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在金融危機中怎麼才能生存?

手機用戶51404136804


這個問題提出來的時候比較早,是去年的問題,但是今年真正看到了經濟當中的各種風險。所以今天再次看到這個問題,就顯得對大家都有點意義了。

在三年以前有人說要準備好過冬的時候,誰都不會有這個感覺,更多的人是衝向房地產,趕緊買一套房子升值,跑贏通脹。卻忘記了槓桿率太高也就是風險太高。

而今天是世界的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世界經濟走弱的可能性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來討論這樣的問題就顯得比較重要了。當然要在中國出現像經濟危機、金融危機這樣的事情總是不太可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很多人總是把錢花完來解決問題的原因。

我們假定以後的日子會困難一些。獲得加薪或者保證職位的穩定會困難一些。用這樣的情況來估計我們應該做一些什麼樣的準備。

堅定持有現金

手持現金肯定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儘管1萬個人、10萬個人、1000萬個人在說通脹讓自己手裡的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但是專業人士依舊無懼這樣的情況。而他們更多的是從前年就開始收縮和保持現金了。這就是喊出那句準備好過冬的意義。今年隨著經濟的不確定性加劇,尤其是年初IMF對2019年和2020年經濟預測走弱,世界經濟會進入衰退這樣的一種預測之後,相信有更多的人加快了現金的儲備。把不必要的開支全部都砍掉,不必要買的東西全部砍掉。只有準備現金才可以過冬,就像準備食物,才可以讓一個鳥過冬一樣。

在我們很多人惶惶不可終日的,怕手裡拿著現金的時候,別人在那邊儲備現金。沒事,你說要貶值的沒有關係,讓他貶值就是了,活下去是第一位的,連活都活不了了,那麼把現金變成實物之後,再變回來的時候就要吃苦頭了。因為任何的經濟走弱的時候,都會伴隨資產的大幅度縮水。

減少槓桿,減少風險敞口

很多人被打蒙了,並不是因為生活需要多少錢,而是槓桿太高,風險敞口太大,一旦z遭遇失業,或者減薪,一個人頓時懵了。這樣的栗子在我們周圍層出不窮。說實在吃吃不窮,穿也穿的起。一說到房貸按揭,心中那個痛苦和恐慌哦,一天24小時散不去。所以,在經濟不好的時候,先得去看看自己的槓桿,看看自己的風險敞口。有些人連買個車都貸款。說起來不多,但是也不少,每個月給你來幾千大米,也是痛苦。於是有些人用繼續增加槓桿,繼續擴大風險敞口,靠其他貸款來拆東牆補西牆。結果會是怎麼樣的,我想不用我說了吧。

捨得,這個詞很好。要學會捨得。

調整個人知識結構,做好知識儲備

現金儲備主要是應付眼面前的困難,萬一沒有了工作,沒有了收入,那麼有現金還是可以扛過去。但是在經濟走弱之後,再重新起來的時候往往是一部分行業起不來,而另一部分行業起來了,如果我們不能夠轉換到其他行業去的話,那麼就會成為被遺忘的那一部分人。每一次經濟危機之後,總有一部分人落下了。所以面對經濟的大的滑坡的時候,或者題目所講的經濟危機的時候,一定是需要個人有很好的知識儲備,技能儲備和知識更新,技能更新的的準備。


大舟財經觀


總體來說,金融危機到來後,全社會投資和消費顯得不足,市場機會不多,賺錢的手段和方式變小,因此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未雨綢繆。

一、增加身體健康的鍛鍊,減少不合理的消費和支出

身體健康是事業的基礎。因而要趁危機來臨後閒暇時間多多鍛鍊身體,好的身體不僅能為今後開創事業提供保障,而且比別人活得更久,活得更多的機會。健康的體魄也是事業、家庭的花香,所以身體健康很重要。

另外,在金融危機中,投資賺錢機會會變得狹窄,這個時候應該是減少不合理的消費和支出,多多參加健康類活動,陶冶情操類活動,減少不必要的大類資產的購買,不必要的消費和支出。

二、避免冒險性的投資,保留更多的安全性的流動資產

在金融危機中,冒險性投資都是危險的,容易導致巨大的損失,因為經濟環境不好,容易產生生產和消費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市場是風險大於機會,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其他具有投資性市場,只要不是待金融危機有好轉的跡象,或者資產價格確實低估了,否則不要進行冒險性投資。

相反,應該更多地保留安全的流動資產,比如現金、貨幣基金、國有債券等可隨時變現,且風險偏好很低的產品。保留這樣的資產一方面可以避免資產受到損失,另一方面是在危局後期,有資金進行機會新投資活動。

三、沉下心來加強學習,收集金融危機之後的投資機會

具體學習什麼可以根據各人的喜好而定,但是越是在這種背景下,學習顯得非常有必要。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在危機中學習就是為了在危機後獲取更好的先發優勢。

比如,一般來講,在金融危機中,資產價格會有大幅的下挫,資本市場一般會陷入熊市當值,這個時候,有些具備價值的股票就會被低估。一般來講,在這個時候選擇買入潛伏是最合適、最安全的。

