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何“痛風”越來越多?3個飲食習慣不改,尿酸易“超標”,指的是什麼?

健康小樣兒


得痛風的人確實越來越多,這點說的沒錯,根據最新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的痛風病人大概有1600多萬,而高尿酸血癥的病人已經接近2個億,雖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癥的病人最後都會發展為痛風,高尿酸血癥作為痛風最主要的病因,毫無疑問,存在的發展為潛在的痛風病人已經上億了!

那為什麼得“痛風”的人越來越多?

跟飲食,生活習慣改變有關。痛風是富貴病,這點大家都非常清楚,它跟我們高尿酸有直接的關係,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謝產物,嘌呤可以來源於我們的食物,而隨著生活改善,現在大家吃的好了,喝的足了,自然攝入的嘌呤,尿酸也就多了,因此得痛風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跟壽命延長有關。雖然我們說現在痛風發病越來越年輕化,但是40歲以上的男性依然是痛風的主要發病人群,以前我們人的平均壽命才四五十,換句話說,你還沒等到痛風發作可能人就不在了,而現在我國居民的平均壽命大約在76.7歲,遠遠大於痛風的主要發病人群年齡,自然最後被診斷出痛風的人也不會少;

跟疾病譜變化有關。痛風是由於尿酸鹽沉積到我們的關節腔,這當中主要是由於尿酸濃度過高,超過了我們正常值(男的420,女的360),血尿酸會往關節腔沉積,而引起血尿酸濃度增高的,除了外源性飲食攝入,還有我們肝臟內細胞代謝尿酸增多以及腎臟排洩尿酸減少引起的,而現在生活中,隨著壽命延長等因素的影響,發生在我們肝臟,腎臟方面的疾病越來越多,這樣引起內源性尿酸增多,尿酸排洩減少型也就越來越多,高尿酸血癥的病人也就多了,痛風發作的同樣就多了。


那麼題主說的3個飲食習慣不改,尿酸易超標,又指的是什麼?

簡單的理解題主意思,就是引起高尿酸的飲食高危因素有哪些?

第一個,吃肉又喝湯。大部分的肉本身嘌呤就不低,像豬肉、牛肉、小牛肉、羊肉、雞肉、兔肉、鴨肉以及鵝肉等等,都是中等嘌呤以上的肉類,如果你把他們做成湯類,尤其是濃肉汁、濃雞湯及肉湯、火鍋湯等,就變為高嘌呤食物了,嘌呤含量一下子從每100g含150mg以下,變為150mg以上了,長期這麼吃喝,尿酸絕對易超標,這飲食習慣得改。

建議:肉類煮沸後,只吃肉,不喝湯,這樣可以減少嘌呤的攝入。

第二個,燒烤又喝酒。不同地區,燒烤方式是有不一樣的,但是燒烤食物,大同小異,不僅僅是豬牛羊肉了,像肝、肚、腎、小腸、豬腦等動物內臟,魚以及貝殼類是烤得越來越多了,陳醫生在重慶時候我同學帶我第一次吃烤豬腦(如圖),當時還喝了幾杯啤酒,尿酸是蹭蹭的往上蹦。


建議:少吃燒烤,要禁酒,不管是啤酒,還是紅白!

第三個,偏愛海鮮。像陳醫生所在的廣東等沿海地區,痛風發病率相比內地要高一些是有原因的,海鮮作為高嘌呤食物,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飯桌上,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建議:海鮮適可而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