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家境不寬裕,孩子上了一對一輔導班後自信了很多,自己該咬牙繼續嗎?

依安30


1.一對一輔導對學生成績的短暫提高是有明顯幫助的,長期來看問題多多,根本停不下來,必須補。於是家境不寬裕,怎麼受得起。而且只要孩子成績提高了,輔導班那邊就會想辦法增加補習課程,你還不好意思拒絕。


2.孩子進輔導班,自信許多。這是很簡單的事情呀,成績能不能提高是後話,這點肯定要做到的嘛!看是一對一針對孩子的個性輔導,其實對孩子的具體問題並不清楚,而是說的頭頭是道。大部分時間研究考試,出題。特別是小學生,學校的平時考試很可能一模一樣的,成績提高非常輕鬆。到時候出現考試不好,有的老師會說學生前面學的好好的知識現在忘了得抓緊時間大量補習,否則情況會很糟糕,你能怎麼辦。

3.輔導班有什麼能力解決孩子的問題。我遇到一個學生,非常優秀。可是學校作業經常亂寫,這個問題一年了都沒解決好,也就是口頭敷衍。家長還怪輔導班學奧數學出這樣的新問題出來。

4.我看到了太多學生從小學到初中,一直在輔導班學習。寒暑假都在使勁的補!補不起來的學生怎麼都補不起來,千萬別看一兩次考得不錯。小學很好,初中就不行,初中很好,高中就不行,一直都在補,不補不行!當然有一些學霸!可我覺得有水分,經不起長久的考驗。

我覺得,家庭條件好補補也不錯,千萬不要看得太神。家庭條件一般,自己找出孩子的問題才去針對性補習,特別是學習內容和方法有問題可以補一學期也很好,不要只看成績,不然老師也是瞄著考試去,對真正學習幫助不大。學習絕大部分是要自己去努力的,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努力的學習態度十分重要,才是長久之道。


徽鄉小居


本人也是小的時候接受過一對一輔導,那時一個小時最高也就是150元

那時有的老師教學水平也不高,教學水平高的要價太高。

我父母也是普通員工,為了我能順利的完成畢業考試用家裡開飯館的錢省吃儉用供我讀書

我高三時奮力一搏,相對自身來講已經算是發揮不錯了。

但是離學校要求的分數線還有一段距離

後來選擇復讀,雖說文綜老師都認為我是好學生但是因為數學基礎不牢靠,總成績還是不達標,又因為晚上熬夜看書溫習的事和同寢室的人發生了矛盾(那個孩子數學英語都比我好,但是文綜成績不如我所以多少有些嫉妒的成分在裡面)結果雖然學校老師都很憤慨,但校長為了升學率的問題考慮還是留下了那個孩子。結果高考第二次還沒有第一次考得好

後來我馬馬虎虎上了個學,在班裡成績優秀,由於以前的教訓也學會了如何正確的和別人相處還在大學一年級上半學期取得了很多證書,我拼命用功讀書,把節省下來的生活費都用在學習上

後來家裡的經濟條件達到了小康,但是由於心理不太成熟,還是不能到外企上班

現在雖說業務做得不錯,但真的有點“羨慕”很多社會油子,最近花錢聽了許多情商課,理解到交友就是要花錢的。

我們家就屬於沒有什麼社會關係、文化程度不高、工資收入低,所以不捨得在交友上花錢的家庭。

後來雖說飯店拆遷分了點錢,又借債,又把幾十年牙縫裡擠出的錢拿出來,抱著吃房租的心態買了三套房子,恰巧混成了中產階級

但是家裡依然過著省吃儉用的生活,因為雖然有房,不能買。雖然有租子那是父母的養老錢。能省的錢都省出來了,包括人際交往費用,我們家也沒有任何朋友,現在除了快遞人員,都沒別人敲我們家的門。

