來,而是很多導彈射向航母群,因此航母戰鬥群必須具備防禦多枚導彈的攻擊。

防禦武器

近防炮、近防導彈。近防炮的特點是反應快、射速快、精度高,可以迅速摧毀抵近的導彈、飛機等目標,中國1130近防炮、730近防炮都是世界先進的近防炮,其中1130近防炮可以同時鎖定48個威脅目標,這種近防炮已經大量列裝在中國軍艦上了。近防導彈是攔截更遠距離的敵方導彈、飛機,具有一次命中就摧毀的能力,可以對多個目標進行攔截摧毀。近防炮和近防導彈等主動防禦設施和其它被動防禦設施共同構成航母作戰群的反導、防空力量體系。

1130近防炮對這種最大速度剛過音速的火箭彈來說就是殺雞用牛刀↑、


中國最新型的近防導彈系統FL-3000N比上圖的更先進,更精簡。


正野續史


美國“尼米茲”級航母,可控制10萬多平方公里海域,它是如何實現的?航母從來不是孤零零地單打獨鬥,要攔截導彈,憑的正是編隊艦隻的防護,大致分為三層。

最外層是潛艇,距離航母400公里外部署,以攻為守,重點對付水下的目標。作為最危險的殺手,最好的辦法還是以潛制潛,將對航母編隊的威脅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二層是驅護艦,距離航母200公里來展開,作為反導系統的中堅,驅護艦以強大的火力,來對付來襲的導彈。第三層才是航母,配置武器基本為近防武器系統,作為最內層防線,要徹底消滅那些漏網之魚。

三層火力密集,反導力量強大,重要的是,航母從來就不是給人打的,要以制空制海制陸的強大艦載航空力量,打得對方毫無招架之力,接下來才輪到反導力量上場。如果誰家的航母固執地打防禦,說實話,面對密集的導彈,真還就防不了。軍事學上有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從來攻重於防,只側重於防的一方,往往要吃大虧。要努力只在加強進攻力量,把艦載機搞得強,航母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

美國造了“尼米茲”,更打造最新一級的“福特”,那麼貴,130億美元一艘,整個編隊採購下來,不包括使用費用,也要450億美元,快趕上一個軍事大國一年的軍費,即便如此也要造,為的正是把艦載機搞得最強。美國發展航母的技術思路,應該說對著哩,只是別造得那麼多,用來干涉他國的工具,恐怕越來越會力不從心,再多再強的航母沒有用,這一點應該說清楚。


魂舞大漠


現代航母都已美國為標杆,美國有著11艘10萬噸級的超級航母,其他國家都是有樣學樣的跟著美國學。航母戰鬥群的防空體系主要分為三層:

第一層艦載機的遠程攔截

航母上遠程截擊機最經典的就是F14雄貓,當年蘇聯研發出圖22K遠程轟炸機,可以攜帶射程高達600公里的反艦導彈,這種反艦導彈還能攜帶1枚100萬噸級核彈頭,1顆幹掉一個航母戰鬥群成為了美國的噩夢。於是美國為此專門開發了一款遠程截擊機F14雄貓,這款戰機在1974年服役,2006年退役,可以一次攜帶6枚AIM-54不死鳥導彈進行遠程攔截,專門用於攔截蘇聯轟炸機群。隨著蘇聯的解體,遠程轟炸機群已經不復存在,F14雄貓最終也因為失去對手而退役!

繼承F14外圍攔截任務的是FA-18E/F超級大黃蜂,這款多功能戰機機體放大25%,更換髮動機推力增大了24%,航程也增大了20%左右,作戰半徑達到了1100公里,如果要執行遠程攔截,超級大黃蜂可以掛載多達5個副油箱執行遠程攔截任務!

目前美國航母外圍警戒網在600公里左右,如果戰時2架E-2D起飛,則可以前線警戒網提升到1400公里左右,這個範圍內,E-2D會指揮起飛的FA-18E/F、F35C執行遠程攔截任務,與敵方戰機爭奪前線制空權,攔截遠程轟炸機和戰鬥轟炸機,以及攔截遠程反艦導彈等!

