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貓為何選擇放下自己的野性和自由?它又是如何學會與人共存的呢?

貓為何選擇放下自己的野性和自由?它又是如何學會與人共存的呢?

如今,喵星人已經在人類社會佔據了一席之地,它們憑藉自己的努力終於趕上了狗子的地位。而且喜歡喵星人的人越來越多。

所以,我不禁產生一個疑問:貓究竟是如何學會與人類共存的呢?

那些在野外生存了數千年的野貓是如何放下自己的野性和自由,而過渡到與人類共存的呢?

它們是什麼時候成為現代家庭的一部分的呢?到底發生了什麼?改變了什麼?

如果我們想知道問題的答案,那麼就需要追溯到古埃及的糧倉,那是儲存各種穀物的地方。

貓為何選擇放下自己的野性和自由?它又是如何學會與人共存的呢?

埃及人經歷過饑荒的痛苦,所以他們選擇把糧食儲存在筒倉裡從而避免饑荒。他們需要保存足夠的糧食,並且為即將到來的饑荒做好準備。

隨著時間的流逝,埃及人儲存了大量的糧食,結果這些糧食卻把齧齒類動物吸引過來了,而齧齒類動物又把野貓吸引過來了。齧齒類動物吃掉了糧倉裡面的糧食,野貓就把這些齧齒動物作為食物。

當時的埃及人把貓的地位放得很高,他們驚歎於野貓是如何發揮保護糧倉的作用的,他們感謝貓的存在,因為貓讓齧齒動物減少了。所以埃及人開始主動餵養這些野貓,以阻止齧齒動物的侵襲。

貓為何選擇放下自己的野性和自由?它又是如何學會與人共存的呢?

貓是在多久之前被馴化的?

正如我們在上個段落所講的一樣,人們認為貓的馴化開始於大約4000年前,在這個時候貓和它們的埃及人夥伴住在一起。而在當時的古埃及社會,貓被奉為神明。

如果貓死了,埃及人會把它們先製成木乃伊,然後再埋葬。事實上,把貓製成木乃伊的做法在當時的古埃及非常流行。以至於人們會故意將貓製成木乃伊,以備在市場上出售,供神使用。這些證據都表明,貓和古埃及人之間有著密切的互動。

貓為何選擇放下自己的野性和自由?它又是如何學會與人共存的呢?

2004年,在塞浦路斯島嶼的一項發現表明,大約在一萬至一萬二千年前貓就存在了。研究人員在一個人的墓穴裡不僅發現了他生活中使用的物品,還發現了一件奇怪的東西——一隻僅有8個月大的貓骨架。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人和貓的骨架埋得很近,這突出了貓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這隻貓並非是塞浦路斯島嶼上的“本地貓”,它是一種原產於歐洲、亞洲或者非洲的野貓,是小型貓科動物中的一員。研究人員認為這隻貓在當時可能已經被馴化了。

2012年,密蘇里大學的貓科遺傳學實驗室的負責人萊斯利教授做了一項研究,這個研究進一步強化了這一發現。他在報告裡說,這些木乃伊化的埃及貓的DNA與在中東發現的貓的DNA相匹配。這份報告進一步證實,在塞浦路斯島嶼發現的貓與埃及貓的DNA相符。

我們知道在埃及被製成木乃伊的貓肯定已經是被馴化了,這項研究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大的可能性,即馴化其實在古埃及之前就可能已經發生了。或許至今,貓已經被馴化了12000年之久。

貓是馴化還是自我馴化?

貓是真的被人類馴化了,還是它們自己馴化了自己?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把目光集中在“馴化”這個詞的身上。

當人類開始耕種時,就已經開始馴養動物了。在理想狀況下,每種被馴化的動物都有特定的用處。比如母牛和山羊被馴養作為肉製品和奶製品的來源,而馬和驢則被用來作為運輸工具。

有時人類會外出狩獵,狗作為狩獵夥伴常常用來保護人類的安全。

貓為何選擇放下自己的野性和自由?它又是如何學會與人共存的呢?

不管是出於什麼作用,每個動物的存在對人類來說都有一定的意義。另一方面,大多數被訓養的動物也很容易被限制,人們可以很好的管理這些動物。

這些都是人類馴化動物過程中的一個共同點,可是貓不符合這個特點。這就讓我們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馴化貓?

事實上,貓可能並沒有完全被人類馴化。它們行為的改變很可能是因為貓馴化了自己。

貓為何選擇放下自己的野性和自由?它又是如何學會與人共存的呢?