我承認自己有點摳門加小心眼,但是和我的成長背景分不開的。

我雖然沒有正面回答您的問題,但是希望通過我的真實經歷給您提供一些參考。


小貓151373635


我想,或許孩子上輔導班變得自信了,也是您的一大收穫吧。

很多家長單純的以為,上輔導班就是單純的往裡面砸錢,確實輔導班是很費錢的東西,我曾經在輔導班裡帶過高三的學生。當時所在的輔導班專門做高三輔導,因為是應試教育,教授孩子們應試技巧和短時間內提升成績的知識和方法,且口碑還可以,所以價格就比較貴,一般情況下是600元兩個小時,一對一輔導。每個學生每週上三四節課,可能一個月就要七八千將近一萬塊,很多家長可能一個月收入也就五六千塊,壓力非常大,但是為了孩子能夠考上更好的大學,即便是多考一分兩分,多數家長是這樣一個心理,花了錢可能沒有啥效果,而不花錢上輔導班,肯定就沒有效果,所以就拼命地送孩子去補課,讓很多輔導班賺的盆滿缽滿。

在一對一輔導過程中,因為老師的年齡和閱歷都要比學生多,比較成熟,在上課過程中也會傳授給學生一些知識之外的社會閱歷,比如我教授地理,一般多數會給孩子分享我的旅遊經歷,並以此來激勵孩子好好學習,用地理知識去認識更多風景美景,而孩子們也喜歡這樣的授課,上課效果特別好,反而是沒有這些小插曲的講課,孩子們不是那麼喜歡。老師講解這些東西,在無意間會增加孩子的知識儲備,並拓展孩子的眼界和視野,三人行必有我師,在輔導班代課的老師,有很多知識儲備很豐富,帶給孩子的,也是額外的知識學習,所以孩子通過學習,會提升自己的認識,在同齡人當中,可能這些知識,會讓他們有一些自豪感和自信,可以說是很好的一種做法。

您的問題是,輔導班太貴,可能您的收入不太足以支撐孩子的花銷,建議可以和輔導班老師商量,縮減課程量,也可以和孩子商量,通過為孩子提供大量課外讀物來增進知識的儲備,也未嘗不是一種好的方法,在就是,家長努力的掙錢吧,為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生長環境。


大野澤的風


我也想分享一下我得育子經驗,我得建議是孩子不上任何一科文化課輔導班,我家女兒從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問題少女,每天上課不專心聽講,和同學聊天,隨地走動,各種各樣的問題,每天放學老師都會單獨把我留下,例數孩子一天的毛病,也把我姑娘放到了班級的最後一排的一個角落裡怕她打擾別人,後來我放下了生意,每天陪著她不行上學 放學,回家給她做她喜歡的飯菜,飯後和她一起聊天 做遊戲,慢慢的我們成了朋友,她會和我講學校的見聞,我也會給她講人生的道理,潤物細無聲,到了三年級下學期,她就開始了學霸的生涯,一直到現在六年級幾乎回回全校第一,代表學校參加演講 文藝匯演 說了這麼多,我想說的是孩子的自信的培養不能靠輔導班而是靠家長一點點的引導與培養!需要付出的耐心和時間!


向北方54


我是最不主張上輔導班的,我家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一個文化課輔導班都沒上過。

成績不好必然有原因,解決不好的原因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很多孩子不好都是因為自控能力差,所以專注力差,缺少動手思考能力,缺少克服困難的勇氣,沒有毅力和承受力,再就是沒有嚴謹認真的好習慣,這些問題才是根本問題。

追本溯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高尚的人格,能力,養成嚴謹認真的習慣,這些都做到了,好成績是必然的,成績只是教育的附屬品。

很多家長從小疏於對還有能力的培養,一味的追求上課外班來提高成績,並不去沒有解決根本問題,這樣的孩子到了高中沒有補課時間的時候,絕大部分會因為沒有學習能力,肯定一落千丈。

總結:

小學初中階段如果沒有培養孩子綜合能力,或是自控,分析思考,梳理條件的能力,到了高中一旦暴露出來,將沒有機會彌補,家長只能悔之晚矣,我接觸這樣的孩子太多了,希望引起家長們反思。