第二層宙斯盾防空網

美國的1個航母戰鬥群標準配置是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指揮艦)+2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2艘核潛艇,如果戰鬥任務重時,還會編入更多的宙斯盾艦進來執行防空任務,或者採用雙航母戰鬥群、三航母戰鬥群的模式。

宙斯盾防空導彈分為兩種,遠程防空和中程防空導彈,遠程防空導彈有效射程在150公里左右,近程防空導彈射程在40公里左右,在加上執行作戰任務時這些帶刀護衛會前出幾十公里,因此這些宙斯盾防空會為航母支撐起外圍20~200公里的防空保護傘!

第三層近程防空

經過外圍艦載機攔截以及宙斯盾防空網的攔截後,如果還有導彈僥倖突圍後,這時候就只能靠航母自己近程防空系統進行攔截了,美國航母的近程防空體系為近程防空導彈+密集陣系統!

美國的超級航母“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近程防空導彈採用的也是點防禦導彈,MK-25/29“海麻雀”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和MK-31“海拉姆”防空導彈系統。“海麻雀”導彈最大射程22千米,最大作戰高度3000米,最大速度為2.5倍音速,有效殺傷半徑15米。“海拉姆”最大射程9千米,速度大於2倍音速。該導彈採用被動雷達尋的和紅外尋的雙模製導,具有發射後不管的特點。

另外美國的密集陣系統,這個系統擁有著全自動攻擊模式,並且採用的武器是6管20毫米口徑可旋轉的機炮,全方面自動鎖定後打出彈網攔截,射速每分鐘4000~4500發。我國航母也有類似的組合,在近程防空上採用海紅旗10+1130近防炮組合!

以上便是航母防空攔截網,美國航母的防空攔截指揮由2艘提康德羅加級輪流進行指揮,而我國應該由055萬噸大驅進行指揮!二戰一共被擊沉了42艘航母,其中29都是被來自空中威脅打掉的,現在來自空中威脅更大,因此各國也都不遺餘力的發展防空火力,美國更是對蘇聯提出的飽和攻擊研發出了宙斯盾,再加上垂髮系統可以在軍艦上安裝大量的防空導彈,今天要想通過空中火力擊沉航母恐怕也要付出天大的代價了!


狼煙火燎


航空母艦戰鬥群一般由航母、核潛艇、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等艦艇組成編隊。其中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上所攜帶的防空導彈和近防系統可以對來襲導彈進行攔截。


航空母艦的防空防線有好幾道,第一道防線是由艦載機在航母600-800公里範圍處,形成一道防線,再往裡邊則是遠程防空導彈、中程防空導彈以及近程防空導彈,靠近航母的還有最後一層密集陣近防火炮系統。航母戰鬥群的防禦半徑比較大,美國的航母戰鬥群防禦半徑達到800公里左右,中國的航母戰鬥群則達到了500公里。

對於來襲導彈的防禦,由預警機和戰鬥機進行空中監視與偵測,水面艦艇所攜帶的雷達也可以進行偵測與鎖定,其後交給航母戰鬥群中的護衛艦艇所攜帶的防空導彈進行攔截。中國航母一般由055型驅逐艦、052C/D驅逐艦和054A護衛艦所攜帶的導彈進行攔截。



其中,航母戰鬥群中一艘055型驅逐艦有112個多用途垂至發射單元,一艘052C有48個多用途垂髮單元,一艘052D則有64個垂髮單元,054A型護衛艦有32個垂髮單元。中國“遼寧艦”航母戰鬥群常規護衛的配置,由五艘驅護艦艇護衛的話,最多可以一次性發射304枚防空導彈。055、052C/D防空導彈系統,所攜帶的防空導彈基本上都是以“紅旗-9”中遠程防空導彈為主,054A護衛艦攜帶的是“紅旗-16”防空導彈以及“紅旗-10”防空導彈。


