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未來用於探索外星海洋!科學家利用水下機器人捕獲了第一個樣本

最新消息!近日科學家利用水下機器人捕獲了它的第一個樣本,這個樣本位於海平面以下500米!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HOI)表示,他們的水下機器人剛剛完成了首次自動水下采樣操作。該機器人名“NUI”,它在希臘地區收集了樣本。

未來用於探索外星海洋!科學家利用水下機器人捕獲了第一個樣本

NUI比智能汽車略小,重約1800公斤(3960磅),它正在地球上做一些重要的科學考察工作。在這次的任務中,它從希臘聖托里尼島附近的科洛姆博火山(Kolombo Volcano)採集了樣本。科洛姆博火山是一座活躍的水下火山。隕石坑底部的一部分是熱液噴口,上面覆蓋著厚厚的細菌墊。NUI收集的樣本將用於研究微生物的生命。

NUI的發展源於未來對我們太陽系中一些衛星的任務需求,比如木衛二和木衛三,它們都有地下海洋。探索這些世界需要一種新型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在水下自主工作,而不是在水面上漫遊。

自動核心技術Spock

卡米莉是WHOI的副科學家,負責領導開發自動化技術,這是NASA的行星科學與技術模擬研究(PSTAR)跨學科研究項目的一部分。卡米莉說:“這是一次沒有人類操縱的取樣過程,是一次巨大的進步。整個過程完全自動化,我們做到了。”

未來用於探索外星海洋!科學家利用水下機器人捕獲了第一個樣本

隨著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我們逐漸習慣了自動駕駛汽車的概念。但是水下環境與地面道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也更加危險。因此為這種環境開發足夠強大的人工智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卡米莉是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成員,該小組研究科洛姆博的生活,科洛姆博環境惡劣,化學成分豐富。但卡米莉也在那裡學習更多關於自主機器人如何探索水下環境的知識。

未來用於探索外星海洋!科學家利用水下機器人捕獲了第一個樣本

NUI的人工智能包括一個名為“Spock”的軟件規劃系統。Spock的存在不僅可以幫助NUI自主採集樣本,還可以為這些樣本選擇最佳地點。在遙遠的月球上,在地下海洋中,這種先進的人工智能是非常必要並且重要的。未來我們可以把機器人送到木衛二和土衛二這樣的地方,它們最終將需要像這樣自動操作,全程不需要飛行員的幫助。

未來用於探索外星海洋!科學家利用水下機器人捕獲了第一個樣本

吉迪恩·比林斯是密歇根大學的客座學生,他學習研究的重點是自動化技術。而比林斯為這臺機器人編寫的代碼恰好用於收集第一個樣本。他向NUI的自主操縱者發出一個命令,NUI可以完成其餘的工作。不一會兒,NUI就把它的機械手臂伸展開,用它的吸管採樣器來吸一些材料。

比林斯認為,任何研究木衛二等衛星表面下海洋的任務都需要極其先進、具體的技術,包括複雜的人工智能。如果我們有把機器人送到木衛二這樣的地方,它們的程序要非常先進,以克服任何可能出現的危機!

NUI的未來

我們知道地球距離木星相當遠,從地球向木星發送無線電信號需要35分鐘,因此來回通信需要一個多小時。重要的是,探險機器人可以自己思考一段時間,完成任務,避免危險。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比林斯和其他人將繼續深造人工智能。他們的目標是通過“視線追蹤”技術“訓練”機器人,讓它們看起來像ROV(遠程操作工具)的駕駛員。他們還想建立一種強大的人機界面語言,這樣科學家們就可以直接與機器人交流,而不需要飛行員來翻譯命令。

未來用於探索外星海洋!科學家利用水下機器人捕獲了第一個樣本

未來我們最終會看到一個由認知海洋機器人組成的網絡,在這個網絡中,所有的機器人都擁有共同的智能,就像蜂箱裡的蜜蜂一樣協同工作。目前NUI已經開發了幾年。它已經在北極進行了測試,在那裡它將長期在冰層下移動,收集關於地區變暖的數據。

並且NUI比以往任何一輛車都能在冰下行駛得更遠。專家表示,NUI可以在水下橫向行駛40公里(25英里),比其他rov典型的幾百英尺要遠得多。當通過一根細的光纖電纜連接時,它可以將高清晰度的視頻傳輸回它的母船。它攜帶了一整套聲學、化學和生物傳感器,以及一個有七項功能的機械手。它可以下潛到2000米深。在不久的將來,或許它將出現外星的海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