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拍攝中如何避免高光溢出現象?

用戶61402240


高光溢出是我們在實際拍攝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特別是在正午強光或逆光大光比的環境下。避免或處理高光溢出是相機曝光控制的必修課,也是初學者需要掌握的一個要點:

一、什麼是高光溢出

所謂高光溢出,是指在某一曝光參數組合和特定的場景下,畫面某些區域的亮度超過相機感光器所能記錄的亮度上限(曝光寬容度),從而導致亮部層次和細節丟失的現象:

在與大家交流中,小k發現一些攝友把高光溢出等同為曝光過度,這其實是不太嚴謹的。二者雖然現象相似,但產生原因不完全相同:

1、曝光過度是指單位時間曝光量過高,通常是曝光參數設置不當導致的,可能是拍攝者曝光控制經驗不足,也可能是測光模式選擇不當:

以上圖為例,右側圖曝光正常,左側圖明顯過曝。這不是光比過大導致的,而是拍攝者選擇了更大的光圈(從F8.0增大到F4.5)和更慢的快門(從1/60增大到1/40),導致曝光量過大導致的。

2、高光溢出一般不是曝光參數設定的問題,主要和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畫面光比(或目標主體亮度)、二是相機曝光寬容度。

這裡簡單解釋一下曝光寬容度,可以理解為相機能正確記錄和還原的亮度範圍。下圖是小k今年在西安遊玩時拍的鼓樓夜景原片:

通過後期調整陰影和高光,可以找回更多的亮部細節和暗部細節,這就是寬容度大的好處:

換句話說,當環境光比過大或相機曝光寬容度較小時,即使相機曝光控制參數設置正確,也不能完全避免高光溢出的發生:

(天空和地面光比較大,地面曝光正常,但天空已失去細節和層次)

【總結】:曝光過度通常是曝光控制不準造成的,以人為原因為主;高光溢出通常是光比過大或相機曝光寬容度不夠造成的,是客觀原因決定的。這一點建議初學者區別掌握。

二、如何判斷高光溢出

目前主流的數碼相機都有相應的輔助判斷功能,以小k熟悉的尼康品牌為例,在圖像信息顯示中有一種“加亮顯示”模式。啟用此模式後,如果所拍圖像有高光溢出(過曝)情況,畫面相應部位會以一定頻率閃爍,對拍攝者進行高光警示:

(尼康D7500“加亮顯示”功能)

以尼康D7500為例,加亮功能的開啟很簡單,拍攝者進入“播放菜單”——“播放顯示選項”,通過方向鍵選取確認即可:

三、如何避免(或處理)高光溢出

從理論上分析,避免或處理高光溢出主要有兩個思路,一是減少曝光量,二是降低畫面光比,具體措施如下:

1、利用曝光補償或手動曝光適當減少曝光量

鑑於電子感光器的成像特性,找回欠曝圖像中的暗部細節,難度要低於找回過曝圖像中的亮部細節,這也是一些老攝友口中“寧欠勿過”的由來。適當減少曝光量,有助於改善亮部層次,保留更多的亮部細節:

從操作方式來看,減少曝光量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半自動曝光模式下使用曝光補償;二是直接使用全手動曝光模式,通過調節曝光參數手動降低曝光量:

(佳能及尼康機身上的曝光補償調節按鈕)

(佳能及尼康機模式轉盤中的全手動曝光控制模式,M是英文Manual exposure的首字母)

手動控制曝光量需要一定經驗,如果沒有把握,可以選擇不同曝光組合,多拍幾張。也可以直接啟用曝光包圍,一次拍攝多片,供後期選取。

2、使用點測光對亮部區域測光

第二種方法是改變測光模式,通過點測光對畫面較亮區域測光,從而得到亮部曝光恰當的照片:

這種方法對不熟悉手動曝光的攝友比較友好,操作也比較簡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相機支持點測聯動,請開啟此功能後依據構圖要求直接調節對焦點的位置,測光、對焦、構圖一次完成:

如果相機不支持點測聯動,需要將亮部區域移動到畫面中心,利用中心點對焦並鎖定曝光,再移動相機二次構圖。

3、使用中灰漸變鏡平衡畫面光比

上面兩種方法都是人為改變曝光量,但畫面的光比(或者說亮度分佈情況)是沒有變化的,而大光比恰恰是導致高光溢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使用中灰漸變鏡可以壓制畫面亮部的高光,起到平衡光比的作用。由於漸變鏡通常有比較明確的水平分界線,因此建議使用可旋轉的圓形漸變鏡,便於實際拍攝時隨時調節位置和角度:

