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說黃袍怪身上隱藏著《西遊記》中最深的祕密呢?

謝雄枝


黃袍怪是離世的帝王。黃袍怪是《西遊記》中最奇葩的妖怪,沒有之一。黃袍怪原本是天庭的星宿——奎木狼。黃袍怪來自天庭卻並非道貌岸然,相反卻有妖精猙獰的面目,更有妖精的殘忍及手段,還會詁惑人心的權術,又隱藏在不為人知的黑松林,最重要的是黃袍怪之所以成為黃袍怪是因為身披帝王專享的黃袍。“黃袍加身”就是成為帝王,北宋時就有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成為帝王的典故。

黃袍怪具備成為賢君的條件,卻成了披著黃袍的妖精。本來黃袍武藝高強,更擁有可治病救人的玲瓏內丹,難得的是黃袍怪有三界中最強的“三寸不爛之舌”,黃袍怪在寶象國陷害唐僧的表演,就可見一斑。

  在黃袍怪故事的結尾,老孫讓老豬、老沙將黃袍怪的兩個兒子從空中拋下摔死。黃袍怪被玉帝罰去給太上老君燒爐。緊接之後的平頂山,老君的兩個燒爐童子——金銀二角就從天而降下界為妖,他們用了很奇特的戰法鬥老孫,該戰法為後文道派大佬拋棄車遲國三妖埋下伏筆。更有意思的是金銀二角的母親九尾狐狸精還拿著老君的腰帶。

  猴子的首目標。猴子回來第一目標不是黃袍怪,而是直接找的黃袍怪的孩子。後面還是讓八戒沙僧把孩子摔死,我們兒時英雄可是對小孩都不放過的。後面的金角銀角很可能是老君的孩子,那猴子把他的孩子摔死,是否在震懾老君,有私生子的下場?

  百花羞的身份。按黃袍怪說法,他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是自己投胎的,還沒有人查?最後也沒有人管這個玉女的事情,人家怎麼也是仙女啊,這麼背忽視了!兩人都是偷偷下凡或是投胎的,說是怕汙了天庭,卻造就了兩個逃犯,這也是對天庭的摸黑吧。這個披香殿,在鳳仙郡求雨哪裡說了,玉帝設了米山面山和金鎖,很像是玉帝私刑的地點。那這個玉女會不會是犯人,下凡就是越獄呢?


老樂新視界


黃袍怪是西遊記所有妖怪中比較特殊的一個。特殊在哪裡呢?其一,他是為數不多沒想吃唐僧肉的妖怪;其二,他下凡之後,和寶象國公主居然結婚生子了(雖然最後兩個孩子都被沙僧摔死),整個西遊記的妖怪中,能有此待遇的,獨此一個。(烏雞國獅子精雖然和皇后同房,但是它是騸過的;朱紫國賽太歲抓了皇后,但是卻近不了身。)其三,他前後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是當妖怪抓唐僧,第二次是做神仙幫唐僧,整個西遊記,也是獨此一份。

黃袍怪第一次被抓回天庭後,玉帝判他去給太上老君燒火,原文是寫“帶俸差操,有功復職,無功重加其罪”,大概意思就是罰他勞動改造,但是工資待遇不變,表現好的話官復原職,表現不好繼續改造。那麼黃袍怪勞動改造的時間多長呢?答案是非常短,不到十天。可以從原文推出答案:唐僧師徒四人取經時間前後一共花了13年,其中第一次遇黃袍怪時第五個妖怪,也就是西行取經的前段,應該是在三年左右;而第二次奎木狼(黃袍怪)下凡幫孫悟空抓的犀牛精,是倒數第二批妖怪,時間應該就在十二年左右,相隔九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這樣一推算,黃袍怪的勞動改造期,最多九天,而且不排除更短時間。

那麼,黃袍怪到底是什麼身份,能讓他如此特殊呢?