在大類資產中,比如房產也是這個道理,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大城市的房地產價格都有過或多或少的鬆動甚至向下調整,那個時候獲取投資機會,在2009年出手,那將是非常明智的,並獲得巨大的收益。

綜上所述,在金融危機時獲得更好,要從個人身體、知識、視野,以及市場的角度出發,重新認識,理性投資,合理安排生活,為在危機後尋找機會打下基礎。


海龜財經


怎樣才能在金融危機時活得更好?從兩方面入手:第一學會識別危機前夜,第二提前做好資產轉換。

學會識別危機前夜

要想在金融危機時活得好,一定要學會識別和預判危機的到來,等到危機來了,全世界都知道了,你就沒有任何優勢可以活得更好。

我們必須認識到,危機是整個經濟週期當中不可避免的一個階段,這是經濟運行規律的必然,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避免,我們只能去識別它,預判它,讓自己提前做好準備,可以比別人活得更好一些。

一個完整的經濟週期會經歷七個階段:早期、泡沫期、頂部、蕭條(危機)、去槓桿、“推繩子”、正常化。

所以我們需要識別的就是泡沫期和頂部。泡沫期就是牛市開始出現的階段,所有的經濟主體都看好未來,個體和機構都認為應該持有資產而不是現金。當泡沫接近頂峰的時候,經濟極度脆弱,牛市情緒最濃,人們感覺最富有。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里奧總結了泡沫最明顯的七個特徵:
1. 資產價格相對於傳統標準偏高;
2. 市場預期高價還會進一步快速上升;
3. 資產由高槓杆融資買入;
4. 買家提前很長時間買入,目的是投機或者保護自己免受未來價格上漲的影響;
5. 大量此前從未進入市場的新買家入場;
6. 普遍存在看漲情緒;
7. 緊縮性政策會有刺破泡沫的風險。

總的來說,當你發現市場上突然湧入大量莫名其妙的新玩家(比如沒有投資基礎的大爺大媽),並且發現大部分人都是將資產繁榮建立在過高的債務之上時(比如貸款槓桿炒股),就是危機前夜,你就應該要採取應對措施了。

提前做好資產轉換

既然你已經看到了危機,知道危機即將爆發,那麼你必須迅速採取措施——資產轉換!在牛市,所有人都持有資產而非現金,因為資產能帶來快速的增值。但是在危機之中,現金為王!重要的話說三遍:現金為王!現金為王!現金為王!所以應該將手上的各種資產迅速變現!留著現金好過冬!一定要在危機前夜提前做好準備,因為一旦危機爆發,誰都想要持有現金,那又有誰還會付出現金呢?


很多人想問,危機的時候能不能有什麼神操作,逆風翻盤的那種,我想說的是,對普通人來說沒有這種操作,老老實實的持有現金就是最好的操作,就是安安分分的存錢做儲蓄,直到危機結束,經濟開始復甦,再重新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總結

想要在金融危機中活得好,一是要提前識別,提前應對,二是堅定信念,堅持原則,現金為王,一定等到雨過天晴再考慮尋找新的資產進行下一輪投資。


讀毒獨310


金融危機時期,貨幣幣值出現較大幅度貶值,經濟總量經濟規模大幅縮減,企業大量倒閉同時導致失業率上升。想要在金融危機時活得更好須要注意兩點:第一減少投資、第二適當購置避險型資產。

減少投資

金融危機時期,投資會變得很難,因為大量的實體企業倒閉,會導致銀行甚至是政府的大面壞賬和赤字。企業大規模倒閉和虧損,對很多上市公司直接帶來負面利空,股價暴跌,股市低迷。外匯市場,由於貨幣的大幅貶值,匯率持續下跌。物價會由於緊缺而突然飆升,也會由於無人購買而突然急跌,這些實物價格對應的就是期貨市場的交易品種,實物價格波動會對期貨市場形成共振,期貨市場同樣也會有大幅波動,投資者交易難度和預判h行情難度加大。就連被譽為“零風險”的國債也會由於國有資產投資項目中斷而揹負一定風險。銀行也會面臨倒閉風險,存款、理財產品等投資工具也可能血本無歸,甚至要考慮把銀行的存款,提取為現鈔放在身邊最為保險。

所以,投資什麼,什麼都沒辦法盈利,那就必須減少投資,或者不要去投資,“現金為王”就是金融危機時期最靠譜的投資。

購置避險型資產

有人會問,股票、債券、基金、期貨、理財產品等等,樣樣都不能投資,還有什麼投資工具是例外的呢。答案當然有,就是黃金,更具體一些是實物黃金。黃金有一個最大的功能就是避險保值,特別是在金融危機時期,各國政府會大量購置黃金對沖經濟的系統性下降,此時普通投資者唯一的投資就是跟風政府買入實物黃金,此時的黃金就是最佳避險資產。

綜上,金融危機期間必須在手上握有大量現鈔,避免投資失敗甚至銀行破產,同時購買黃金避險,並和下跌的金融市場對沖減少損失。


全民經濟人阿楷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金融危機是如何產生的,其中最大的風險來源是哪裡。

金融危機到底是什麼?又是如何產生的?