田樹立新本源教育


建議你咬牙堅持下去,孩子有自信心了,這是最好的表現,他的成績也很快會跟上來。

現在給你說說我侄兒吧!侄兒在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成績特別差,上課也不專心,平時回家都是哥哥給他惡補,可不頂用,不過他有一個好處就是喜歡鍛鍊,每天下午回家後,都要在操場上和大哥哥大姐姐一起跑個五六圈(我們那時住在市區的一所重點中學);後來,哥哥在書本上看到孩子喜歡什麼了,他就用心去做什麼,哥哥根據這個心理規律觀察兒子,發現他很喜歡語文老師,於是,哥哥找到他的語文老師了,要求老師給他進行一對一補課(當然了,這個一對一補課,費用是很高的,一個月都是四位數)。

說來也奇怪,兩三個月後,侄兒的語文不但進步很快,連到數學也是大進步了,況且整個人很有自信感,行為做事都有禮貌了。

到了四年級,侄兒因為成績優異,被一所貴族私立學校看中了,免費讓他到裡面讀書,還每個月補貼生活費600元。再後來,他從私立學校考上了重點中學的實驗班,一直到現在,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哥哥是一個事業單位的普通職員,收入並不高,除了要養家餬口,還要存錢買房,在給侄兒找語文老師時,雖然感覺壓力很大,可他還是咬牙挺過來了。

找到孩子喜歡的人或物,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激發孩子潛在的能力,這是每一位父母應該注意的事。


話說大海南


首先說,一般情況不建議孩子上輔導班。

但是,如果孩子成績的確正在退步或學習差,就不得不上輔導班了。

孩子上輔導班,主要目的有個:第一種情況就是學生前面內容沒有學好,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進度。這種情況輔導時間一般比較長。例如現在正在上八年級的學生,他七年級英語都沒有學好。這樣的情況,學生只有從七年級開始輔導。第二種情況就是畢業班的學生需要加強學習,來考個好學校。第三種情況就是在學校學習非常好,吃不飽的學生。這種學生可以上輔導班的“一對一”,學習更多、更深的內容。

如果孩子一對一輔導已經取得進步,最好不要終止一對一的輔導。當然,一對一輔導是非常貴的。等到孩子成績穩定了再看孩子情況。成績穩定了後,如果孩子能夠完成學校老師佈置的各項學習任務,可以停止一對一的輔導或者上個班課。學生上“一對一”,需要注意鍛鍊孩子的自制力。學生能夠管住自己就是成功的開始。等到學生能夠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學習任務了,學生基本上就不用再輔導了。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未來,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最終要用孩子的成績和成功來回報。加油!!!


初中人教版英語


一、我先說說經濟方面問題吧

一對一輔導班的價格不便宜,像我們這邊三線小城,小學段一對一都要280元/次。

而且這個洞很大啊,進入初高中價格更貴。考上大學學費也是不小的開支。所以還是要量力而行吧。

建議家長引導孩子提高聽課效率、學習效率。每節新課做好三個環節:預習、聽課、複習鞏固。

預習特別重要,“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習慣好了,成績就上去了。

二、再說說自信心的問題

是因為孩子通過補課自信了些才想咬咬牙繼續嗎?

其實孩子的自信主要來自家庭,外界因素會有一些影響,但根本上還是家庭。

父母關係和諧,父母無條件接納孩子,他才會接納自己。一個人自信的前提就是接納自己。

我覺得在自信心的建立 上,家庭教育才是根本,抽空兩口子帶孩子去野地裡玩耍,孩子感到家庭內關係和諧,自己的內在就和諧了,更接納自己了,就自信了。


樂芝全腦教養


這看似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隨著社會系統構架的層層疊加之後,問題已早已不是當初簡單社會處理問題,選擇判斷那麼簡單了,而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本就早已不再適用於當下很多問題,特別是教育方面的問題了。

這個問題裡存在多個系統的問題:

  • 家庭自身是一套系統

  • 孩子的知識架構是一套系統

  • 孩子的學習信心和動力是一套系統

  • 培訓補習班是一套系統

  • 孩子學科學段的學校教育一套知識系統;

面對這麼多套系統的相互塑造關係,單憑輔導了就得到的自信以及進步,和家境不寬裕無法支持以及維繫這樣高支出的輔導費用,形成了矛盾,造成了兩難境地。

之所以將這個問題掰開了、揉碎了來碾磨出我想表達的觀點,其實是想就當下的教育背景,孩子學習的成長底色,洞悉一下我們的孩子教育。家長該怎麼樣就自己的教育觀,進行自我容錯機制的構建,這麼一說似乎很學術刻板,說的潮一點,就是家長們得有對自己孩子成長的一套算法,一套思維工具。