首先,奎木狼是誰?按照《封神榜》的說法,奎木狼叫李雄,在萬仙陣陣亡。原文沒有其他關於這個李雄的介紹,但是,我們可以從上下文來分析李雄此人:1、肯定是截教門人,會道術,要不然不會派他守萬仙陣。2、原來身份地位不低,肯定是貴族,最少是一個守關主將(與他並列的角木蛟柏林和心月狐蘇元都是守關將領),不然不會封到二十八宿。所以,奎木狼的出身和地位本來就不低。

其次,他的出身不低,又是截教門人。而我們看到天庭的所有神仙,基本上都和他一樣,大部分都有這兩種身份,這意味著奎木狼和大部分的神仙不僅僅是同事關係,還可能是師兄弟的關係。“一起扛過槍,一起捱過打”,這種情誼不可謂不深。天庭和人間社會基本是一樣的,老鄉關係,同學關係,錯綜複雜,相互之間庇護和照顧都是很正常的。

再次,天庭的職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永遠不會更新的。因為神仙都是長生不老的,不存在退休這一說。對於神仙來說,他們的時間是相對靜止的,靜止在他修成正果那一刻,之後他的容貌和法力就不會再變化了。這樣一來,就意味著天庭是沒有後備幹部這一說的,當了那個位置的官,就要一直當下去。後來的人要想當官,只能新設一個(比如孫悟空的齊天大聖,二郎神的灌江口顯聖真君),不能去替代原來的神仙。所以,奎木狼不可能被免職,即使派去勞動改造,職位也還留著。

可以想象,在奎木狼(黃袍怪)被罰勞動改造後,肯定有不少人不停說情,而玉帝也會礙於面子,怕影響天庭安定團結,肯定也就隨便罰奎木狼燒幾天火就完事。說不定奎木狼連火都不用燒,就是去那裡做個樣子,擺擺POSE,然後就回府睡覺。監督人員都是熟人,肯定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結論就是,奎木狼身上的秘密,其實不是秘密,與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所看到的,所經歷的,其實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只不過在神仙身上發生,看上去就有點怪,但是當你明白神仙世界和人類社會是一模一樣的,就很容易理解了。




小常chb


先說黃袍怪的簡介:

黃袍怪,《西遊記》人物,出自第二十八回至三十一回。黃袍怪居住在碗子山波月洞。原是天界奎木狼,法力無邊,武藝高強,因與披香殿侍香的玉女相愛,思凡下界佔山為怪,攝來託生為寶象國公主百花羞的玉女,與之作了十三年的夫妻。

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路過碗子山時黃袍怪抓住,八戒與沙僧不敵黃袍怪,危急之時百花羞放走師徒三人。之後,八戒沙僧受寶象國國王所託,為營救公主再戰黃袍怪,不敵。黃袍怪遂懷恨在心,到寶象國佯稱自己是駙馬,並將唐僧變成猛虎誣其為妖怪。白龍馬偽裝成宮女刺殺黃袍怪受傷,遂求八戒尋回孫悟空,打跑了黃袍怪。孫悟空尋他不著,上天界求助。玉帝令四大天師查勘,方知是奎星下凡,遂命二十七宿星員收他上界,罰去給老君燒火。後在西天取經路上,奎木狼官復原職,與孫悟空不計前嫌,大戰小雷音寺、四星捉犀牛怪。

再看黃袍怪的實力:

摺疊速敗八戒

那老怪聞言,十分發怒。你看他屹迸迸,咬響鋼牙;滴溜溜,睜圓環眼;雄赳赳,舉起刀來;赤淋淋,攔頭便砍。八戒側身躲過,使釘鈀劈面迎來,隨後又有沙僧舉寶杖趕上前齊打。這一場在山頭上賭鬥,比前不同,真個言差語錯招人惱,意毒情傷怒氣生。這魔王大鋼刀,著頭便砍;那八戒九齒鈀,對面來迎。沙悟淨丟開寶杖,那魔王抵架神兵。一猛怪,二神僧,來來往往甚消停。這個說:"你騙國理該死罪!"那個說:"你羅閒事報不平!"這個說:"你強婚公主傷國體!"那個說:"不干你事莫閒爭!"算來只為捎書故,致使僧魔兩不寧。


他們在那山坡前,戰經八九個回合,八戒漸漸不濟將來,釘鈀難舉,氣力不加。你道如何這等戰他不過?當時初相戰鬥,有那護法諸神,為唐僧在洞,暗助八戒、沙僧,故僅得個手平。此時諸神都在寶象國護定唐僧,所以二人難敵 。