通常來講,我們所說的金融危機通常由某種關鍵的金融資產泡沫破裂觸發,引起相關的資產價格暴跌,比如股市、債市和其他金融衍生品。
金融危機也經常伴隨著銀行危機,因為銀行持有大量的金融資產比如貸款,那麼資產價格暴跌導致的借款企業的流動性危機,造成無法償還貸款的違約現象,又會進一步傳導至銀行體系。
此外,金融危機經常是伴隨著經濟危機發生的,比如GDP超過兩個季度的負增長就是比較明顯的經濟衰退,長時間的衰退就成為了“經濟蕭條”。事實上很多次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就來源於金融危機,比如著名的1929年美國的大蕭條和2008年的次貸危機。

金融危機中,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金融危機中資產價格暴跌是最主要的現象,可能發生股災、債災、銀行擠兌,大量企業和個人破產,貨幣巨幅貶值等。
通常認為,過高的槓桿率是引發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當你借錢投資的時候,最大可損失金額是大於自己的全部資產。所以,槓桿既能放大投資的潛在收益,也同時增加了破產的概率。

遇到金融危機了,我們應該怎麼辦?

首先,要遠離高槓杆資產,儘可能找機會將高槓杆的資產兌現,增加個人資產中持有現金的比例。因為在危機中高槓杆的資產往往下跌程度最大,最可能導致虧損甚至破產。
另外,還可以分散資產配置,比如不要只持有一種貨幣的資產,可適當配置外匯等,也可以持有一些黃金等貴金屬實物,抵抗貨幣貶值的風險。
在股市中儘量持有現金流好的公司股票,當然系統性風險時市場會無差別下跌,但最先被拋售的一定是經營情況比較差的公司。
最後,要明白的是現金為王,保持穩定的現金流收入,不要在危機尚未結束,金融市場流動性未回覆到正常狀態的時候去抄底,想逆勢發財,要明白如果安全地規避了風險,就已經贏過了大多數人。

森林咪


正好11月18日下午14點,優質內容創作與運營平臺考拉看看在成都九方BOOKS舉辦“華爾街投資專家陳思進新書籤售會”。本次籤售會由考拉看看全程策劃與支持,並特邀上百位投資者參加,現場聽眾針對於中國經濟與投資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活動現場圖

我談到,中國已經投資了近50年的房子,房產投資已經進入疲軟期,現如今中國房價的拐點已經到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2020年以後很可能會進入下一個全球性經濟危機的爆發期。

關於普通老百姓的資產配置,我談到,投機的機遇已經沒有了,現在不投資就是最好的投資,就算投資也需理性投資,注意財產配置,捂緊錢袋子,等待下一輪的投資機會。

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把自己變成一個有價值的商品,多學習,多看書。

這是《“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考拉看看簽約作家陳思進新書籤售,為投資者指點迷津》全文:https://www.toutiao.com/i6626653944355521028/,請參閱。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看了上面的回答,反對一下現金為王。金融危機如何活的更好,從另一個角度的意思就是要保證自己的財富不因為金融危機而縮水,如果可能隨著通脹一起升值,就是要做到保值增值,自然就能活首先活下去,然後活的更好。既然要增值保值 現金為王如何能夠增值?2008年金融危機,如果那個時候你現金為王放到現在,錢不過只是得到一點利息,而通脹一般是伴隨著金融危機一起出現的,通脹就能把你的錢稀釋到一文不值,比如津巴布韋?中國人口眾多,要做到金融危機的時候活的更好,你有錢就全款買房,比如2008年,到現在你肯定就是富人階層了,如果覺得房產不合適,黃金永遠不會鏽蝕,買黃金可能做不到升值但覺得可以幫你做到安全度過金融危機,做到保值。經融危機時,心態也很重要,因為經融危機遲早會過去,要有對未來的信心。


風斗的蝸牛


怎樣才能在金融危機時期活的更好?

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金融危機時期,現金為王。留足夠的錢,足夠的錢,是指,至少能幫你熬過金融危機時期的錢。家庭的開銷,自我學習進步的金錢,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的意外開銷,例如買車買房,生病生子等。

2,金融危機時期,有足夠的固定資產。例如,商鋪,房產等等。這些可以帶來現金流,就是租金,保障自己及家庭。

3,心態也挺重要的。做好長期的打算,雖然金融危機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但是凡事有萬一。做好長期應對打算,就可以讓心理期待及壓力變小。可以更好的迎來危機過後的新生活。


七夕麼麼噠


如何在金融危機中更好哪?一,要有金融知識。二,頭腦明銳。三,危機前,拋出富裕資產本幣稅外幣,買黃金,危機見底後,再反向操作。如果是全球金融危機,只操作黃金。四,如沒有富裕資產,不折騰。


1930828059475


其實危機危機,總是有機會的,做投資要學會不從眾,大多數人看好的事情要敢於看空,例如大家都說今年股市差,但如果選對了方向,今年照樣發大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