4、通過包圍曝光配合後期合成,間接提升單片寬容度

除了上述方法,還可以通過包圍曝光配合後期合成的方法,間接提升照片曝光寬容度。這種方法的優勢在於寬容度的擴展是雙向的,畫面的亮部細節和暗部細節都能得到較好的保留,對於寬容度一般的拍攝設備,這種方法簡單好用:

【提示】:使用包圍曝光配合後期合成,要注意兩點:一是保持畫面穩定,否則合成後可能會出現重影;二是不建議拍攝動態畫面(如有行人、車輛、飛鳥等移動物體),原因同一。

5、使用寬容度更佳的拍攝器材

最後一個最簡單但成本較高的方法,就是換用寬容度更佳的拍攝器材,寬容度與感光器類型、畫幅大小等有關,一般幅面越大,寬容度越好,價格自然不菲: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關於攝影的相關問題,朋友們可以關注小k後發送下圖各類關鍵詞,獲取小k為您整理的獨家攝影技巧,祝您攝影愉快🌹:

愛攝影、愛生活,致力打造最具價值的攝影自媒體。歡迎關注“小k印像”,瞭解更多攝影常識和技巧,共同學習進步🙏🙏


小k印像


所謂溢出,就是超出了相機的寬容度。溢出有高光溢出、暗部溢出甚至還是色彩溢出。亮光溢出的後果就是照片的高光部分慘白,暗部溢出後暗部死黑,都沒有了層次,這就攝影中常說的“慘白與死黑”。

如何避免高光溢出呢?今天我們高光溢出來探討下。

防止溢出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曝光準確。但實際拍攝中,由於場景光比太大,如果以平時的測光方法,高光則極容易溢出,就會出現“慘白”現象。

讓高光區域曝光準確,一是使用點測光,二是降低曝光補償。

類似上圖這種大光比場景,如果採用平均測光並曝光,天空部分特別是雲朵,溢出是大概率事情,溢出後的白雲只有一片白板,不見任何層次。這種情況下,應採用點測光的方式,對天空次亮部位測光,比如藍天部分,這樣曝光後的照片,或能通過後期將天空繼續壓暗,對暗進行提高操作,雖然這樣做可能暗部噪點增加,但總比好過溢出後層次盡失要強的多。

日出日落是典型的大光比場景,不進行人為干預曝光,極容易造成天空亮部溢出,特別是在地面佔比較大的時候。這種情況下,如果使用平均測光,就要採取降低曝光補償的措施,來減少天空曝光,讓天空得到正常曝光,至於曝光不正常的地面,則通過後期來提亮。

高光是必須防止溢出的,因為高光溢出後,後期是無法找回層次,所以在光比的拍攝中,要先保證高光的正確曝光,保證不溢出,才能保留高光層次。


南方之南


1、高光溢出是指高光的亮度超過了感光材料能夠記錄的上限而產生的失真現象。比如拍攝太陽時,如果控制不好,曝光過度,太陽及其周圍的亮度就會變成一片白色,沒有立體感、層次感了,這就是高光溢出。

2、數碼相機一旦高光溢出,用後期處理的方法是無法挽回的,所以數碼相機有“寧欠勿過”的說法,並不是說欠曝比過曝好,而是權宜的做法,因為一旦過曝會導致高光溢出。“寧欠勿過”雖然保守,卻也保險,因為在後期處理時,欠曝要比過曝更容易處理。

3、解決辦法是避免拍攝有強烈光源的高反差場景(儘量不對著太陽或其他強光源拍照),非拍照不可時要以最亮處測光或降低曝光補償,並縮小光圈,降低快門速度,可以改善。

4、避免高光溢出,一般把相機實時直方圖打開就行了,直方圖最右端有亮區分佈,而且峰非常高(縱軸值大)就是有高光溢出了(所以寧欠勿過也常叫做”向左曝光“)。取景時在取景框裡觀察,不是構圖特別需要,不要讓光比過大的對象同時收入取景框比較容易控制高光溢出,否則的話,雖然避免了高光溢出,但是主體可能嚴重曝光不足了。


閒人8668


拍攝中如何避免高光溢出現象?