摺疊大敗小白龍

那怪看得眼吒,小龍丟了花字,望妖精劈一刀來。好怪物,側身躲過,慌了手腳,舉起一根滿堂紅,架住寶刀。那滿堂紅原是熟鐵打造的,連柄有八九十斤。兩個出了銀安殿,小龍現了本相,卻駕起雲頭,與那妖魔在那半空中相殺。這一場黑地裡好殺!怎見得那一個是碗子山生成的怪物,這一個是西洋海罰下的真龍。一個放毫光,如噴白電;一個生銳氣,如迸紅雲。一個好似白牙老象走人間,一個就如金爪狸貓飛下界。一個是擎天玉柱,一個是架海金梁。銀龍飛舞,黃鬼翻騰。左右寶刀無怠慢,往來不歇滿堂紅。

他兩個在雲端裡,戰彀八九回合。小龍的手軟筋麻,老魔的身強力壯。小龍抵敵不住,飛起刀去,砍那妖怪。妖怪有接刀之法,一隻手接了寶刀,一隻手拋下滿堂紅便打。小龍措手不及,被他把後腿上著了一下,急慌慌按落雲頭。多虧了御水河救了性命。

摺疊大戰悟空

在大鬧天宮時,二十八宿均被孫悟空的身外身打退,作品中也描述在寶象國二次交手時是被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打怕了的天將。

那怪物舉寶刀,分頭便砍,好行者,掣鐵棒,覿面相迎。這一場在那山頂上,半雲半霧的殺哩大聖神通大,妖魔本事高。這個橫理生金棒,那個斜舉蘸鋼刀。

巧鬥黃袍怪悠悠刀起明霞亮,輕輕棒架彩雲飄。往來護頂翻多次,反覆渾身轉數遭。一個隨風更面目,一個立地把身搖。那個大睜火眼伸猿膊,這個明幌金睛折虎腰。你來我去交鋒戰,刀迎棒架不相饒。猴王鐵棍依三略,怪物鋼刀按六韜。一個慣行手段為魔主,一個廣施法力保唐僧。猛烈的猴王添猛烈,英豪的怪物長英豪。死生不顧空中打,都為唐僧拜佛遙。

他兩個戰有五六十合,不分勝負。行者心中暗喜道:"這個潑怪,他那口刀,倒也抵得住老孫的這根棒。等老孫丟個破綻與他,看他可認得。"好猴王,雙手舉棍,使一個高探馬的勢子。那怪不識是計,見有空兒,舞著寶刀,徑奔下三路砍。被行者急轉個大中平,挑開他那口刀,又使黃袍怪葉底偷桃勢,望妖精頭頂一棍,就打得他無影無蹤

招數

追魂索命刀,刀法精湛,武藝高強,即使20個八戒沙僧也不是對手,面對悟空也能支撐50回合,因五行相剋而降伏犀牛精。

流雲飛袖,用法術將兩條袖子變長,呈喇叭狀飛出,控制其撞擊對手或纏住對手。此招威力巨大,將正面發起衝鋒的豬八戒沙和尚二人直接打翻在地,勒傷小白龍的腿,也使孫悟空大為窘迫。

黃袍遮天,將黃袍變大罩住對手,一頓飯的功夫就能將其化成水。此招是黃袍怪絕招,曾輕鬆擊敗豬八戒沙和尚,也使孫悟空處於險境。

黃袍屏障,防禦技能,擋下小白龍的火球與豬八戒的飛塵。

總結:黃袍怪其妖很怪,怪在哪裡:一,他原是天界的奎木狼,在天庭擔任二十八宿奎星之職,正果啊,有編的,準確的說,黃袍怪並不是妖精,而是一個神仙。再看看其他從天上下去,到地上興風作浪的不是某某神仙的坐騎,就是很卑微的天界下等仙,與他們比起來,官職還不小的奎木狼實在是沒有下界為妖的必要——這是一怪。

二,別的妖怪逮住唐僧不是想吃他的肉,以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就是想與他成婚,而黃袍怪與他卻僅僅只是有些過節,並不想把唐僧怎麼樣——這是二怪。

