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舌尖上的中國」洛陽湯


「舌尖上的中國」洛陽湯

洛陽有湯,合計十二種,統稱洛陽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洛陽人愛喝湯,湯裡有生活,湯中有人生。所有喝湯之人,皆稱湯客。環顧全國,放眼世界,如洛陽這般湯品多,湯客眾者,無出其右也。故十三朝古都洛陽,除了叫牡丹城,也叫湯城,雖不高雅,卻極其貼切。如今洛陽人介紹家鄉,除了介紹洛陽悠久的歷史之外,用“一朵花,一座城。一碗湯,一座城”娓娓道來,就很有煙火氣息且很有特色了。

「舌尖上的中國」洛陽湯

花是國花牡丹花,湯是美味洛陽湯。聞香識洛陽,洛陽城的香氣可以美了四海賓朋的視覺和嗅覺,還可以美了天下食客的味覺。民風淳樸,香氣繚繞,暖心暖胃之餘,來到洛陽,一見鍾情,說不定您就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古都。

  洛陽湯有甜鹹之分,湯有清渾之別,更有葷素之特色。

「舌尖上的中國」洛陽湯

  

「舌尖上的中國」洛陽湯

洛陽湯的甜鹹,鹹是真鹹,因為湯中有鹽。而甜則不是真甜,因為洛陽水質良好,無需加糖,已經自帶甜味。洛陽民間除了甜湯的叫法,還有甜面片之說,均是湯味自帶味甜之故。能知洛陽甜湯,算是瞭解洛陽風土人情,能喝洛陽甜湯,可登洛陽湯客的上乘境界。洛陽湯品,鹹湯也屬好湯,但湯家敢拿甜湯售賣者,絕對是自信心爆棚也。沒有食鹽鹹味遮擋,湯館的甜湯,若非真正好湯,在湯客雲集的洛陽是無法自足的。洛陽湯中有三味牛湯,總結出“原、本、真”之說,可以概括也。其中,原乃原味,本在本色,真乃真材實料也。湯城洛陽,賣甜湯者,牛肉湯也,其中清真湯與漢民湯交相輝映,和諧共處,蔚為壯觀。而其他葷湯則很難做成甜湯供應,難在其自身之味難以用香料全部遮掩。故有此一說:“洛陽十二湯,最醇當屬牛肉湯。”

「舌尖上的中國」洛陽湯

  洛陽湯的清渾之色,因製作之法不同而異。清湯者,用鮮骨與肉,加了料包,精心熬製,撇去浮沫和湯上明油,湯色清亮,煞是好看,有湯客甚喜之。然清湯口感有點清淡如茶,作為飲食,也有很多人不太喜歡這種清湯寡水,於是就有湯家用炒麵適量打入湯中,和著名的“西湖牛肉羹”用生粉勾芡之法如出一轍,口感立改,很受歡迎。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洛陽的羊肉湯裡,有伊洛羊全羊宴湯,把羊骨打碎了熬製,取舒化之法,更加科學,羊湯如羊奶,不知者以為有異,而喝順口者,再喝其它湯則略嫌寡淡。清湯渾湯有別,羊奶般的羊湯則算是渾湯中的濃湯了吧!

「舌尖上的中國」洛陽湯

  洛陽湯的葷素,大抵按熬湯原料劃分。用牛、羊、驢、雞、鹿、鴿子等動物性原料熬製的,便是葷湯。而用蔓菁配以小米、紅棗、槐米等植物性原料熬製的湯,就是素湯了。現代人的飲食中已經不缺油水,多有忌諱油脂的,葷湯有肉香,而素湯的植物之香,或更符合現代人健康理念。洛陽湯中的李強養生豆腐湯,採用杏仁、花生和核桃仁浸泡磨碎打漿後熬製而成,可以加了糖來喝,就是三合一的現磨露露熱飲,再加了豆腐等,就是洛陽湯中的素湯,與洛陽偃師特色蔓菁湯齊名。

「舌尖上的中國」洛陽湯

  洛陽湯大多從凌晨就開始供應,最早四點半就有湯可喝,屬於早湯。而洛陽還有專門晚上喝的湯,這就是洛陽特有的不翻湯和丸子湯,其中隱藏於義勇東街的正宗劉記不翻湯,每天從下午5點開始營業到深夜,湯客去早了反而沒有,其特點鮮明,“酸辣可口,利於解酒”,乃其特色。

  “民以食為天”,這些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為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的洛陽,八方客來,洛陽湯全天候供應的時代已經開始。而湯城洛陽的十二種湯品絕非上限,未來的日子,勤勞智慧的洛陽人民一定會創新出更多的湯品,為湯城洛陽增色。洛陽民間有語流傳:“金陵十二釵,洛陽十二湯”、“太平盛世好春光,賞花品湯到洛陽。”、“不喝洛陽湯,不算到洛陽!”

「舌尖上的中國」洛陽湯


「舌尖上的中國」洛陽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