首當其衝的,當屬家長們的終局思維

即家長能否大尺度的去推演去展開孩子成長教育,找到孩子成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成長動力,比如關鍵基礎技能,綜合基礎技能和身心健康指標;是的,唯有加大我們教育孩子成長的尺度,我們的家長,才不至於被當下教育市場綁架,被整體販售出來的教育焦慮所捕獲。

其次就是當下思維

未來已來,只是沒有完全打開。未來的不確定性,將是一個常態,不確定性將是一個不穩定態,以有涯追無涯的方式,註定是一場敗局。

知識的補習,終究是一場有涯追無涯的無限循環,基礎技能,關鍵技能的提升,恰恰是一個人有涯追有限的正確姿勢。家境寬裕與否,都能支撐起孩子學習力的提升,孩子自信力的解決,不費吹灰之力,如六項基本技能:注意力、專注力、洞察力、記憶力、計算力、目視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當下教育落地,當下的現實意義更加重大。


前不久自己跑了一趟自駕小長途,說心裡話,在這個年紀,選擇說走就走,是一個特別難的的事情。

新年伊始,要去拜見一位高人,住在離重慶800多公里的四川一個縣城裡,想真正地與自己完成一次對話,以單騎的方式連續騎行18個小時,藉此想整頓出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和思考。既然是騎行,自然是沒有一馬平川的高速公路可駛入,有的只有國道、省道、鄉道麵條般的盤山公路,足以讓你騎到奔潰,最終順利拜見完高人,3天順利返回。

長時騎行,夜路總避免不了,車燈無論怎麼照射,也只有10米的能見度,要去的目的地,你看不見,卻在自己的心裡始終有個點。不變的是心裡的那個點,不變的是能見度10米的距離,變化的則是每一個10米的道路,變化的則是離那個點又接近了10米的距離;每一個10米,都不允許自己有任何走神,操作上有紕漏,坐騎上的犯錯將讓自己永遠抵達不了目的地。

拜見高人期間,也有很多達官貴人,前來問卜,期望預見未來。說心裡話,可能這也是我前去拜訪的某種動機吧,自己還沒有開口,似乎已經悟到了自己的答案。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對未來的預測,總讓人蠢蠢欲動,遇見了如何,遇不見又如何?


你當下的每一個結點的問題處理的如何,決定著未來的起念和動因。



面向孩子——您私人的家庭教師


面向孩子


首先給大家拜年了!祝新春闔家幸福、學生學業有成!

針對輔導班,估計現在沒有上或者沒有上過輔導班的孩子是少數,我的孩子也上過課外班(大班英語,自己要求的,後來意義不大,就給停了)。

對於上輔導班,我個人的意見是:

上輔導班的目的:

(1)提高該科目的成績,從而增加自信;

(2)增加自信,不斷地自我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激發自己主動學習的動力。

也可以說上輔導班是為了以後不上輔導班也能取得好成績。

一對一的花費的確是非常高的,一般工薪家庭來說,這是一項不菲的支出,我不建議一直給孩子上一對一的輔導班,但是又不能讓孩子的成績拉下來。所以就一定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學習方法和學習主動性去努力了。

怎麼努力?

1,家長和孩子處好關係,多傾聽、觀察、瞭解孩子的心理動向,及時地給予其鼓勵。

2,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信和心胸:

你希望她努力,就要讚賞他的努力,希望他優秀,就認可他的、優秀,總之要循循然善誘,這是原則,具體方法因人而異,家長可以從文章中、從書中、從更優秀的家長的分享中借鑑學習。


至於題主說:“家境不寬裕,孩子上了一對一輔導班後自信了很多,自己該咬牙繼續嗎?”

是不是要堅持?

這還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是初三、高三,那麼就一定要堅持一下的。如果是初二、初一,那麼就更要在學習的主動性和方法上多開導為好。

以上是個人從大多數孩子的狀態上來分析的,具體到個體孩子,一定要分析具體情況做定奪,畢竟家長培養的理應是一個會學習的獨立自主的社會人,而不是簡單的一個好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