要說黃袍怪隱藏的西遊記中什麼秘密,我覺得便應該從他的怪上去分析:當然,書中交代,黃袍怪(奎木狼)自所以下界為妖是為了與他在天界所喜歡的人,轉生到下界後來個再續前緣,但,真的是這樣簡單嗎?我覺得不然,想想看,即使他喜歡披香殿侍香的玉女轉世的百花羞公主,則完全可以偷偷地下界與之私會啊,沒有必要下界為妖嗎,要知道,他明明就是有一個妖怪好不容易修煉得道上的天庭,在將自己變成妖,這不是作踐自己嗎?所以,個人認為,這是作者運用的一個伏筆,說白了,他這下界為妖是天界故意安排下去的,這一點可以從後來他的官復原職中看出......既然這麼說,那麼問題又來了:天界為什麼會將一個天仙派下去為妖呢,這當然是有目的的,什麼目的:其一,給唐僧上上課,敲山震虎(不要以為你是金蟬子,照樣把你變老虎)。其二,以此來震懾一下以如來為代表的佛界,暗地裡告訴如來:你看看,我天界隨便派出一人便足以將你們的取經隊伍給攪亂。

總的來說,個人認為這是玉帝自導自演的一場戲,旨在告訴如來不要在他面前耍小聰明,自始至終他玉皇大帝才是這三界之主——


南野笑情


您好!我是天下十三洲獵奇,我來回答。

一:黃袍怪是誰?是妖還是仙?

1:黃袍怪,《西遊記》中人物。本是天界奎木狼,是四木星君之一。住碗子山波月洞,是寶象國三公主百花羞的丈夫,,武藝高深莫測,因與披香殿侍女(百花羞公主前世)相愛,於是雙雙下界,做了夫妻,並生下一兒一女。

2:黃袍怪,就是一隻大灰狼修煉得道成了妖怪,而且混的相當不錯。他在天庭的時候擔任的是二十八星宿奎星之職,是得正果的神仙,有編制的,所以確切的說黃袍怪不是妖怪,是個神仙。有編制本事再小,人家也是神仙,沒有編制本事再大,他也是個妖怪。換而言之,合法的妖怪就是神仙,不合法的神仙就是妖怪。

二:黃袍怪身上有幾個小秘密?

1:黃袍怪的後臺有多硬?

黃袍怪在天上任二十八星宿奎星一職,他是正西方白虎位置的總頭目,算是個小隊長,但是權利再大,上班也得考勤打卡!天上的神仙三天打一次卡,他十三天沒去上班了,沒後臺的早開除公職了。

黃袍怪犯事被帶回天庭後被罰給老君燒爐子,沒幾天就官復原職了。可以說懲罰沒什麼力度。

《西遊記》黃袍怪出現了三次,兩次以正面形象登場,可見在天庭很受器重。

這幾點就說明了黃袍怪的後臺很硬!其實後臺就是老君勢力!有後臺罩著就是這麼任性!

2:黃袍怪為什麼不吃唐僧?

看過《西遊記》的都知道,一般的妖怪聽說唐僧要來,口水都能淌一地。為什麼呢?不是因為唐僧好吃,是因為吃了唐僧能長生不老。在《西遊記》裡任何人仙妖怪想長生不老一共有六種辦法。

第一種,銷燬生死簿。(出自第三回)

第二種,參加蟠桃盛宴吃桃。(出自第五回)

第三種,吃鎮元大仙的人參果。(出自第二十四回)

第四種,吃唐僧肉。(出自第二十七回)

第五種,喝白龍馬尿。(出自第六十九回)

第六種,壽星棗。(出自第七十九回)

因為黃袍怪是天上的神仙,能參加蟠桃宴得著蟠桃長生不老。所以他壓根就不稀罕唐僧肉或者白龍馬尿。對於他來說,可能唐僧也就是一頓飯,那怪說:“我要吃人,哪裡不撈幾個吃吃?這個把和尚到得哪裡?放他去罷!”所以最後啊,他還是把唐僧給放了。

3:黃袍怪為何折返寶象國加害唐僧?

首先說黃袍怪肯定是喜歡吃人的,要不也不會把彈琵琶的宮女殺死吃了,但是他有兩次機會吃唐僧卻沒有吃,因為什麼呢?

因為他壓根不想吃。唐僧到達寶象國說明黃袍怪這個關卡已經過了,為什麼黃袍怪還要折返寶象國把唐僧變成老虎?