拍攝中如何避免高光溢出現象,攝影中的高光溢出的意思就是過曝,畫面中出現了死白。

這個名詞來自於直方圖,當照片直方圖在右邊白場部分形成垂直的斷崖式圖形,就是高光溢出。

如圖示: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拍攝環境光比過大,比如常見的逆光拍攝。如果想把主體拍亮,背景就會過曝,就是說高光溢出。


解決辦法分前期和後期兩種。

前期的辦法主要是平衡光比,通過補光燈,反光板等等來對主體補光,達到與背景光比平衡的目的,同時用評價測光,分區測光模式,配合曝光補償來實現避免高光溢出現象


後期辦法主要是拍RAW格式 ,利用RAW格式的寬容度後期來處理。


關注紫楓,免費查看大量後期教程,免費獲取各種插件 素材 資源!


專注於攝影及攝影后期教學二十餘年 簡單清晰 講透原理 突出可操作性 !

已發佈大量系列教程 軟件 素材 濾鏡 插件等粉絲福利!關注即免費贈送!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如何被免高光溢出?

相機傳感器上的象素負責收集光子,並通過光電二極管把光子轉化成電荷,繼而通過一系列處理,形成圖像。 一旦接收光子的“桶”(bucket)滿載,由額外光子轉化成的電荷便會溢出,並且這種溢出對象素值是沒有影響的,因此會導致象素值的感光不足或感光過度。當電荷溢出至其旁邊的象素,使旁邊的象素在處理光子過程中感光過度(例如描述天空的明亮的象素有電荷溢出,使樹葉或樹枝邊緣的較暗的象素感光過度),這時候就是“高光溢出”。高光溢出不僅會使畫面損失細節,而且增加了紫邊出現的機會。

一些傳感器帶有“高光溢出保護”(anti-blooming gates)功能,吸收溢出的電荷,減少溢出電荷對附近象素的滋擾。這種功能基本能抑止高光溢出,除非照片光暗對比非常強烈或由於人為原因造成照片嚴重過曝。

瞭解直方圖的觀察方法

直方圖(柱狀圖)是用於表示統計分佈的術語。在數碼相機中是指表示圖像的亮度分佈的圖,該圖用於確認照片整體的曝光情況。通過觀察直方圖,可以瞭解整體的曝光傾向和亮度的偏差。

直方圖與圖像的亮度

曝光適當

表示亮度的直方圖橫軸上的波峰基本在中心位置,波峰形態也很規則。表示曝光正常,圖像內沒有明顯的亮度差異。從數據的角度看照片的話,該波形說明數值狀態良好,易於進行後期編輯修正。但並不是說在所有條件下波形都會均勻分佈。這裡只是舉出一個接近理想狀態的亮度分佈例子。

曝光過度

直方圖整體向右方大幅偏移。本來應為暗色的磚體和綠樹等在實際的圖像中也變得偏白了,圖像有點模糊。顯示在右端的另一個小波峰是圖像下方的道路部分。在這種曝光過度情況下,左側的暗色部分已經完全沒有數據存在了。這說明曝光已經相當過度了。

暗部缺失和高光溢出的直方圖

暗部缺失

因為是根據從左方來的強光進行測光來拍攝,所以右方的陰影部分完全變成了黑色。相應的,直方圖的波峰也向左偏移,其中的一部分貼到了左端。這部分就是暗部缺失,表示完全喪失了濃淡層次。如果是有意去實現暗部缺失那也不成問題,如果不是有意去拍攝而是希望拍攝出自然的層次,那作為照片來說就屬於失敗了。有必要考慮採用其他方法來使陰影部分變得明亮。將陰影部分變亮後,直方圖上貼在左邊的部分也會消失。

高光溢出

因採用強順光拍攝,衣服的一部分和麵部的凸起部分出 現了反光。數據喪失層次後出現了高光溢出。數據集中於直方圖的右方,其中代表面部和衣服部分的數據貼近直方圖的右端,形成尖銳的波峰。這就是高光溢出的部分。這時,圖像整體略有曝光過度也是產生高光溢出的一個原因,如果減少曝光,則整體波峰會向中央移動,理應能夠避免衣服和麵部的高光溢出。最好能夠在拍攝過程中顯示直方圖進行觀察,確認曝光的分佈和高光溢出。