“遼寧艦”和“山東艦”雖然沒有固定翼預警機,但是直-18預警直升機裝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可以有效發現400公里外轟炸機目標,並引導殲-15戰鬥機進行打擊,對來襲導彈也有100公里左右的探測距離。而航母和艦艇編隊以及艦載預警直升機,所裝備的數據鏈,可以更好的整合整個編隊的防禦導彈協調,並且精準引導防空導彈對來襲目標進行攔截。

這樣航母編隊在殲-15戰鬥機、直-18預警直升機的幫助下,使用護衛艦艇上的“紅旗-9”、“紅旗-16”、“紅旗-10”防空導彈以及近防系統對來襲導彈進行攔截,可以編織成五道攔截網。

美國的航母戰鬥群更厲害,得益於固定翼預警機的先進預警能力,預警距離和艦載戰鬥機的作戰防禦半徑都比中國大。五艘護衛艦艇相比中國的護衛艦艇所攜帶的防空武器也相當驚人。其中兩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單艘MK-41垂髮單元就達到了128個,三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的單艘MK-41垂髮系統就有96個。這樣一來,一艘常規護衛的航母編隊可以攜帶標準-6型防空導彈總計達到544枚,這個防空能力相當的驚人。

當然,這些都是相對一般性的導彈來做的防禦,至於最新型的高超音速反艦彈道導彈,航母戰鬥群要怎樣去防禦與攔截,光憑傳統的防禦手段,顯然已經力不從心。到目前為止,對高超音速反艦彈道導彈的攔截,航母戰鬥群還沒有找到一個良好的對策。


科沁雜談


海戰中最具威力的平臺是以航母為核心組建的航母戰鬥群,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美國海軍不僅擁有10個超豪華航母戰鬥群,而且美國航母戰鬥群的組建方式一直是各國海軍追求的目標,一個美國航母戰鬥群的配置也是非常豪華的:一艘排水量10萬噸核動力航母、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3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一艘反潛護衛艦、2艘攻擊核潛艇、2-3艘補給艦,在美國一個航母戰鬥群組成的艦船裡面,隨便拿一艘都可以排在世界前列,此外還包括100多架艦載機。

美國航母戰鬥群配置示意圖

因為美國航母戰鬥群都是以“尼米茲”級航母組成的,所以暫且稱作為“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的打擊範圍可以達到1000-2000公里,如果按照這個打擊半徑來算的話,那麼一個航母戰鬥群可以控制的海域高達300萬平方公里,與印度面積相當,雖然美國航母的作戰能力非常強大,但是它也有缺點,其中最明顯的缺點就是它的目標太大,航母作為海上霸主,被譽為“海上城市”,這樣一個大目標在海上極易遭受打擊,所以有些人甚至把航母比喻為“移動的棺材”。

排水量10萬噸級的尼米茲艦體非常龐大

在冷戰時期,為了對付美國航母戰鬥群,前蘇聯就專門研製了一種“航母殺手”,它就是著名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基洛夫級巡洋艦是世界最先進的巡洋艦,排水量高達2.5萬噸,僅次於航母,之所以被稱為“航母殺手”是因為基洛夫級巡洋艦裝載了超過400枚導彈,能夠瞬間發生成百上千的導彈對航母戰鬥群進行“飽和式”攻擊。這個時候有人就問,如果把基洛夫級巡洋艦艦上的400枚導彈打擊“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它可以扛得住嗎?這就涉及到“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的攔截能力了。

前蘇聯“航母殺手”基洛夫級巡洋艦

換句話說,“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在戰爭爆發的時候,一共能夠同時攔截多少枚來襲導彈呢?其實美國海軍為了對抗前蘇聯的“飽和式”攻擊,專門研製了一種“先進水面導彈系統”,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宙斯盾”系統,“宙斯盾”系統可以有效的防禦從四面八方來襲的導彈,它的反應時間非常快僅需0.05秒就可以追蹤到來襲導彈,然後進行摧毀。目前美國海軍已經在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都安裝了“宙斯盾”防禦系統,“尼米茲”級航母主要依靠這兩款戰艦進行反導作戰。