原因就很明顯了,黃袍怪的上級讓他除掉唐僧,但是黃袍怪還不想得罪如來一派。所以黃袍怪就想借寶象國國王的手收拾掉唐僧,這樣他佛道雙方勢力都不得罪,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個人觀點,謝謝閱讀。我是天下十三洲獵奇,歡迎關注。


天下十三洲獵奇


這個問題我必須答一下,主題就是痴情的妖怪和無情的人,到底誰更高尚,更可愛一點。還有就是妖怪配不配有感情。

讀過《西遊記》的人,都不能否認黃袍怪,也就是天生的奎木狼星是一個痴情的妖怪。說是妖怪也不確切,他下屆之後是妖怪,沒下屆之前,他是天上的一個星宿。

為了愛情,他追隨披香殿侍香的玉女下屆去做了一名妖怪。或許天底下最蠢的事莫過如此了。

悲催的是,玉女投胎之後,變成了國王的女兒百花羞,更悲催的是百花羞居然已經忘記了當初的誓言,也不記得了天上的情哥哥奎木狼。

你來了,她忘了,只知道你是個妖怪,讓我心塞。

奎木狼很痴情,對公主很好,十三年啊,“你穿的錦,帶的金,缺的東西我去找,四時受用,每日情深。”

可是公主只知道他是妖,就連她和黃袍怪生的孩子,都被她看作是“妖魔種”,被悟空搞死了她也不心疼。不是說人鬼情未了嗎?不是說母愛是最偉大的嗎?

我困惑了,公主成了一個純粹的人,再無半天妖氣,仙氣。堅持認為人妖殊途,我們能說她錯了嗎?所以一個冷酷的人,妖怪悟不熱她的心,無論你做什麼。

黃袍怪是痴情的,看見悟空變的公主在那裝心口疼,居然把比自己命還重要的“內丹”吐出來,還不望叮囑她:“你那裡疼就摸一摸,卻要仔細,需要用大指彈著,就看出我的本相來。”

這痴情的妖怪,還傻,你信了公主,掏心對她,她又會信你嗎?會把你的好當好嗎?


說黃袍怪藏著《西遊記》最深的秘密,就看你如何解讀這份“痴情了”

你可以感慨生而為妖多悲催,多少辛苦人不識。

也可以感慨非我族類,任你怎麼樣做,也不會得到認同。

還可以感慨,到底是愛情偉大,還是階層,種屬,地域,等等這些感情之外的東西更重要。

我們到底追求的是感情,還是同類的感情,還是什麼.

妖怪的感情是不是感情。

我們又怎麼理解誓言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一個忘記誓言的人呢?

到底是百花羞公主悲劇,還是黃袍怪的悲劇,還是他們共同的悲劇呢?


誰能說的清楚呢?!不如評論區你也說說你的看法,我覺得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有話說!


吳公子燎


1、他是為數不多的不想吃唐曾肉的妖怪,為什麼?是因為他知道吃了唐曾肉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前幾世的唐曾不都被沙僧吃了,也沒見得沙僧牛到哪裡,因此吃唐僧肉能夠長生不老,就是故意放出來的消息,既是湊齊磨難,也是佛道較量,而知道此秘密的絕對是核心;

2、本領大,八戒沙僧均不是對手,請出了孫悟空,才鬥得過;

3、真的當上了駙馬,還有了孩子,縱觀西遊記,哪個妖精有這待遇,國王的公主都是有神仙保護的,唯獨黃袍怪,下來享福了;

4、懲罰低,犯了這麼大的錯,被玉帝罰去燒火,待遇還不降,沒過多久官復原職了,哪個妖怪有這個待遇,這就是公款旅遊啊;

5、出鏡率高,後面又出鏡來一次,還是正面人物,不牛嗎?肯定是上面有關係,故意派來緩和矛盾的。

6、他是二十八星宿的奎木狼,群眾基礎好,有大哥罩著,才有如此待遇!