根據直方圖數據讀取所需的必要信息

像前面所說過的一樣,直方圖是對整體亮度進行統計學顯示,即使其分佈狀態均勻也不能絕對地說曝光就一定正確、合適。拍攝白色沙灘上的白色衝浪板時,即使直方圖極端偏右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相反,如果光憑直方圖來判斷夜景時的曝光,波峰會向左方偏移得十分厲害,感覺整個圖像都是暗部缺失才對。這時最重要的是明確要從直方圖中讀取什麼內容,只要能確認是否有暗部缺失或高光溢出等必要信息,就不必對圖形整體分佈趨勢過於敏感。直方圖作為用於確認無法預測的高光溢出或暗部缺失的手段使用也不錯。

如何避免高光溢出?

1、高光溢出是指高光的亮度超過了感光材料能夠記錄的上限而產生的失真現象。比如拍攝太陽時,如果控制不好,曝光過度,太陽及其周圍的亮度就會變成一片白色,沒有立體感、層次感了,這就是高光溢出。

2、相機一旦高光溢出,用後期處理的方法是無法挽回的,所以數碼相機有“寧欠勿過”的說法,並不是說欠曝比過曝好,而是權宜的做法,因為一旦過曝會導致高光溢出。“寧欠勿過”雖然保守,卻也保險,因為在後期處理時,欠曝要比過曝更容易處理。

3、解決辦法是避免拍攝有強烈光源的高反差場景(儘量不對著太陽或其他強光源拍照),非拍照不可時要以最亮處測光或降低曝光補償,並縮小光圈,降低快門速度,可以改善。

4、避免高光溢出,一般把相機實時直方圖打開就行了,直方圖最右端有亮區分佈,而且峰非常高(縱軸值大)就是有高光溢出了(所以寧欠勿過也常叫做”向左曝光“)。取景時在取景框裡觀察,不是構圖特別需要,不要讓光比過大的對象同時收入取景框比較容易控制高光溢出,否則的話,雖然避免了高光溢出,但是主體可能嚴重曝光不足了。


年年砍柴


拍攝中如何避免高光溢出現象?

1高光溢出,也不一定的指的是曝光過度。但是也可以叫曝光過度,是不是有點矛盾。

2高光溢出,你所指的是應該是衝光了,也就是說,在逆光,或者側逆光拍攝的時候,有強光衝進鏡頭。讓被拍攝對象產生很灰很灰的效果。這個叫高光溢出,或者叫衝光。

3解決這樣的問題。和避免,那麼鏡頭的遮光罩。或者手板,來進行遮擋,可以適當的調整一下機位,讓鏡頭錯過沖光的點。也可以讓被攝物體,在遮擋一下衝光的光源。

4那麼高光溢出,如何能連接起來曝光過度呢,人物的皮膚,或者被攝物體光滑面,靠近光源太緊。又或者明暗反差過大。這樣的情況下,首先考慮一下,輔助光源的補光。輔助光源起到的最好作用就是補出來較暗的部位。

5那麼如果主光光源減弱。輔助光源加強一些,就可以很好的去控制明暗反差過大的地方。可以正確曝光。

回答比較簡陋。多多指正。


人像攝影師Ma


拍攝中如何避免高光溢出現象?

高光溢出和色彩溢出都要避免,方法如下:

拍照時看直方圖,高光太強或色彩太豔麗時減少一至三檔曝光補償,要注意小面積高光可能在相機直方圖上表現不出來。

拍照時使用包圍曝光


加勒比海盜的書法攝影


您好,為避免高光區域過曝您可以採用相機的HDR模式,可以保證高光的同時也把暗處細節顯現出來。或者將曝光補償稍微調低,通過相機寬容度,後期把高光拉下來同時把陰影調高。


火鍋調味料


高光溢出問題的實質是局部曝光過度問題。

在各種自動拍攝模式下,調整感光度不會改變曝光量,因此,高光溢出問題只能從調低曝光量入手。改變曝光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各種自動拍攝模式下修整EV補償值;

2、各種自動拍攝模式下改變測光方式,如改變平均測光為局部測光;

3、採用全手動拍攝模式,並適當考慮曝光補償量。

具體如何修整和修整值的大小,就要看你的創作意圖、拍攝對象和拍攝環境了,攝影的技術性在這裡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攝影的樂趣也就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