裝備“宙斯盾”系統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要想知道“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可以攔截多少來襲導彈,




來深務工普通操作工


航空母艦戰鬥群有著非常完備的對空防禦體系,其對空防禦任務由艦載機和水面艦艇共同完成,構成大縱深、多層次的環形對空防禦體系。以美國航母戰鬥群為例,其對空防禦體系通常劃分為:遠程防空區(120-400㎞)、中程防空區(120㎞)和近程防空區(3-15㎞),攻擊導彈需要突破這三層防空區才能最終擊中航空母艦。

遠程防空區

遠程防空區的防禦任務主要由艦載機來執行,分為遠程偵查警戒區和遠程截擊區,前者是指探測到空中來襲目標的區域,而後者則指艦載機出動攔截目標的範圍。遠程警戒區並不負責對來襲導彈進行攔截,而是利用驅逐艦的遠程搜索雷達和艦載預警機實施大範圍的探測,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對中、高空探測距離可以達到400千米以上,而E-2C“鷹眼”預警機對大型目標的探測距離為460千米,對巡航導彈等小目標的探測距離為270千米,一般預警機會前出到距離航母戰鬥群400千米左右的距離上執行任務,這樣就使得遠程警戒區的範圍達到距離航母900千米左右的縱深區域,也就是說當來襲導彈還距離航母900公里時,就已經被航母戰鬥群發現了。

遠程截擊區就是指艦載戰鬥機對導彈實施攔截的區域,艦載戰鬥機有甲板待機和空中待機兩種方式,前者指艦載戰鬥機在甲板待命隨時出擊,而後者即指艦載戰鬥機在空中保持巡航隨時受領作戰任務,顯然採用第二種方式可以提高反應速度,擴大攔截範圍。甲板待機的艦載戰鬥機攔截縱深在120-375千米,而空中待機的艦載戰鬥機一般部署在距離航母160-400千米距離上,攔截距離達到500-800千米。

中程防空區

這一防空區域主要由航母戰鬥群的水面護航軍艦負責,利用軍艦上的防空雷達和防空導彈攔截來襲導彈。美國航母戰鬥群會將作戰序列中的“宙斯盾”軍艦派出到距離航母10-16千米的距離上實施警戒,防空導彈的射程在100千米左右,這樣導彈在距離航母120千米以內時會遭到航母戰鬥群各水面艦艇防空導彈的攔截。

近程防空區

這是航母戰鬥群最後一道空中防線,主要由航空母艦和其他護衛艦艇裝備的近程防空導彈和“密集陣”近防系統抗擊來襲導彈,近程防空導彈的最大射程在15千米,而“密集陣”的射程為3千米。此外還有通過發射各種干擾彈等方式對導彈實施電子干擾,降低其命中的概率。當導彈進入到距離航母15千米處時便進入近程防空區,相繼遭到近程防空導彈和近防炮的火力攔截,這將是航母戰鬥群最後一道防線!


戰略論


你問航母怎樣攔截導彈襲擊?我是雪松,我來告訴你:航母只是艦載機載體,當然也有防空和海上攻擊自衛武器。但是主要防禦系統是航母艦隊的驅逐艦,潛艇,護衛艦等作為侍衛。航母艦隊裡最少會有兩艘驅逐艦和兩艘護衛艦,他們各司其職,有攜帶專門防空的防禦性攻擊武器,有海上攻擊武器。


雪松127947852


航母艦隊是個作戰群,它周邊有很多驅逐艦,巡洋艦,上空有天眼,預警機等,每艘驅逐艦上都有宙斯盾系統,所以要想偷襲航母真是痴人做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