我們可以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是,儘管我們已經可以給貓提供足夠多的食物了,但貓還是不斷地捕食齧齒動物和其他獵物。它們捕食者的天性沒有改變。

正如我們在前文講的那樣,貓能幫助人們解決破壞穀物的齧齒動物,人類會因為貓的這個行為而給它們提供獎勵。貓是自己來到人類的身邊的,幸運的是,人類對貓控制“害蟲”的能力非常滿意。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喜歡貓,因為貓身上還有可愛和溫順的一面。貓也習慣了新的環境,它們慢慢知道只要在人的身邊,食物都是現成的。人類把食物提供給貓,貓保護人類的糧食,這幾乎就是一種對等的交易。

貓為何選擇放下自己的野性和自由?它又是如何學會與人共存的呢?

貓在馴化之旅上的苦澀和甜蜜

貓是獨立的動物,它們有著神秘的本性。而對貓的馴養之旅實際上充斥著苦澀和甜蜜。

古埃及人和羅馬人把貓放到了神明的位置,而中世紀的歐洲卻恰恰相反。

從埃及來的商船第一次把貓帶到歐洲後,貓就開始了在歐洲的生活。在一段時間裡,貓是社會中富人所鍾愛和必須擁有的動物。

貓為何選擇放下自己的野性和自由?它又是如何學會與人共存的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貓的數量開始猛增,它們開始變得不那麼受人待見。相反,普通的窮人開始歡迎貓來到家中,因為在農業社會,老鼠是個大問題。貓扮演著保衛食物的角色,但這種角色沒有持續太久。

貓的狩獵天性成為了當時一些宗教非常關心的問題。它們在夜間活動的本性,以及它們搶奪食物的天性,成為了“惡魔抓取靈魂”的近義詞。從此,貓的命運開始發生改變,尤其是那些有著黑色毛髮的貓。

1232年,教皇格雷戈裡九世宣佈貓是邪惡的動物,這項宣佈在民眾中激起了對貓的厭惡。1484年,教皇英諾森八世宣佈,貓是魔鬼最喜歡的動物。

貓為何選擇放下自己的野性和自由?它又是如何學會與人共存的呢?

不久,養一隻貓就成為了崇拜惡魔的理由。這些曾經溫暖過人們心靈的寵物迎來了黑暗時期。

貓開始被集體獵殺,這種獵殺的殘忍是很多人無法想象的,從絞刑到活活燒死。即使是野貓也沒有幸免的,它們也被當時的人捕殺了。這些行動導致了貓的數量大大減少,阻礙了貓的繁殖,並且減緩了貓在人類社會中的馴化過程。

當14世紀歐洲遭受黑死病侵襲的時,反貓情緒依舊高漲。沒過多久,人們便錯誤地把貓貼上了黑死病的標籤,人們認為這種瘟疫是貓造成的。於是,大量的貓就在人們這種憤怒的情緒中死去了。

船隻繼續把穀物從亞洲運往歐洲,隨之而來的還有跟隨穀物而來的老鼠。老鼠給整個歐洲大陸帶來了跳蚤和細菌,並最終引發了新一輪的瘟疫。而此時,歐洲大部分地區幾乎沒有貓了。

貓為何選擇放下自己的野性和自由?它又是如何學會與人共存的呢?

儘管絕大多數貓都慘遭殺害,但是仍然有一群熱心的貓咪愛好者保護了貓的生命。儘管面臨起訴和死刑的判決,但他們仍然選擇拯救這些貓科動物。隨著鼠疫的到來,人們發現貓並沒有受到鼠疫的威脅,反而貓還可以把老鼠吃掉。

這一發現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貓的存在,人們意識到導致瘟疫的是老鼠而不是貓,開始懂得貓可以幫助消滅鼠疫。就在此時,每個家庭都變得想擁有一隻貓了。

最終,妖魔化貓的法律廢除了,新的法律頒佈了。

從捕鼠者到人類的同伴

到了十八世紀,貓又重新開始流行起來。隨著商業需求和航海業的發展,貓被帶往了世界各地。貓繼續以捕鼠者的身份維持生計。

人們欣賞貓捕鼠的能力,人們開始把貓當作寵物來照顧。

隨著世界向工業化和非農業社會的轉變,一隻善於和人類交往並且溫順的貓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選擇性的育種慢慢開始,不同品種的貓開始慢慢出現。

這些經過選擇性育種而來到世界的貓,它們不再像野貓那樣咄咄逼人。

20世紀40年代貓砂被髮明出來了,從此,很多人開始把貓作為自己永久性的家庭成員。

貓為何選擇放下自己的野性和自由?它又是如何學會與人共存的呢?

結語

野貓經歷了漫長的馴化過程,終於變成了今天的家貓。這裡面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當貓在埃及時它們被當作神明崇拜,而當貓在中世紀的歐洲時它們被視為魔鬼。

貓已經被馴化了大約一萬兩千年了,它們自己馴化自己的行為使我們更加敬畏它們,因為貓選擇和我們在一起是出於它們自己的自由意志。

然而,到今天為止,貓並沒有完全被馴化,它們仍然保留著一些野性的特質。我們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觀察到貓的這些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