點亮的竄天猴


黃袍怪是妖怪四黃之一,其他還有黃風怪,黃眉怪,黃獅精。他是所有妖怪裡最特別的一個,其他妖怪要麼野路子,要麼上界的靈寵,要麼上界的後輩。只有他,是上界二十八星宿之一,且是西方白虎七宿之首奎木狼,在上界有著不錯的地位,且是完全獨立的個體,他怎麼就下屆作亂了呢。要講黃袍怪,必須把前面白骨精那段連起來,這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在我看來,白骨精、黃袍怪是師徒四人關係的試金石,通過他倆,暴露了取經團隊諸多問題,發現問題,還是早點解決的好。黃袍怪一出,令唐僧師徒和睦了一半的取經路途。

黃袍怪和白骨精,兩人山頭很近,很可能是認識的,但是兩人對待唐僧肉態度大不同。白骨精是志在必得,她一共只有三條命,拼了一命又一命就要謀取唐僧,可惜本事太差,幾下都被孫悟空打死,卻引發了師徒矛盾大爆發,在豬八戒成心挑撥下,孫悟空被攆走,這才引發了黃袍怪的故事。黃袍怪對唐僧肉,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如果唐僧八戒沙僧不去招惹黃袍怪v,他們根本不會被抓。看唐僧兩次被害,都是主動招惹黃袍怪惹的禍。一次是八戒、沙僧出去化齋,唐僧等不耐煩看到一處放金光,就去了,結果被黃袍怪捉住。幸得百花羞公主巧妙求情,黃袍怪怎麼說,他說他想吃人,哪裡找不到,既然你求情,這和尚就放了吧。一來黃袍怪本是上界神仙下凡,對唐僧肉不是特別稀罕,二來也是他十分疼愛百花羞,對她言聽計從。

本來唐僧師徒好不容易脫險,卻偏偏又去招惹黃袍怪。原來百花羞讓唐僧帶個書信給她父王。信中交代了自己失蹤十三年原委,並讓國王相救。這時候八戒沙僧卻跳出來出頭要救百花羞,可是百花羞卻從來沒有讓唐僧救她,只是帶個信而已。要我說這書信有兩個意義,一是百花羞交代自己去處,讓父王安心,二呢,百花羞跟黃袍怪十分恩愛,未必就想回去,她素知父王是太子登基,軟弱無能,就算告訴他來相救,他也沒這個能力。那書信裡為何要那麼說呢,這不過是個託詞罷了,她難道說這些年我跟妖怪好快活,別想我啊,這讓父王心裡怎麼想。說是相救,只不過大家彼此面上好看罷了,沒有多大實際意義。偏偏唐僧師徒又惹是非,黃袍怪如何能忍,把唐僧變作猛虎,傷了白龍,捉了沙僧,八戒無法,只好去請孫悟空。

其實這次師徒矛盾是師徒聚齊之後不久,想想剛剛在五莊觀師兄弟幾個偷吃人參果,有說有笑,甚是和睦。但是呢,這也只是表面現象罷了,那豬八戒為何一再挑唆悟空唐僧,一來高老莊丟了媳婦,二來在孫悟空手下吃了虧,丟了面,他本不是良人,所以有所忌恨。那沙僧剛剛脫離苦海,之前飽受飛劍穿心之苦,只是懂得明哲保身,所以白骨精時,任豬八戒如何挑唆,悟空如何乞求唐僧,他都一言不發。可是真的遇到麻煩時候,這幾人都開始念孫悟空的好來,豬八戒死乞白賴去花果山相求,沙僧一聽孫悟空歸來,書中說他好似“醍醐灌頂,甘露滋心”,唐僧被悟空施法現回本貌,連連稱西天取經,孫悟空功勞第一。

好一個黃袍怪,他這一出,令唐僧師徒第一次四心合一,幸虧他是天上神仙下界,不稀罕唐僧肉,不然如此折騰,唐僧早就屍骨不存了。這黃袍怪返回天庭,做回奎木狼,此後還多次相助唐僧師徒,比如對付黃眉怪和犀牛精。可見,黃袍怪此行,並無甚大陰謀,純粹是為了和百花羞的姻緣,客觀上促成了唐僧師徒四人一心。不過啊,黃袍怪之功是保得唐僧師徒一半和睦,唐僧八戒沙僧皆是記吃不記打之輩,時間一久,全然忘記這次教訓,唐僧後來再次驅逐孫悟空,豬八戒依舊挑唆,沙僧依舊沉默。後來是六耳獼猴出場,這三人才徹底消停了,一直到西天求得真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